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26日,原標題為《瞭望|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 目前變異病毒不至於影響疫苗效果,但後續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研究

◆ 日前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未影響疫苗效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實習生 關鬱凡

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

這一消息旋即引起國際廣泛關注。自20日起,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截至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陸續啟動針對英國的不同入境限制措施。

▲ 12月23日,法國宣布取消因疫情對英國的限制後,貨車在曼斯頓排起長隊

23日,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說,繼前述發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後,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變異是否危險?現有疫苗能否防住?未來怎樣做好防控?一系列疑問擺在面前。

「這是病毒進化的正常部分」

19日宣布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英國通過回溯性分析發現,最早的兩株病毒變體分別於9月20日和21日來自肯特和大倫敦區。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是通過病毒表面的一種S刺突蛋白與人體負責控制血壓的ACE2蛋白結合,從而入侵人體。19日宣布發生在英國的新冠病毒突變位點是S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中的關鍵胺基酸N501Y突變,該突變使易感性增強。

形象地說,就是新冠病毒的手(S蛋白)的其中一個手指頭(RBD)能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而現在這個手指頭(RBD)發生了變異,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更容易了。

在某種意義上,新冠病毒的變異在「意料之中」。例如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該變異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被鑑定,當時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此後,南非、西班牙、丹麥、瑞典、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也都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

對19日宣布在英國發生的新冠病毒變異部分,也有科學家做過前瞻研究。今年7月,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復旦大學的專家聯合在 Science 發表論文,研究提到深度測序揭示了N501Y突變可能是與毒力增加相關的適應性突變。新冠病毒適應和感染野生型小鼠,正是因為有了這個N501Y突變。該突變大大增加了RBD與受體ACE2的親和力,能使本來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變得能夠感染小鼠。

專家分析認為,與以往發生的新冠病毒變異相比,19日宣布的變異之所以引起公眾恐慌,是因為變異病毒傳播速度極快。根據英國相關部門數學模型推演,變異新冠病毒傳播率提高了70%。從目前傳播情況看,實際情況與推演結論基本一致。比如,在人群中可以看到變異新冠病毒傳播增強的跡象,11月倫敦約有1/4確診病例感染的是新毒株,12月中旬,這一比例已上升至約2/3。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裴劍鋒告訴記者,病毒基因產生的變異是隨機突變,有可能產生了傳染力強的基因變異,擁有這一變異的病毒就獲得進化優勢,所以產生傳染力強的病毒毒株是正常現象。

也有觀點認為,19日宣布發生在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可能是由於臨床醫學對抗措施引起的選擇壓力所產生,此前也有證據顯示選擇壓力會導致新冠病毒演化速度加快。「這也是有可能的,選擇壓力就像生物進化,每個生物都要在特殊的環境下逐漸適應環境,這是自然選擇。病毒要生存,就要不斷變異,變得適應藥物,存活下來的病毒就是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並且能夠不斷傳代,其後代都有這一特性。」一位專家告訴記者。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一次在線吹風會上表示:「保持透明度非常重要,告訴公眾事情的真相非常重要,但讓公眾明白,這是病毒進化的正常部分也十分重要。」

▲ 12月21日,一名戴著口罩的女子打傘站在英國倫敦街頭韓巖攝

疫苗對變異病毒效力會持續多久

疫苗被認為是全球有效控制甚至終結疫情的重要手段。但對變異新冠病毒來說,公眾對現有疫苗的效果心存疑慮。

對此,多國研究人員的觀點較為一致:新冠病毒變異暫未影響疫苗接種效果。

專家分析說,並不是所有病毒突變都會影響疫苗效果,有的突變並不影響。麥可·瑞安說,過去數月新冠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目前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未影響疫苗效力。

從實際情況看,尚未有證據顯示19日宣布發生在英國的變異病毒影響疫苗效果。前述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的專家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顯示,有N501Y突變的毒株仍然能被新冠病毒RBD特異性中和抗體中和。

目前情況尚屬樂觀,但也有專家提醒,現在只能是推測,疫苗到底有沒有用,還要用臨床試驗證明,用突變的病毒來試驗,看疫苗誘生的抗體是否照樣對變異病毒有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從科學理論上看,目前變異病毒不至於影響疫苗效果,疫苗應該有效,但實戰情況如何,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

目前,已有多家藥企就疫苗針對變異新冠病毒有效性展開測試。美國莫德納公司表示,該公司預測其疫苗能夠使人們對變異新冠病毒免疫。該公司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開展更多測試以證實這一預期。輝瑞製藥公司表示,相關數據正在生成過程中,該公司正通過研究接種其疫苗獲得免疫的人群血液樣本,來檢測疫苗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使變異新冠病毒失效。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執行長說,公司正就其與輝瑞製藥公司聯合研發的疫苗是否對變異新冠病毒有效進行測試,預計在接下來兩周內就能得出結論。

  「我國設計的疫苗是以早期分離的毒株為基礎的,建議國家加快測試,看已有疫苗對新出現的變異病毒是否還有很強的保護能力,現有的抗體對新的變異病毒是否能保持高活性。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告訴記者。

至於病毒什麼時候可能突變出對疫苗免疫的毒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沒有自然選擇就沒有病毒進化。同樣,沒有疫苗的壓力,也基本不能自然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病毒變異毒株。19日宣布的變異毒株最早出現在9月,遠早於疫苗接種,目前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迄今在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的疫苗,只有在上市後才可能因為疫苗壓力,篩選出對疫苗無效的突變。

▲ 12月22日,一名護士在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接受新冠疫苗接種

第二階段防控靠什麼

專家認為,從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到疫苗研製成功之前,人們只能以控制社交距離等方式與病毒作鬥爭。疫苗研製成功,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

曾光認為,歐美國家是感染人數在高位情況下進入第二階段的,我國雖處於低位,但到了冬季,疫情也出現多點發生、頻率加快的趨勢,仍需嚴陣以待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第二階段的防控工作。「新冠病毒是我們敬畏的敵人,它能鑽一切空子。」

在傳統手段的基礎上,專家建議疫苗接種做到應種盡種。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第一步實施重點人群免疫後,後續還會擴展到其他人群。當人群中的接種率達到非常高的程度時,免疫屏障就能建立。前期研究結果顯示,人群免疫力閾值在70%左右就能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我們期待著有一天通過免疫預防措施能夠終止疾病的流行,或者控制在非常小的強度下,只存在一些散發的情況。」

裴劍鋒同樣認為,達到一定比例的人群進行疫苗接種,就能起到延緩病毒傳播的效果。「可能有人對疫苗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但我個人會去接種,因為我國目前緊急接種以及即將上市的疫苗屬於滅活疫苗,這一技術經過長期驗證,十分安全。

從我國緊急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情況看,疫苗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記者了解到,我國從6月開始依法依規批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7月以來,已累計開展了超過100萬劑次的新冠疫苗緊急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經過我們嚴格的不良反應監測和追蹤觀察,目前參與接種者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有6萬多人赴境外高風險地區,也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

記者從國藥中生、北京科興了解到,這兩家公司的三款滅活疫苗在國內的上市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另從國外情況看,12月9日,阿聯衛生和預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根據有關申請,阿聯給予由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這是阿聯政府對該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大信任投票。12月23日,巴西聖保羅州政府和布坦坦研究所宣布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克爾來福新冠疫苗具備有效性,對試驗結果的進一步分析將在15天後完成。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24日表示,北京科興的疫苗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安全有效。

會否衝擊明年經濟

病毒的變異特性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讓即將到來的2021年充滿不確定性。人們擔心,變異新冠病毒若全球蔓延,會讓全球經濟遭受又一波衝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告訴記者:「如果變異新冠病毒在全球大面積暴發,各國可能會採取封鎖措施,這種大封鎖可能導致產業鏈供應鏈斷鏈。」

張茉楠分析說,疫情衝擊下國際交往受限會直接導致國際貿易停擺,若變異新冠病毒大規模傳播,世界各國面臨的形勢將會比年初更加嚴峻。由於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較高,很多國家可能採取進出口限制、完全封鎖邊境等措施,會對產業鏈、供應鏈產生影響。

從既往各國反應看,張茉楠認為,疫情衝擊可能加劇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導致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一些國家還可能採取更加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中,數字經濟的成功「補位」,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張茉楠建議以更加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態度發展數字經濟,例如加大高智慧財產權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發展AI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合理協調兼顧國家、消費者、企業三方利益。

「新技術革命是大浪淘沙,我們要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危機,不被危機阻斷髮展進程。」張茉楠說。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相關焦點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有多大
    鍾南山院士也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適應了人體環境,才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傳染性。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還會帶來什麼影響?會像網上擔心的那樣,最終出現「超級變種」嗎?最原始病毒主要在美澳流行《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發的論文顯示,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對16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分析後認為,「最原始的新冠病毒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而不是在武漢」。但論文同時強調,國際各方目前所搜集的證據還不能明確病毒最初起源的具體地點。
  • 變異新冠病毒已蔓延近20國
    此前,日本報告了5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這些患者近期都曾前往英國。 加拿大現2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當地已「封鎖」 據加拿大電視網「CTV」報導,當地時間12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新增2例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確診病例。
  • 北京:我們對新冠病毒變異傳播規律還未完全掌握|新冠病毒|變異|...
    (原標題:北京:我們對新冠病毒變異傳播規律還未完全掌握)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今日介紹
  • 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首次出現人傳人
    >【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首次出現人傳人】據報導,26日日本一位曾前往英國的30多歲男性及其家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報導稱,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國內出現人傳人尚屬首次。25日,日本宣布在入境檢疫中首次發現5人感染近期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推薦閱讀:多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美要求從英入境須提前驗核酸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 外媒稱,德國、瑞士、日本、法國都出現了新冠變異病毒的感染病例。
  • 英專家:新冠病毒變異對兒童威脅更大
    摘要:綜合英國路透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英國政府新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成員、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認為,與新冠病毒相比,兒童更易感染變異後的新冠病毒。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這一新的變異主要是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 (RBD) 中的關鍵胺基酸突變N501Y。已有研究表明,這使得新冠病毒更容易與人的受體ACE2結合,從而使其具備加快新冠病毒傳播的潛力。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病毒學家斯圖亞特·尼爾 ( Stuart Neil) 表示,幾周前這種變異病毒只與10%~15%的病例有關,而在上周已佔到倫敦病例的60%。
  • 日本境內多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26日,日本東京有多人被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鑑於目前的疫情形勢,當局已緊急對相關國家加強入境管控。資料圖:疫情下的日本東京。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據報導,相關人士透露,東京確診了3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1名30多歲的男性此前從英國返回日本,另外2名感染者為該男子的家人。報導稱,雖然此前日本曾在機場檢測出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但在機場之外出現相關病例,尚屬首次。
  • 歐洲多國應對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日內瓦12月22日電 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近來引起廣泛關注,瑞典、瑞士、法國等歐洲多國已針對變異新冠病毒採取應對措施。這一變異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英國新冠疫情較嚴重的一些地區已出現大量這種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世界衛生組織21日宣布,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已在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冰島和荷蘭等國被發現。 德國聯邦交通部20日宣布,鑑於新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將於21日零時起至今年年底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入境。
  • 西媒:病毒變異會否讓新冠疫苗失效?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2月15日發表了題為《病毒都出現了哪些變種?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的報導稱,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所有病毒都依靠變異生存,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
  • 哎,這病毒成精了!日本又發現一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
    哎,2021年才過一周,美國國會才被「硬闖」,這日本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變異新冠病毒
  •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部分地區調升防控級別
    聖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並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  英國政府本月14日公布了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的情況。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 倫敦緊急封鎖
    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詹森在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20日起,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將從目前的三級防控級別升至四級,為期兩周,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旨在阻止新冠病毒過快傳播
  • 【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在英格蘭加速傳播 世衛稱無證據顯示英變異病毒...
    2020-12-15 05:44:09來源:FX168 【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在英格蘭加速傳播世衛稱無證據顯示英變異病毒表現有不同】當地時間12月14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英國發現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已在英格蘭地區感染上千人,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病毒會隨時間改變,已有多種變異出現,關鍵在於其是否會影響公共衛生。
  • 丹麥:「貂傳人」變異新冠病毒或已消失
    新華社11月20日消息,丹麥衛生部19日說,一種由貂傳人的變異新冠病毒「非常可能」已經消失。丹麥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寫道,鑑於沒有發現9月15日之後的感染病例,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認為,貂傳人變異新冠病毒「非常可能」已經消失。
  • 病毒一直在變異,此次英國新冠變異毒株,為何能「驚動」全世界?
    回顧2020年一整年,「新冠」二字始終都盤繞著全球每一個人類。  圍繞著這幾天新聞,無疑給我們敲響警鐘:疫情開始第二波蔓延,而且多個國家都發現病毒發生變異。  而日前,英國首相鮑裡斯也證實,在英國發現這種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染性,要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出70%。
  • 俄羅斯一女子體內發現18種變異新冠病毒
    近日,俄羅斯學者們在一位免疫力低下的女子體內發現了18種變異新冠病毒,部分變種與英國出現的新型變異病毒相同,還有2種同丹麥水貂所攜帶的變異新冠病毒相吻合。2020年4月,該女子在一次化療中感染新冠病毒。此後,她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在9月9日之前,檢測結果一直為陽性。   據介紹,該女子體內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一部分同此前觀察到的免疫功能弱的患者的突變病毒相同,也和英國出現的新型變異病毒相同。此外,2種突變病毒還與丹麥水貂所攜帶的變異新冠病毒相吻合。
  • 德國病毒學家: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存在於德國
    來源:央視原標題:德國病毒學家: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存在於德國據德國媒體當地時間21日報導,德國知名病毒學家、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教授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表示,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存在於德國。△德國知名病毒學家克裡斯蒂安·德羅斯滕(圖片來源:德新社)德羅斯滕當天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英國今年9月就發現了這一變異病毒,但10月仍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如今,義大利、荷蘭、比利時、丹麥都觀察到了這種變異病毒感染的病例,德國又如何能倖免呢?」
  • 世衛組織:南非發現新冠病毒變異
    當地時間18日,世界衛生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過去幾天,一些美洲國家上報的病例數量有所增加,令人擔憂,美洲區域目前正處於病毒密集傳播的階段。例如墨西哥和其他北美國家,實際上從未走出第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