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既為這個女孩子遭到這麼多同胞的相貌羞辱而感到不忿;但另一方面,西方社會對於東亞族裔包括體貌特徵在內的刻板印象又確實是一個久遠的話題,用一個「玻璃心」就試圖概括這種敏感還是太簡單粗暴了。
全文2050字,閱讀約需4分鐘
▲陳迪說:反歧視當然應該,但為何要用審美霸權傷害自己的同胞?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前兩天,不少網民因為時尚雜誌Vogue推薦了一名也許造型並不太符合國內主流審美的中國女生高其蓁而大吵了一架。剛開始是有一批人指責Vogue以此抹黑歧視亞洲人,隨後則是也許更多的人指責前者是審美霸凌,自己人歧視自己人。
對這個新聞我沒有第一時間發言,因為當時確實糾結。一方面我既為這個女孩子遭到這麼多同胞的相貌羞辱而感到不忿;但另一方面,西方社會對於東亞族裔包括體貌特徵在內的刻板印象又確實是一個久遠的話題,用一個「玻璃心」就試圖概括這種敏感還是太簡單粗暴了。
這次很多人對Vogue的指責是說:「為什麼你們西方時尚界每次找亞裔模特總喜歡找那些小眼睛的呢?」這句話是否反映經驗事實我們後面再說,但是「東亞人眼睛小」構成了西方偏見的一環這是一個確實存在的現象。在英文世界裡有個詞,叫slant-eye,字面上的意思是「斜眼」,這和醫學上的斜眼、斜視完全不是一個意思,那是一個專門用來指代東亞人的種族歧視詞彙。
對於在亞洲長大的人們來說,我們並不會主動去留意亞洲人與歐美人眼睛形狀的差別;但對歐美人來說,由東亞人群中常見的內眥贅皮所造成的單眼皮或內雙眼皮而形成的眼睛形狀與大小,卻成了他們眼中的「東亞特徵」,他們甚至為此專門創造了一個對應的詞round-eye(圓眼)來區別指代自己,而這之間顯然暗含優劣所指。
被畫成一條線的「眯縫眼」早在百多年前美國盛行「黃禍論」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卡通畫裡抹黑中國人的一種常用手法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日宣傳的時候,slant-eye形象又被用在了日本人身上;而那時候對於中國盟友的卡通描繪,則會有意將眼睛畫大畫圓了許多。
可是,如果說歐美社會對於大眼、「圓眼」的偏好,體現了西方中心主義的審美霸權;那為什麼在今天我們國內、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審美中,對於大眼睛、雙眼皮的執念同樣橫行霸道呢?
其實在中國傳統上,我們的古人所推崇的丹鳳眼、瑞鳳眼、柳葉眼,從字面上聽都知道那全是又細又長的眼形;看看古典的那些宮廷仕女圖,哪裡能找得到大眼閃閃雙眼皮的?所以很多學者認為,今天世界普遍的大眼審美偏好,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審美隨著近現代殖民主義與文化霸權擴張而席捲全球的結果。大家知道現在歐美都是怎樣看待東亞整容熱的嗎?
看看這篇由一個韓國整容醫生為CNN撰文所起的標題:Asia’s Ideal Beauty: Looking Caucasian(《亞洲的理想美貌:看起來像白人》)。作為一個亞裔我初讀到這樣的標題是認為很冒犯的;但是往深裡想,我們今時今日所習以為常的很多審美標準與操作,從眼皮切割到鼻梁增高到顴骨內推到顎骨切除,到底是內生、還是舶來,也許真是值得細細審視的。
而一旦思考到這一步,這次那些對中國女生高其蓁相貌的攻擊就會顯得更加遺憾了:當西方都有人願意開始欣賞這樣的「非西方審美」面孔時,我們卻有不少國人依舊拿著由西方文化霸權潛移默化出來的審美標準衡量自己的同胞,並以這張臉上的小眼睛與矮鼻梁不符合那樣的標準而感受到了抹黑與矮化,這難道不是在用洋人的武器傷害我們自己嗎?
當然,另一種可能的質疑是:在所有人都明知道西方傳統主流審美分明偏愛大眼睛的前提下,歐美時尚界還推介重用一些細長眼型的亞洲模特,這會不會是在有意無意地強化刻板印象呢?我覺得從更大範圍來說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但是具體到本次案例上,我們分明可以看到Vogue社交網絡上的畫風,除了小眼睛之外還不乏雀斑臉與超大碼模特,族裔也五花八門,看得出是在很用力多元化了。
還有高其蓁自己所屬的模特機構,他們旗下其實不止一個華裔,其他華裔模特中也有大眼睛選手。所以我個人判斷這次爭議涉嫌種族歧視是言過其實的。
最後再回應一個很多人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西方時尚界就不願意用一些大眾認可的常規美女來做模特呢?其實,這種問題,不僅國人問,歐美人也問。Why is fashion so ugly? 為什麼時尚都這麼醜?而這個問題,對時尚業來說其實真是一個常識得不能再常識的問題:因為美麗很無聊——或者說,已經被大眾接受的美麗,很無聊。
我們看T臺上的那些奇裝異服,它們的本質就是在挑釁。如果在一百樣挑釁大眾的創新中有一樣獲得了認可,設計師就成功了,新的時尚就誕生了,緊身牛仔褲和塑膠洞洞鞋可都是這樣上位的。而至於挑戰常規的面孔呢?
高其蓁會受青睞還真不奇怪,因為最近幾年的時尚界就是在欣賞寬眼距。一定程度上這是從美國名模Molly Bair在2015年一炮而紅之後開始的,她本人就是一個從小因為寬眼距而從來不認為自己漂亮的女孩子。所以誰說審美是一成不變的?衷心建議大家多寬容,對著別人的面孔指手劃腳是很不禮貌的,更何況人家也沒打算代表你,是吧?
文/陳迪
值班編輯 吾彥祖 花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