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是一國之主,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所以,為了朝代可以傳承得更久,延續血脈就成了皇室裡很重要的事情。據史書記載,唐太宗的這一生中總共有十四個皇子和二十一個公主。其中,最小的是生於公元634年的新城公主。她是唐太宗的小女兒,還是一位嫡系公主,她的生母還是長孫皇后。
這位新城公主自幼就深得李世民的寵愛,在她八歲的時候,李世民就賞賜了封地,還賜給她額外的賦稅。這都是一般公主出嫁時候才能享有的榮譽,而新城公主只有八歲的時候就享有了,可見李世民是有多寵愛他這位小公主。而且根據大唐的規章制度,國境內的有名的山脈名字是不能被當作封號的。李世民卻把賜給新城公主的封地賜名衡山郡,還冊封新城公主為衡山郡公主。但後來唐高宗繼位之後,又改回原來的新城公主。
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李世民的愛將魏徵病危,李世民決定把新城公主賜婚給魏徵的長子,以此了解魏徵的心願。魏徵病逝後,因為新城公主還尚未成人,婚事就被暫且推遲。後來,魏徵以下犯上的罪證被李世民發現,李世民一氣之下將新城公主與魏徵長子的婚事取消。貞觀二十三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李世民一心想要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出嫁,所以決定將新城公主嫁給長孫家族的子弟。然而,直到李世民病逝的時候,婚事沒有籌備完,而李世民病逝之後所有皇室都得守孝三年,緊接著這場婚事又被擱淺了。
唐高宗繼位之後,由於他跟新城公主從小就感情深厚,還都是長孫皇后所生,非常疼愛新城公主的李治決定讓新城公主守孝一年便完婚,但大臣們不同意,必須要讓新城公主守孝三年才能出嫁,否則就是不孝。最終,新城公主在三年之後才得以完婚。
完婚之後,新城公主與駙馬日子過得幸福美滿,但好景不長,長孫無忌被別人指證,說他謀反,這件事直接導致整個長孫家族包括駙馬全都被流放在外。過了不久,駙馬遇害的消息傳來,新城公主得知後,一蹶不振,日漸消瘦。
李治見新城公主每日心事重重又心情低落,便想著為新城公主重新賜婚。婚配之後,新城公主一直思念前駙馬,身體也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幾年後,年僅三十歲的新城公主便病逝了。疼愛新城的李治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還認為是現任駙馬沒有好好照顧新城,就將駙馬賜死,並且將他家人全部流放。
就這樣,新城公主過完了她坎坷而短暫的一生。後來,李治下令讓新城公主下葬的事宜都以皇后的厚葬規格來實行。這也是唐朝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次公主厚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