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2020-12-24 迎澤發布

世代中國人一直深信,只有一針一線,才能獨一無二。細小的繡花針在絲綢上遊走,呈出一片錦繡。

一件繡品,從穿針到引線,從針腳到線尾,從開始到結束,打磨的不是時間,不是功夫,而是心性。

用了心的繡品,一針一線,都能看出匠人的心意。

再觸摸繡品的感覺,不再是冰冷的布料,也不是乾癟的絲線,而是一種溫度,這種溫度,可以融化人心。

太原市迎澤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原刺繡傳承人謝慧茹,以針為筆,以線為墨,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間萬物。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繡在服裝上。

大約從漢代起,刺繡就成為閨中技藝。中國女子從小就學習刺繡,因而刺繡又叫做「女工」。女孩子在出嫁以前,要為自己繡一批繡品做陪嫁之物;婚後家裡的擺設、家人的衣物也需要刺繡來點綴。

中國人家裡幾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東西都可以加繡,從椅墊、桌圍、門帘、壁掛、屏風、床單、被面、枕套,以致大人小孩的外出禮服、帽子、鞋子,以及後來出現的荷包、錢袋、扇套、眼鏡套、表套、鑰匙袋、扳指套、褡褳等,都是心靈手巧的女子們永遠也做不完的繡活。

刺繡工藝最基本的功能是對服飾的裝飾,這種裝飾並非只是起到簡單的美化作用,同時發揮著諸多重要的功能,如標識身份,顯示社會地位。刺繡服飾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特定的模式和裝飾部位,如馬面、團花、挽袖、補子等,這些都是刺繡服飾的典型代表。

中國的刺繡傳承了數千年之後,在明清兩代達到了巔峰。

明清兩代大量的刺繡題材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吉祥圖案,即所謂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國的吉祥圖案成百上千,不可勝數。有託物寓意的,如,鴛鴦象徵夫妻恩愛,石榴多子,松竹梅表示清高正直,牡丹象徵富貴榮華,松鶴寓意長壽。也有因諧音而成為圖案題材的,像蝙蝠與「福」諧音,魚表示喜慶有餘,鹿和「祿」、瓶和「平安」,金魚和「金玉」、荷花和「和」等等,還有幾種方式聯合起來的設計,比如萬字和牡丹叫做富貴萬代;萬字、蝙蝠和壽字結合在一起就是福壽萬代;萬字錦地上繡花卉是錦上添花……

晉繡(山西民間刺繡),作為源遠流長中華刺繡藝術,是晉地女性代代口傳心授所創造的生活之需。

晉繡歷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畫繡之工,共其職也」之說。《詩經·唐風》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繡"則真切地描繪了當時的刺繡藝術,而當時的唐,正指山西中部地區。

晉繡,大都出自普通農家婦女之手,這種傳統的刺繡技藝往往是通過家傳、互相之間的交流而得以延續的。民間女孩子,在少年時代就受到家庭的薰陶,開始學著刺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繡花在她們的成長中自然成為一項重要的藝術活動。她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了經驗和技能,又在長輩的影響教導下,從模仿進而獨立地去創造新的花樣,形成了山西刺繡的獨特風格。

晉繡,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圖案純樸、色彩豔麗、構圖簡潔、造型誇張、針法多樣、繡工精緻。刺繡的技巧根據不同的表現內容,一般以平針、亂針、打籽、盤錦、抽紗、堆錦、套口、勾針、空扎、砌花、割花、挖補、粘貼等為主,各種技巧又相互交融,結合使用,形成了山西刺繡濃烈、粗獷、樸實的地方風格。

晉繡具有色彩濃重的特徵。從色彩上可以直接分辨出晉繡的特徵,無論是小品還是長幅作品,在色彩的應用上,晉繡都偏好使用強烈的對比色。在色彩的層次展現上,分明且雅致,整體色彩感濃重。以絢麗多姿展現了晉繡濃鬱的鄉土氣息。在顏色的搭配上,彼此之間又和諧璀璨,這也使得晉繡的裝飾性趣味得以提升。

晉繡多被應用於肚兜和薄帽子、圍嘴、錢袋上,這些物品既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也可以被作為饋贈禮物。晉繡的材料基底上往往使用的是硬質的底料,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非常耐磨,外觀的形象也栩樹如生,呈現出美觀、耐用的特徵,受人青睞。 

一架繡繃,十指春風,千針萬線化作一幅美妙的繡卷,在謝慧茹看來,刺繡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藝術,每一針都連著專注的眼神,每一根線都帶著手指的溫度。

謝慧茹對刺繡的熱愛源於母親的影響,她很小就學會了繡花。她先是模仿母親做刺繡活,1977年在太原市劇裝繡花廠工作後,耳濡目染,又學到許多新的刺繡知識,也開始自製一些飾品。再後來,單位引進電腦多頭繡花機,她兼職電腦繡花製版。這期間經過不斷努力鑽研,結合母親的繡法、單位老師傅的繡法、電腦繡花機的操作形成了她自己獨特的機繡製版方法,創出了電腦機繡仿手繡的製版新工藝,在1998年山西省工藝旅遊紀念品評比分別獲得了金獎、銀獎和銅獎,還參與了吉尼斯「世紀龍」的設計製作,後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輕盈的繡花針在手指間流動,隨花線在底布上下蜿蜒,一隻花蝴蝶躍然於粗布上,形象逼真。謝慧茹的作品,不拘泥於某一種針法,她會依據圖案邊繡邊創意性的調整針法,以更鮮明地表現出圖案的繡制效果為最終目標。退休之後,她也經常在家手工繡制一些物件,而且不限於用線刺繡,還嘗試一些新的方法和選用新的材料,比如,用各種彩色綢緞剪成條狀或塊狀,同樣也會繡制在墊子或其他物品上。

從刺繡愛好者到非遺傳承人,她這一路走的很辛苦。但她從未放棄過這份傳承,她始終認為,刺繡是人生的一種修行,一針一線快不得,要享受刺繡過程中一針一線帶來的安詳與喜悅。

用繡針引彩線,千針萬線幻作一副美輪美奐的錦繡畫卷,那是一種精緻婉約的生活嚮往,令人為之動容。

特別說明

文字: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視頻:柳丫丫

編輯: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繡著玩唄,簡筆畫一樣的小刺繡,附10張刺繡圖案
    繡著玩兒唄,超級簡單的小刺繡,附10張刺繡圖樣。美好春日,遇見更美的你~~今天分享的這一組小刺繡,真的是超級超級簡單,像簡筆畫一樣簡單,稍微懂一點點刺繡針法,就能繡出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文末附10張刺繡圖樣!
  • 聖潤紡織:以情為線,以技鋪陳,繡出獨特風格
    聖潤紡織:以情為線,以技鋪陳,繡出獨特風格 發表時間:2020/4/7
  • 蕾絲刺繡面料珠片繡
    蕾絲刺繡面料珠片繡 2017-04-27 11:44:1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蕾絲對於女性服飾來說,可謂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 潮繡大師李春亮:帶著「國寶級刺繡」跨洋秀技傾八方
    潮繡大師李春亮:帶著「國寶級刺繡」跨洋秀技傾八方 2017-02-11 09:11: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會刺繡真好,簡單的繡根線條都那麼美!附輪廓繡圖樣及圖紙!
    刺繡收藏 | 簡單又美麗的刺繡圖樣存簡單的心,過簡單的生活~~比如這顆心,你可以只畫出它的輪廓,然後在輪廓線內,隨心所欲繡上所有你掌握的刺繡針法,所有你喜歡的各種花型,繡上你喜歡的人的名字······可簡潔
  • 50件青繡荷包展示傳統刺繡風採
    青羚網訊(記者 吳夢婷)6月23日,我省首屆「最美青繡荷包網上評選」活動落下帷幕,來自我省各地的50件荷包作品獲獎,繡娘們用巧手展現了土族盤繡、湟中堆繡、河湟刺繡、撒拉族刺繡、蒙古族刺繡等傳統刺繡的藝術成果。
  • 給BJD娃衣刺繡 讓滿繡成為致富手藝
    【解說】作為一項有幾百年傳承的技藝,新賓滿族刺繡即是瑰寶又是一個困擾當地相關部門的難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賓滿族刺繡的需求越來越低,越來越難以養活從業人員,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工作人員多方尋求出路,並最終通過電商平臺,為BJD娃娃製作起了精美的刺繡娃衣。
  • 手骨折了還要繼續玩刺繡,繡出亮晶晶的小魚惹人愛~
    Eira TeufelIG:eira_teufel月初的時候小愛寫了一篇《俄羅斯美女用布藝放飛小鳥,美到尖叫》,文章下面有位暱稱~媛~的愛友留言說:刺繡頸帶cool▼說到Eira對刺繡的痴迷程度,有一次她的右手意外受傷,被裹上了層層紗布。養傷期間特別心痒痒,希望自己的手儘快康復,好爽快的繼續玩刺繡。於是Eira就在紗布上繡了一個FIGHT字樣,來鼓勵自己的右手,哈哈!
  • 手工刺繡:60款適合繡在衣服上的圖案,簡單易學,零基礎也能看懂
    其實以前分享的很多圖樣都可以繡在衣服上的,就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還有,要看看裙子的款式,是休閒風格啊?還是優雅風格啊?或者是活潑可愛型的?最好根據裙子的款式來選定要繡的圖案。一般白色裙子的話,如果你喜歡素色,可以繡一些淺色的圖案,比如淺藍、淺粉、淺黃色、大地色系都可以,甚至用同色系的白色來繡一些小花,也很漂亮。
  • 4種玫瑰刺繡入門圖解教程,以後表白的玫瑰不用買,直接自己繡
    不知道誰說的,每個女孩心中都有一個甜蜜而又浪漫的玫瑰夢,所以在刺繡中自然也少不了玫瑰這樣的主題。玫瑰的繡法有很多種,今天小愛給大家分享常用的4種玫瑰花刺繡方法,包含蛛網玫瑰繡、直線玫瑰繡、卷針繡,絲帶繡,都是很常用的玫瑰刺繡針法哦。
  • 家裡的舊毛衣,繡上花花草草,出來後真的與眾不同!附刺繡針法
    此時你只需找出各種剩餘的毛線,穿針引線之下,運用各種刺繡的針法,在毛衣上面繡上各種花鳥魚蟲或簡單得來又不失優雅的圖案,瞬間就能讓你的衣服不同哦~不知你是否嘗試過在織好的毛衣上繡花呢?再說穿了好幾年的毛衣,或已經感覺過了時又有點顯舊的款式,拿出來繡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時尚又美麗的美衣全都屬於你。
  • 她是蘇繡女神,把刺繡之美融入畫像,讓英國王室都驚豔了
    姚建萍出生在蘇州鎮湖鎮湖被稱為中國刺繡之鄉、蘇繡故裡向來有「家家閨閣架繡棚,婦姑人人習巧針」的民俗在這裡,上至八旬老太,下至十歲女孩《搗練圖》繡制局部姚建萍學刺繡完全是出於喜歡小時候,她最期待寒暑假假期裡,她就跟著母親學刺繡一繡就是一整天漸漸地,她覺得刺繡比上學更有意思
  • 令人無法抗拒的刺繡,你怎麼那麼美!
    在我們的印象中,刺繡可能是這樣的。又或者是這樣的:而實際上,刺繡也可以是這樣的!薩爾瑪·海耶克 (Salma Hayek) 身著Gucci定製黑薄紗刺繡禮服佩戴復古金色皇冠亮相2019年Met Gala刺繡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是一種用針線在織物上繡制各種裝飾圖案的手工藝。以漸變色彩配合繡線,繪出美麗圖案的刺繡常常作為皇室服裝或配飾的裝飾,因為它們能為華麗的服飾增加一份高雅氣息。刺繡如今讓高級定製設計師們離不開它。
  • 一篇文章了解刺繡全種類!
    通過不同針法的靈活運用與組合,賦予了刺繡作品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呈現不同的風格和質感,極大地豐富了刺繡的表現形式。其針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創新,不斷衍生新的刺繡品類,如風靡一時的十字繡以及網繡、雕繡和抽紗繡等。可見,刺繡藝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新精神。刺繡本是很久以前的手工藝,但現如今正是各大秀場炙手可熱且不可或缺的元素。
  • 一個顯赫王朝的標誌——都鐸玫瑰刺繡教程,繡個華麗麗的圖案吧
    刺繡工具:針、繡棚、剪刀所用針法:長短針繡、回針繡、緞面繡繡圖已經幫大家整理好,放在文末了,想要練手的小夥伴可以收藏保存一下喲開始刺繡前,大家要將繡圖調整至適合的大小,使用布用複寫紙將繡圖拓印在繡布上,再棚好繡棚,開始準備刺繡。
  • 無畫不成繡:姚惠芬的蘇繡人生
    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奇女子?正當我心中冒出一個個問號之際,兩周前的一個午後,我有幸踏進姚慧芬位於蘇州的繡莊,跟這位蘇繡傳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賦予了她對藝術豐富的感知力,使得她在刺繡之路上非常得心應手,十幾歲時,在方圓幾十裡,已小有名氣。  雖然成名早,可姚慧芬還是有些「另類」,有人稱她為「三不」繡娘:不喜歡繡重複內容;不想為繡而繡;不相信死繡能繡出好東西。  不喜歡重複自己的姚慧芬,像嬰兒一樣,貪婪地從各處吸收營養,為日後繡出「不一樣的作品」,積蓄著能量。
  • 中國不只有四大刺繡,浙江台州還藏有獨特的刺繡技藝,非常精美
    可以說台州刺繡和中國刺繡同源,到了清代光緒年間,台州刺繡結合了西方的抽紗工藝,並且經由民間工匠的傳承和改良,使其成為中西合併的一項刺繡工藝,據說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成了200多種針法,包含了抽、拉、鑲、雕、貼等多種技藝。
  • 贛發繡:亙古不變的情感記憶,記贛發繡第十七代傳承人陶永紅
    直到遇上贛發繡,忽然覺得,這才是人世間情感記憶最好的實物。贛,江西的簡稱;發,無疑是指頭髮;而繡就是刺繡的。有人也許會問,頭髮還能刺繡?這得從500年前的明代說起。當初,江西南昌寧王府婁妃用發線繡制字畫,《江城舊事》還記載說,婁妃曾以秀髮作筆,寫下「屏翰」(《詩經》中有這樣的詩句:「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 ...故事」以刺繡之名,繡出致富華章丨黎平縣永從鎮上寨村手工刺繡...
    那裡侗族文化底蘊深厚,女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侗族刺繡。我母親就是一名侗族刺繡師,從小在侗族刺繡薰陶中長大。幼年時,因為火災導致我的右手手指不能自然伸直,屬四等殘疾。但我沒有放棄,堅持完成大學學業,主攻工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後,我來到黎平順化鄉做一名鄉村教師。有天,我的母親與我長談了一宿,希望我學習並傳承刺繡工藝。可右手手指殘疾的我能做好刺繡的活嗎?
  • 美哭了!她把周杰倫的《青花瓷》繡在薄紗上,每一針都是絕美中國風!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2014年,心聆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畢業,一份安穩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本該是給自己二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一個交代,也是給爸媽一個體面的安慰,可姑娘骨子裡就是一個倔強的人,回想起那段在設計行業每天熬夜加班、氛圍沉重的實習日子,再加上就業受挫,在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