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明確回答問題:演員不需要人設。
不但不需要,還得儘可能避免形成人設。
人設是啥?
說白了,就是刻板印象。
無論是有意塑造的,還是無意形成的,一旦定型,很難改變。
這就和演員本身的職業要求衝突了。
無論是有意塑造的,還是無意形成的,一旦定型,很難改變。
這就和演員本身的職業要求衝突了。
2.這裡討論的是『演員』,拋開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的人設是有意塑造的,為的就是『販賣光環』,讓粉絲們覺得與有榮焉。
演員的人設通常不是有意塑造的,而是無意形成的。
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角色火了,大家就把這個演員和這一類型的角色綁定在一起了。
這裡的『大家』不止是觀眾,更是投資方、導演……
這對演員來說,短期可能是好事兒,至少能多接點戲。但從長遠來說,一定不好。
怎麼破?
冷處理。別接。
但實際上很難做到。
一個『人設』正火,所有資本馬上會貼上來,讓人難以拒絕。
更何況,拒絕了這個,能馬上接到新的嗎?
能拒絕,是底氣。
不拒絕,是本分。
當然這個情況現在好一點,現在選擇多了,可看的作品多了。
不至於哪個劇出來,萬人空巷。
所以現在因一個角色形成的人設,沒那麼牢不可破。
不像20多年前,小燕子至今也沒飛出趙薇的身體。
3.還有一種最近幾年興起的現象。
演員上綜藝,特別是『真人秀』。
這個毀演員就快多了。
反正我現在已經沒法正視孫紅雷再去演什麼嚴肅的角色了。
有句話,常聽:演員要保持神秘感。
所謂神秘感,就是避免形成固定的人設。
儘管在這個無人不人設的時代,『神秘感』本身也是人設,叫『酷』。
但『酷』這個詞,有意思,它表示『特立獨行』。
一個酷酷的人做出格兒的事,大家反而能接受。
人設,就是不能出格。
酷,隨便出格。
所以說演員是個很酷的職業,保持酷,就保住了演員的本質。
有人問,為啥要酷,做自己不好嗎?人不應該活得瀟灑點嗎?
這是兩碼事。
做演員,這是職業要求。
就像做老師、做醫生,您不能太放飛自我,為所欲為。
一個意思。
4.當然,在這個時代,保持神秘感已經很難了。
剛有電視的時候,電影明星們排斥上電視,覺得頻繁曝光,會讓自己喪失神秘感。
但後來,大家巴不得上電視,恨不得三個臺同時放三個劇,好讓自己快點家喻戶曉。
如今,大街上已經滿是攝像頭和屏幕了。
哪裡還有什麼神秘感可言?
沒關係,還有一招。
磨練演技。
演技是啥?
說白了不就是演到讓人暫時忘了我本人是誰,只看見角色嗎?
牛逼的演技,應該做到這一點。
牛逼的演技,也不怕人設。
所以做演員應該有這個底氣。
讓人設來得更猛烈點吧,我的演技還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