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城屹千年 長風承古今

2021-01-13 中國僑網
莆田古城屹千年 長風承古今

2021年01月13日 13:48   來源:福建日報   

參與互動

  古城屹千年 長風承古今

  本報全媒體記者 陳漢兒

  「兩集全部看完,作為興化人的自豪感一下被激發出來,原來我們的城是這樣有氣節有底蘊的城。」「製作精良,內容完整,一幀一畫都是快要溢出屏幕的濃濃鄉愁。」4日至5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紀錄片《記住鄉愁》之《興化——媽祖故裡 挑山擔海》,「鄉愁」「自豪感」成了眾多莆田市民、網友收看後提及頻率最高的詞。

  「片中,古代莆田和近代莆田在歷史長河和紀錄影像中交匯,讓人看到更全面的莆田。對莆田人而言,被喚醒的不僅是鄉愁,還有那久遠的不論貧富、皆樂詩書的讀書氛圍和回溯原初、誠信經商的商業本分。」莆田市圖書館副館長張翔表示。

  莆田市位於福建沿海中部,北接峰巒起伏的戴雲山脈,東臨洶湧廣闊的臺灣海峽,挑山擔海。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物產資源,為這座人傑地靈的千年古城提供了有利發展條件。

  木蘭溪是興化兒女的「最美家鄉河」,也是首批「全國示範河湖」。它從戴雲山東部逶迤而來,流經1700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浩浩蕩蕩注入興化灣。沿木蘭溪畔駐足遠眺,長河安瀾,兩岸秀色,三時有花,四季常青。

  千百年前,興化平原本是一片海灘與沼澤。北宋中期,經過不斷地圍墾開發,海岸線日漸擴大,南、北洋平原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但由於地勢低,海水順著木蘭溪河道倒灌,每逢雨季便泛濫成災,致使兩岸農田顆粒無收。農業以水利為命脈,讓溪海歸流、引溪水灌溉農田,成為當時興化百姓最迫切的訴求。

  公元1064年,16歲的長樂女子錢四娘傾其家資圍堰築陂,陂卻在一場大洪水中被毀。錢四娘悲慟不已,憤而投水。受其精神感召,木蘭溪上的治水者前赴後繼,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在1083年建成木蘭陂。

  「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木蘭陂屹立千年而巋然不動,發揮著它引流、蓄水、排洪、灌溉的作用,將木蘭溪改造成為滋潤莆陽大地的生命源泉,福澤一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燦爛的科舉文化彪炳史冊,也化為興化古城特有的文化基因,代代相承,詩禮傳家。

  歷史上的莆田,被稱作「文獻名邦」「海濱鄒魯」,歷代湧現出21名狀元、17名宰相、2482名進士,蔚為大觀。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戊午科省試,進士總數293人,興化舉子16人榜上有名。其中更是出現了魁亞聯登、四異同科之奇。發榜後,宋高宗親臨祝賀,問狀元、榜眼:「卿土何奇?」榜眼陳俊卿答:「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高宗稱讚不絕,此聯流傳千古,莆仙百姓自是耳熟能詳。

  「家貧子讀書」的祖訓,成就了輝煌的「文獻名邦」。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士群體光芒閃耀的背後,還有另外一群人的身影——興化商幫。他們「勤勤做,儉儉開」,遠離家鄉行走天下,逐漸形成了經營幹果的「桂圓幫」,經營糖業的「糖幫」,經營航運業的「海幫」。他們以地域、親情、鄉誼為紐帶,足跡遍布各大商埠,成就「無興不成鎮,無莆不成市」的商業傳奇。

  興化商人不僅能吃苦、善經營,而且珍視信譽、急公好義。去南洋謀生的興化人,只要創業有成,就會回鄉建厝、反哺家鄉。如今,莆田大大小小的村莊裡,常可見僑宅或僑樓。這一棟棟融合了中式風格與南洋風情的老厝,既是他們榮歸故裡的不朽見證,也是他們遠渡重洋的尋夢落筆。

  古城興化人,或以文採風流驕人,或以松柏之質垂範。文獻名邦的書香墨韻、興化商幫「敢為天下先」的壯志豪情、「立德 行善 大愛」的媽祖文化內核均深深根植於這片土地之中,融為興化人血液裡的基因密碼。

  滄海桑田,流轉千年時光。如今,作為興化古城牆唯一保存下來的建築,古譙樓靜坐於繁華的莆田市區中心,青石不語卻了年華事,它見證著莆田這座「古府新市」日趨強健,以「文獻名邦」的古邑風範、「海濱鄒魯」的新城風貌,昂首邁進新的五年。

相關焦點

  • 一座興化府城,隱藏著莆田人千年故事
    文:林春榮 圖:木痴2018年5月19日早晨,當我再次以尋找歷史文化的名義走進興化府古城,去尋找丟失在歷史深處的長街小巷,去叩問這座千年莆陽城深邃、遼闊、壯美的前世,去探尋在每一條街巷的背後每一扇虛掩的大門、古舊的匾額後,那一個家族科甲綿延的美麗往事。
  • 讓莆田被全世界看見!
    一代代興化人就是這樣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 共同託舉起這座古城千年的繁華。 ,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這千年古堰,讓它更好地發揮作用。 「勤勤做、儉儉開」是興化古語,是一代代興化人靠著勤勞雙手託舉興化古城千年繁華的印證
  • 娘本唐卡安家即墨古城,千年藝術與千年古城同生共榮
    從青海到青島,跨越千山萬水,娘本攜千年唐卡藝術來到黃海之濱,融入千年古城即墨。娘本唐卡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迎來絡繹不絕的觀者,這不僅是一個美好故事的開始,也是一座古城文旅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此心安處文化名人的詩意棲居初冬的即墨古城是明麗的,陽光溫暖,冰雪未至,似乎還是深秋時的樣子。兩年前,娘本應友人郎朗之邀訪問即墨古城。
  • 深冬,蕪湖這座千年古城美得剛剛好!
    深冬,蕪湖這座千年古城美得剛剛好!中江塔向東就是保存千年的蕪湖古城 蕪湖古城,處於蕪湖市的鏡湖區,是城市城脈、商脈和文脈的發源地,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依然保持明清時期的整體格局,包括衙署、城隍廟、文廟等 6 處文保單位在內的 70 餘棟歷史建築,以及花街、南門灣、南正街、蕭家巷等通街達巷。
  • 《美好的時光》路演降臨千年古城臨海 汪蘇瀧巧思引入國風樂器
    由《神武4》獨家冠名的街頭創演綜藝《美好的時光》於11月7日20點30分播出了第七期,"好的樂隊"告別三亞,為了尋找國風韻味,他們來到了千年古城臨海,從遊覽紫陽長街對歌嘗美食,到臨東湖公園品臨海詞調,再到剪紙博物館體驗剪紙,一行人盡情品味這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更是將"國風"元素加入到了表演中,為當地以及屏幕前的所有觀眾帶來了一場古今融合的路演。
  • 娘本唐卡安家青島即墨古城 千年藝術與千年古城同生共榮
    從青海到青島,跨越千山萬水,娘本攜千年唐卡藝術來到黃海之濱,融入千年古城即墨。娘本唐卡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迎來絡繹不絕的觀者,這不僅是一個美好故事的開始,也是一座古城文旅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兩年前,娘本應友人郎朗之邀訪問即墨古城。這座緊鄰大海、依山傍水、凝聚匠心智慧和建築之美的千年古城,深深打動了他。娘本說,「我是一個做精細活的人,去過很多古城,像即墨古城建得這麼精美的並不多。   即墨這座城市具有先天的文化稟賦,春秋戰國時期便是齊國通商名衢,如今涅槃重生後的即墨古城,復活了歷史的記憶,形成「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的恢弘布局。
  • 古城青春志|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
    長沙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將長沙建設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這座千年古城,處處青春湧動,煥然新生。紅網長沙站策劃系列報導《古城青春志》,解碼長沙底蘊深厚的歷史符號,尋找古城鑑往知來的青春路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吳翰攝嶽麓書院御書樓。
  • 遼寧燕州城——千年古城的歷史故事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之一,一座有著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戰國時期,為燕國遼東郡治所,秦沿燕制。漢初遼陽為遼東國首府,後仍將遼東郡治設於此。公孫氏時期,襄平為平州及遼東郡治。西晉初年,襄平再次成為遼東國首府,後改平州治。
  • 一座千年古城的療愈
    檢察官在曲陽城遺址回訪11月初,深秋,記者隨同三位檢察幹警回訪位於江蘇省東海縣境內的曲陽古城。秋草蔓蔓,為古城平添了幾分旖旎秋韻。順著徐繼生的手勢,落日餘暉下,一個形似「鑰匙」的古城遺址展現在記者面前。兩千年古城慘遭盜掘曲陽城遺址位於東海縣曲陽鄉城南村西的北小嶺南,這座看起來不起眼的夯土之城,追溯至2000餘年前,卻是一座漢代之城,同時也是中國道教文化主要發祥地,與山東「大汶口文化」、江蘇灌雲縣「大伊山石棺墓」等一脈相通。
  • 莆田元宵節,全國獨一份
    日前,莆田市召開「疫情防控宅在家,掃碼線上看元宵」電視電話會議,副市長陳惠黔傾情講述莆田歷史文化,推介全國獨一份的莆田元宵節,讓更多人了解美麗莆田,吸引更多人前來莆田做客。活動期間,多篇推文濃墨重彩地呈現莆田元宵節的驚豔與魅力,包括《莆田元宵》《新度錦墩砂花迎春》《湄洲島媽祖金身巡安布福》《楓亭萬人大遊燈》《東海萬人圈燈》《梧塘松東赤腳踏火》《南日島衝海祈福》《莆禧古城爬刀梯》等。網友可通過關注「莆田文旅」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 感受千年古城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傳承 南頭古城開展古城尋寶活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李蔓鈴 通訊員 劉嘉愉)9月11日下午,青春炫彩,古城尋寶活動在南頭古城南門拉開序幕,吸引了50多名青年參與。作為古城開街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將趣味運動與城區文化相結合,帶領參賽者在樂享運動的同時,感受千年古城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傳承。另外,南頭街道團工委吉祥物「安仔」也在本次活動首次亮相。經過大雨的洗禮,蝶變後的古城更是格外明亮。一段街舞助陣活動氛圍,現場參賽人員摩拳擦掌,準備探索和挖掘古城的故事。
  • 千年古城 如何回春
    但在過去,這條千年古街房屋年久失修,夏天熱冬天冷,更缺少衛生設施。「以前,電線跟蜘蛛網一樣密密麻麻,排水系統也老化了,我們住著不安全、不方便,遊客體驗也很差,一抬頭就看見居民晾曬的衣褲,路上是亂竄的電瓶車。」居民羅素英說,「現在,我們都去固定晾曬點洗、曬衣服,還景區一個藍天。」  求變從4年前開始。多年來,臨海一直下大力氣保護紫陽街,一批歷史建築、古蹟遺存被修繕。
  • 萬載古城遊記:一眼望千年!
    「萬載古城」是江西為數不多的贛派遺風建築群,至今遺存豐富,保留著明清古祠堂27座、民居、書院等歷史建築6棟,在全國縣城中能如此完整保留眾多古祠堂建築的實屬罕見。「往事雖如煙,一眼望千年」,歷史的印記深深烙印在了「萬載古城」的三大公祠展館——聞禮公祠——萬載古城歷史文化館、綠陰公祠——中國宗祠文化展示館、易氏大祠——國學研習與科舉文化館,這三大展館就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 潮州:一座千年古城如何讓文化「潮」起來?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新華社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詹奕嘉、毛鑫)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千年古城潮州迎來了近200萬名遊客。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熬過了疫情的衝擊,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古文化正是最吸引遊客的「熱源」。
  • 臨海古城是千年古城的縮影,而這條街的名字卻是二十多年前才起的
    臨海古城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市區,最初建於晉代,並在隋唐時期擴建。它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並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是浙江新興的旅遊勝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說到古城臨海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一定是「紫陽街」了。
  • 嚴州門前看古城,澄清樓上思古今
    廊下四根黑色柱子上鐫刻著金色的楹聯,內柱聯為:「澄坐江山收雨腳,清遊風月暢天心」,外柱聯為:「 城頭判水知清濁,樓角飛霞說古今」。城樓的正中高高地懸掛著「嚴州」二字的牌匾。來到城樓上,站在北窗前,居高臨下地看梅城,城市肌理如魚骨般展開,一座座深宅庭院擇地而踞,一幢幢徽派建築鱗次櫛比。幽深的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滿街青石板光亮如鏡。
  • 轉瞬已是千年-斯裡蘭卡波隆納魯沃古城遊記
    波隆納魯沃古城是斯裡蘭卡之行的意外收穫,原本計劃的行程中是沒有這一站的。行程的第一站是斯裡蘭卡國家博物館,苗老師發現了這個在常規旅行攻略中很少被人提及的古城,當即決定,去看看!這個決定,成了亮點和懷念。
  • 千年古城的雪景,也太好看了吧!青島的雪,因即墨古城而更美~
    歲末年尾,大雪終於來臨,與即墨古城撞了個滿懷!青磚白雪灰瓦,穿越千年的古城,披上瑞雪華服,迎接跨年的到來!雪後古城,韻味格外獨特。靜躺在屋簷上的雪花,為這座城增添了幾分歷史的滄桑和厚重,抒寫古城的詩意。雪浸潤了街區,秀了庭院,潤了屋舍。
  • 《美好的時光》古城尋音,「好的樂隊」挑戰「國風音樂」路演
    為了尋找國風韻味,他們抵達千年古城臨海,從紫陽古道對歌品美食,到東湖公園品臨海詞調,在剪紙博物館體驗非遺剪紙,品味了古城千年文化的魅力,更將「國風音樂」元素加入到表演中,帶來了一場古今融合的路演。李榮浩臨海詞調表演大受觸動歐陽娜娜get剪紙技能作為沿海中部的歷史名城,臨海遺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從千年古街
  • 陳立農回歸《美好的時光》千年古城音樂會歌單鎖定酷狗
    告別了大美三亞的海灘音樂會,好的樂隊來到千年古城浙江臨海市,一場充滿魅力的國風音樂盛宴即將開啟。節目所有正版音源將同步上線官方合作平臺酷狗音樂,邀你感受一場國風音樂與現代流行相互碰撞帶來的聽覺驚喜。來到音樂文化底蘊十分濃厚的千年古城臨海,好的樂隊不僅現場感受到了有「第二國劇」之稱的越劇音樂魅力,還簡單學習了當地的樂器和方言。不知在接下來的路演中,好的樂隊是否會將當地頗具特色的音樂元素融入音樂中,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live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