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先賢】治水能臣——莊亨陽

2021-02-13 南靖之窗

一千多年前,開漳聖王陳元光把中原文化帶到漳州,並在閩南一帶傳播,由「河洛」文化演變的閩南語成為獨樹一幟的方言。南靖這片以閩南語為主要交流形式的熱土,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名將蔣貴、翰林院編修李貞、東閣大學士林釬、治水能臣莊亨陽、冶鑄巨匠黃取、僑領劉金榜以及回祖籍地習武的抗倭英雄簡大獅等一批仁人志士,像一顆顆璀璨的星光,在歷史的天空中顯得十分耀眼。

拜訪古代先賢,歷史的回聲在耳旁縈繞,先賢們堅韌不拔的追求,剛正不阿的品格,永遠激勵後人不斷進取,開創未來。

本公眾號將開設專欄連載,逐一向讀者介紹南靖古代先賢,讓我們感受先賢們高尚的品質,見賢思齊。本期,我們為您介紹的是治水能臣莊亨陽。

莊亨陽(1686-1746年),乳名天鍾,字元仲,號復齋,奎洋上洋人。他出生於貧寒農民家庭。自幼天資聰敏,19歲中秀才,26歲中舉人,33歲中進士,殿試二甲第八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出任萊州濰縣知縣。次年由於其母病故,回家服喪。服滿後在漳州芝山書院任教。乾隆元年(1736年)由大學士楊文定推舉,進京擔任國子監助教。乾隆四年調任吏部驗封司主事。乾隆六年改任漢陽府同知、德安府同知、湖北內監試、徐州府知府等職。乾隆九年升任江南按察副使,分巡淮安、徐州、海州道。

莊亨陽學問淵博,平易近人,很受社會人士尊敬。在國子監任教時,大多數學生都要求拜他為師。他母親葉夢坡,是有文化素養的女子。她「恭儉好義善治家,劑盈酌虛各有條理」。亨陽四五歲即口頌《唐詩》百餘首並《鄉黨》一篇,稍長又送他從師戴麥川。亨陽出任各級地方官時,處處同情人民疾苦。在徐州任知府三年,遇到兩次大災荒,他親自帶領百姓修堤築岸,認真辦理賑濟。

莊亨陽不論在山東濰縣或淮徐地區任上,他都把辦賑救災、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放在一切實務的首位和中心,用農業收成的好壞,作為衡量治績的標準。他說「興利貴在因時,除患務求探本」,用了近半年的時間,「遍歷河幹,審察形勢,訪耆碩而諮官僚,早夜講求,頗得其所以水患之由,及所以御水之法。」一次黃河水衝決石林,沛縣城危旦夕,百姓人心惶恐,爭相逃竄,莊亨陽駕起小船,親率百姓堵築堤壩,連續七天七夜,終於保住沛縣縣城。

莊享陽認為要解除水患「宜導而疏之」,主張「蓄匯兼籌」,在上遊建水庫蓄水,下遊開渠洩洪,中遊綜合治理。開毛城鋪天然減水閘,使黃河水南洩洪澤湖,開天然壩使徐州上遊的淮河水注高、寶諸湖,開範公堤而注之海。組織百姓修築南四湖,黃淮堤防,擴大中小庫容和修建金溝、境山等數十座水閘,清理了黃、沐、瞧、汴等河道的沙障,拓寬了運河狹窄地段,解除了長年困擾徐州的水患問題。淮河兩岸百姓無不稱頌。

莊亨陽也是清代較有影響的數學家。清初,康熙皇帝重視西洋學術,曾聘外國教士翻譯西洋數學,編寫《御製數理精蘊》等書。莊亨陽對照我國古代《九章算術》,從治理淮河實際需要出發,編著《秋水堂集》和《河防算術》兩部數學科普著作。特別是《秋水堂集》,篇末錄有天文曆法知識,曾進呈御覽,後來被收入《四庫全書》,受到數學界好評。它不僅對普及數學知識起到一定作用,而且對東西方科學技術交流也作出一定貢獻。他是一個敢於向西方學習,具有相當開放思想的士大夫。他的《上德制臺》《上陳中堂》《河防說》《上訥公》《天然湖略節》《序海圖說》《禁洋私議》等文章,閃爍著積極進步的經濟思想的光芒,在當時至後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時湧現了一批主張解除海禁,對外開放的開明人士,莊亨陽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在《序海圖說》一文中,提出「獨是洋商海賈,艘舶往來,貨利所叢,甘心者眾。」他在《禁洋私議》中直指與南洋發展貿易的好處及海禁的弊端。「福建僻在海隅,人滿財乏,惟恃販洋。番銀上以輸正供,下以濟民用。」闡述解放思想、開放海禁、發展海外貿易的外交理念,建議在開放的同時加強海關管理。

乾隆十一年一月,莊亨陽由於操勞過度,心力交瘁,舊病復發逝世,終年60歲。逝世前,他還過問治淮抗災情況。同僚來看望他,發現他蓋的竟是破舊棉被,上面復蓋著衣服,箱子裡沒有一件新衣,無不悲痛流淚。徐州百姓聞噩耗痛哭流涕,許多商店停止營業,許多百姓舉著素旗奔走,為他弔唁。以後,徐州人民還為他樹碑建廟,永志懷念。

乾隆十一年三月,莊亨陽靈柩奉旨歸葬家鄉龜山埔後壟(今奎洋鄉上洋村)。吏部尚書蔡新為他題寫墓碑;禮部侍郎、著名文學家方苞為他作墓志銘,中有「君之生不怍於人,死不愧於天!」之句。



人們把閩南第一大人工湖——「南一水庫」稱為「亨陽湖」

有一次,亨陽先生為解決本家長房與二房爭奪「蜘蛛結網」風土寶地——祖墳地的糾紛,他想了一個辦法,寫了一首詩給本家長房族長:「水淹龜山寺,撞破蜘蛛絲。相傳廿四世,子孫要遷移。」大意是預見到這個風水寶地會被「撞破」,子孫要「遷移」,那麼修祠堂、爭寶地到時候就沒有意義了。

由於亨陽先生出面調停,糾紛很快就解決了。但亨陽先生寫的「水淹龜山寺」的詩句,卻不翼而飛,四處傳開,而且留傳到數百年後的今天。

1992年,奎洋鎮修建了庫容量居福建省第二位的人工湖——「南一水庫」時,人們才領悟到了亨陽先生數百年前預言詩的含義。奎洋庫區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小平原,中間一條奎洋溪曲折婉蜒而過,如今人們在奎洋溪隘口的兩座石壁山間築起了攔河大壩,一片汪洋湖水把龜山寺和那個「蜘蛛結網」風水寶地淹沒「撞破」了。龜山寺又稱聖龍宮,今已遷建於水庫岸邊,莊姓廿四、廿五代子孫,許多都搬遷到高處和異地他鄉去了。亨陽先生的預言應驗了。

「南一水庫」的建成,使莊亨陽先生的詩句更具傳奇色彩而廣為傳播。為紀念這位數學家和治水專家,當地人把「南一水庫」稱為「亨陽湖」。

2013年,莊亨陽紀念館在南靖奎洋鎮上洋村建成



秋水堂的莊亨陽雕像 / 張榮仁    提供

2014年莊亨陽抗洪事跡薌劇在亨陽文化園上演

2014年,奎洋鎮亨陽文化園首次上演了以莊亨陽為原型的薌劇——《莊亨陽抗洪》。演員們演繹了莊亨陽在沛縣洪災告急時,不顧個人生命危險乘坐小船到沛縣,組織官員、百姓一起抗洪搶險,在經過七天七夜的奮戰後,終於保住了沛縣的精彩故事,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由市薌劇團志願者將莊亨陽的抗洪事跡自編自導成薌劇,到莊亨陽的故鄉進行公益演出,以弘揚莊亨陽的清正廉明的高尚情懷。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欣賞一下莊亨陽先生的《禁洋思議》一文。莊亨陽先生他是一個敢於向西方學習,具有相當開放思想的士大夫,《秋水堂集》中有他關於實際政務的奏疏和議論文章,《禁洋私議》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文章閃爍著積極進步的經濟思想的光芒,在當時乃至後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禁 洋 思 議

福建僻在海隅,人滿財乏,惟恃販洋。番銀上以輸正供,下以濟民用。如交留吧者,我民興販到彼,多得厚利以歸。其未歸者,或在彼處為甲必丹轉徙貿易,每歲獲利千百不等,寄回贍家。其族戚空手往者,鹹資衣食給本錢為生,多致鉅富。故有久而未歸者,利之所存,不能遽舍也。去來自便,人各安其生。自海禁嚴,年久者不聽歸,於是有獲利既多,徒望故鄉而隕涕者。又有在限內歸,而齎金過多,為官吏垂涎,肆行勒索無所控告者,皆禁之弊也。夫不聽其歸,不可。若必促使盡歸,令島夷生疑惑,盡逐吾民,則自絕利源,奪民生而虧國計,尤不可也。又設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島夷以窺中土。不知交留吧不過荷蘭一小屬國,去荷蘭尚數千裡,相隔既遠,無從生心。又吾民在彼者,貧則仍留,富則思返,懷土顧家,亦必無引彼窺我之事。此皆前任督撫不恤民瘼,張大其說,以見已之留心海邦。而厲價之生,遂至今為梗矣。

為今之計,莫如聽其自便。不給照,不掛號,永馳前禁,令海舶得以及時往返,不遭惡風,無覆破之患,此上策也。次則於出口時,取具船戶甘結,不得將奸人載回,違者罪之,中策也。又次則於入口時,嚴加議察,異服異言不得入港。其年久在限外回者,令自供籍貫,造冊報官存案,到家安插後,陸續取具族長或鄰居甘結,地方官不得藉端索騙,此下策也。如此施行,濱海蒼生幸甚!


摘自《土樓南靖》

作者:張榮仁    楊麗琴

圖片:楊麗琴

責編:遊雪慧

監製:南靖縣網絡信息管理中心

宣傳推介南靖 解讀黨政決策

權威發布信息 提供民生資訊

南靖之窗是中共南靖縣委、南靖縣人民政府繼中國南靖政府門戶網、南靖新聞網之後,打造的集權威發布、宣傳推介、便民服務、政民互動為一體的官方網絡平臺。歡迎投稿!投稿信箱:njzctg@126.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南靖縣最具權威的官方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禹州先賢——夏禹建都於禹州
    祟伯鯀這個人性格高傲,自以為是,從來就聽不進去別人的善言,他能行嗎?」大臣們卻一致認為:「祟伯鯀雖然性情高傲,但他很有能力,是個奇才,實力也很強,大家都很佩服他。當下最適合的人,莫過於祟伯鯀了!」帝堯聽後,便無奈地說 :「那好吧,就試試看吧!」其實,鯀是個胸懷大志,很有擔當的人。
  • 南靖山城蘭谷小鎮——山水秀佳蘭香
    「南靖山水秀,幽谷佳蘭香。」一個「秀」,拉扯起南靖與蘭花間幾個世紀的情緣;一種「香」,延續著南靖與蘭花同生共長的歷史。當「南靖山城蘭谷小鎮」的名字近日亮相時,我們知道,南靖與蘭花的情分又增進了。索性,我們揣著幾世的緣,循著佳蘭的香,踏上前往南靖山城的路,去「小鎮」一探究竟。說起南靖種植蘭花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古時,南靖就因盛產蘭花被稱為「蘭陵」「蘭水」。1997年,蘭花被確定為南靖「縣花」,並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蘭花之鄉」等殊榮。
  • 那一年,徐霞客在南靖究竟幹了什麼?|蔡建南|西溪|林釺|徐霞客|南靖...
    行屐南靖溯溪而上見繁華 孝心履痕閣老樓崇禎元年(1628年)四月初四,徐霞客乘坐轎輦行二十裡路,入了漳州古城北門。木屐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踢踏作響,略過身畔褪去日間繁華的「九街十三巷」,徐霞客在漳州古城訪任漳州推官的族叔徐日升而不得,悵悵然辭了漳州府衙,動身往南靖去。
  • 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來莆朝拜觀光
    莆田網訊 前些天,漳州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975人抵達媽祖故裡湄洲島,眾人統一佩戴印有媽祖標誌的紅色帽子,恭抬分靈媽祖並以鑼鼓隊等為陣頭,一路踩街至祖廟天后宮。在祖廟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香團人員分批進入祖廟園區,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有序進行朝拜觀光。
  • 【南靖】龍鳳呈祥,高雅蘭花與精緻旗袍在土樓綻放
    在這百年難遇的日子裡,恰逢「花田喜事 文旅蘭會」第九屆南靖蘭花文化展開幕!中共南靖縣委書記黃勁武:「今天,我們在這詩情畫意的田中賦土樓群展示蘭花之美,就是要以花為媒、以樓為介,交流蘭花文化,展示土樓風採,推動蘭花產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黃勁武說,我們以蘭富民,共品蘭花田中香。
  • 今天,南靖高三學生開學現場!
    4月7日,南靖一中在沉寂了2個多月之後,終於迎來了青春洋溢的學生們,在校門口,南靖一中高三年級的746名學生分批、錯時、分類入校報到,開始了他們別樣的畢業季。 與以往不同,學校大門兩邊分別設置了專用通道,學生們需要佩戴口罩,依次檢查出入證、健康碼,通過人臉識別測溫儀檢測方可入校。
  • 治水的凡人凡事
    作為在鄉鎮裡參與治水工作為數不多的女同志,她任勞任怨、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已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7個年頭。7年來,王麗燕多次被評為蕭山區「五水共治」工作先進個人。  認真統計,做到臺帳清晰。統計任務看似簡單,卻繁瑣複雜。
  • 【隨筆】能臣與奸雄
    所謂「能臣」與「奸雄」,主要還得看前半句,「治世」還是「亂世」。只有文武兼備的儒將侯君集因長期掌握軍權產生了一點小想法,又加上利益分配不公產生了一點小怨氣,所以不甘心只做「能臣」,也想搞個宮廷政變重新洗牌過過自己入主權力中樞的癮,可惜他不像千載而下的趙匡胤天時地利人和兼備,而且他面對的對象也不是孤兒寡母老弱婦孺,而是政治鬥爭經驗豐富善於掌控大局的千古明君李世民,所以他失敗了,而且再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 【最美治水人】谷紅衛、胡文龍,聽聽湖州兩位「治水英雄」的故事
    在一場場治水戰役中,湖州湧現出一大批最美治水人物典型。為了讓這些默默奮鬥在治水一線的英雄從幕後走到臺前,湖州發布開設《最美治水人》欄目,展現湖州「治水英雄」的風採。  他是這麼說的,亦是這麼做的。  1982年出生的胡文龍,是吳興高新區大漊村黨支部書記,治水不到兩年,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治水標兵。如今的他,既是河道督導員,又是村級河長,還是五水共治高新區聯絡員,用自己的青春守護吳興的一灣清水。
  • 這能治水?
    01但天意並非人力所能掌控,更不會因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和祈求而改變。人們需要生存就需要開發自己的智慧與能力,在所處時代的條件和硬性要求下,中國古代也出現了許多的英雄能人。人們常常崇拜尊敬那些有能力的人,故而在遠古時期人們的想像中,無論是夸父追日還是精衛填海。
  • 徐霞客行屐南靖:溯溪而上見繁華 孝心履痕閣老樓
    原標題:【跟著徐霞客遊漳州(二)】行屐南靖 溯溪而上見繁華 孝心履痕閣老樓臺海網5月13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 崇禎元年(1628年)四月初四,徐霞客乘坐轎輦行二十裡路,入了漳州古城北門。木屐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踢踏作響,略過身畔褪去日間繁華的「九街十三巷」,徐霞客在漳州古城訪任漳州推官的族叔徐日升而不得,悵悵然辭了漳州府衙,動身往南靖去。徐霞客族叔代理南靖縣令時的縣衙在哪裡,如今已無處可考。
  • 虹橋掀起「鐵腕治水」新高潮
    要打贏治水這場「人民戰爭」,群眾自覺無疑是內源動力。上月,虹橋鎮發起「鐵腕治水」總攻行動,將治水行動推向高潮。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治水大會戰中,虹橋各村社群眾,發自內心地將治水當成了「自家事」,人人都為治水獻計出力。
  • 這把叉子能治水嗎?
    而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科學創新、尊重自然、艱苦奮鬥的精神,無不是華夏傳統民族精神的源頭所在。千年過去,這股精神一脈相承,已經鐫刻進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基因。 只知道他是夏朝的開創者,由於治水有功,被舜帝禪讓繼承了帝位,還曾娶塗山氏為妻。至於他的外表,還有出生地,一直以來都是千古之謎。 儘管大禹的形象至今成謎,但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見過大禹的畫像或是雕像。這些後人創作的大禹形象基本上都如出一轍,乃是一個頭戴鬥笠,手拿叉子,且蓄著長鬍鬚的中年男子模樣。
  • 寧波鄞州:一張圖「零盲區」智慧治水
    讓寧波鄞州明樓街道治水工作人員李曄工作事半功倍的治水「利器」,正是8日上線的鄞州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臺。「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地理信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形成智慧治水一網通。」寧波市鄞州區五水共治辦副主任朱紅雷介紹,該平臺藉助各涉水部門現有的大數據,整合河道信息、水質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管網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各類治水資源,形成「治水中樞」,實現一張圖「零盲區」管理。同時依託各部門監控系統,梳理出涉水視頻數據,並在一張圖上進行標註,可隨時調取,建立可視化管控。
  • 【頭條】再赴臺灣考察招商,南靖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南靖作為臺胞的重要祖籍地,也為此不斷努力著。為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任務,4月9日——14日,劉遠市長帶領市直有關部門及古雷、南靖、龍文、臺投區等考察參訪招商團赴臺考察。我縣由縣委書記黃勁武帶領相關科局和鎮園參與此次活動。
  • 松陽:我是治水代言人——張俊傑
    治水代言人麗水治水,綠色同行。大家好,我是松陽的治水代言人張俊傑。「我想通過分享家鄉環境,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我的蜂蜜是從這樣的好山好水中醞釀出來的,這當然也得益於我們『五水共治』,2018年來,我們縣連續兩年將「大禹鼎」捧回家,實屬不易,我為家鄉治水點讚,五水共治,人人參與!我也呼籲更多的市民可以為我們松陽好水代言,共同來守護我們家鄉的母親河」。五水共治,愛水護水,從我做起!
  • 多措並舉打好治水戰 吳興織裡守護河漾用好「治水錦囊」
    近日,從省治水辦(河長辦)獲悉,吳興區織裡鎮榮獲2019年度各市和縣(市、區)「五水共治」工作優秀鄉鎮。織裡鎮有關負責人稱,這是該鎮多措並舉打好治水戰的成果。近年來,當地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河漾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
  • 原來這位民族英雄祖籍南靖,你知道嗎?
    青年時曾回老家南靖長教「學武堂」拜師習武,因舉起武館門前石獅繞行一周,被稱為「大獅」。《馬關條約》籤訂消息傳來,簡大獅義憤填膺,要攜匕首進京刺殺李鴻章,被勸止未行。臺灣被佔據後,他的妻、妹被日軍姦殺,母、嫂、子侄多人死於日軍刀下。國恨家仇,令簡大獅抗日的決心堅如磐石。
  • 《鯀禹治水》學習案告訴你鯀和禹如何治水的,為何禹能成功鯀失敗
    板書設計:治水原因:鬧水災 天帝不理會1、鯀禹治水 鯀治水禹治水:
  • 鬲國:助陣大禹治水,支持少康復國
    皋陶在當時深得民心,更是禹的肱股之臣,秉承禪讓精神,禹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遺憾的是,還沒等到正式禪讓,皋陶就先於禹去世了,禹後來才又把君位傳給了皋陶的長子伯益。  事實上,身負賢臣後裔美名的有鬲氏部落歷史可以上溯到龍山文化時期,也就是少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