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是賢后也是賢妻

2021-02-23 凱風清韻



因為《甄嬛傳》等宮鬥劇的影響,一提到「皇后」,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要麼是攻於心計的惡女人,要麼是念叨著「臣妾做不到啊」時扭曲誇張的臉。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近千位皇后,其中確有不少是這樣的。

當然,毒後有之,賢后亦有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髮妻——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

長孫皇后大名喚作長孫無垢,其父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是當時名流高士廉的妹妹。出身名門,長孫無垢本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想到在她八歲時,卻突遭家族變故。

公元609年,長孫晟離世,隨後當家的長孫安業是長孫無垢的異母兄長,他把高氏及其一雙兒女——長孫無忌和長孫無垢,統統趕出家門。

無家可歸的長孫無垢只能和母兄一起去投奔舅舅高士廉,好在高士廉並沒有嫌棄他們,而是將他們安頓妥帖並悉心照料。


(唐太宗李世民)

後來,高士廉慧眼識人,發現李淵次子李世民才華出眾,便做主將年僅13歲的長孫無垢許配給他。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與16歲的李世民喜結良緣,也開始了自己的逆襲之路。

據《舊唐書》記載,長孫無垢婚後回家省親時,高士廉的小妾張氏曾在長孫無垢的住處看見一匹高頭大馬,覺得蹊蹺,便將此事告訴了高士廉。高士廉於是命人佔卜了一番,佔卜者說:「此女貴不可言」。

果然,如卦象所言,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而長孫無垢順理成章成為秦王妃。

成為王的女人後,長孫無垢的首要任務是為李家開枝散葉。她接連生下李承乾、李泰、李麗質等兒女。見到此血脈人丁之興,李淵對李世民一家的恩寵也越發多了起來。

可恩盛則妒生,由於李世民功勳卓著,引發了以太子李建成為首的很多人的猜忌,兄弟之間明爭暗鬥十分嚴重。

為緩和兄弟朝堂矛盾,長孫無垢也在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她為籠絡人心,時刻放低姿態,一方面進宮細心侍奉唐高祖李淵,以獲取公婆支持;另一方面加強與各妃嬪的交流來往,以彌補嫌隙。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一向與丈夫同進退的長孫無垢自然也沒有無動於衷。她親自上陣為將士們分發盔甲。《新唐書》記載:「後親慰勉,士皆感奮」。

隨後,李世民成功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唐高祖李淵立為皇太子,長孫無垢也被冊封為皇太子妃。

雖然長孫無垢討好後宮和上陣激將的出發點存在爭議,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不斷為丈夫謀取利益倒也無可厚非,至少對於李世民來說,長孫無垢不愧為賢內助。

於是,李世民登基為帝後13天,這位賢內助便被冊封為皇后。至此,長孫無垢開始了十年風光無限的皇后生涯。

如今,已經站在女性權力的最高峰,長孫無垢的苦日子也算熬完了,但她又給自己立下了另一個目標——做一代賢后,真正母儀天下。

其實,長孫皇后是頗有政治才華的,但她深知後宮幹政的後果,處處謹言慎行。有時,唐太宗想與她討論政事聽聽她的意見,長孫皇后也是一再推脫,說自己只是個婦道人家,幹預政事仿佛母雞報曉。就算唐太宗一再追問,她還是閉口不言。

而且,她還不願意唐太宗對其家族過分恩寵。

比如,唐太宗一直對一同成長、並為他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舅兄長孫無忌十分鐘愛,任命其擔任多項要職。但長孫皇后對此卻十分反對,時常勸唐太宗說:妾身已經是尊貴至極的皇后,實在不想朝廷上下都是自家兄弟子侄。

外戚專權之事,古已有之,長孫皇后的立場很明確,要從自己這裡,防微杜漸。


但皇后的勸說還是阻止不了唐太宗對長孫家族的青睞有加。如此,長孫皇后只得私下勸說自己的哥哥主動辭去一些要職才肯罷休。

不過,對於那個和自己「有仇」的異母兄弟長孫安業,長孫皇后卻是「區別對待」。

貞觀元年(627年),當初將長孫皇后趕出家門的哥哥長孫安業與李孝常等人謀反,東窗事發,按律當斬。但長孫皇后怕世人指責她公報私仇有損皇帝威儀,便流著淚向唐太宗為長孫安業求情。

後來,唐太宗只好誅殺了其他罪犯,長孫安業倖免於難。

不偏袒不記仇,深明大義的長孫皇后堪稱「大女人」。正是這樣的種種,讓長孫皇后在唐太宗的後宮裡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且常年穩登後位不動搖。最為難得的是,她也沒有恃寵而驕,在女權主義思潮嚴重的唐朝,沒有做出半點逾禮之事,謹守皇后本分。

或許是一生兢兢業業操勞過度,36歲那年,長孫皇后因病早逝,拋下相濡以沫20多年的丈夫撒手人寰。

唐太宗痛失愛妻,悲傷不已。特別是想到自己當初生病時長孫皇后悉心照料,甚至在腰間別上毒藥隨時準備殉情的情景,不覺悲慟萬分。

也因為一生賢良,長孫皇后亡故後獲諡號「文德」。這個諡號實為非同一般——在古代禮法中,只有當單諡不足以概括逝者的全部美好品德時,才會用上復諡。從漢朝以來,還沒有哪個皇后能獲此殊榮。而且,長孫皇后不僅能用極為罕見的復諡,還都是美好的字眼,尤其「文」字,是唐朝備受尊崇的諡號,足以見得長孫皇后在唐太宗及世人心中的地位。


(昭陵)

之後,長孫皇后葬於昭陵玄宮,唐太宗親自為愛妻撰寫碑文。下葬時,還特意挑選了十幾名挽郎。他容不得別人對亡妻的一絲不尊重,服喪期間,中書舍人許敬宗因不小心笑出了聲,被連降三級,從京官直接貶為地方官員。此外,唐太宗還在長孫皇后的陵寢外修建棧道,命人如長孫皇后在世時一般供養,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昭陵。

但是,如此悼念亡妻的做法,遭到了一位大臣的反對,他就是魏徵。

(魏徵)

《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帶魏徵一起登上層觀,並指示魏徵眺望。而魏徵說:我看不到獻陵(唐高祖的陵寢),只看到了昭陵。

今人可能不甚理解,其實,在那個以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唐太宗的做法是有悖禮教的,因此,魏徵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過失。

如此,唐太宗也只好忍痛拆除了層觀。這就是著名的「望陵毀觀」的故事。

但唐太宗還是擱不下對愛妻的追思。在看到長孫皇后的兒女因思念母親而悲傷過度後,唐太宗毅然決定,親自撫養李治和晉陽公主。從而,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親自撫養皇子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親自撫養公主的皇帝。

由此可見,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愛是深沉而實際的,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男人做丈夫,長孫皇后的賢良才能更好的得以表現,兩人相得益彰,明君與賢后終成流芳佳話。


轉載請註明來自凱風清韻(ID:kaiwind-qingyun)

投稿郵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我們在這裡 · 靜靜等著你.

相關焦點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而提及女性的德、賢二字,歷史上這樣的一個人應有一席之地,那就是有才德更有賢名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是何許人也?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名字史上並無記載,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身份尊貴,稱其為古代名媛一點也不為過。
  • 長孫皇后:天下第一賢后 || 讀史札記 || 天山夜話 || 燈下漫談之六
    內有賢后,天下安得不太平。張居正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天空中,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無疑是一道明亮的光束。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皇后隨之成為太子妃。李世民登基為帝後,冊封長孫皇后為皇后。成為皇后的她,還經常與丈夫一起共執書卷,談古論今,發表獨特見解。大唐初期終於迎來了令後世魂縈夢繞的政治高峰,貞觀之治。長孫皇后所起到的作用,高棟先生已有詳盡的敘述,我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生母的薨逝和太上皇李淵的駕崩,給長孫皇后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 長孫皇后:大唐「貞觀之治」最大的幕後功臣
    在展開正式的論述之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長孫皇后(諡號文德)的生平。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的母親,與初唐名臣,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司空長孫無忌是嫡親兄妹。 長孫皇后,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十三歲,嫁給唐國公李淵次子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為秦王(李世民)正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冊封為皇后,誕下三子四女。 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病逝,終年三十六歲,諡號文德皇后,葬於昭陵,史稱 「千古賢后」,著有《女則》、《史論東漢明德馬後》、《春遊曲》。
  • 童愛玲丨一代賢后,長孫無垢
    ▼長孫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李世民的髮妻。有關她姓名的記載,只有一個小字觀音婢,名未可知。1994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編劇賦予了她一個很美的名字——長孫無垢。長孫無垢的扮演者——童愛玲,生活中也是溫溫柔柔的樣子,十分耐看。
  • 最幸福的皇后——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長孫皇后
    這個宮妃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孫皇后!她是一個賢后,一個著名的賢后,卻也因為她的賢名太出眾,世人漸漸忘記了她是賢后的同時更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是一個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皇后!一切還是從長孫皇后的離世說起吧!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后病逝,太宗依據愛妻以山為陵的遺言,將其埋葬在九嵕山,皇后入葬元宮後,太宗做了兩件前所未有之事:他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這種對已逝之人卻供養如生的例子極其少見,幾乎為太宗首創。可見在太宗心裡,長孫皇后永遠是活著的。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長安人,出身名門,不過家道中落,父親是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高氏出身名門望族渤海高氏。曾祖父高飛雀,在後魏被追贈為太尉。祖父高嶽,在北齊官拜侍中、左僕射、太尉、清河王。父親高勵,字敬德,是北齊樂安王、尚書左僕射、隋洮州刺史。左、右僕射,侍中都是宰相。
  • 兩位馬氏美女:一位是長孫皇后的偶像,另一位與長孫皇后齊名
    ,另一位與長孫皇后齊名李世民能當上皇帝,大舅子長孫無忌立了大功。但凡是李世民犒賞功臣,長孫無忌得到的賞賜總是名列前茅。李世民為了犒賞大舅子,提拔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知道之後,向李世民提出意見,希望罷免長孫無忌的宰相職位。李世民不肯聽老婆的話,依然堅持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沒辦法,只好找到哥哥長孫無忌。長孫皇后先是講了漢朝呂后和霍皇后家族的悲劇,然後對長孫無忌說:」我不想娘家遭遇呂氏和霍氏家族那樣的悲劇。
  • 長孫皇后是真的沒有心機嗎?
    一直到李唐執掌天下,李世民即位後,長孫氏被封為皇后,她更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照顧、影響、甚至是勸諫著李世民,幫助他更好的治理這龐大的唐帝國,並憑藉著自己出眾的才華和廣闊的胸襟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將唐太宗的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消除了太宗的後顧之憂,至此長孫皇后被稱為一代賢后,被當做古代女性的典範和楷模。
  • 帝王之妻的標杆:長孫皇后
    對此,長孫皇后很識進退。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本就與李世民是好友,又有輔佐皇家之功勞,李世民將他視為心腹。長孫無忌所受的禮遇,其他文武官員都無法相比。李世民多次都想命他擔任宰相,可是長孫皇后堅決反對,說:「我身在皇宮,長孫家所受榮華,已至頂點,實在不願兄弟再掌握權柄。呂雉家、霍光家、上官桀家,都是血淋淋的教訓,還請陛下理解。
  • 長孫皇后逝世後,李世民納了5位女子進後宮,分別是怎樣的結局?
    在貞觀十年的時候,唐太宗的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逝世於立政殿,終年三十六歲。這位文德皇后長孫氏一生輔佐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在後世中有著「千古賢后」的美名。在《全唐文》中記載著唐太宗在長孫皇后逝世後,又納了五位女子進入後宮,這五位女子分別是:蘇氏、兩位蕭氏、武氏和徐氏。
  • 長孫皇后家門不幸,因為兩個哥哥,差點毀一世「英名」
    長孫皇后她是家裡老小,有兩位哥哥,一個叫長孫安業,一個叫長孫無忌。俗話說「長兄如父」,可是這位哥哥可厲害了,父親去世後,為了獨霸家產,把弟弟妹妹趕出家門,幸好有舅舅收留,他倆才免於一難,也是家門不幸,出來這麼一個六親不認的哥哥。擱誰身上都得記仇,可是長孫皇后發跡後,她沒有責罰長孫安業,而是起用了他,足見這位皇后的胸懷真是廣闊,與男人相比毫不遜色!
  • 四大賢后,每一位都母儀天下.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無疑是最高的統治者,那麼與皇帝一同享有尊貴殊榮的還有皇后。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後,自己成為始皇帝,但是他的一生都沒有立皇后,後人對此也是眾說紛紜,人們認為秦始皇是受了其母親的影響,導致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後。
  • 她們都幫丈夫登上帝位,為何長孫皇后風光無限,王皇后卻被廢棄?
    要是談論起中國古代的賢后,你首先想到的會是誰?是漢武帝的皇后,美名傳頌千古的衛子夫,還是乾隆皇帝身邊「白月光」一般存在的富察容音?但想必大家還忽略了一個人,他就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李世民能被後世稱讚為勤政愛民的明君,與長孫皇后也是分不開的。
  • 長孫皇后:婚姻最好的樣子,是與你比肩而行
    宮鬥劇看多了,容易產生一種錯覺,好像皇宮裡得寵的永遠是善良的妃子,而皇后娘娘大多陰險狠毒、不得善終。但剝開歷史的層層迷霧,你會發現,歷史絕不像電視劇一樣狗血。大唐王朝的千古賢后長孫無垢優雅聰慧,端莊賢淑,作為一個女人活到了極致,不僅倍受世人稱讚,也贏得了世間最美的愛情。
  • 一代賢后:長孫皇后,她為何會得唐太宗如此深愛,只因她值得
    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哀婉的愛情故事;更有著唐太宗與長孫皇后這樣舉案齊眉、相互扶持的動人感情。提及浪漫,我們總是會不可避免地想到愛情。但我們似乎總是把焦點放在了他對於政治、對於國家、對於那一場「玄武事變」,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在他的身後,那個一直陪伴並且給予她支持的女人——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便是唐高宗李治的母親,國舅長孫無忌的妹妹,但是我們似乎很少看到她的蹤跡,那是因為這樣一個女子,在36歲那一年便因病逝世,離開了唐太宗。所以關於她的資料我們很少會注意得到。
  • 李世民的嫡女出嫁,長孫皇后卻重賞魏徵,學者:長孫皇后真聰明
    公元613年(隋朝大業九年),唐國公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大婚,新娘子是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這位長孫氏是名將長孫晟的女兒,因為父母雙亡,被異母兄弟所不容,寄居在舅舅高士廉家中。當年,新郎李世民只有16歲,新娘長孫氏僅有13歲。誰也沒想到,這對年輕的小夫妻,在13年後,會成為大唐帝國的皇帝和皇后。
  • 中國古代四大賢后都有誰,每一位都曾母儀天下!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無疑是最高的統治者,那麼與皇帝一同享有尊貴殊榮的還有皇后。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後,自己成為始皇帝,但是他的一生都沒有立皇后,後人對此也是眾說紛紜,人們認為秦始皇是受了其母親的影響,導致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後。
  • 長孫皇后寧肯去死,也不接受李世民的大赦恩典,結果真的死了
    《資治通鑑》記載,長孫皇后素有氣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得了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長孫皇后頻繁生育,33周歲的時候,就生育了7個子女,分別是嫡長子李承乾、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外加四個女兒。身體狀況不佳的長孫皇后,被頻繁的生育拖垮了身體。長孫皇后生下幼女新城公主之後,身體就每況愈下。
  • 中國古代十大賢后
    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五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后,永平七年陰麗華逝,在位二十四年,東漢君臣上其諡號為"光烈皇后"。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后。 3-文獻皇后
  • 雙魚女有多優秀,一代賢后長孫皇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雙魚女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賢惠的妻子,這個「旺夫」的星女一定是雙魚女,例如:一代賢后長孫皇后生於公元601年3月12日,是個不折不扣的雙魚女,對丈夫裨益良多,善於勸諫,雙魚座的女人是一個懂得理解,諒解和「善解人意」的人,這樣的女人會讓男人活得很輕鬆,能給自己的男人像及時雨一樣的幫助,如果越成熟和成功的男人,也許會對這種女有一種生活上的依賴和依戀,雙魚女一旦愛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