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的時候,Forrest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我的心情都不由自主的緊張,Forrest真的太幸運了,他的好運令我不敢相信這世界上還有這樣美好的人存在。他的智力殘疾非但沒有讓他闖禍,而讓他的求學路和職業生涯都順風順水。當然這不是他成功根本原因,凡事都逃不過認真二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對於我來說,Forrest的「認真」很難達到。這個圖片是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但是以我現在的文字水平表達不出我的想法,這是一部很有內涵的電影,我淺顯的文字不足以去評價他,我還會二刷,甚至三刷,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值得。
貫穿全片的一個重要鏡頭線索,是阿甘的奔跑場景。奔跑象徵著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股不怕輸,砥礪前行的精神。阿甘雖是個智商僅有75的人,但很多道理卻比常人想的透徹。當珍妮說自己想成為一個歌星,最好能夠一曲成名、家喻戶曉時,阿甘卻說「為什麼要成為別人,我只想成為我自己。」現在的我們忙於生活,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年齡越大,好像捕捉生活中的美和細小快樂的能力也隨之降低了。可阿甘卻能夠發現一片羽毛中的美麗,發現路上不一樣的風景,堅持自己的夢想。阿甘的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是這樣的清晰。
影片中珍妮是不幸的,她有不甘平凡的理想,也有不甘停留的叛逆,人生也為此而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她也是堅強的,在往後的人生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始終保持獨立。她也是幸運的,在生命最後聽著阿甘說起一路上各種奇異的風景的時候,她或許是回頭想了自己每一次的不辭而別,才會說出那句「I wish i could have been there with you.」那樣子的感情,無論是最愛的珍妮,還是好戰友巴布,還是笨拙地謹記母親每一個教誨,像傻瓜一樣的感情,大概才是最真實的吧。阿甘左的很多事情,有時候,反而更像是一面鏡子,照見的是跟Jenny一樣自以為別人是傻瓜的人們。
電影是現實的放大,那些我們熟知的名人就是所謂的曾經阿甘。他們也許用著最愚蠢也是最真誠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無條件相信別人的話。周圍人可能喊他們傻,但是將心比心,也會以儘可能真誠的方式去對待他。在很多事情上,人脈是最至關重要的一步。阿甘精神還有個要素,就是一步一步的執著。每次別人叫阿甘跑,他就真的一直跑,一直跑。這也是成功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阿甘的成功不是一個偶然,應該是獲得巨大成功必要的因素。就是真誠,不忽悠,不弄虛作假。還有認定了的那種執著。
《阿甘正傳》裡非常喜歡阿甘對待金錢的態度,當得知自己有錢了之後只說了一句「That’s good One less thing.」只是把缺乏金錢當作人生中的一件普通的麻煩事而已,也並沒有過於看重,但是現今來說這卻是是一件比較棘手的麻煩事。裡面有太多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傳達給我們讓我們參考學習,之所以成為經典也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希望自己以後也可以做一個執著又純粹的人吧!
我看完阿甘正傳之後的感觸是:遵守承諾,也許會暫時丟棄一些東西,但是也許在不久的未來你所丟棄的東西,會以另一種方式加倍還給你,信守諾言的人會得到回報。關於愛情,只要你不停真誠的給一個人寫信,並且不斷的讓她看到不一樣的你,通過各種方式你遲早會收到回信,也許結局不是完美的,但是起碼會有一種結局就像阿甘的媽媽說的: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