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2020-12-23 光明網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但在歷史上,這三者是順延的過程,並不是同時產生的。

  民族音樂伴隨著農業文明一路走來,歷史非常悠久。西方工業文明時代,產生了古典音樂,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從全球範圍來看,流行音樂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城市化和商業化,發展迅猛,擁有最多的受眾和最大的傳播量。

  中國現代流行音樂出現的時間,一種說法是1917年,一種說法是1927年,都是在上海。前者的根據是百代唱片公司成立,後者的根據是出現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那段時期,中國流行音樂基本上與全球是同步的。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玫瑰玫瑰我愛你》,原唱者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著名歌星姚莉。1951年,美國的一位歌星翻唱了這首歌,在全美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正當中國流行音樂蓬勃發展的時候,抗日戰爭爆發了。那段時間,中華民族需要更多激昂的、向上的、鼓勵民族鬥志的音樂。流行音樂的發展非常典型地體現了這一時代需求。因為時代原因,中國內地流行音樂停滯了近30年。

  1978年,流行音樂重新在中國內地開始流行。1986年,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第一次採用美聲、民族和流行音樂三種唱法的比賽,以前都是合在一起的。有人因此而把這一年定為「中國流行音樂元年」,但我覺得定於1978年更為準確。

  流行音樂的特點,在於人性化的內容、時尚的節奏與旋律、自然的發聲方法和個性化的演繹。流行音樂更多的是揭示人性,它關注的是「具體的我」,各種情感在其中都可以得到表現。流行音樂永遠跟著時代在走,緊跟審美潮流,不斷變化,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強調的是聲音的磁性和質感,需要辨識度。除了聲音,它在表演上也需要更多的個性。

  古典詩詞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其實,中國古典詩詞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中國的古典詩詞都是可以唱的。最早的樂府機構採集來的都是可以唱的歌。非常遺憾的是,中國沒有發明一種很好的記譜法。漸漸地,這些可以歌唱的詩變成了全部都是文字的詩,確切地說,只剩下歌詞了。所以說,古代的音樂我們現在根本就聽不到了,留下來的只有文字。

  古代很多人不懂音樂,寫起來很困難,於是就找到了一個便捷的方式,保留格律,也就是字數和聲調,從而使很多人可以從事音樂創作。

  中國最早的詩歌是遠古歌謠《彈歌》,文字很短,兩個字一句。後來字數多了起來,從《詩經》的四字句,到樂府的五字句,再到七字句的格律詩。到了宋代,宋詞是長短句,文字運用更加靈活。

  古典詩詞的音樂之美,首先是意境與意象,指的是內涵之美。意境是有意蘊的氛圍與境界,是獨特的東方美學概念。意象是有意蘊的具象。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裡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就是一個又一個意象疊加在一起。

  其次是格律,也就是聲韻之美。平仄與押韻的規律,強調的是語言的聲調美。

  此外還有修辭,指的是語言之美。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是對仗的美。「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是排比的美。「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則是雙音疊字的美。

  流行歌曲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性傳承有兩種。一種是古董式傳承,完全以古典詩詞為文本的流行歌曲;另一種是發展性傳承,化用古典詩詞及意象創作流行歌曲。

  我認為,藝術形態要得到發展,必須跟著時代往前走。實際上,很多文化藝術的發展就是一個字——變。只有變,才是不變的規律。不變就會落後,就會被時代淘汰,很難有前途。

  我是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比較喜歡化用古典詩詞及意象進行歌曲創作,以表達現代人的情感與意識。比如,我在《夢江南》中運用了疊詞,《灞橋柳》中運用長短句來填詞,《濤聲依舊》則是採用了現代漢語嚴謹的對仗方法……我的這部分作品佔所創作品的1/10,但影響力普遍超過了其他作品。

[ 責編:武鵬飛 ]

相關焦點

  •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碰撞
    1、古典音樂其實作為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很多的人都會接觸到古典音樂,特別是科班出身的很多人都是學習的古典音樂,但是在中國的話就學習的也有民樂,中國傳統音樂而不是像西方的古典音樂,中國的戲劇,號子,山歌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
  • 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
    《經典詠流傳》將中華優秀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有機結合,兼顧內容上的意境悠遠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盡情飛翔,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
    原標題: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專場音樂會  新華網臺北11月20日電(記者陳斌華 王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當7位臺灣年輕音樂人在臺北中山堂一樓大廳,以優美的和聲唱完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多彩亞洲 | 當阿卡貝拉遇上中國古典詩詞 「碰」出中華文化勃勃生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馬來西亞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往來,兩國人民之間也有著深厚的友誼。阿卡貝拉又叫無伴奏合唱,在各種器樂流行的16世紀之前,一直是西方音樂中最重要的演出形式。如今,這種輕鬆又俏皮的表演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當阿卡貝拉碰上中國古典詩詞,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在詩與樂的融合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碰樂團團長紀景華(馬來西亞籍):所有你們聽到的聲音都是從嘴巴發出來,包括爵士鼓也好,或是合聲也好,都是從嘴巴直接發出來的,就不用靠任何的樂器來做一個伴奏。
  • 如何欣賞中國古典音樂?
    導讀:中國的音樂有著很長的文化歷史,但是中國真正欣賞中國古典音樂的人卻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國古典音樂的大體情況展開分析,了解中國古代文化與古典音樂的關係,重點探討中國古典音樂的主要特點及其蘊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國古典音樂的藝術魅力及鑑賞方法。  中國古典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
  • 借古人之境為我之境:淺析許嵩「中國風」歌詞對古典詩詞的借鑑
    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沉澱,已經深入國人的骨髓和血液,綿延不息的華夏民族文化傳承,使今人很容易感受到中國的古典藝術魅力,正是在這種文化氛圍的縈繞之下,誕生了「中國風」這種流派的現代音樂。所謂中國風歌曲,普遍認可的觀點,即黃曉亮在《中國風音樂史》說到的:「中國風就是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結合的中國獨特樂種」。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圖:胡適,現代中國文學改良的主帥可以說,中國傳統詩詞該不該去平仄格律,實際上呶呶不休爭吵上百年了,至今也沒個定論——中心原因當在於,這不只是某種文學形式變革的問題。中國古典詩詞成為「舊詩」,它形式上最重要的依託即平仄格律受到質疑,甚至出現其本身是否還有存在意義的討論,都是20世紀西學東漸的語境下才出現的。
  • 庫克音樂擬上市,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信息時報訊(記者 潘敬文 實習生 鍾燕)1月9日,中國唯一一家以古典音樂版權為核心的綜合音樂集團——庫克音樂(KUKE)開始準許認購股權,發行價區間為10-12美元,擬發行500萬股ADS。據悉,成立於2006年的庫客音樂主要從事中國古典音樂的版權許可、訂閱和教育服務,是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授權服務提供商以及第二大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提供商。美東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庫客音樂向美國證監會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紐交所上市,募資額區間在5000萬-6000萬美元,股票代碼為「KUKE」,預計1月12日上市。
  • 《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滋養詩意人生
    看到節目中,那些出口成詩的選手,總能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我最喜歡的選手,其實是這一屆的第三名,15歲的鄭坤健。這位正上初二的帥氣男孩,擁有陽光的笑容。不過最帥的,還是鄭坤健讀起詩的時候。節目中他風度翩翩,對起詩來從容自信,獲得了許多人的喜歡,連大魔王彭敏都形容他「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 淺析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
    所以我國流行音樂必須開始本土化的發展,這就需要借鑑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讓我國的流行音樂更加具有審美性。在這種結合實踐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看到了未來流行音樂發展的新方向。一、民族音樂作品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我國民族音樂的珍貴之處不僅是韻律上的優美,還有精神的傳承。
  • 中國古典音樂合集200首(建議收藏)
    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美妙的聲音傳遞著創作者獨一無二的情感。對於美妙音樂的賞析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音樂不光能使人煩躁的心情得以平靜,更能讓人的靈魂得到淨化和升華。中國古典音樂存在和發展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了,在傳承的過程中很多優秀的作品已經失傳,很多曲種也逐漸失傳,但是中國古典音樂的影響力還存在,並且很多中國古典元素也被融入在現代音樂作品中。
  • 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欣賞——【漢樂府】《長歌行》(吉穎穎演唱)
    上期恰逢元宵佳節,我們適時的推出了由青年歌手吉穎穎演唱的古典詩詞歌曲《青玉案•元夕》,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今天呢我們繼續再為大家推薦吉穎穎和音樂人程明一起打造新錄製的另一首古典詩詞歌曲《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千古佳句正是出自於《樂府詩集·長歌行》,千百年來它已經成為了砥礪中華兒女莫負韶華、奮發努力的至理名言。此詩選自漢樂府。
  • 中國音樂綜藝:展現的音樂風格也越來越豐富多元,流行、說唱、電音、古典、搖滾、民謠多點開花
    其實中國音樂綜藝這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選個性的《超級女聲》,到以好聲音為代表看唱功的節目,再到這一兩年的多維爆發,中國音樂綜藝進入了3.0時代:選手不再是臉譜化的表達,展現的音樂風格也越來越豐富多元,流行、說唱、電音、古典、搖滾、民謠多點開花。
  • 周杰倫說學好古典音樂,創作流行音樂就會容易很多
    首先都是音樂,都是為了人類,所以不同的音樂肯定會有共同點。所以我們可以在不同的音樂中找到共性甚至相似的技法?比如某種"普通的美感"。緊張與和諧的交替,有頭有身的音樂有尾音結構,還有豎音和上音的飽滿度,以及各種音色的均衡搭配對比。總的來說,古典音樂在這種普通的美感上比其他音樂更細膩、更有邏輯、更系統。為了完成這樣的音樂,你需要學習一些理論基礎。
  • 中國臺灣《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明日發行!
    中國臺灣《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首日實寄封(成品套寄) 發行資料 郵票編號 SP697 郵票名稱 特697 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
  • 中國古典音樂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中國古典音樂文化一丶中國古典音樂文化:一種音樂類別的名稱。當中國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體悟到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纏綿不絕的生命呼喚。那份說不清、道不盡的感覺,正是中國古典音樂特有之美。
  • 【音樂百科】中國古典音樂
    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體悟到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纏綿不絕的生命呼喚。那份說不清、道不盡的感覺,正是中國古典音樂特有之美。    在國外,古典音樂類型被稱之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統派的、古典文學的」之意,所以我們國人將之稱為「古典音樂」。
  • 我與古典詩詞的結緣
    小時候,並沒有唐詩宋詞的薰陶,背誦的,是毛主席詩詞37首,算是我古典詩詞的啟蒙。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才有了些許唐詩宋詞。一時間,覺得世間的風景、風情和浮生感悟,竟然可以通過幾行文字,表達得如此美妙。從此,便喜歡上了唐詩宋詞。上大學時,更是買了《唐詩鑑賞辭典》和《宋詞鑑賞辭典》細細品讀,那感覺,一如林妹妹讀《會真記》時的回味無窮。
  • 中國流行音樂的短板
    經賈軼男老師同意,轉載他發表的一篇科普文《中國流行音樂的短板》。賈老師曾經擔任汪峰專輯的編曲工作長達十年,汪峰多首膾炙人口的傳唱金曲,編曲皆出自他手,比如《北京北京》《春天裡》《勇敢的心》《再見青春》《上千個黎明》《生來彷徨》《一起搖擺》等等等等。賈老師是汪峰合作多年的音樂夥伴。他是中國最好的吉他手之一,也曾擔任汪峰巡演的主音吉他手。
  • 詩詞音樂繞梁南國書香節:找回《詩經》原來的樣子
    詩詞音樂繞梁南國書香節:找回《詩經》原來的樣子 2019-08-19 20:53: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