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圈裡,一直就有這麼一句話,叫"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大概的意思就是影視圈裡年年都能選出各種各樣的影帝,但是像周星馳這樣的人,或許一百年也不見得能出一個。
我個人對這句話是深表贊同的,因為周星馳在喜劇方面的造詣,幾乎達到了前人能達到的巔峰。
至於後人之中有沒有來者,現在還不好說。
正是因為他在喜劇上的造詣,讓他的很多作品成為了經典。
防疫過程中,周星馳的電影又成為了大家的首選
對於周星馳的那些經典電影,此前的個人理解,大概就是觀眾喜歡看,看完印象深刻,從電影裡可以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鳴,所以這樣的電影才是經典的。
但是在這一次全民抗擊疫情過後,我對"經典"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認識。
因為大家為了配合防疫要求,從疫情爆發以來,很多人就在家裡閉門不出。
在不需要工作,整天無所事事的情況下,看電影就成了為數不多的消遣方式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大視頻網站上關於"周星馳電影"的播放和搜索就噌噌噌的往上漲。
在多個平臺都被推到了榜首,連B站和優酷這些用戶量相對少一點的視頻網站都排到了前三。
而且可能是因為觀眾們實在是太無聊,大家還在開啟了"鬥彈幕"的模式。
那場面,簡直壯觀得不要不要的,為周星馳的電影又增加了一點別樣的樂趣。
為什麼周星馳電影的翻紅率這麼高?
可能大家要說了,因為這段時間在家裡悶得有點久,觀眾們看點喜劇放鬆一下情緒這是很正常的事。
雖然周星馳最近這幾年的營業積極性不高,但是在喜劇方面,他比起別人確實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這時候大家選擇看他的電影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對於這一點,我個人也是持贊同意見的,畢竟"喜劇之王"不是白喊的,所以他的作品持續性的翻紅並不奇怪。
因為其他的喜劇演員,不管在成就上還是作品質量上,確實跟周星馳還有一定的差距。
可是不知道大家想沒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周星馳的作品就可以持續翻紅呢?
1、內涵問題。
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到現在還能讓人笑,是因為他的無釐頭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他當年的很多梗,放在現在依舊適用。
其實周星馳有很多電影現在看起來很經典,可是在當年,票房成績其實根本不理想。
你也可以這麼理解,那時候的觀眾,在一定程度上是"看不懂"周星馳的電影的。
認為他的無釐頭不過是"瞎搞",甚至覺得他的幽默是一種"小丑表演"。
可是時光荏苒之後,這些電影卻成為了經典。
你說他是喜劇,細細品味之後其實全是悲劇,假如你只想把它當喜劇看,它又可以讓你笑個不停。
你想要的情感共鳴,它有,你想要的開懷大笑,它也有。
不管你用什麼情緒來看它,都能讓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所以這是經典。
2、電影感官問題。
其實在中國的電影史上,出現過很多優秀的電影,周星馳的作品不過是"滄海一粟"。
哪怕是近幾年,也出現過《戰狼》系列、《葉問》系列等等。
這些電影在上映之初也是非常的火爆,可能也有粉絲刷過很多遍。
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看電影之初是有個"情緒醞釀"的過程的。
當大家需要刺激一下"家國情懷"或者是"高手風範"的時候,會想到這兩個系列的電影。
這些電影,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類為"特質"電影, 因為給人的感官是"定向"的。
沒有那種情緒,很難get到電影的精華,看多了就容易"膩"。
可是周星馳的電影就不一樣,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體驗。
雖然是同樣的開心,可是如果你真的了解周星馳這個人,你會發現在他的電影裡,可能路邊的一個燈牌或者是一個背景,都有不同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你可能刷過再多遍也不曾發現。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是經典
並不是每一部優秀的電影都能被打上"經典"的標籤。
能被觀眾稱為經典的電影,首先的前提是必須經得起時代的推敲。
不管什麼時候拿出來看,都能有"初衷式"的感受但也絕不能沒有不一樣的體驗。
就像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僅在優酷平臺上個人帳號的平均回看率就超過3.5次。
但是這個系列的電影,大家真的看懂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