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網紅蛋糕悄然走紅,那就是火遍臺灣的「古早味蛋糕」。所謂「古早味」,來自於閩南語「懷戀的味道」,所以說,用古早味來形容這款蛋糕再合適不過了。這款蛋糕不只有虛浮華麗的外表,更有驚鴻一瞥的內涵。剛烤出來的古早味蛋糕,質地細膩如絲、口感香馥濃鬱,幾乎達到了入口即化的地步。品過之後,滿滿懷戀的味道,總給人一種幸福的戀愛的感覺,正如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又恰如當年的我們!
古早味蛋糕不似戚風蛋糕,又總給人一種戚風蛋糕嬌嫩懵懂的影子。與戚風蛋糕相比,古早味蛋糕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油燙麵」、「水浴法」,這是與戚風蛋糕最大的不同之處。燙麵法與水浴烘烤法的加入,讓蛋糕的保水性更強烈,所以,這也決定了古早味蛋糕細膩水潤的質地。蛋白的打發與戚風蛋糕大同小異,區別只是在打發程度上要略微滑嫩一點,達到溼性發泡即可。今天,就與朋友們分享網紅古早味蛋糕超詳細做法,打發調糊一站式解決,戀愛的味道。
古早味蛋糕用料:玉米油45克、低筋麵粉60克、純牛奶45克、雞蛋4個、細砂糖45克、鹽1克、檸檬汁數滴(可選)
烘焙:水浴法,置烤箱中下層,上下火150度,烤60-70分鐘
說明:這個用料是20釐米方盤1個蛋糕用量,請根據自家模具,調整配方用量。
製作過程1、把用料準備齊全,稱取玉米油45克、低筋麵粉60克。把玉米油倒入奶鍋,加熱至表面有油絲冒出(約70-80度)時離火。
2、把低筋麵粉篩入熱油內,用手動打蛋器採用劃「z形」或「1字形」攪打均勻,呈現出半透明凝膠樣。
3、分2-3次,倒入純牛奶45克,相同的手法再次攪打均勻。倒入牛奶時切記要「少量多次」,防止出現「油水分離」現象。注意別採用畫圈的方式攪拌,以免蛋糕粉起筋,影響古早味蛋糕細膩如絲的質地。有人說西點是看不見的魔術,的確不錯,「油燙麵」之後,還呈現出半透明凝膠樣的油麵糊,加入牛奶後,立即變成濃稠的團塊狀。
4、分離蛋清、蛋黃,把蛋黃一個個下入到攪拌均勻的牛奶油粉糊內;加入一個蛋黃,就用矽膠鏟翻拌均勻。用矽膠鏟把蛋黃與牛奶油粉糊翻拌均勻,形成均質的古早味蛋糕糊。魔術再次出現,本來團塊狀的油粉奶糊,加入蛋黃後,又恢復了質地如絲的質感。把調配好的古早味蛋粉糊移至一較廣闊盆內,方便下一步操作。蛋清下入到打蛋盆內,注意打蛋盆內不能有一點水、油,亦不能混入蛋黃,這都會影響蛋白的打發。
5、開始打發蛋白,細砂糖45克分成三等份。蛋白內下入鹽1克、檸檬汁數滴(可選)。用電動打蛋器2-3檔攪打蛋白,出現「魚眼泡時」,加入三分之一的細砂糖。繼續攪打至蛋白出現「微環路」時,再次加入三分之一的細砂糖。繼續攪打,蛋白濃度繼續加稠,停止打發後提起打蛋器,牽拉出粗壯柔軟的「大三角」,即「微溼性發泡」狀態,加入最後三分之一的細砂糖。繼續打發,提起打蛋器,牽拉出中等大小的三角形,但是仍然較柔軟,快速向一側傾斜,這就達到了「溼性發泡階段」。停止打發,蛋白就打發好了。
6、取三分之一的蛋白,下入到古早味蛋粉糊內,用矽膠鏟從底部向上翻拌均勻。再下入剩餘三分之二的蛋白糊,相同的手法翻拌均勻。翻拌好的古早味蛋糕糊沒有塊狀蛋白,呈現出均勻細膩的狀態。
7、選用20釐米見方或等大的長方形烤盤,製作蛋糕前,提前用一張油紙摺疊出與烤盤等大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形狀,嵌入到烤盤內,方便蛋糕烤好後脫模。把翻拌均勻的古早味蛋糕糊倒入嵌入烤紙的模具內,震蕩數下,把大的氣泡震出,表面抹平。
8、烤箱提前預熱,上下火150度,烤盤置烤箱中下層,注入約2-3釐米50度溫水。把蛋糕烤盤放入注水烤盤內,水量至少達到蛋糕烤盤三分之二的高度,讓蛋糕烤盤坐浴在烤箱烤盤內。根據自家烤箱熱力的大小,烤60-70分鐘。
9、烤好的蛋糕用牙籤扎入,牙籤表面乾淨利索,沒有溼性的蛋糕糊粘附,蛋糕就烤熟了。把烤好的古早味蛋糕烤盤取出,不用倒置,室溫擱置,放涼後就可以脫模,切塊後食用。網紅古早味蛋糕,戀愛的味道,超詳細做法,打發調糊一站式解決。細膩如脂的質地、香馥濃鬱的口感,滿滿懷戀的味道。恰如當年的我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注意事項1、油燙麵是古早味蛋糕的靈魂,玉米油加熱到表面有油絲泛起,約70-80度。
2、翻拌蛋糕糊時,手法很重要,採用劃「z形」或「1字形」的方式,攪打均勻,以免蛋糕糊起筋,影響蛋糕細膩的質地。
3、打發蛋白時,根據不同的打發狀態,分三次加入細砂糖。4、水浴法是古早味蛋糕細膩質地的保證,水面至少要沒過蛋糕模具三分之二才行。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