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一生命運多舛,如果你信命,那就認命了,如果信自己,那命由自己。
但有些人摸著一手好牌,打爛在自己手裡,有些人摸著一手爛牌,但最終還打贏了,實現了人生翻盤,這個人是就阿甘。
阿甘從小單親,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祖傳下來的房子收租為生,他從小因脊椎方面的問題,不得已在很小的時候腳上就被穿上矯正器,不然背弓的像問號。
單親外加身體缺陷等方面的原因,阿甘從小就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長大,被當地人稱為「傻瓜」,到了適齡年紀去學校報名,當測試出來智商只有75分的時候,被告知只能上特殊學校,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理由是:校長不希望學校被有些人拖後腿,上學後坐公交車被通車人歧視,不給座位坐。
縱然生活虐我千萬遍,但阿甘的媽媽沒有放棄他,生活也沒有放棄他,一切低谷都是人生重大機會。被當地人稱為「傻瓜」,媽媽告訴阿甘:「只有傻瓜才做傻事」
被校長告知只能上特殊學校,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媽媽告訴阿甘:我們每個人本來就和別人不一樣。
上帝永遠是公平的,給你關了一扇門,但也給你開了一扇窗。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要有裂縫,陽光才照射的進來。
於此同時,阿甘還意外收穫了一名摯友,是他一生的摯愛,也是激勵他一輩子對人,這個人就是珍妮,一位從小被父親虐待,渴望人生自由為追求夢想和不同男人交往的人,但內心愛阿甘又覺得配不上阿甘的人。或許同樣是命運多舛,才使得兩個人心心相惜,內心熱愛又不敢愛。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親情、友情、愛情、信仰、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001 血濃與水的親情
無論出身如何、遭遇如何,家人永遠不會放棄你。父母不僅僅給予了我們生命,還給了我們生活的勇氣,誰也不想當別人眼裡的懦夫,更不想當生活的懦夫。
有了這份勇氣我們可以打破世俗世界對我們的看法,給予我們力量,這種力量猶如前行的燈塔、指引著我們一路向前。
當地所有人都稱阿甘為「傻瓜」,媽媽卻告訴阿甘「只有傻瓜才做傻事」。
002 對友誼的堅定不移
戰友布巴的夢想是當一名船長,捕蝦,後來戰死在越南。阿甘曾經答應過布巴,如果布巴當船長,他就當副手,後來布巴犧牲了,阿甘買一搜船既當船長又當副手幫布巴完成他生前的願望。
阿甘說:「好朋友不是隨便撿來的」,他視布巴為最重要、最好的朋友,承諾過巴布的事情就要做到,以至於布巴犧牲後他不但去履行承諾還幫布巴去實現未完成的夢想。
這種人或許會被人稱為「傻子」,但媽媽說過只有傻子才做傻事。阿甘不認為他做的是傻事。所以在越南戰場上,即使被敵軍突襲,阿甘不顧一切救戰友。
003 對愛情的執著
阿甘和珍妮從小青梅竹馬,珍妮是他一生的紅顏知已,她想當一名歌唱家,和阿甘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阿甘願意放手去成全她,在珍妮需要他的時候去幫助她,回來了接納她,愛她就要給她自由。
珍妮不僅是阿甘一生的摯愛,更是他的人生導師。童年時被人欺負,「跑、最好不要停」,珍妮的這句話讓他擺脫了小夥伴對他的欺負。
越南打仗遭遇突襲,「跑、最好不要停」,這句話讓阿甘從死神手裡掙脫開,當你拼勁全力去做一件事情,最後總能突破困境,甚至拯救自己的生命。
珍妮的這句話像發條一樣,鼓舞、警醒著阿甘。
004 信仰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像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信仰的人,內心沒有目標,信仰是什麼,就是你相信什麼,就是什麼,是通過努力自我佐證的預言,你能看的到的一個結果。一個內心從善的人,那他看到的將是善美的世界。
或許這種信仰來自原聲家庭,或許來自於個人的社會實踐結果、或許來自於內心篤定地想去做某件事情,總之,你相信什麼,那就是什麼。
005 你對生活的態度藏著你未來得到的人生結果。
稻盛和夫說:人生結果=注意力*時間*人生態度。
無論做什麼事情拼盡全力做到最好,投入足夠多的注意力、時間,極限踐行,一定會有你想要的結果。這種結果或許是不期而遇的到來,或許是做之前,早已預料的到的結果。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你付出什麼,生活將會給你什麼,而你對生活的態度,生活將會還你什麼結果。
被人稱為傻子的阿甘,居然能上大學,畢業後還能進部隊,能進部隊還能被標記為一等兵,退伍後的阿甘靠捕蝦,成為億萬富翁。
這一路開掛的人生,阿甘他本人可能從未料想的到,他只知道做一行,愛一行,做到極致就好。在部隊從來沒有打過桌球,為了打好桌球他找不同的人練習,沒人練習的時候就自己練習,一直練到熟爛於心, 無他,唯手熟爾。
捕蝦的時候,即使常常捕到空網、從未放棄,最後將捕撈到的蝦加工成各種產品,成為億萬富翁。
很多人做一件事情,堅持一段時間看不到成就就想放棄,堅持的過程是因,你的成績是果,沒有因,哪來的果,要相信量變定能帶來質變,成長也一定會有拐點。如阿甘媽媽所說:「生命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得到什麼」
如果不曾認真生活過,那你永遠不懂生活,你不懂生活,意味著不懂生存法則,不懂生存法則,自然沒有你想要的人生結果。
而古往今來,生存法則只有一條:善良且認真的人,生活會給予你想要的生活來饋贈給你,這樣的人也值得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