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傳出新冠壞消息,在一名俄羅斯女子體內發現了18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其中的部分變異與英國出現的新變異相同,還有2種同丹麥水貂所攜帶的變異新冠病毒相吻合。
由於該女子沒有和相關的感染源接觸,因此科學家們初步判斷是因為該女子的免疫力低下導致病毒在其體內發生了持續的變異。
俄羅斯一女子體內發生新冠大變異
據俄《消息報》介紹,該名女子今年47歲,是一名淋巴瘤患者。在去年4月女子在化療中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一直沒有痊癒,一直到去年的9月9日,該女子的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陽性。
針對這一情況,西伯利亞聯邦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系教授克魯託夫斯基指出,研究工作確認了一個事實,即新冠病毒在一個生物體內長期存在會導致突變的出現。而該名女子體內出現的變異程度更高,因為女子感染新冠後持續不愈,這也給病毒提供了變異的溫床。
和其他國家一樣,俄羅斯國內當前的抗疫工作依舊面臨新冠大爆發的挑戰。儘管該國也開始進行疫苗接種,但短時間內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據俄中央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戈雷洛夫介紹,目前俄羅斯疫苗接種工作進展並不快,預測現在全俄羅斯擁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口僅佔俄羅斯人口的2%-9%。
疫苗VS新冠變異
根據西方醫學專家的建議,要實現疫苗下的群體免疫,至少要讓接種規模提升至75%,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世衛對此也發出警告,預計2021年全球仍完不成疫苗全面接種工作。目前全球接種的第一步,讓重點人群接種都無法有效鋪開。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要獲得疫苗可能至少到等到2021年的4-5月。
針對病毒變異的潛在隱患,目前醫學界的判斷是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感染且不易好轉。如俄羅斯該名女子,患病時間長且一直不愈。而對於老年人、孕婦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病情會發展較快,嚴重程度也較高。
一般感染人群在接觸新冠病毒後的表現也有很大差異,一些非耐受性較強的人群,感染風險較低,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接觸後表現為無症狀的原因。但總體而言新冠的變異會加劇疫情的風險,對於普通人而言,堅持鍛鍊,增強免疫力總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