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最愛的嫡女,先後許配給三個人,死後以皇后之禮入葬

2020-12-28 筆寫趣史

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因為皇帝要靠長子來繼承皇位,特別是嫡長子,身份要比庶子高貴得多。雖然對待兒子是這樣,但皇帝對於女兒,大多還是更喜歡最小的。

就好比朱元璋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為了這個女兒,朱元璋甚至赦免了其生母張美人殉葬。還有乾隆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她雖然不是皇后嫡出,卻被封為「固倫公主」,乾隆還將她許配給寵臣和珅的獨子豐紳殷德。嘉慶也是為了這個小妹妹,在清算和珅的時候,留他一具全屍,且沒有牽連豐紳殷德。

而除了朱元璋和乾隆以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同樣偏愛自己的小女兒,衡山公主。《唐六典》中記載:

「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

可唐太宗卻將愛女封為「衡山公主」,可見他對其的喜愛之情。

衡山公主之所以得寵,不僅僅因為她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兒,還有她是長孫皇后所生,名正言順的嫡公主。而她不只是得到父母的疼愛,就連哥哥唐高宗李治,也是將她捧在手心裡護著。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唐太宗最愛的嫡女,衡山公主。衡山公主出生於貞觀八年,一生先後許配給三個人,死後還以皇后之禮入葬,足見她有多受寵。

第一次婚約,魏叔玉

說起魏叔玉,可能很多人對他都不太熟悉,不過說起他的父親,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的父親就是唐朝著名宰相、被唐太宗視為自己一面鏡子的魏徵。在衡山公主九歲的時候,唐太宗就做主,將她許配給魏叔玉。

當時唐太宗這樣做,主要出於兩個原因:其一魏徵敢於直諫,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深得唐太宗賞識,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魏叔玉自然有過人之處;其二魏徵官至宰相,將愛女嫁至魏府,也算門當戶對。

然而就在這一年,魏徵病重,沒多久就去世了。對於忠臣的去世,唐太宗十分傷心,廢朝五天,連連說失去魏徵,就猶如失去一面鏡子。誰知幾個月後,侯君集就因謀反罪被處死,由於他曾得到魏徵力諫,於是魏家也被牽連進來。為了女兒著想,唐太宗就取消了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

第二次婚約,長孫詮

幾年過後,衡山公主漸漸長大,唐太宗再次為女兒考慮婚姻大事。出於魏叔玉的前車之鑑,這次唐太宗不再找大臣幫忙,而是決定親力親為,親自為女兒挑選一門最佳的婚事。

在經過反覆對比後,唐太宗最終選中青年才俊長孫詮。選他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長孫詮才貌雙全,與衡山公主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第二長孫詮是長孫皇后的娘家人,這就避免再次發生魏家之事。

於是衡山公主的婚禮事宜便積極展開,可惜還沒等到公主出嫁,唐太宗就去世了。由於公主要為唐太宗守孝三年,所以婚禮不得不中斷。三年後,唐高宗李治將妹妹改封為「新城公主」,又親自為妹妹操辦婚事,除了增加大量嫁妝外,還為妹妹增邑5000戶。就這樣,新城公主正式下嫁長孫詮。

公主和長孫詮成親後,夫妻感情非常好,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又出事了。唐太宗將愛女許配給長孫詮,就是認為他來自長孫家族,不會出岔子。可他沒想過,自己不會清算長孫家,不代表兒子不會清算長孫家。顯慶四年,唐高宗對長孫家族動手,長孫詮也受到牽連,最終死於流放途中。

第三次婚約,韋正矩

新城公主與長孫詮本來感情就很好,丈夫一死,公主十分悲痛,整日鬱郁寡斷,再也沒有笑過。唐高宗見到妹妹這樣,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於是決定再為妹妹選一門好親事。

最終,唐高宗將妹妹許配給出自京兆韋氏家族的韋正矩。韋正矩因為娶了公主,一時間平步青雲,在朝中好不威風。然而新城公主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她始終忘不了前夫長孫詮。

龍朔三年,新城公主病重,唐高宗為妹妹修建福寺祈福,然而新城公主還是病逝了。唐高宗悲痛不已,將妹妹之死歸咎於駙馬韋正矩,還沒等刑部審訊,唐高宗就下令處死了韋正矩。不僅如此,唐高宗還下令:

「其葬事宜依後禮。」

新城公主這一生,得到父親唐太宗、哥哥唐高宗的無限寵愛,最終還能以一個公主的身份,擁有一個皇后規格的葬禮,雖然在婚姻上並不是十分幸福,但這份恩寵,可謂是整個唐朝獨一無二的。

(參考文獻《唐六典》《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唐太宗李世民》最端莊賢惠的長孫無垢,李世民卻最愛吉兒
    《唐太宗李世民》是在1993年拍的一部古裝電視劇,是一部經典老劇。該劇講述了大唐開國史的歷史,也講述了一代英主李世明的豐功偉成績和感情經歷。劇裡面最經典的是李世明與長孫皇后、楊吉兒、阿史那燕的感情糾葛。
  • 長孫皇后:天下第一賢后 || 讀史札記 || 天山夜話 || 燈下漫談之六
    張居正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天空中,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無疑是一道明亮的光束。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人們只知道這是唐太宗知人善任,善於納諫,廣開言路的結果,殊不知在幕後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在時時引導,規勸,矯正著唐太宗,使他不犯或少犯錯誤。
  • 公主突然去世,皇帝下令以皇后之禮葬,隨即處死駙馬
    這段時間我們聽到了很多關於深受皇帝寵愛的公主的事情,其中最有名的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不僅受到父母的寵愛,連她的皇帝哥哥們都很聽她的話,比如李顯和李旦。但是即使像太平公主一樣受到寵愛的人,最終也沒能以皇后的禮節下葬,因為她被侄子李隆基處決了。
  • 康熙最愛的女兒,擁有嫡女的稱號!卻因生前榮寵,死後悽慘無比
    康熙最愛的女兒,擁有嫡女的稱號,卻因生前榮寵,死後悽慘無比在清朝的歷史中,皇子得寵,很有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而皇女得寵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康熙有一個女兒,雖然不是嫡出,但深受其寵愛,這位公主被封為「固倫榮憲公主」。
  • 蕭皇后到底有多漂亮?為何五十多歲的她還能迷倒唐太宗?
    蕭皇后到底有多漂亮?為何五十多歲的她還能迷倒唐太宗?
  • 獨孤信和他的三個皇后女兒
    為人父母的都想著兒女能夠成龍成鳳,出人頭地,這不僅是作為父母的美好期望,也是父母本性愛之使然。說起中國歷史上最牛的三姐妹,很多人會想起 民國時期的宋氏三姐妹,然而歷史上比宋氏三姐妹還要厲害的家族你知道是誰嗎?
  • 古代史上最偉大女將軍,先後嫁給四位國王,死後被多次配冥婚
    婦好死去後被安葬在都城旁邊,陵墓裡出現的祭禮痕跡,表明死後常常商王仍然常常祭拜,又被賜為辛,成後母辛或者辛母,辛是商祖先高辛氏的字,被賜這個辛號,代表婦好得到的榮譽極高。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員,她也是祖己引的母親。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長孫皇后:是賢后也是賢妻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近千位皇后,其中確有不少是這樣的。當然,毒後有之,賢后亦有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髮妻——長孫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後來,高士廉慧眼識人,發現李淵次子李世民才華出眾,便做主將年僅13歲的長孫無垢許配給他。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與16歲的李世民喜結良緣,也開始了自己的逆襲之路。
  • 隋煬帝的蕭皇后與唐太宗李世民之間為什麼會產生「緋聞」?
    在前文《「六味地黃丸」:隋煬帝的蕭皇后真的先後嫁給六位帝王嗎?》中,本鬼提到隋煬帝的蕭皇后一生中只有一次婚姻。然而蕭皇后卻被如今某些人造了很多「緋聞」,其中最過分的是與唐太宗的「緋聞」。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長孫皇后生性儉約,所用之物,夠用即可,決不浪費。唐太宗對長孫皇后越發禮待,經常與長孫皇后商論賞罰之事,長孫皇后說:「臣妾是婦道人家,豈敢幹預政事?」唐太宗堅持與長孫皇后商討朝政,長孫皇后竟不回答。當時長孫皇后哥哥長孫無忌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輔佐唐太宗登基的功臣,被唐太宗視為心腹,委以重任,出入臥室,將朝政委託給長孫無忌。長孫皇后堅持說不可,經常對唐太宗說:「臣妾是皇后,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外戚呂家、霍家都是血淋淋的教訓,還請陛下不要讓臣妾的哥哥當宰相。」
  • 清平樂:趙禎對曹皇后到底算不算愛?即使算也太傷人,不要也罷
    一句話趙禎愛誰好像都不會愛她,曹皇后只能一邊看著自己最愛的人和別人秀恩愛,不斷讓自己難堪,一邊還要保持微笑假裝大度。而趙禎對曹皇后,一直是猜忌,哪怕她曾以死相護,都不能得到他徹底的信任。曹評此時才知道原來姑姑在中宮地位並沒有他想像中的穩固,趙禎並沒有他想像中的愛他姑姑。曹評怕了,怕連累皇后,害了整個家族,曹評後來說:我很喜歡公主,但我更愛我的家人。而曹評的父親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如果官家肯把徽柔許配給你,當年早就許配了。
  • 漢宣帝劉詢與許皇后悲苦之戀
    他性格自由,愛遊歷,在市井之中,他深切體會到百姓的疾苦,也獲得不少社會經驗。當他跑到長安郊外的杜縣時,站在土山之上,望著下面的炊煙,心想將來一定要葬在這裡,因為這裡平靜,安逸,沒有殺戮,沒有爾虞我詐。當然,也要與最愛的人長眠在一起。劉病已對未來似乎很樂觀。掖庭令張賀原來是太子劉據的部下,他對劉病已非常好,還出錢供他讀書。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在以他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中,《唐太宗李世民》堪稱經典。 這部劇於1994年播出,距今已過去26年。《唐太宗李世民》屬於「古偶言情劇」,男主角林俊賢高大俊美、英氣逼人,女主角傅藝偉豔麗嫵媚、光彩照人。那時剛出道的童愛玲在劇中扮演「長孫皇后」,扮相秀麗溫婉、雍容華貴,得到了許多「長孫粉」的認可。
  • 蕭皇后真的陪過六位君主嗎?其實,大家都被影視劇騙了
    之後,隋文帝想在西梁國中選一位公主許配給晉王。於是,蕭氏的母親知道後,便開始挑選。經過佔卜之後,其他女兒都不適宜嫁給晉王,只有蕭氏適合。於是,便將蕭氏嫁給了晉王,被封為晉王妃。蕭氏性格沉穩,知書達理,勤奮好學,深受隋文帝和他妻子獨孤氏的喜愛。而且,蕭氏與丈夫楊廣的關係十分融洽,夫妻和睦家庭圓滿幸福。後來,楊廣登基做了皇帝,蕭氏便順理成章的被封為了皇后。
  • 富察皇后、如懿、令妃,誰才是乾隆的最愛?
    同為討論富察皇后、繼後那拉氏、令妃三人誰才是乾隆最愛的作品,《延禧攻略》中描寫的那個乾隆後宮更接近史實,而《如懿傳》已經戲說到了接近架空的地步。真想不到,我這個常年diss於媽的人,居然有一天會說他的劇尊重史實,我的內心也是非常掙扎的啊!但是事實如此,我也不能睜眼說瞎話。很多看了《延禧攻略》愛上帝後CP的觀眾,覺得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感情線也太甜了吧?
  • 【文化ing】富察皇后、如懿、令妃,誰才是乾隆的最愛?
    同為討論富察皇后、繼後那拉氏、令妃三人誰才是乾隆最愛的作品,《延禧攻略》中描寫的那個乾隆後宮更接近史實,而《如懿傳》已經戲說到了接近架空的地步。真想不到,於媽的劇居然有一天會尊重起史實來。很多看了《延禧攻略》愛上帝後CP的觀眾,覺得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感情線也太甜了吧?因為人家本來就是那麼甜啊!
  • 宜修皇后:綿裡藏針,心狠手辣的她,是個可惡又可憐的人
    最重要的是,兩人患難與共,共同經歷了奪嫡最艱難的時刻。當時還是皇子的四王爺,在得知宜修懷孕的消息,高興許下了承諾:若是皇子,她將成為被他的正妻。如果皇后之位必須是烏拉那拉氏的話,那就只能採取大面積撒網的方式:通過和多位皇子聯姻,這樣不管誰當上了皇子,那麼皇后的位置都跑不了。當時的四王爺雖然也是候選人之一,但他平常一副淡泊名利的樣子,也一直不被外界看好。自然許配給四王爺的,也只是一個庶出女子。
  • 正說孝穆成皇后:出身名門的薄命女,無兒無女死後也不得安寧
    清朝的開國功臣鈕鈷祿·額亦都的後裔中,因為出了不少后妃,其家被稱之為「鳳巢之家」,但她們多半都是繼室命,比如孝昭、孝和、孝貞,都是繼室出身,只有崇德帝皇太極和道光帝旻寧的鈕鈷祿是原配。不幸的是,崇德帝的原配妻子因為早亡而被透明、被無視,連個皇后稱號都沒混上;本文主角道光帝的原配妻子,比前輩姑奶奶強點,雖然生前沒戴上鳳冠,但好歹在死後被丈夫追封為孝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