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青春志|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

2020-12-23 紅網

編者按:從3000年歷史長河中走出,今日長沙可謂春風十裡。長沙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將長沙建設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這座千年古城,處處青春湧動,煥然新生。紅網長沙站策劃系列報導《古城青春志》,解碼長沙底蘊深厚的歷史符號,尋找古城鑑往知來的青春路標。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吳翰攝

嶽麓書院御書樓。

嶽麓山下,科創熱土。

紅網時刻記者 賀衛玲 杜放 長沙報導

如果要問現在古老書院中的頂流「網紅」是誰,嶽麓書院當仁不讓。

嶽麓書院,自古就有各路先賢大儒前來「打卡」,朱熹和張栻更創下「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盛景,被後人傳為佳話。而現在,嶽麓書院「朱張會講」這樣的「名場面」經常會有,還可以通過網絡直播,傳遍全球。

古老的書院,因青年人的存在而青春,而鮮活。

在千年學府讀書是什麼體驗?湖大學子回答:紅磚瓦牆、綠樹環繞、古色古香的桌椅帶著師生遠離塵世的喧囂,但現代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也一應俱全,隨時可以穿越。

風和日麗的早春,師生們圍坐在草地上閱讀經典、討論問題;層林盡染的深秋,師生們在讀書會上各抒己見,據理力爭。這種思想上的交流互動使得師生情誼篤厚,也使學生學業精進、志向高潔。

2017級歷史系本科生薑煜穎自信從容地穿行在千年學府裡,她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學讀研。「很多中學同學羨慕我,他們在做畢業設計時才有一個導師指導,我一入學就有5個導師!」 姜煜穎感恩嶽麓書院的本科生導師制,讓她順利快速地融入大學生活,並在各方面獲得成長。

「我曾經是嶽麓書院的學生,幾次離開書院外出求學,但最終還是為這座古老庭院所吸引,回到這裡開始了教學生涯。」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教授肖永明表示,2009年,嶽麓書院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在古為今用、借鑑吸收中,探索出一套靈活培養人才的方法。

書院每個新學年在文廟舉行入學禮,於孔子誕辰日舉行祭祀儀式,一年數十場傳統文化高端講座,常使師生們全身心地沉浸在傳統文化之中。續接歷史,學貫中西,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正是學術交流的自由,為嶽麓書院的千年輝煌提供了可能。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嶽麓書院便開展電視講學節目「千年論壇」,後又陸續開設「明倫堂講會」「嶽麓書院講壇」等公共活動;並抓住網際網路機遇,面向全球打造「網際網路+國學」傳播平臺;同時通過與政府部門、中小學開展合作研究與教學,舉辦「祭孔大典」等,多方位面向大眾,普及傳統文化。

傳道濟民、經世致用、以文化人等先賢傳統得以被重視、繼承,也讓古老書院煥發青春,為當代文化建設、中華文明復興、民族精神家園構建作出獨特貢獻。

兩年前的秋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包弼德受邀開講「嶽麓書院講壇」時,在主講人留言簿上寫了一段話,嶽麓書院海外學術交流中心主任、80後青年教師戰蓓蓓,將它翻譯成這樣一首「小詩」:「細雨,山霧,撐傘的遊人。熙熙攘攘的人群,讓我想起了哈佛廣場。」

相關焦點

  • 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 嶽麓書院何以傳承千年仍弦歌不絕?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這座書院走過千年風雨,直到今天成為湖南大學的一部分,依然為國家培養著人才,朗朗讀書聲不絕於耳。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書院,探索它傳承千年依然弦歌不絕的秘密——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書院,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始於唐、興於宋,集講學與藏書為一體,培養人才,傳承文脈。
  • 千年嶽麓,弦歌不絕
    宋、元、明、清數代,這裡相沿辦學,弦歌不絕  張栻、朱熹、王陽明在此講學;魏源、曾國藩、左宗棠在此就讀;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從這裡走出……  如今,嶽麓書院的學生們仍在這座古樸的庭院中穿行、求學  千年傳統文化、古代書院教育精神如何與現代教育深度融合?
  • 千年學府 其命惟新(1)千年弦歌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了解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情況,並勉勵青年學子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牢記總書記囑託,走向全面現代復興的嶽麓書院,不斷推進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千年學府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 千年學府正青春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讓「經世致用」之才脫穎而出
    近日,記者走訪了嶽麓山下的千年學府湖南大學,但聞書香撲鼻,處處皆是青春的身影。  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典範  「總書記對嶽麓書院的牽掛,其實就是表明對傳統文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視。他特別強調當前是『兩個一百年』和『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是一個正需要人才、英雄輩出的時代,而以嶽麓書院為標誌的湖湘文化培養經世致用之才的理念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顯得尤為重要。」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仁仁說,「總書記的講話堅定了我們推進嶽麓書院全面現代復興的信心,指明了嶽麓書院發展的方向。」
  • 湖南衛視|七集專題片《千年學府 其命惟新》第一集:千年弦歌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了解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情況,並勉勵青年學子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牢記總書記囑託,走向全面現代復興的嶽麓書院,不斷推進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千年學府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 千年學府正青春
    近日,記者走訪了嶽麓山下的千年學府湖南大學,但聞書香撲鼻,處處皆是青春的身影。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典範「總書記對嶽麓書院的牽掛,其實就是表明對傳統文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視。他特別強調當前是『兩個一百年』和『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是一個正需要人才、英雄輩出的時代,而以嶽麓書院為標誌的湖湘文化培養經世致用之才的理念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 自卑亭與「自卑」精神——嶽麓書院的一部分
    在對文物較真的人看來,愛晚亭只能說是「複製品」,而自卑亭卻是一處地道的古蹟,這對歷經浩劫的古城長沙來說彌足珍貴。言其靜,愛晚亭雖處幽谷之中,但常常門庭若市、人聲鼎沸,只能待清晨、黃昏時分人潮退去,步入峽口方得飛鳥鳴澗、泉水激石、清風出亭、松楓濤湧之佳境。自卑亭地處鬧市,自然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反而顯得寧靜,頗有大隱隱於市的風骨。
  • 芻議「實事求是」、湖湘文化與嶽麓書院
    作為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大黨,其思想路線的表達,如此重大的哲學命題,為什麼從嶽麓書院的一塊匾額引申出來?嶽麓書院與歷史風雲嶽麓書院是湖湘文化的象徵,近代湖湘偉人的搖籃。在歷史深遠的地方,嶽麓書院雖然身處江南一隅,卻聯繫著中國歷史變遷,中國思想潮流,中國變革風雲。從北宋到南宋,異族屢屢進犯,宋朝風雨如晦。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作者:蔣集政嶽麓山下,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因為種種原因,多少次參觀遊覽過嶽麓書院,躑躅徜徉在嶽麓書院的角角落落。或許是所見所聞多了,便想為嶽麓書院寫點什麼。但每當我想產生此想時,總感覺與嶽麓書院之間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對妙齡男女,仿佛缺少一根情線相牽,雖然時時邂逅相逢,卻往往擦肩而過。
  • 1906年湖南長沙歷史建築老照片,古老的嶽麓書院與天心閣
    天心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中心地區東南角上,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之處的古城牆上 ,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當時為全城最高處。天心閣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撫軍楊錫被主持興建。閣名引《尚書》「鹹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辛亥以後,為了發展貿易和交通,拆除城牆,修築環城馬路,因閣峙城頭之故,存此一段。圖為天心閣。
  • 長沙新竹第二小學學子參觀嶽麓書院
    華聲在線訊 (通訊員鮑傑) 2020年1月12日長沙新竹第二小學二年級(五)班的同學們來到湖南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遊覽了嶽麓書院並聆聽了現場講解。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今天的嶽麓書院不僅是湖南大學的文史哲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遊勝地,更是是整個長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說起嶽麓書院,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聞名古今的「朱張會講」,還是激蕩三湘的嶽麓峰會? 作為一座低調才氣有內涵的教育界「老口子」 這座背倚靈嶽、歷經千年時光洗禮的書院不僅人才輩出 更引得各路「頂級網紅(先賢大儒)」爭相打卡 從著名理學家朱熹到王陽明再到東林學派第二代宗師高世泰 …… 或遊歷、或講學,被後人傳為佳話
  • 千年書院「還原」傳統成人禮致青春
    攝影 熊家福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菁瑩  實習生 劉文靜)5月4日上午,一場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傳統成人禮」在江西千年書院「豫章書院」舉行。豫章書院的學生、家長及先生等共計180餘人體驗了盥洗禮、告聖告祖禮、詩歌禮、受書妝奩禮、斟酒和淬酒禮、安席禮、加冠及笄禮等全程2個多小時的傳統成人禮。    此次成人禮流程完整,是根據江西豫章書院5126冊館藏古籍中唯一的一本《文公家禮》研究改良而成,是千年書院「豫章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成人禮」的重要組成部分。
  • 嶽麓書院、橘子洲、梅溪湖…這是你深愛的湖南!
    十月一日和二日 在長沙梅溪湖、橘子洲頭、嶽麓書院、 山河智能公司和郴州汝城的沙洲村 4000多群眾 以一場「我的祖國」快閃活動 為新中國71歲華誕慶生
  • 《我的城 我的歌》拓片聲中穿越千年時空,孫伯綸古城街頭話青春
    古城街頭探濱州風韻 孫伯綸穿越千年時光與歷史對話提到濱州,這裡是兵聖孫子的故裡,也是北宋政治家範仲淹的家鄉。這裡的海瓷聞名遐邇,這座北國江南的風光妙不可言。採風時,城市歌曲唱作人孫伯綸漫步在濱州街頭,古城的韻律和現代都市的繁華,勾勒出這座城市的模樣。孫伯綸也將用歌聲唱出這座城市難以言表的美。
  • 弘道養正 創新發展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
    弘道養正 創新發展(致敬2020·「字述湖湘」2020湖南(長沙)年度字)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湖南年度字  肖永明推薦「弘」為2020湖南年度字。2020年,「弘」對嶽麓書院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千年學府,文脈相傳,其命惟新。從古代書院到現代大學的文化延續和學制變革,這塊湖湘文化瑰寶在賡續與創新中變得更加熠熠生輝。  長沙晚報12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劉俊)冬日暖陽下,走進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古風撲面,樹木蔥蘢,煥發一派生機。這座千年書院延綿發展到今天,仍肩負著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的重任。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說起嶽麓書院,由於名揚四海,聞名遐邇,所以讓大家耳熟能詳,略知一二。她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因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美麗的嶽麓山腳下而得命。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以上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書院建築,至今都還被比較完整地保存著,這裡的院落、石碑、磚石、瓦塊、文字等等,無不閃爍著中華文明的人文精神。而就是寫在這樣一座古老書院大門旁的一副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但也曾遭人誤解,也同樣事出有因。
  • 嶽麓書院對聯「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是湖南人自大狂妄之語?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千年學府,存在不少對聯。其中的文廟有一副對聯: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湘水即湘江,是流經湖南省的最大河流,至湖南岳陽市注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他曾受曾國荃邀請寫《湘軍志》,對太平軍前期的凌厲、清廷內部各派勢力的矛盾、湘軍初期屢戰屢敗、曾國荃攻破江寧後縱軍擄掠及吞沒財物等負面信息,都不加掩飾而照實敘述。結果,此書刻印後遭到一些湘軍將領的攻擊,認為是「謗書」。使得曾國荃則請幕僚另撰《湘軍記》。
  • 「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
    總書記關於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的重要論述,把嶽麓書院的歷史地位提升到新高度;總書記對「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全新解讀,把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推進到新時代。12月17日,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
  • 從千年學府到中國V谷,兩個相距千年「網紅打卡地」為何如此奪目?
    一江之隔,河西河東,傳承和創新,在嶽麓書院和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這兩個相距千年的「網紅打卡地」奇妙地交匯、融合,迸發出絢爛奪目的光彩。傳承:千年學府 弦歌不絕巍巍麓山,雖然還未到「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深秋時節,但是因為國慶長假的到來而人山人海,5A級麓山景區不得不採取了限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