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30分,20餘年矗立在真北路1531號的4幢高層「爛尾樓」,終於迎來爆破。不久的將來,這裡將被打造成一個集辦公、商業、酒店、文娛、金融等多元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然而,這4幢「爛尾樓」為何會歷經多年凋敝?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歷史謎團?終於,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老報紙中找了答案……
點擊播放 GIF 0.0M
4月20日凌晨0時30分,起爆瞬間。孟雨涵 李茂君 司佔偉 攝
90年代滬上特大型建材中心
對於很多住在滬西的老上海人,真北路1531號,絕不是一個陌生的門牌號。這裡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是上海一家特大型建材中心,名叫「新黃浦愛奇·愛特大型建材配售中心」。
1997年6月26日的《解放日報》上這樣報導:
日前開工的新黃浦愛奇·愛特大型建材配售中心,和麥德龍、汽車市場、輕紡市場等一起,構成西上海大型配銷市場群落。「新黃浦愛奇·愛特」佔地270畝,總投資4億元。首期工程佔地90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計劃年底建成。該中心主營建材飾材、家具家電、廚房用具、展銷、建築諮詢、裝修設計服務及配套服務,將成為上海最大的特大型倉儲建材配售中心。
新黃浦愛奇·愛特曾連續多次在《新民晚報》上刊登過招聘廣告。
1998年4月6日,《解放日報》再次報導了它「正式落成」的消息,並在標題中突出,它是當年的商業業態巨無霸:
新黃浦愛奇·愛特配售中心坐落於滬寧高速公路的上海起點處,與「麥德龍」比鄰,作為國內首家亮相的MALL,它為上海西部大市場再添亮色。它佔地270畝、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已落成的首期工程佔地90畝、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擁有400個車位。新黃浦A&A以居家為主題,首期營業的有建築裝潢材料、家具及居家用品、辦公家具及文具用品、食品等4大賣場,由於進貨渠道直接,流通中間環節減少,數萬種商品全部以超低價銷售。據估算,消費者如果在那裡購買安置一個新家的絕大部分用品,可減少開支15%左右。
不過,到2002年後,上海各大報紙,再無有關它的消息。
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崛起
據稱,到2002年時,真北路1531號已經被一位四川綿陽籍商人拿下,將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廣場——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這一點,記者在後來的《解放日報》中找到證據。
2013年3月27日,《解放日報》曾報導過:
近期來自外省市的房地產「大鱷」紛紛投資上海,這是四川興力達集團在普陀區曹安路真光路口開發的規模達41萬平方米的興力達商業廣場模型,該項目將於近日啟動。
在2006年12月19日的《新聞晚報》中,也有關於這個地塊當年情況的描述:
如今的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前身是由四川興力達集團和新長徵集團於2002年共同投資建造的興力達商業廣場,去年年底百聯集團聯合德泓以及達德投資公司收購興力達後,停工半年有餘的興力達商業廣場項目才迎來新生。
然而「興力達商業廣場」的建設並不順利。根據上海市地名管理辦公室公告(2002)公字第4號,該地塊還叫做「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可到了2004年,上海市地名管理辦公室公告(2004)第15號顯示,原名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已在當年7月更名為興力達國際廣場。
此後兩年,興力達國際廣場的建設還是沒有進行下去。直到2006年,當年12月22日的《解放日報》上,一篇《百聯中環購物廣場落戶普陀》則詳細介紹了與它同處一地塊其他項目的「變身記」:
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的購物廣場「百聯中環購物廣場」昨天正式對外營業。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地處普陀區滬寧高速與中環線交匯的真北商圈。由於真北商圈缺乏精品百貨和綜合娛樂設施,百聯中環的主力店引進了東方商廈和世紀環球影城。此外,進駐百聯中環的還有月星家居、世紀聯華、雷歐健身房、星巴克、第一醫藥等,為周邊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消費休閒選擇。
那麼「興力達國際廣場」究竟去哪了?秘密藏在2006年3月7日的《解放日報》裡,一篇題為《百聯接盤興力達加劇真北競爭》說明了真北路1531號當年的命運走向:
因資金鍊問題一度停工的本市最大「銷品茂」(shopping mall)——地處滬西北地區的興力達廣場即將為百聯集團接手……
而隨著商業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百聯中環廣場崛起,一牆之隔的「爛尾樓」更加體驗到了什麼叫「同地不同命」。
解放日報曾報導《百聯接盤興力達加劇真北競爭》。
第三次易主,命運依舊坎坷
2007年,百聯中環購物廣場開業一年後,原本不受圈內人看好,卻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解放日報》 2007年12月17日報導:
在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停車場內,平時江蘇、浙江牌照的車輛就佔4成,到了雙休日,來自蘇浙的客人更多,他們看中名牌服飾、黃金珠寶等商品,平均每個客人消費達380多元。
而今,百聯中環購物廣場更是成為中環商圈裡高速發展的佼佼者。根據2018年1月3日的《解放日報》:
百聯中環購物廣場、五角場萬達廣場、第一八佰伴、合生匯、新世界大丸百貨等30多家監測樣本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
不過,身處同一地塊的真北路1531號「爛尾樓群」就沒那麼幸運了。
2014年10月16日,《東方早報》披露了《百聯集團再次轉讓上海三項目》的情況:
百聯集團全資控股的三個項目正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讓……上海興力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興力達」)100%股權及債權掛牌價格為14.85億元,上海建配龍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建配龍房地產」)100%股權及債權掛牌價格為28.44億元,上海濠泉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濠泉」)100%股權及債權掛牌價格為24.51億元。三個項目合計金額為67.8億元。
這其中,上海興力達項目,正是當年停工直至今日的4幢爛尾超20層高層樓。
第二年,一匹「黑馬」出現——上海衡源拿下這一項目。在後來一場關於「上海中環中心&徐匯濱江項目綠建產品及技術採購交流會」上,上海衡源地產事業部設計中心總經理兼中環中心項目副總經理馬之春介紹了這一項目的總體方案,稱項目是普陀區「十三五」規劃三大城市更新項目之一, 將建高達50萬方的超大體量,關注產業集聚,打造集工作、 生活、休閒、生態與一體的產業生態圈。不過,此後該計劃並未如期展開。
寶能接手成「爛尾樓」終結者
三年後,2019年,該項目第四次易主,由寶能集團接手。根據普陀區規土局發布的《關於普陀區形態規劃展示的報告》,將加快推進百聯購物廣場辦公樓項目(含「中環百聯」等項目)更新建設,該地塊發展得以真正提速。
寶能集團上海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該地塊項目已「爛尾」多年,不僅其建築的結構安全性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原先的設計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雖然爆破拆除會造成成本及開發周期的增加,但唯有徹底清除原有「爛尾樓」,設計上才能突破枷鎖,所以最終決定以爆破的方式對本項目進行重新開發建設。
於是,在今晨0時30分,伴隨著連續乾脆的爆炸聲穿破寂靜夜空,真北路1531號終於迎來嶄新而明媚的新篇章。
根據規劃,該項目暫定義為「寶能中環中心」,依託上海中環百聯市級商圈區位優勢,以及中環線和滬寧高速入城段優越的交通條件,擬新建27.5萬方商辦建築,並結合現有中環百聯項目重新整體打造,塑造集品質辦公、風尚購物、休閒餐飲、文化演藝、高端酒店、行政公寓為一體的新生代城市綜合體,引領城市功能和形象全面升級,成為中心城市文化客廳、上海門戶新名片,打造普陀區新地標。
寶能項目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