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文化心理迎合體現出了什麼?

2020-08-28 小可愛今天吃飽了


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而具有代表性的、 與具體社會狀況、時代風貌以及民族文化相關的 社會意識則被總結為社會文化心理。電影藝術是 社會文化心理的一種映射,它是對人們在特定階 段心理意識的一種迎合。如周星馳的「無釐頭」電 影就被認為是香港這一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生成品, 其講述了一心「努力,奮鬥」的龍套演員尹天仇經 歷的經典之作《喜劇之王》( 1999) 就是一個範例, 小人物在事業與愛情間難以兩全的困境契合了當 時觀眾的審美取向。



20 年後,周星馳又推出了同 樣以龍套演員為主人公的《新喜劇之王》( 2019) , 影片在上映後,又一次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 電影中同樣隱含著值得解讀的文化心理。 一、《新喜劇之王》的文化心理迎合 在《新喜劇之王》中,女青年如夢長期混跡於 「豎店影視城」等地,一心想成為明星,然而 10 餘 年來卻依舊默默無聞,孤立無援,甚至因為自己 的龍套身份而飽嘗物質上的匱乏和精神上的羞辱。 但在電影的最後,這一被譏笑為到宇宙滅亡都不 可能得到演戲機會的小人物卻取得了成功,站上 了光芒萬丈的領獎臺。在這個故事的呈現中,周 星馳較為成功地實現了對諸多文化心理的滿足。


心理防禦機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重 要概念之一。弗洛伊德認為,個體時常無意識地 啟動防禦機制,以在心理上進行自我保護與平衡, 尤其是在面臨緊張性情境之時。防禦機制又包含 了逃避機制、攻擊機制、建設機制等 16 種機制。 從《功夫》( 2004) 等電影中不難看出,周星馳正是 一位深諳防禦機制理論的電影人,這也是其喜劇 電影能長久地給觀眾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感和安全 感的原因之一。 如轉移( displacement) 是攻擊機制的組成部分。 所謂轉移,即人們在某種情感、欲望及態度等無 法直接表現時,便轉移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對象身 上。



在電影中,如夢便是周星馳乃至相當一部分 觀眾的情感轉移對象。對於「做演員」,如夢有著 極為偏執的追求,為了實現自己的這一理想,她 不但付出了多年青春,還和自己的家人交惡,如 她因為要演屍體不能卸裝,便頭頂著「菜刀」參加 父親的生日宴會,惹得家裡大打出手,雞飛狗跳, 如夢幾乎陷入一無所有的境地。對於大多數人而 言,這樣狂熱地追求理想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符合 社會規範的,但是在電影中,這種情感被轉移到 了人們都可以接受的如夢這一角色身上。



觀眾得以看到如夢百折不撓地跑片場、試角色,甚至為 了拿下《白雪公主》中的角色而忍痛去整容,最終 被整成了醜陋的巫婆形象。人物的痛苦和無奈是 觀眾熟悉卻又不必親自承受的,如夢的遭遇越慘, 觀眾的負面情緒越能得到釋放。 又如幻想( fantasy) 是代替機制的組成部分,觀 眾在現實生活中勢必有著缺陷和痛苦,而電影則 提供了一個想像世界,讓觀眾得到滿足。


如夢雖 然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但最終卻走向了輝煌,隨 著馬可從天而降,給如夢帶來了她被周星馳選為 女主角的好消息,如夢的人生出現了轉折。隨即 鏡頭一轉,如夢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和 林允等其他的「星女郎」站在一起,曾經的生活困 難和情緒困擾已經完全遠離了她。儘管這一情節 故意地違背了現實原則( reality principle) ,有著誇 張、失實之處,但能讓部分觀眾沉浸在如夢的夢 想成真中,接納「努力,奮鬥,終有一日會有回 報」的信念。由於對未來的憧憬能給予人一種支 持,觀眾在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痛苦因而得到了 某種程度的解除和緩解。類似的,在《新喜劇之 王》中,還有著認同( identification) 、補償( compen- sation) 等防禦機制,在此不贅。


​本文由小可愛今天吃飽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新喜劇之王》與周星馳電影文化心理有什麼變化?
    在探討《新喜劇之王》時,人們自然難免將其 與 20 年前的《喜劇之王》進行對比,乃至將對比對 象擴展到周星馳早期的其他影片。人們不難發現, 《新喜劇之王》對這些作品有所繼承的同時,又有 了微妙的新變,這實際上也可以視為是電影所要 考慮的社會文化心理悄然變化的結果。
  • 《新喜劇之王》體現出周星馳「北上」有何突圍?
    2019年春節檔上映的《新喜劇之王》是周星馳的 又一力作,春節檔同期上映的還有韓寒執導的《飛馳 人生》以及寧浩執導的《瘋狂外星人》。較之後兩部 不同之處在於,該片上映以來並未得到預期中的口碑 與票房,評論的兩極分化使得致敬經典影片《喜劇之 王》頗具爭議色彩。
  •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新解構路徑有什麼探析?
    除對傳統直接性解構手法的延續外,在影片中 還有周星馳對新的解構手法路徑的探析。較之傳統解 構手法不同的是,這種新的解構手法面對的是內地觀 眾,是建立在遵從內地主流價值觀基礎上的深層次解 構。如影片中如夢與男朋友查理這一條感情線。
  •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女主角竟然是TA~~~
    《新喜劇之王》推薦指數:★★★★★周星馳導演《新喜劇之王》首曝預告,「小人物」們輪番登場,而究竟「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則依然保持懸。影片聚焦小人物努力追夢的勵志故事,由星爺帶領製作團隊秘密籌備3年製作完成,王寶強、鄂博、田啟文等主演,2019大年初一上映。
  •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怎麼就拍出了一部爛片呢?
    還原電影真實評價 防止虛假輿論引導片名:《新喜劇之王》適宜觀看人群:12歲以上上映時間:2019年02月05日影評甲評:新喜劇之王:周星馳怎麼就拍出了一部爛片呢?電影《新喜劇之王》上映的消息傳出來很突然,很多人都是突然才知道,什麼?周星馳經典電影《喜劇之王》的新版?誰這麼大膽子敢去拍新版?啥?周星馳自己??哇,那好期待,終於可以又等到星爺的一部力作了。
  •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為什麼選他
    在中國娛樂電影圈,在喜劇裡面,周星馳敢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吧,相信大家都看過喜劇之王,這是周星馳自導自演的一部經典勵誌喜劇作品,而這是源於周星馳的電影生活,以苦澀的笑話給人共鳴的感動,這是一部讓人流著淚看完的喜劇,在這裡面,男主遭到了冷酷和心酸,表達了周星馳原來自己的生活,給自己做了一個特寫,
  • 「喜劇之王」周星馳因為「新喜劇之王」被罵,盤點他成功的歷程
    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為喜劇而生的。比如西方的默劇大師卓別林。「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他們都是公認的喜劇大師,而今天我們說的這一位,是在我們國家乃至亞洲都很有影響力的「喜劇之王」,他素有中國「中國卓別林」之稱,而且他的經典作品之一,就叫《喜劇之王》。你們能猜到這位就是演員又是導演的喜劇大師是誰嗎?
  • 周星馳,喜劇之王
    昨天,由周星馳執導的《新喜劇之王》正式上映,你走進電影院看了嗎?
  • 《喜劇之王》還是原來的《喜劇之王》,周星馳不再是原來的周星馳
    《新喜劇之王》,有點《我是路人甲》的感覺,講得都是橫漂的故事,都是反應電影界的小配角和角色。沒有美女帥哥撐臺,兩個主演都是大眾臉,一個是「草根之王」王寶強,一個是碌碌無名,曾是龍套演員的鄂靖文。《新喜劇之王》,除了名字和《喜劇之王》相似,講得也是跑龍套的故事,其他的和老版相差甚遠。其中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元素基本get不到,甚至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
  • 一部被低估的電影:周星馳(新喜劇之王)
    新喜劇之王出來以後,豆瓣上34萬人打出5.7分,這是星爺最差的成績了。觀眾的審美,笑點在提高,喜劇越來越難。但論此影片,的確與(功夫)和(喜劇之王不要為了創新,而故意迎合潮流,那樣就失去了靈魂。趙本山(不差錢)裡面,和小瀋陽的「有,還是沒有?」令無數人捧腹,究其原因,在一個特定環境裡,合理的邏輯裡,不突兀,這就是無釐頭的高級幽默。反觀很多喜劇電影,把惡搞當搞笑,你不笑,他要撓你胳肢窩。
  • 喜劇之王 周星馳
    19626月22日,周星馳出生於香港一個移民家庭。名字是母親起的,出自《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周星馳在學校成績不好,偏科,除了語文,其它科目成績都不怎樣。1993憑《唐伯虎點秋香》連續第四次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軍,周星馳也不再滿足於一味迎合觀眾的需求來搞笑,其作品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人文關懷和對生命、對世界、對理想的思索。唐伯虎點秋香Flirting Scholar (1993)
  • 那個「喜劇之王」周星馳|電影人物
    ▲《喜劇之王》劇照 時間流轉,當年那個被大家親切喚作「星仔」的人,也逐漸走向花甲之年,成了大家眼中的「星爺」。今天正是他58歲的生日,回溯過往,他或許一直是那個骨子裡不自覺想把好笑的東西傳遞給觀眾的人。對80/90後觀眾來說,周星馳自然是最熟悉不過的了。
  • 她是《新喜劇之王》中的小米,被周星馳一眼看中,網友:女神!
    她是《新喜劇之王》中的小米,被周星馳一眼看中,網友:女神!說起國內的喜劇電影,近幾年的沈騰和黃渤,徐崢和王寶強,都是可圈可點的,但是要說起周星馳,想必誰都不會否認他的地位。出道這麼多年來,周星馳不管是演戲還是導戲,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非常經典的作品,儘管有人說他現在已經沒有了原來的靈氣,在啃老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那些不被看好的電影過了幾年再看,發現也成了經典。而周星馳愛用小角色也是眾所周知的,他的電影中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一些小角色更能體現人物性格特點,也能升華電影,而且很多他的電影裡面的小角色都出名了,也成了經典的角色。
  • 《新喜劇之王》:當喜劇沒有王
    在談論《新喜劇之王》之前,你無法迴避《喜劇之王》。這兩部電影不只有明確繼承關係的片名,從故事到主題,它們都能被當做舊故事的一種新表達。一言以蔽之,這是老湯煲出的新菜品。有一種電影之於導演或者演員,可被稱作「一生之作」。它未必是代表作,能代表創作者生涯水準,而成為被記憶的典範;它也不見得是最佳作,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有最高的完成度和主題寓意。
  • 喜劇之王:憑什麼是周星馳?
    1999年《喜劇之王》最初上映時,新人張栢芝的出現令人驚豔,風頭力壓另一位女主角莫文蔚,甚至真正奉獻出教科書級演技的吳孟達,也被忽視。僅僅以上,都還不足以成就《喜劇之王》。二十年來,大家都說《喜劇之王》是一個轉折,最為明顯的,是周星馳的表演。
  • 《新喜劇之王》:看似炒冷飯的背後,是一出「反勵志」的悲劇
    《新喜劇之王》到底是爛片還是神作?不同人有不同的觀感,我只能說這是一部100%周星馳式無釐頭電影 關於這部於2019年春節檔上映的《新喜劇之王》,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一部炒冷飯、賣情懷、廣告植入生硬,因為《美人魚2》特效沒做完,才臨時趕工出來的作品。
  • 大爛片《新喜劇之王》:「喜劇之王」周星馳的三流情懷還能賣多久
    而這次周星馳手法高妙的搞笑方式,卻搭配上了只會給人有「又醜又傻的鄉下人」的感覺的「傻根」王寶強,而王寶強的搞笑手法就是一味的「裝瘋賣傻」、「醜化鄉下人」,他的搞笑技能和周星馳的「無釐頭」的高級搞笑手法是格格不入的,小學文化水平的王寶強也根本無法理解什麼是「周星馳電影」,什麼是「高級的喜劇」,因為他自己做的都是低俗喜劇。
  • 喜劇之王周星馳,你不必一直搞笑
    《美人魚》《西遊2》之後,在今年賀歲檔給星迷們準備了這部《新喜劇之王》。點擊觀看《新喜劇之王》預告片▼新版電影重現了《喜劇之王》的大量經典橋段,一眾演員表演「戲中戲」,再現群眾演員們按照要求尬演開心、痛苦、中絕招的反應,浮誇表演令人捧腹。
  • 20年了,「喜劇之王」還是周星馳
    《喜劇之王》一出現便大獲好評,並在此後的這二十年裡,反覆被提及和回味,成了經典。二十年後,周星馳再次致敬龍套歲月,拍攝了《新喜劇之王》,大年初一上映。還是不變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片中不見了「奮鬥哥」尹天仇,周星馳完全退居幕後擔任導演和編劇。 二十年時間裡,整個華人電影圈千變萬化,但真正能稱得上「喜劇之王」的,依舊只有周星馳一人。
  • 《新喜劇之王》票房大跌, 周星馳走下神壇了嗎? 並沒有!
    這個人叫周星馳,這部電影叫《新喜劇之王》。因為我都要被氣死了。《新喜劇之王》票房暴跌你們都知道了吧,現在媒體流行的說法是:曾經制霸春節檔的周星馳,現在被甩出了第一陣營。來吧,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個永恆的話題:周星馳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真正跌落神壇?我的答案是:一!萬!年!都!不!會!《新喜劇之王》能和華語影史最佳喜劇之一的《喜劇之王》相提並論嗎?當然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