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愛聽陰謀論?

2021-02-23 俠客島

【俠客島按】

西方是天使還是魔鬼?自從愛新覺羅皇帝被迫打開國門後,這個問題一直伴隨著我們。有人說,西方是天使啊,沒有他們一腳踢開國門,中國恐怕現在還給皇上磕頭吧。也有人說,西方是魔鬼,忘了八國聯軍圓明園的一把火了嗎?西方亡我之心不死啊。

社會學裡有一個詞叫「他者」,在不同文明的碰撞初期,弱者都會產生一種「他者的恐懼」,由此以往,不是認了西方做「乾爹」,就是捧著自個的臭腳陶醉其中。這當然不是一個開放自信的民族應該有的心態。

前幾天,《人民日報》刊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的一篇署名文章,叫《研究金融問題需有戰略觀》。文章提到國家的金融安全問題時說:「金融安全是現代經濟安全的核心。對於這一問題,我們既不能麻木不仁、喪失警惕,也不能神經過敏、草木皆兵。例如,一些人把所有的國際金融活動都當成陰謀,把國際金融活動比作你死我活的戰爭,主張要抗擊國際陰謀。實際上,這並不符合當前國際金融的實際情況。

現在,隨著中國的開放和發展,把西方看做天堂,恐怕應者寥寥了,但「西方陰謀論」的市場還是蠻大的,因為這個最能激發我們的民族情緒。

所以,從成思危先生批判的國際金融領域的「陰謀論」出發,我們可以剖析一個有趣的民族心態問題。成先生的文章是為新書《金融國策論》寫的序言,一同為此書寫序言的還有劉亞洲上將。告訴你們個秘密,書的作者正是俠客島(ID:xiake_island)上的島妹Z博士。

以下是島妹寫的文章,談怎樣認識大洋彼岸的美國。文風有點猛烈,請自覺系好安全帶。


反對陰謀論

陰謀論是很有趣,但是會不會太low啦?

最常被聚焦的「陰謀論」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用辛苦掙來的外匯去買美國債券,差不多是等於你把錢存成了定期存摺,存摺管理員拿去放高利貸。你基本沒什麼賺頭,而且能不能拿回錢,還要看他臉色。有人說2008年金融危機也是陰謀。危機危及全球,幾乎擊垮歐元,美國人需要刺激經濟,貨幣寬鬆,債券持有國家受害,美元資產貶值。更可怕的是,反向操作,持有者還是受害。美國人宣布量化寬鬆政策退出,資本流向美國,新興經濟體被釜底抽薪,摧枯拉朽一片。慘慘慘~

如果這都算是陰謀,那麼給你的火添點兒油。

美國最善於通過組織趁火打劫,在各種經濟危機中雪中送炭,但往往在附加條款裡落井下石。差不多是你剛看見柴火,還沒來得及烤,回頭一看,房子都已經被人家扒光了。還有稜鏡門事件。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不僅涉及到電話郵件等信息,還包括國際間的金融交易,尤其是信用卡交易。通過資金的流向掌握你的動向,so easy,再也不用擔心你在背地裡有自己的小動作啦!

但是你從哪兒看出陰謀來了?分明島妹只明明白白看見一個字明晃晃貼在山姆大叔的臉上——「貪」。大叔搶你的錢,放你的債,扒你的房子,限制你的人,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當然,它擁有更強的實力,更深的閱歷,更高的手段,更處心積慮的小心算計,它也極度嘚瑟於自己所謂的「智力資本的回報差價」。它無怨無悔無憂無慮的幹著它想幹的,說到底都是為了使自己生活更美好。

反對反陰謀論

額,那美國沒有陰謀。呃,是不是圖樣圖森破啦?

如果你把某基金會在前蘇聯解體以後在當地進行的投棋布子列成圖表,就一定會很驚訝,這明明就是一張前蘇聯地區國家政權顛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嘛,而新政府新內閣成員與基金會培訓人員的重疊程度又是如此之高。又或者,為啥每次遇到不親美的政府,美國總是「剛好」發現該國金融秩序實在混亂,因此頻頻舉起金融制裁大旗。而當心儀的人上位,美國立刻就能夠大發慈悲,救助之心猶如冬天裡的一把火。

不是說好大叔是民主的救星嗎?怎麼有的獨裁者執政四十年,美國仍然力挺。有的人民主選舉就職,美國卻支持軍方政變將其投入大牢。

如果你想跟上美國的價值觀,首先你得跟得上在美國屁股後面撿節操碎片的速度。美國當然有很多陰謀。它說一套做一套,自己是一種標準,然後有八套不同制式的標準,供不同時間不同場合與不同的人幹不同的事時使用。當你看到大叔一面戴著荊冠聲淚俱下的布道,一面穿著高定與皇族惺惺相惜的進行屈膝禮的時候。親,你還看不出它的小算盤有多精,完美的八塊腹肌下有多少歲月沉澱的濃醇壞水兒嗎?

美國不是好人

好吧。要是你弄得有點兒暈乎,那我們直截了當乾脆利索的來討論一下美國是個啥人。

美國宣傳它綺麗動人的價值觀,救助一些瀕臨絕境的小夥伴,它說它要拯救全世界,並且找了這麼多好萊塢帥哥靚妹告訴大家,「Yes,we can」。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島妹是信了。

但是,那又如何?長夜漫漫,促膝談心,星辰閃耀,智慧飛濺,很不錯,但說明不了這是一個好人吧?輕言軟語,暗通款曲,煙波橫流,緊握你手,很不錯,但說明不了這是一個好人吧?有人送你一枝花,你就熱淚盈眶。有人獻你一小曲,你就小鹿亂撞。這絕對不是因為你遇見了一個好人,而是你實在不知道什麼叫做好人。

美國不是壞人

但你也別神傷。美國老是想拿走我們的東西。他們做夢,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夢,他們不願意,跑到家門口搗亂。他們有自己的國際組織,機構臃腫得連自己都害怕。但是我們想要有我們主導的國際組織,他們就不願意,到處對小夥伴們威逼利誘,不許他們和我們要好。不管你們煩不煩,反正島妹挺煩他們的。

但是,那又如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好討厭,但說明不了這是一個壞人吧?棋逢對手,激烈博弈,搶奪風騷,志在必得,好討厭,但說明不了這是一個壞人吧?有人和你爭同一個目標,你就意氣難平。有人做了小動作,你就咬碎鋼牙。這絕對不是因為你遇見了一個壞人,而是你實在不知道什麼叫做壞人。


美國是別人

如果你還沉浸在這是一個好人,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或者這是一個壞人,刻骨之辱,必將殺之後快的激烈情緒之中的話。島妹只能告訴你,對不起,你只是想太多。

如果你覺得他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頗有深意,你多少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如果你覺得他一切舉動都是圍繞著你。對不起,你只是想太多。

這種想法的出現也是凸顯了國人的不自信。千百年來,老祖宗的交道規矩是是「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你尊重我,我自然尊重你,雙方是對等關係。而面對別人的壞心眼,老祖宗也說了,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你對我使壞,對不起,也別怪我不客氣。不過這種謙謙有禮又不卑不亢的心態,卻被近代強大的西方文明來了次「炮決」。

如果我們擺正自己的心態,現實無非是,美國既不是一個好人,也並非一個壞人,不過是個別人。

它是你自習室裡的同學,並沒有跟隨你的腳步,也沒有和他人做什麼都是為了氣你,它想的、念的都是自己,它對你好對你壞的時候,從來都是為了自己。它不但聰明,而且極端務實,無論是它待你溫暖如春抑或冷若冰霜,你最好都先搞清楚,你是你,它是它,嬉笑怒罵都好,明刀暗箭都好,它首先是個別人,它不過是個別人。

如果你拿不住這一點,老是在我我你你、兄弟情義或柔情蜜意中分不清自己的位置,以為它讚揚你就是愛上你,你就會發現精神上的高大上在物質上如此摳縮精。你砸了你的帕薩特,它絕不會讓你染指它的寶馬。在你破碎的生活中收拾殘局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這個方面,隔壁的蘇聯大哥,肯定聽後眼淚汪汪。

當個平等的參與者

那中美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呢?所謂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當然不是誰依附誰,誰領導誰。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一定是平等的兩國關係,其次再是合作共贏,有競爭不怕,有吵鬧也不怕,磕磕絆絆在所難免。

對中國來說,無論你愛或不愛,美國主導的這套國際規則就在那裡,你可以積極推動向公正合理方面發展完善,但首先要做一個自信的參與者。中國雖然經歷了很多苦難,但千萬不要有「受害者心態」和「怨婦心態」,這都是不健康的國民心態,會影響我們對國際競爭的判斷。

拿國際金融合作和競爭來說,國際金融體系中浮現和隱藏著的是各國之間的權力與利益爭奪,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都是國家間權力與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戰略實施過程中無疑是不能缺少戰術和手段的,這些手段當然也應成為戰略緊密監控和嚴加防範的重點。無視他國「陰謀」的存在是危險的,但如果僅以陰謀論作為主線和戰略思維的基調來看待這些問題,無疑是太狹隘了。

無論是美國的個人利益還是國家利益,都被列入美國國家戰略,成為其政治、經濟、軍事的保護對象和堅實基礎。這就好比,美國在中東有個以色列,在太平洋地區有個日本,美國對華實行武器禁運,向臺灣出售TMD。這些是陰謀嗎?只是陰謀嗎?

在各種陰謀還是陽謀的討論中,我們應當抽絲剝繭,直擊要害,正面直視這個問題的核心:一國高度重視其國際金融戰略,目的是為了國家利益最大化服務。我們應正視,國家的金融戰略應建立在國家利益而非國際陰謀論的基礎上。一國金融體系的建立、設計和調整,無不是為國家利益服務。並應以此為基礎,進行整體研究,制定出相應的、直面的、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中國金融戰略。

文/Z博士(發自澳門)

註:本文已獨家授權海外網刊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在與本島取得聯繫授權後,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俠客島」(xiake_island)與「海外網-俠客島專欄」,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蜥蜴人」「地球是平的」,為什麼總有人相信陰謀論?
    麥哲倫:我們的帆船走了1000多天,航行了17000多公裡,老子還把命丟到了菲律賓,就為了證明地球是圓的,500年後你給我說你不信?!其實,有些人不光相信地球是平的,他們還相信地球上到處都是隱藏的蜥蜴人,它們正在毀滅人類。所有這些匪夷所思的理論,都可以被歸結為陰謀論。陰謀論怎麼來的?
  • 為什麼我們喜歡陰謀論——從共濟會到趙薇事件
    為什麼這些陰謀論和謠言有著永恆的生命力?過去我們總是回答說,主要原因是民智未開,只要不斷提升人類的理性,並使信息流通渠道通暢,就能消弭謠言產生的土壤。圍繞著共濟會的種種陰謀論往往聲稱人類歷史上著名的那些事件都是由共濟會秘密操縱而成,然而自相矛盾的點在於,似乎人人都知道是共濟會操縱著這一切——這就一點也不神秘了。
  • 為什麼總有人樂意相信陰謀論呢?
    一旦謎底揭穿,陰謀露底,大家都驚嘆:厲害厲害,算無遺策啊!但如果真從頭看,不從結果推原因,就會發現:許多陰謀設計得太跌宕起伏了。一旦某環節出個萬一,局中人的行動沒按陰謀預測,就會滿盤皆輸。實際上,真組織過行動的人都知道:不能將賭注押在不確定因素上,環節越簡潔越好。
  • 人類登月50年,我為什麼不信陰謀論?
    ,他在書中說道:「整個登月工程是一個大騙局、大陰謀。」這種質疑的論調去年被中國科學家打臉了,2018年1月22日晚上,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利用1.2m望遠鏡雷射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阿波羅15號」返回的雷射脈衝信號,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雷射測距。我還可以告訴你一個「悲傷」的消息,通過一系列實驗,科學家們推測出地月距離每年增加3.8釐米左右,也就是說嫦娥姐姐正在離我們遠去。
  • 案上沐塵: 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都快破五十萬了,為什麼陰謀論還是滿天飛?
    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跳入同一條河流,但令人遺憾的是人類總是反覆跳入陰謀論這條河流中。自從零九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充斥各種傳媒平臺。剛開始在朋友圈看到這些陰謀論的時候我還只是一笑而過,以為會隨著時間自然消失。但實際上情況遠比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
  • 陰謀論易碎,陰謀論者難攻 丨心理雜貨鋪
    我們很難一個個去擊碎陰謀論,但卻可以了解陰謀論者和願意相信陰謀論的人,從根本上瓦解陰謀論。英國肯特大學的Douglas等人在2017年底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總結了陰謀論的幾種心理動機:認知動機(了解發生了什麼)、存在動機(尋求安全感、獲得控制感)以及社會動機(保持積極的自我及群體形象)。對周圍環境審時度勢、了解前因後果,是人類生存的本能。
  • 火影陰謀論:誰才是最大的陰謀家?
    火影之中的陰謀可謂是數不勝數,陰謀家更是一個賽一個,什麼木葉村的團藏啊,報復霧隱村的帶土啊,妄圖實現無限月讀的斑爺啊,跟你說掏心窩子話的黑絕啊。那真是一個更比一個強,想的一個更比一個多,要想挑出一個最強的還真不好挑呢,不過要是論心最黑的,可能很快就能挑出來了。
  • 心理學:脫口秀的正能量|為什麼我們這麼愛聽段子?
    潔懿想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我們這麼愛聽段子呢?首先,段子常常是用幽默的方式,傾訴「內在小孩」受過的傷。李誕曾以段子的方式,說自己小時候被父親追:「他騎著警用摩託追我,追了三條街,把我累暈了,然後我被扔進摩託車鬥兒裡。」本來就勇武有力的父親,還騎著一輛警察用的挎鬥摩託車追一個孩子,明顯能聽出兒時的他那份無助和委屈。
  • 託巴:陰謀論怎樣俘虜了美國公眾
    作者[美]赫克託·託巴 譯者陳榮生陰謀論貫穿了美國的歷史。令公眾毛骨悚然而又被他們津津樂道的傳說背後,往往隱藏著諷刺意味十足的真相。美國人一直沉溺於陰謀論,為此擔驚受怕,卻又無法自拔。流行的陰謀論成為傳說,被公眾相信且反覆被提起的東西似乎都是確鑿的……」沃克並不打算揭穿陰謀論。他沒有多提甘迺迪的遇刺,而且,如果你相信歐巴馬的出生證是真實的,他也不會提出異議——「出生地懷疑者」只是他書中不起眼的配角。因此,給讀者提供有關陰謀論的詳盡歷史,並非沃克的使命。其實,《偏執的美國》更像是對貫穿美國歷史的「偏執」思維及其根源展開的奇趣探索。
  • 用陰謀論看大結局——《脫口秀大會3》觀感10
    1、為什麼人氣最高的李雪琴沒有奪冠呢?因為她不是笑果公司的人,而其他五位進決賽的都籤約了笑果公司。不可能說笑果公司辛辛苦苦張羅了這麼大一攤子,最后冠軍給了一個旁人吧。(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周奇墨和趙曉卉早早就被淘汰了。)
  • 陰謀論還是隱晦的歷史?蜥蜴人的傳說,最失敗的「外星人」
    ,無論他是陰謀論還是隱晦的歷史,這篇文章只猜想,不判斷,請讀者和我一起腦洞大開!最核心的也是陰謀論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有觀點提出:「蜥蜴人是控制世界的幕後掌舵者。」說蜥蜴人,不得不提世界各地遠古時期的民族崇拜,讓我們來梳理一下:中國人首蛇身的女媧、伊斯蘭的鎮尼、瑪雅文化中的羽蛇神、非洲大陸的齊塔胡瑞等等,非常巧合,這些被崇拜的所謂「神」都長著鱗片?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 燒腦電影《禁閉島》是陰謀論還是治療論?
    今天我主要想要討論的是這部電影到底是陰謀論還是治療論,請看下文分析。一、治療論1、為什麼說男主一直存在幻覺?首先他的妻子經常出現在他的幻覺裡面,其次那個小姑娘也多次出現在他的幻覺裡面。每次他面對這些幻覺的時候一點都不感覺到奇怪,反而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2、約翰考利耐心的勸導男主,期望他能回歸正常人。最後男主終於慢慢恢復了正常人的意識。
  • 為什麼我相信這是一場陰謀,《禁閉島》
    禁閉島,為什麼我相信這是個陰謀。在看了禁閉島之後,我在掙扎。我應該相信哪個故事?你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兩個完全相反的故事。似乎每個人都能找到支持自己選擇的理由。有些人甚至找到原著來證明他們的正確性。我沒有讀過原著,我能理解這兩個故事的合理性。
  • 為什么女人愛聽承諾?一個好男人不得其解,壞男人輕車熟路的秘密
    為什么女人總愛聽承諾?一個女生在撒嬌:你要答應養我哦。男生認真的想了想,說:你為什麼沒有現代社會女性自立的精神呢?為什么女人愛聽承諾?今天廣一從心理學層面談這個有趣的話題,告訴大家的底層邏輯是啥。哈,談戀愛也要懂底層邏輯。
  • 深度解析《禁閉島》:陰謀論?抑或臆想症?真相只有一種
    禁閉島的結局,男主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是陰謀論還是臆想症,或許只有身處黑暗的人才最嚮往光明吧。黑暗:臆想症下的陰謀論《禁閉島》看似是一個開放性的雙向結局,但其實從細節來看,其本身其實是一個已經註定了結局的故事。只不過導演通過巧妙地情節設置和細節處理,給我們所有觀眾都造成了一種「懸疑」的錯覺。首先我要道出我的觀點,那就是男主角其實真的是一個精神病人。
  • 深度|2020大選選情被陰謀論左右的脈絡
    謠言發動機QAnon 誕生於2016年大選之後陰謀論某種程度上屬於一種心理認知, 因為一般性的認知偏見都與小概率相關。當某種事件發生的概率相當小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從陰謀論的方向來理解它。Pizzagate的發生地 Comet Ping Pong披薩店在這之後,一系列陰謀論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甚至形成了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一個平行世界——被撒旦腐蝕墮落的戀童癖控制的陰謀集團統治著這個世界。這個集團一面操縱著全球的兒童性交易集團,一面陰謀反對川普。
  • JFK遇刺案的陰謀論在墨西哥被拆穿
    數位JFK遇刺案的專家,像是前《紐約時報》的調查記者菲利普·謝儂認為就可能的陰謀和幕後黑手來說,墨西哥是尋找答案的最佳地點。 在甘迺迪死前一個月,奧斯瓦爾德乘車從德克薩斯州來到了墨西哥城。根據美國和墨西哥情報機構,他於1963年9月27日星期五抵達這裡,又在10月2日周三清晨離開。
  • 十部有關陰謀論的電影
    每個人都喜歡陰謀,不是嗎?尤其是好萊塢,靠它們興旺發達。有時他們會編造,有時甚至是陰謀本身的一部分,但是,當現實生活中有這麼多偉大的陰謀理論和掩蓋可以選擇時,很容易看出為什麼他們不經常麻煩。陰謀電影總是涉及一個好人和一些黑暗勢力(通常代表腐敗的企業和/或自私和秘密的政府機構,有太多的自主權和太少的監管)。
  • 《ALDNOAH.ZERO》關於一公主的腹黑與陰謀論
     關於一公主的腹黑與陰謀論。一下子看完了,對於結局我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意外啦,因為照路子發展下去無非就是男一和男二的決戰,當然,男主勝是必然的,和平也是必然的,不然以廣電局的尿性,這部劇恐怕沒有這麼容易就能上線。好吧,就直接進入主題吧,對於本劇的女一號,大公主殿下恐怕是有很多爭議已經不休,我就再開補上幾刀好了。
  • 以陰謀論抹黑中國,有違世道人心|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 喻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在抗疫之外,西方個別政客似乎執著於對中國發起一場「輿論暗戰」,意圖將此政治化。近日,就有政客拋出疫情「中國責任論」,還把中國的醫療援助說成是「外交攻勢」「掠奪式捐助」。巴西教育部長溫特勞布甚至聲稱,此次疫情是中國「世界統治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