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觀音山沙灘上漫天飛舞著風格迥異的風箏時,便是這個男人最幸福和最享受的時刻。
作為廈門特技風箏隊最早的隊員之一,他從最開始的熱愛放飛風箏,到風箏成為他職業的一部分。
他用他的青春年華推廣了廈門風箏運動的發展,也見證了廈門風箏運動從無到有,再到一舉奪得世界風箏錦標賽冠軍的輝煌歷程。
他就是林永福。
2月7日,廈門市風箏協會副秘書長、廈門風箏運動重要發起人林永福先生不幸辭世。而就在逝世前兩天,他還在與廈門市風箏協會的同事商議如何在廈門繼續推廣風箏事宜。
對於林永福的突然辭世,他生前在濰坊、深圳、大連、盤錦、臺灣等地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風箏隊好友也趕來送他最後一程。
「過年前,他還給我打過電話,相約五月份來馬來西亞放風箏,沒想到卻走得這麼突然。」馬來西亞KK風箏隊的胡德才十分惋惜地說,今年5月1日馬來西亞KK風箏隊舉行隊慶時, 還打算為永福舉辦一個小儀式來紀念他。
「我忘不了去年廈門風箏節前一天凌晨,他爬梯子布置主背板的情景。也忘不了他一人放飛三隻風箏的精彩,更忘不了他放飛風箏時,那曲纏綿悱惻的伴奏音樂《悟空》。」
林永福生前好友錢邵軍感慨道,永福和世界各地風箏愛好者一起聚會、放飛的一幕幕還在眼前回放,可他竟已匆匆離去。
2000年,林永福作為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加入學校風箏特技隊,師從有「大陸特技風箏第一人」之稱的曹志龍,和風箏結下不解之緣。
對特技風箏的好奇心,加上師傅的精心指導和自身良好的身體素質,林永福和隊友們進步很快。在教練曹志龍的眼中,林永福也總比其他隊員練得更加刻苦。
在濰坊舉行的首屆世界風箏錦標賽上,他和隊友組成的4人團隊獲得了「特技風箏」團體冠軍,這是林永福第一次在國際比賽上拿獎。
年輕的林永福(左二)和同好們代表廈門參賽。
畢業後,林永福加入大洲特技風箏隊,在廈門帶著一群同好的年輕人繼續玩風箏,也參加了很多國際比賽。
2007年馬來西亞風箏節上,他拿到「打鬥風箏」項目的冠軍;2008年的澳大利亞布裡斯本風箏節上,他獲得了最佳表演獎;2009年10月,在臺北石門國際風箏節上,他「一人放飛多隻風箏」的表演讓同行感到驚豔。
說起林永福的「絕活」,在去年11月由海西晨報社參與主辦的廈門國際風箏文化季上, 很多市民已經看過。
那個一人放3隻風箏的「牛人」就是他。除了雙手各控制一隻複線風箏外,林永福在腰間還綁了一隻,三隻風箏排成整齊的編隊,做出花樣動作。他這手「絕活」成了每一屆廈門風箏節的壓軸大戲。
林永福同時放3隻風箏。
一人放多隻風箏很難,撇開技巧不說,大風天裡拿著3隻放飛的風箏站穩就不容易。大風天表演時,林永福會背一個大大的書包,裡面裝滿重物。
如今,我們已再見不到那三隻一同翱翔天空的風箏。
後來,林永福在廈門做風箏推廣,結交了許多好友,並被聘請到美國風箏大品牌公司做風箏推廣和試飛員。
在此期間,林永福一直努力申辦廈門市風箏協會。隨著廈門連續舉辦多屆國際風箏節,風箏愛好者增多,廈門市風箏協會才於去年正式組建。
林永福(雙手舉風箏者)2007年與深圳女子特技風箏隊合影。
林永福曾說,風箏協會成立後,他將組建一個年輕的新團隊,把廈門風箏放飛到全世界。
只可惜,風箏節上再也看不到他矯健的身影,但我們相信,天堂裡同樣會有他最喜愛的風箏迎風起舞。
永福,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