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日本自民黨將迎來總裁選舉,安倍晉三正在爭取歷史性的第三次連任。即使身陷森友學園案等醜聞,但根據民調,缺少競爭對手的安倍將無懸念連任。因此,已經執掌日本政壇5年之久的他,不出意外將在今後3年繼續領導日本。
競爭對手不給力,導致安倍的競選綱領幾無新意,但他卻利用選戰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在8月份的一場演講活動中,安倍在老家山口縣的父老鄉親面前突然宣布,將力爭在今年秋季的國會臨時會議上提交「自民黨修憲案」。
在競選階段突然拋出「修憲」這一敏感議題,安倍的野心暴露無疑。安倍晉三出身政治世家,外祖父是二戰日本戰犯,父親曾任日本外相,小泉純一郎是其政治導師。在7年8首相的日本政壇,安倍已算「長壽」,但他所追求的顯然不止於此。一上臺就把重返「正常國家」掛在嘴邊,而通過「修憲」為右傾化的日本「鬆綁」,就是他最想要的一筆「政績」。
近段時間,安倍的修憲議程始終停滯不前,黨內也不乏反對聲音。在大選前夕大談修憲,就是想藉助選戰在輿論上造勢,同時通過贏得選舉裹挾民意,壓制黨內反對派。
作為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安倍,一直對「帝國」的榮光念念不忘。2012年剛上臺,他就有預謀地前往靖國神社,聲稱「內閣成員向英靈表達崇敬之情是自由的、理所應當的」。同時,他還拒不就侵略歷史道歉,叫嚷「日本必須鬆開《和平憲法》的束縛」,成為「亞洲領袖」。
有實力才能成為領袖,目前的日本自衛隊顯然不足以支撐安倍的野心。於是他先從法理入手,修改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隨後擴充軍備,裝備F35戰鬥機,下水新式潛艇軍艦,還準備把「出雲號」改裝成航母。經過一番折騰,日本自衛隊人數已經超過憲法規定的兩倍,軍費開支持持續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1%,位列世界前五。
但即使是這樣,安倍仍覺得不夠。為了找議會要錢,安倍政府在最新發布的《防衛白皮書》中,大肆渲染中國和朝鮮的威脅。除了繼續指責中國,「以文書形式明確表達實現無核化意願」的朝鮮,依然被確定為其「史無前例且迫在眉睫的威脅」。
修改憲法、渲染威脅、擴充軍備、「安倍獨大體制」的日本在「右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安倍動作頻頻,敢於違背民意強推修憲,背後還是因為有美國的默許。但日本的動作終究是有限度的,一旦有一點威脅到美國的苗頭,都會被立刻扼殺在搖籃中,「廣場協議」就是再明確不過的例子。另一方面,若是日本一意孤行,與周邊國家起衝突傷害到美國的利益,山姆大叔怕也只會棄日本如敝屣。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面對兩面安倍,甚至兩面日本,中國迴旋的空間非常大。日本的一些挑釁,更多是虛張聲勢,試圖引誘中國做出強烈反應,好給「中國威脅論」添論據。
「亂雲飛渡仍從容」。日本的未來向何處去,是固執己見、絕不道歉,還是深刻反省、順應時代,我們關注但不必聚焦,保持戰略定力,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來源:長安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