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上映的TVB劇改電影《使徒行者》,
不僅引發了觀眾的懷舊情緒,
也又一次讓大家將目光對準了香港電影。
儘管唱衰香港電影已經是老生常談,
但從前幾年出現的《殭屍》,
到今年上映的《樹大招風》,
都讓觀眾眼前一亮。
似乎衰落的香港電影有日漸復甦的跡象。
而其中就有一部電影不得不談,
那就是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一部cult片,
《老笠》。
豆瓣評分7.3,
觀眾大部分都不吝好評,
就連不少一向苛刻的影評人都給出很高評價,
敲黑板劃重點:大膽 好看 勁爆 爽
老笠,
其實就是粵語的「打劫」,音同robbery。
這部片的情節,一句話概括就是:
一言不合就爆頭,猝不及防就反轉。
主角劉建平,
按香港時下的說法,
就是一條「廢柴」,
住公屋,吃泡麵,
一家子同住。
這樣的生活讓他日益麻木,
麻木到連死亡也見怪不怪,
情侶就在他眼前跳樓,
他煩躁的居然是唯一的名牌衣服髒了。
我說「操「不是因為我害怕
是因為我唯一的名牌衣服
再也不能穿了
沒有人在意,
社會不平之氣鬱結,
外界發生了什麼和我無關。
畫風在男主角進入便利店開始發生改變,
嘮嘮叨叨的店主,
只知道傻笑的女店員美圖,
店裡的一切都瀰漫著荒誕不真實的氣氛,
隨著來買東西的老嘢上場,
好戲很快開演.
一言不和,
就在店主的脖子上插剪刀,
我,老笠你。
老嘢開始打劫店裡,
店主的脖子上的剪刀,
只要暫時不拔出來,
就不會立刻流血而死。
就在此時,店裡迎來了第二位客人——
全片的視覺焦點,
美豔的性感尤物,
真實職業是一名醫生。
因為折返的時候撞見老嘢,
所以被一起綁了起來。
要不要綁的這麼血...脈...賁...張?
眼看尤物一直在便利店沒有出來,
店裡來了第三位客人——
黑幫老大——大亨,
持槍的他瞬間站到了便利店的食物鏈頂端,
不過很快一聲槍響就結束了這一切,
警察趕到,擊中大亨的腿部。
但你以為警察來了就是希望嗎?
黑警瞬間幹掉同僚,
上演無間道。
就在你以為所有局面都在黑警的掌控中時,
一個小業主的到來,
分分鐘改寫局面。
看到這裡,
局面已經翻轉了數次,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接下來的時間,
劇情還會繼續反轉下去。
然而以上的反轉統統不重要,
因為結局把這所有的一切都推翻了..
一定要記得堅持到最後哦~
這是一部cult味兒十足的香港電影,
但是又和輝煌時代的港片不一樣。
色彩濃鬱,
慢鏡頭有幾分昆汀的神韻。
非線性的敘事結構,
緊湊的劇情,
出人意料的反轉,
還有片中的各種細節。
This city is fucking stuck
炸彈上倒數的1949
雜誌名叫《cult》
隱喻與暗示數不勝數,
相信大家已經看出來了,
這部電影不只是講發生在超市裡的事,
其實是說香港的困境與迷茫,
就像片裡臺詞說的,
「劉建平」這個角色,
看似在說一個「廢柴」不起眼的故事,
實際是表達對香港社會的反思。
年輕一代高昂的鬥志,
早已被公屋、工作的壓力磨平,
意氣消沉。
城市便是這間便利店,
我們走進來了,
沒有想走出去,
也走不出去,
我們猶如困獸,
卻又不知該怎麼逃離。
但無論如何,
就像導演在片尾告訴我們的,
也許近年來的香港電影,
還無法走向以往的顛覆與輝煌,
但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電影中的靈氣,
比如和《老笠》同期上映的《樹大招風》。
講述的是回歸前夕,
香港「三大賊王」企圖最後一搏,
最後卻功虧一簣的故事。
影片開頭就說故事取材真實人物,
三個主角的原型,
其實就是當時讓港人聞風喪膽的賊王。
這個電影的特別之處還在於虛實穿插,
能夠從犯罪者的身上折射出當今香港的社會弊病。
「樹大」,形容三位賊王像大樹一樣紮根在香港這個城市。
然而面對九七回歸,面對社會規則的改寫,
賊王變成小人物,優勢盡失,
他們難以融入這個社會。
最後只有招來風聲,反而被風吹倒。
回過頭再看片中的隱喻與折射,
英文的片名Trivisa,在梵語中是三大罪的意思,
人性的迷失、貪婪、仇恨,一如佛教的貪嗔痴。
這三罪又對應了每一個主演。
片中充斥著黑色幽默與宿命感。
任賢齊的葉國歡兇猛彪悍,
卻虎落平陽被犬欺。
陳小春的卓子強,一方面心狠、狡猾,
另一方面行事脫線,不按常理出牌。
林家棟演的季正雄幹練狠毒,
卻像喪家之犬一樣四處流浪。
正是角色前後強烈的反差感,
才讓我們重新感受到銀河映像那種「荒誕中帶點浪漫」的感覺。
而都說港片沒落,殭屍片已死。
但是前兩年麥浚龍的《殭屍》,
卻像一封寫給香港殭屍片的情書。
片子講述一個拍習慣殭屍片但已經無片可拍的老演員,
搬進一棟氣氛詭譎的大廈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
卻遇上隱世天師阿友所引發一系列的故事。
片子充斥著濃濃的懷舊與致敬情懷。
錢小豪當年與張曼玉、周潤發、林正英的幾張合照,
被巧妙地用到電影裡,
讓人唏噓間多了幾分戲夢人生的感慨。
眼熟的清朝殭屍戲服,
憋氣避開殭屍的熟悉橋段,
無不把我們帶回到那個年代。
而影片也沒有刻意追求「古早味」,
而是做出了很多創新性的改變。
整個片子都用了冷青的色調,
雖然淡化了血腥味,
卻從視覺上帶給人壓抑感。
(前方高能預警!!!!)
日式女鬼的造型也與港式恐怖片拉開差距,
打鬥片段配的是重金屬朋克配樂,
都顯示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殭屍片。
而最讓人感動的是,
導演其實是在借殭屍片,
來表達對香港那個黃金時代的懷念與不舍。
當我們熟悉的道長把曾經驅鬼的糯米用來炒飯,
當梅姨敘述著對老伴的不舍,
何嘗不是表達對香港黃金電影時代的不舍。
多年來唱衰香港電影的聲音不絕於耳,
好在還有幾部片子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今天的推薦到此結束啦~
想要《老笠》資源的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了哦~
愛你們,麼麼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