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亞洲 | 當阿卡貝拉遇上中國古典詩詞 「碰」出中華文化勃勃生機

2021-01-11 央視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馬來西亞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往來,兩國人民之間也有著深厚的友誼。在前不久熱播的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二季中,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小夥憑藉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收穫了許多關注。他叫紀景華,他與一支來自臺灣的樂團,以年輕人的視角,重新解讀了《論語》的智慧。伴隨著歡快的節奏,六個充滿青春校園氣息的年輕人出現在舞臺上,他們用阿卡貝拉的方式,演唱了改編自《論語》九則的原創的古詩詞歌曲《還記得他曾說》,耳熟能詳的語句喚醒了聽眾的集體記憶。阿卡貝拉又叫無伴奏合唱,在各種器樂流行的16世紀之前,一直是西方音樂中最重要的演出形式。如今,這種輕鬆又俏皮的表演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當阿卡貝拉碰上中國古典詩詞,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在詩與樂的融合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碰樂團團長紀景華(馬來西亞籍):所有你們聽到的聲音都是從嘴巴發出來,包括爵士鼓也好,或是合聲也好,都是從嘴巴直接發出來的,就不用靠任何的樂器來做一個伴奏。 今年28歲的紀景華來自馬來西亞,是樂團裡資歷最老的成員。因為祖輩都是從中國遷居到馬來西亞的華人,家庭中一直十分重視孩子的中文教育,因此紀景華從小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的四大名著、經典古詩詞幾乎成為他兒時最喜愛的讀物。紀景華:雖然我生長在馬來西亞,因為馬來西亞的國文是馬來文,那身為華人,對我們來說,中文還是我們的一個根吧,沒有離開過詩詞跟文言文,所以我覺得,對我自己來說比較有共鳴。高中畢業後,紀景華報考了臺北藝術大學學習聲樂,並幸運地將興趣和專業結合在一起,加入了當地以推廣中國古典詩詞為主的阿卡貝拉樂團。紀景華:我覺得這個蠻有創意的,用人聲樂團的方式推廣古詩詞,就會讓別人覺得說,有更深一層的藝術的價值在。在7年的時間裡,樂團已經累計改編創作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陸遊的《遊山西村》、嶽飛的《滿江紅》等30多首古典詩詞。從2012年成立樂團至今,中間許多同伴因為學業、工作等關係,相繼離開,而紀景華一直都在。2016年,他重新召集成員,組成了碰樂團,繼續演唱推廣中國古典詩詞。如今,在學習和排練間隙,紀景華還會去社區大學裡教合唱。今年,他即將研究生畢業,他說畢業後還想留在臺灣,在工作的同時,繼續堅守這份熱愛。紀景華:目前我們計劃7月要到我的國家就是馬來西亞去做巡迴演出,除了做巡迴演出的同時,推廣阿卡貝拉推廣古詩詞,未來希望可以走遍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
    原標題: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專場音樂會  新華網臺北11月20日電(記者陳斌華 王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當7位臺灣年輕音樂人在臺北中山堂一樓大廳,以優美的和聲唱完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從古典詩詞中汲取戰疫力量
    全國報名人數40萬人,是第一季的13倍;首重播吸引不重複觀眾3.95億人,電視節目和融媒體產品全網累計視頻播放、互動和閱讀量超7.48億次……一項項數據,曬出了2020年春節期間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驕人的成績單。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原創語言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得到社會大眾普遍肯定,實現了「五季聯播」「五季熱播」。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綜述
    全國報名人數40萬人,是第一季的13倍;首重播吸引不重複觀眾3.95億人,電視節目和融媒體產品全網累計視頻播放、互動和閱讀量超7.48億次……一項項數據,曬出了2020年春節期間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驕人的成績單。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原創語言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得到社會大眾普遍肯定,實現了「五季聯播」「五季熱播」。
  • 《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滋養詩意人生
    現在的孩子都太優秀了。讀詩詞,除了可以給孩子帶來文雅的談吐、非凡的氣質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擁有面對挑戰淡定從容,面對逆境心懷希望。疫情當前,我們也在用自己的中國詩詞,中國文化,給全世界加油打氣。受《百家講壇》力邀,開講古詩詞之後,《中華好詩詞》、《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大型詩詞文化類節目,也特邀她做常駐嘉賓。她解讀的古詩詞接地氣,不學術、不堆疊,沒有專業名詞。
  • 我與古典詩詞的結緣
    小時候,並沒有唐詩宋詞的薰陶,背誦的,是毛主席詩詞37首,算是我古典詩詞的啟蒙。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才有了些許唐詩宋詞。一時間,覺得世間的風景、風情和浮生感悟,竟然可以通過幾行文字,表達得如此美妙。從此,便喜歡上了唐詩宋詞。上大學時,更是買了《唐詩鑑賞辭典》和《宋詞鑑賞辭典》細細品讀,那感覺,一如林妹妹讀《會真記》時的回味無窮。
  • 中國臺灣《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明日發行!
    中國臺灣《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首日實寄封(成品套寄) 發行資料 郵票編號 SP697 郵票名稱 特697 古典詩詞郵票(2020年版)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
  • 阿卡貝拉基地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Vocal Asia)
    阿卡貝拉、TNT人聲工作室、Single singers @杭州……昨天小編一下拋出一大堆名詞,後臺君忙著解釋已經累倒了,還好小編身強體壯,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小編慢慢向大家普及這些音樂知識!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Vocal Asia)成立於2010年底,是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整合平臺,以臺灣為基地,整合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及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的阿卡貝拉團體、歌手、創作者以及音樂、
  •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
    星辰在線12月25日訊(通訊員 鄧世謇)12月25日,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系列活動在長沙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位參會人員和國內頂級語文和詩詞教學專家互動,一起探討詩詞教學之道,以詩歌的形式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詩詞學會會長彭崇谷現場賦詩兩首。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圖:胡適,現代中國文學改良的主帥可以說,中國傳統詩詞該不該去平仄格律,實際上呶呶不休爭吵上百年了,至今也沒個定論——中心原因當在於,這不只是某種文學形式變革的問題。中國古典詩詞成為「舊詩」,它形式上最重要的依託即平仄格律受到質疑,甚至出現其本身是否還有存在意義的討論,都是20世紀西學東漸的語境下才出現的。
  • 臺灣高中組合勇奪亞洲規模最大阿卡貝拉藝術節冠軍
    臺灣高中組合勇奪亞洲規模最大阿卡貝拉藝術節冠軍 2015-08-10 00:00: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詩詞大會》:激活傳統詩詞文化的創造力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激活傳統詩詞文化的創造力在我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日子裡,古老而又青春的中華詩詞喚起人們許多深沉而誠摯的內心感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個小男孩是近日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第一位選手,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詩詞歷久彌新的魅力,也看到了薪火相傳的美好未來。《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五年的美好時光,一季接一季,甘蔗節節甜。從第一季到第五季,這個節目所喚起的文化共鳴,依然還是那麼熱烈而真摯。
  • 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
    王旭華攝 視覺中國/光明圖片【文藝觀潮】「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萬家團聚,共享歡樂。今年春節,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它不僅創造著「文化過年新方式」,更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悠遠絢爛,凝聚著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
  • 從翻唱到原創,阿卡貝拉音樂節讓純人聲無伴奏合唱玩出花樣
    《南泥灣》、《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讓我們蕩起雙槳》、《國家》……純淨的人聲帶來跨越歲月長河的經典音樂回憶。在2019年上海市民阿卡貝拉大賽上,不僅有十幾歲的「00後」,也有不甘示弱的「50後」,三代人共聚一堂,用阿卡貝拉唱出屬於自己時代的音樂。
  • 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掌門人」周文彰:詩詞中國呼喚薪火相傳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掌門人」周文彰:詩詞中國呼喚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劉碩  「中華詩詞的無窮魅力和強大生命力,使學習、誦讀、創作的人越來越多。中華文化自信和繁榮發展的大背景,是促進中華詩詞事業發展極為有利的條件,也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 改革古韻字韻地方方言錯誤、統一中華詩詞精準韻律勢在必行文化
    《改革古典詩詞韻律中、字韻地方方言錯誤、統一中華詩詞精準韻律勢在必行文化》曉宇宙論文作品平仄格律是中華詩詞先祖們留給後人的經典文化。是根據中國文字的平聲仄聲而形成的文化底蘊。這可是先人們的經驗總結,一首詩歌的每一句都昂揚頓挫,生生不息,旋律不止。平仄的本質內涵,是根據字音節的不同,形成的一種規律性的格律。什麼叫格?什麼叫律?
  • 《中華好詩詞》:詩詞節目「第一人」今「風華正茂」
    作為詩詞文化節目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華好詩詞》遵循「知識性、趣味性、通俗性、互動性」的創作理念,一直是傳播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者和開拓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院長關玲對《中華好詩詞》始終高度關注,她表示,這檔節目從誕生之日起,就以一種清新的文化氣質,在模式節目大潮中引起大家關注,得益於其中的文化自信。
  • 禮讚中華詩詞的不朽芳華——觀中國詩詞大會有感 作者:許佩麗
    禮讚中華詩詞的不朽芳華——觀中國詩詞大會有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共十場,於前幾天落下帷幕,總冠軍北大才子一一彭敏。懷著對詩詞酷愛,從正月初四至早些天結束前場場必看,受益匪淺。從中悟道中國詩詞博大精深,詩詞寶庫古詩、新體詩、詩文……普及大江南北。熱愛詩詞參賽者,對答如流,精彩呈現。數日來,坐在電視機前觀賞,聆聽、學習、巳成慣例。令我身臨其境,猶如坐在賽場。詩詞需多背多記多了解,最終取得好成績。
  • 阿卡貝拉的發展及意義
    20 世紀以來合唱以阿卡貝拉的形式在西方國家普遍流行,繼承了傳統合唱的優良品質,加入了B-BOX,融合了多種流行音樂風格,加入了現代音樂的特點以及舞臺表現力,成為了人們的一大關注點。近年來,在歐洲國家,也都有相當數量的專業性阿卡貝拉團體,不斷進行演出與交流,促進了阿卡貝拉的發展。此外,國外關於阿卡貝拉的理論性研究也不計其數,這些國家都非常重視阿卡貝拉的傳承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