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彩色老照片,看滿清王朝最後十年的景象。帶你了解100多年前宮廷皇室最後的榮光,滿足你對這段獨特歷史的好奇心與窺探欲。
▲上圖為醇親王載灃的照片,膝上抱著的是他的小兒子溥傑,而站在他旁邊的正是時年三歲的末代皇帝溥儀。或許他們也不曾像想到,這張合影將會是他們在滿清帝國最後榮光裡的最好記錄。
▲上圖為一群穿官服的清朝官員。晚清官場的腐敗可說是所有封建王朝裡最為不堪的,這種腐敗是自上而下的。
比如慶親王奕劻的貪鄙可謂人盡皆知,據傳僅他在滙豐銀行就有200萬兩白銀的存款,《清史稿》說他是「權位漸崇,而庸碌無為」。至於基層的官員也好不到那裡去,「十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或許一點也不誇張。
▲上圖為四名官員的合影,馮國璋(左二) 、薑桂題(左三),其餘不詳細。
如果你不清楚馮國璋是誰,那你應該知道馮鞏吧,就是當今那位著名的相聲演員,而馮國璋就是馮鞏的太爺爺。作為「北洋三傑」之一的直系軍閥統領,馮國璋的一生可說風光無限,從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到率領率領北洋軍鎮壓武昌起義、二次革命,從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到任職中華民國副總統及代理總統;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這一極具洞察力的宏大願望,以及為此積極推行、身體力行的行動力!
薑桂題曾在1900年任北京禁衛軍首領,1912年任陸軍上將。
▲全幅正裝的三名軍官。看這精神勁還是不錯的。
▲一隊建制完整的作戰小隊。從他們的衣服上的字形可以清晰看出整個小隊分為馬兵、步兵、號兵以及指揮官,除了兵種,衣服上還寫有每個人的具體崗位(位置),如馬兵左哨、右哨,步兵的左一等……
▲光緒時期的袁世凱。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說他為中國近代化作出貢獻,是屬於中間的改革家。
▲輔國公意晉。
▲訓練場上的弓箭手,背後寫著射以觀德。傳統射箭講究先正心修己,心正身直而後才發射,射不中目標,不能埋怨勝過自己之人,一定要自我反省。
▲慈禧太后、李蓮英及兩名侍女。在其身後的竹從掛件上寫著「普陀山觀音大士」,李蓮英在一旁作童子揖手禮。難得這是在扮演救苦救難的菩薩,想要祈禱挽救瀕忘的晚清帝國?
▲1903年,乘坐並肩輿的慈禧太后與總管太監李蓮英(右)、崔玉貴(左)等。僅圖上可知這趟出行是少不了30人,由此可知現在清宮劇中的皇室出行派頭,一點也不誇張。
▲1903年,慈禧太后。據說她特別喜歡蘋果的香味,身旁總是擺著兩大盤蘋果。
▲前排左起:瑾妃、慈禧、隆裕;後排左起:德齡、容齡及她們的母親裕太太。
▲容齡、德齡的合影照。她們倆人在歐洲生活多年,受過西方教育、精通英文、法文及西方禮儀。1902年受慈禧所召,成為了紫禁城的女官,為慈禧擔任翻譯。
各位朋友,本期的彩色老照片就分享到這裡。希望通過這些內容能夠讓更多的人們對那個時代有一個更加清晰、具體的認識。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歡迎關注@文史英雄錄,謝謝!
文丨文史英雄錄 ,首發於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