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的發展並不是同步的。中國沒有經歷過大工業時代,也沒有一個文藝復興時期,因而中國的音樂一直非常完整地保留著農業時代的原始形態。這恰恰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擁有廣闊而豐厚的未開墾的處女地。
所謂中國風音樂,並不是添加了一些中國樂器的元素,編寫一些押韻的詞曲就可以了。而是要切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魂 ,音調婉轉,迴環,有一種傳統東方的美感。它與符號、國別、時尚無關,卻與中國人的精神源流和現實苦樂密切相關。
《紫禁花園》
《紫禁花園》為作曲家李志輝於2000年創作,是流傳甚廣的一曲傳神佳作。出自李志輝地理音樂專輯《我們遠去的家園2》。婉轉,悠揚,盪氣迴腸。實在為一首不可多得的國際級中國風新世紀音樂精品。
她是氣勢雄渾的宮廷所在,她是深宮紅牆的無言興衰。她是一個夢,夢裡有刀光劍影硝煙四起,有英雄氣節兒女情長,有千迴百轉命運多劫,有喜怒哀樂冷暖人生……
《琵琶語》
《琵琶語》是由林海作曲、蔣彥演奏的一首純音樂。《琵琶語》作為現代琵琶曲目代表,使琵琶再次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吳玉霞、馬琳等琵琶名家均在各種場合演奏過該樂曲。
初聽《琵琶語》,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把我帶入到一種悽清婉轉的情緒裡,流連忘返。靜聽《琵琶語》,反覆的前奏,將人帶入一種纏綿悱惻、欲說還休的境界。
《和蘭花在一起》
一首雅尼的經典作品之一的純音樂曲子。英文為With An Orchid.由美籍希臘裔演奏家、作曲家Yanni創作,收錄於其專輯《If I Could Tell You》。香港鳳凰衛視的鳳凰氣象站採用它為背景音樂,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飄逸的曲子,清清淡淡,如行雲流水般的音律,潔淨而從容,在遙遠的夢幻裡流連,尋找渴望已久的寧靜。
《水墨丹青鳳凰城》
《水墨丹青鳳凰城》是一首風格唯美的新世紀音樂作品,出自李志輝《我們遠去的家園》音樂專輯。空寧的音樂 褪卻繁華更容易引發共鳴,就象樸拙的美,純粹而簡單,卻更加震撼人心。
《千年風雅》
《千年風雅》是一首陶笛曲,由中國著名陶笛演奏家周子雷演奏,坂本昌之作曲,2009年1月1日由北京東方影像公司出版發行。
《追夢》
這首壎曲《追夢》,選自範睿專輯《牽掛》。千年古壎,演繹著千年的情懷,千年的滄桑,千年的無奈;一曲《追夢》,如泣如訴地訴說著人生,訴說著夢境,訴說著追尋,也訴說著心碎和無奈。
《綠野仙蹤》
無論是琵琶版本還是洞簫版本,樂曲都伴隨著傷感,傷春悲秋的意境。旋律舒緩動人,每個音符都能夠共鳴心間。可以說,洞簫版和琵琶版各有不同特色。其中琵琶的素雅為樂曲增添了幾分愁苦,而洞簫的悲涼卻表達出了不一樣的悽美。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月光下的鳳尾》
該曲以其悠揚的曲調、娓娓動聽的旋律,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蔥蔥的鳳尾竹林,那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葫蘆絲,幽攸抑揚,輕清淡雅。
說到中國風的純音樂,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這首《故鄉的原風景》,當年被用在經典武俠劇《神鵰俠侶》中,曾在TVB《鹿鼎記》(陳小春版),《神鵰俠侶》 (古天樂版)《大俠日天》中出現。悠遠綿長的笛音猶如輕柔的風自遙遠的天際飄來,漸漸潛入你的心境,在你心底空靈的迴蕩。
《故鄉的原風景》出自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先生的專輯《Prime Selection》。透過清新悠揚的陶笛樂音,闡述他對於自然萬物與山川土地的感懷。
故宮的回憶,也叫故宮的記憶,是由日本神思者製作的音樂作品,原本是為NHK公司拍攝的記錄片《故宮至寶》作的主題曲,音樂由淺入深,聽上去仿佛看到故宮的大門緩緩大開,一個王朝的興衰起落猶如畫卷在我們眼前打開,很是引人入勝。
說到陳勳奇,可能認識的人並不多,但說到《天地孤影任我行》,很多人都有印象了,不信去聽聽,本來《天地孤影任我行》應該入選的,是最經典的,但我覺得他太武俠的元素可能更多一些,雖然武俠也是中國經典元素,但同為《東邪西毒》的背景音樂,下面介紹這三首可能更為柔情一些,更少為人所關注,但卻值得關注,第一首,就是摯愛。
我曾經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東邪西毒》
追憶也是來自於香港電影配樂大師陳勳奇之後,同樣是電影《東邪西毒》的配樂,而也用在了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中。
同樣的陳勳奇的作品,同樣是《東邪西毒》的配樂。有人說陳勳奇為《東邪西毒》創作的配樂,代表了武俠電影的最高水平,我是表示同意的,而在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中,當恆山定靜師太被殺後,眾弟子在海邊跪別師太時,令狐衝在夕陽裡抗著劍,也是用的這首曲子,很讓人懷念呀。
說到中國風,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林海,國內著名作曲大師,第一首是《踏古》,當時央視地方旅遊宣傳片中,有一段十分輕快的琵琶樂,我一直想找找不到,後來聽林海時發現就是《踏古》,聽林海的音樂作品,你會發現,中國人自己寫的中國風歌曲,和日本人寫的中國風歌曲,還是不一樣的。
《歡沁》是一首別樣的中國風,出自林海,有了一種民俗的味道,可能是很多國內很多傳統民族舞蹈上經常用這種音樂吧,聽上去真的是比較歡沁呀,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曲子。
《琵琶語》是可能是林海最經典的曲子,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因為用作影視劇的背景音樂的次數太多了,琵琶語的中國風味道很濃,曲子優美,略帶感傷,只要聽過的,都會喜歡。
神曲來啦,其實中國有很多古典名曲,像什麼《高山流水》、《二泉映月》,但其實聽起來都很一般,唯有一首——《漁舟唱晚》,為什麼叫神曲呢?我相信這是聽眾最多的一首曲子,因為它是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這個節目的背景音樂噢。
----
點擊下方!關注更多精彩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