《水果宅急便》-風俗店裡的含淚活著

2020-10-12 冬天的ice

最近看了這個很有意思《水果宅急便》,聽起來溫馨卡通,其實是略帶無奈的故事。但故事裡的人,雖然有不幸的遭遇,卻也時不時有著治癒的溫情時刻。

這部劇的陣容非常強大

主人公咲田真一(濱田嶽飾)在東京工作,不料公司倒閉,並被趕出了員工宿舍。無奈之下,他回到了家鄉。在以前經常光顧的拉麵店裡他與強硬的迷之男子三筋重逢。三筋邀請咲田和自己一起工作…順勢接下這份工作的咲田,發現三筋其實是讓他做他手下的風俗店「水果宅急便」的店長。

這家「勞務派遣公司」,運輸水果。水果是應召女郎的花名,店長小哥就負責擔當司機等其他雜活兒。

風俗店的店長小哥,軟軟可愛的老好人,卻少了混江湖的精明。店裡的水果妹子們,大多數面臨著生活的窘境,有獨立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好幾個水果都是單親媽媽,感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有木訥不善言辭的檸檬,有長得醜沒人點的西瓜,有想給兒子換房子住的蜜柑,還有薑還是老的辣的火龍果(保潔阿姨掃地僧)。

還有男主的同學惠美,為了替母還債在另一家對手黑店做應召女郎的惠美,他們每個人都是有複雜的,心酸的,不想為外人知道的人生故事。但是,在這家「水果店」裡,她們和同事們也相處的很和諧。雖然每集的故事有淚也有笑,有欺騙與被欺騙,但人生,不就是因為五味雜陳才豐富麼?

人生的道路很長,所謂順風順水的勵志故事都是少數。更多的,是艱難,無奈和選擇的痛苦。含淚活著,堅強起來,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盲目的善良是沒用的,因為人性並非總善。當男主在第一集心軟想借給被老公家暴毀容的單親媽媽錢的時候,她想讓他做自己的擔保人。不管時不時生活所迫,所謂「蹬鼻子上臉」,錢財的糾纏是無底洞。

水果店老闆是老江湖,他早就看穿了這世間的一切,就如同他說的:我們是無法拯救他人的。

善良 真的有用嗎?

店裡攢錢想整容的西瓜,看到漂亮妹子多人點,感到氣不過。醜小鴨的自卑讓她想瘋狂賺錢,跟漂亮妹子吵吵,覺得人家是幸運兒。可是,漂亮又貧寒的妹子,又哪裡是什麼幸運兒呢?不過,西瓜的跳槽也是不錯,畢竟「我雖然沒有顏,可我身材好!」

這部劇裡,我還看到了對社會的諷刺。議員大人,點了豐滿的肉肉的櫻桃,卻被仙人跳。當然妹子最後肯定混不過社會,但是看著議員開會時候講著「我們要」創造一個女性能活出自我的社會「,還是很想笑啊。

為生活所迫的她們,在社會上遭遇了太多的冷眼。但她們很想像其他職業女性一樣,能大大方方的走在陽光下,名正言順的租房子買房子不受歧視。

她們要的,其實只是一點點理解和尊重而已。正如劇中結尾惠美對男主說的,能有人理解我們,和我們一起吃苦和歡笑,對於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這部劇表面講的是應召女郎,實際上是人生百態。單親媽媽的艱辛,萬惡的原生家庭,遇人不淑的痛苦,生活的磨難造就了這些邊緣人物,但即使在坎坷,也有向陽的一面。只要能看到那一點光,就夠了。

END

PS:EP9和EP11都非常精彩,仲裡依紗的演技真的太好了

相關焦點

  • 《水果宅急便》水果宅急便 :掛著風俗店的羊頭,買著善良的狗肉
    寫在前面:這部《水果宅急便》,讓我想起多年前看過的《暗金醜島君 闇金ウシジマくん》,山田孝之飾演的醜島君,簡直刷新了我對日本男人的印象。一副無框眼鏡下,緊皺的眉宇之間,冷漠,甚至是憂傷。在高利貸面前,人性所有的醜與惡都原形畢露,不管是迫於生計借貸,還是滿足欲望與貪念借貸,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合法吃人,這就是他的原則。
  • 《水果宅急便》作為商品的女性和男性消費者
    從這個角度說,沒有什麼比講述風俗行業故事的作品,更適合所有人展開思考了。因為風俗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它充滿了赤裸裸地觀看、被觀看以及觀看自己如何被看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今天想要介紹的是講述日本應召風俗店故事的電視劇《水果宅急便》。
  • 《水果宅急便》:島國深度電影,講述水果小姐們的辛酸生活
    《水果宅急便》中的「水果」不是指平常我們食用的那種水果,而是指提供風俗服務的應召女郎,她們以水果名字為代稱,所以人們常稱呼她們為「水果小姐」。在日本,風俗業是合法的,可以理解為不發生實質性的男女關係的交易。
  • 《水果宅急便》:島國深度電影,講述水果小姐們的辛酸生活
    《水果宅急便》中的「水果」不是指平常我們食用的那種水果,而是指提供風俗服務的應召女郎,她們以水果名字為代稱,所以人們常稱呼她們為「水果小姐」。在日本,風俗業是合法的,可以理解為不發生實質性的男女關係的交易。
  • 《水果宅急便》霓虹風俗業秘辛,竟然來自一家水果店?
    ,當然,意外成為風俗店「水果宅急便」的店長,為他的生活和觀念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該劇改編自同名漫畫,講述了在風俗店「水果宅急便」中發生的故事,在店中從事「出張服務」的女性擁有諸如蘋果、桃子等水果的花名,當客人通過電話購買服務時,由店內員工開車將她們送到指定地點,由此看來,劇名充滿了頗具諷刺性的黑色幽默。
  • 《水果宅急便》仲裡依紗的深夜劇,派遣女郎的水果宅!
    聽說咲田正處在失業狀態,對方便邀請咲田去做店長,專門負責他店裡的「水果運輸」。店裡所有的派遣女郎都統一用水果名當做自己的衝著這些小姐姐,《水果宅急便》就很值得一追!除非,店長能用「特色」把水果女郎們留下。讓自家店裡的女郎迷上自家員工,讓她們無法辭職的管理法則。
  • 《水果宅急便》自以為渺小,也是一種偉大。
    整部劇裡包括男主在內,都沒有絕對自由的人,或多或少都在束縛中活著。對於幸運之人來說,生活仍有選擇的餘地,對於不幸之人來說,可能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如願以償。人生的道路上,唯一的區別就是,多孤獨一點或者少孤獨一點,就如同我看《水果宅急便》時一樣,總能在角色身上看到一種莫名的孤獨感。
  • 《水果宅急便》分集感想 第二集 幸福與不幸 他人無法評判
    【西瓜與桃子】西瓜是一個長相很醜,用店裡的人評價說,長相就像河灘上石頭的背面。河灘上經常能看到那種石頭,表面被衝刷的很光滑,翻過來一看依然粗糙不堪。像西瓜那樣,雖然長相一般,或者再延續說,沒有學歷,沒有金錢,沒有親人和朋友,但是微笑著迎接每一天,就像她重新在假面風俗店重新找回了自信如沐春風一樣
  • 《水果宅急便》特殊行業的非特殊人類
    sf=2&dn=4)職業試藥其實並不是全日制的工作,他們只是在平日的工作間隙裡去參加臨床試藥,兩天一夜,收入可觀。但試藥時有可能發生尿頻、疼痛、心律失常甚至昏迷等各種不良反應,更可怕的是那些自己看不到的機體損傷,和各種未上市藥物之間可能發生的可怕化學反應。
  • 含淚活著
    「魚在盤子裡想家」。「人可以生如蟻而美如神」。——顧城「在連續3年每年有3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著。」這是11月3日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放的電視紀錄片《含淚活著》片首的一句話。該臺製片人橫山隆晴說:「這部紀錄片表現的精神氣質和感人情節,據我所知,在日本電視界製作的紀錄片中,還沒有與之比肩的作品。」《含淚活著》的精神氣質讓人淚目。人可以一生如螻蟻,而美如神。我們觀者眼含熱淚,但主人公丁尚彪卻堅韌而安心——女兒和家庭的未來大畫面讓他心無旁騖。厄運當頭,千難萬險,守住一顆本分的心。
  • 《水果宅急便》評論
    含淚活著,堅強起來,或許是唯一的選擇。盲目的善良是沒用的,因為人性並非總善。當男主在第一集心軟想借給被老公家暴毀容的單親媽媽錢的時候,她想讓他做自己的擔保人。不管時不時生活所迫,所謂「蹬鼻子上臉」,錢財的糾纏是無底洞。
  • 仲裡依紗的深夜劇,派遣女郎的水果宅!
    那就是——《水果宅急便》男主長相酷似沈騰在一家常去的拉麵店裡,他遇到了神秘男子三筋。聽說咲田正處在失業狀態,對方便邀請咲田去做店長,專門負責他店裡的「水果運輸」。店裡所有的派遣女郎都統一用水果名當做自己的「花名」,比如桃子小姐、蜜柑小姐、草莓小姐、西瓜小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出場的幾位水果女郎,有萌妹,也有御姐,顏值都非常高。
  • 《水果宅急便》一個司機和他的姑娘們的故事?
    日劇無時無刻不在描繪各行各業的孤獨,這部片子一本正經的描述風俗行業的應召女郎,風俗店的員工的孤獨,和孤獨下的特殊怪癖。有兩點感觸很深,第一集的柚子小姐,咲田給她僅有的100萬日元,卻被告知對方有2千萬借貸想找他擔保。咲田落荒而逃,大部分人普通如你我,活著就已經費盡力氣了,沒有資格拯救別人的人生。
  • 含淚活著,致敬平凡,丁尚彪
    2009年電影阿凡達在日本上映的時候,觀念人數寥寥無幾,原來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中國紀錄片,日本觀眾根本來不及看好萊塢大片兒,因為去看這部含淚活著臨行前,陳欣星特地去裁縫店做了一身衣服,又去打理了一下頭髮,丁尚彪仔細打掃了屋子,換上了20多年前他們結婚時,妻子親手縫的枕套。
  • 玩轉風俗店——解讀那些日本風俗店中的「行話&暗語」
    趕緊隨我們登上今天的車,到站後保證讓你成為風俗店行家。本番這個詞,在演藝圈裡指的是正式出演,而在風俗業裡,指的是常規的Sex行為,就是進入。不過,總會有風俗店為了吸引顧客,私下默許女孩和客人進行本番行為。對於這一類店,有「NK流」之稱。NK流,日語讀音是: エヌケーりゅう。日本的老司機提起「NK流」,就會想起埼玉縣的「西川口」地區。「NK流」是1990年前後成名於「西川口」地區的一種特殊服務。在那裡,表面上是ヘルス或者サロン這種普通的風俗店,會私下裡提供終極服務。就這樣吸引了很多外地客流慕名而來。
  • 《水果宅急便》活著,就是最大的努力
    每集看後會有一點點小觸動,身為女人,有些人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努力了,就已經盡了全力。所以,大家帶著善良又冷靜的目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吧,就像劇中胖胖的辦公室女孩那樣,清醒卻又善解人意。不過,此劇也時刻提醒著女孩們,千萬不要輕易為了一個男人生孩子啊。
  • 日本電影《含淚活著》,生命的意義
    春節期間,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日本紀錄片:《含淚活著》。       片首有這麼一句話:「在連續三年每年都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著。」         從1996到2005年一名叫張麗玲的中國導演,花費十年時間,輾轉美國、日本、中國三地,用攝影機記錄下這家人的點點滴滴,完成了《含淚活著》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