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逝世後,李世民納了5位女子進後宮,分別是怎樣的結局?

2020-12-23 任克說

在貞觀十年的時候,唐太宗的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逝世於立政殿,終年三十六歲。這位文德皇后長孫氏一生輔佐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在後世中有著「千古賢后」的美名。在《全唐文》中記載著唐太宗在長孫皇后逝世後,又納了五位女子進入後宮,這五位女子分別是:蘇氏、兩位蕭氏、武氏和徐氏。那麼這五位女子在進入後宮後又分別有著怎樣的遭遇呢?

雖然這五位女子長得都十分的貌美,但是皇帝的後宮最不缺的就是貌美的女子,於是乎蘇氏和其餘兩位蕭氏很就失去了唐太宗的寵愛,成為了後宮獨守空閨的女子。而武氏憑藉自身出色的美貌和嫵媚,此外還有才能,得到了唐太宗的喜愛。但是也正是因為武氏的起點太高了,導致其的位份一直沒有發生改變,等到唐太宗逝世後她仍舊是一位才人。但值得一提的是武氏很會抓住唐太宗的心,知道唐太宗酷愛書法, 尤其是書法中的飛白體後,武氏便開始苦心鑽研飛白體。此外唐太宗還喜歡騎馬,於是武氏又開始練習騎馬,但是都沒有什麼實質上的作用。

徐氏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溫柔女子,能夠寫出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古往今來估計都沒有人能夠拒絕長得好看又有才華的女子吧?長孫皇后就是一位才女,自幼就十分喜愛讀書,所以文學功底就十分紮實,寫下了不少佳作。所以徐氏徐惠進宮後就經常和唐太宗一起討論詩文,所以能夠得到唐太宗的喜愛。

並且徐惠還能夠適當的跟唐太宗撒嬌,唐太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帝,也是位男人。於是徐惠恰到好處的女人姿態更能夠惹得唐太宗的憐惜和寵愛,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惠已經牢牢抓住了唐太宗的心。這也是徐惠能夠成為唐太宗晚年最寵愛的妃子的理由,被世人的稱為「又一長孫皇后」,徐惠逝世後被唐太宗追封為賢妃。

相關焦點

  • 長孫皇后:男人心中的白月光,是怎樣煉成的
    李世民的妻子,就是那個陪著他度過刀尖舔血的歲月,最終走向成功的女人。更有人說:「在中國歷史上,有傳可查的400多位皇后當中,她是當之無愧,最受好評的一位皇后。」所以,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奇女子,不過三十餘載的芳華,卻能留香千古,開出盛世繁花?
  • 對比來看唐太宗的後宮:除了長孫皇后,其他都是工具
    在那個時代,皇帝有個三宮六院是非常正常的事,至於李世民對後宮妃嬪的深深愛意,恐怕只是影視劇的一廂情願罷了。李世民在位23年,只立了一個皇后,那就是正妻長孫氏,在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再沒有立過皇后。
  • 李世民的嫡女出嫁,長孫皇后卻重賞魏徵,學者:長孫皇后真聰明
    公元613年(隋朝大業九年),唐國公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大婚,新娘子是高士廉的外甥女長孫氏。這位長孫氏是名將長孫晟的女兒,因為父母雙亡,被異母兄弟所不容,寄居在舅舅高士廉家中。當年,新郎李世民只有16歲,新娘長孫氏僅有13歲。誰也沒想到,這對年輕的小夫妻,在13年後,會成為大唐帝國的皇帝和皇后。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舅,受到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玄武門之變前夕,高士廉、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密謀,高士廉率獄卒釋放囚犯,發放盔甲兵器,到芳林門助戰,玄武門之變後,秦王當上皇太子,高士廉當上太子右庶子,進封侍中,封義興郡公。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徐惠在唐太宗後宮有多受寵?長孫皇后外唯一被立傳的一位
    徐惠是李世民的后妃中除長孫皇后外唯一被立傳的一位,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注意到,徐惠之所以在青史中留名,並不是因為李世民對其的寵愛,而是徐惠表現出的恰如其分的對朝堂政治的關心,也就是說她的所作所為符合一名合格的后妃所應該做的事。  說起來,李世民的寵愛似乎全部都給了長孫皇后,連帶著愛屋及烏,對長孫皇后所生的孩子也是疼愛有加,不失為一名合格的父親。
  • 長孫皇后:盛唐牡丹,母儀天下,但又有誰知她心中的苦?
    長孫皇后(文德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觀音婢 ,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13歲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後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後冊封為皇后。
  • 帝王之妻的標杆:長孫皇后
    」雖然李世民最後還是發布了這項人事任命,但長孫皇后的態度實在是智慧皇后應有之姿態。 大智慧 巧勸諫 後宮是前朝的延續。長孫皇后不僅將後宮打理的和睦安然,還能憑藉女性的智慧,為夫君糾偏。」而且,長孫皇后對待後宮一視同仁,皆關愛有佳。豫章公主(李世民的女兒)娘親死得早,長孫皇后收養她,視如己出。李世民的后妃以及宮女生病,長孫皇后都會親自安撫探望,從自己的醫藥膳食費用中節省出來拿給大家使用。凡此種種,盡顯母儀之風,宮中無人不愛戴她。
  • 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為什麼長孫皇后屢勸無果?有效溝通是門藝術
    一、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的溝通是什麼方式?長孫皇后做為李世民後宮的管理者,她對貞觀之治的貢獻,和李世民身邊的文武大臣們不同,既不是躍馬提槍,也不是改革弊政,更不是縱論天下,而是不失時機而巧妙的進諫。李世民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一點就通,因此長孫皇后一說這個故事,李世民的憤怒立刻化解。第三件:殺魏徵事件魏徵在朝廷上對李世民頂撞得厲害,讓李世民下不來臺。李世民一路憋著氣回到後宮,感到這股氣實在難以下咽,憤恨地說:「遲早我要殺了這個田舍翁。」
  • 當皇后只要賢良淑德?那是你不了解李世民家彪悍的皇后們
    說起皇后,我們常常想到「端莊大氣」、「賢良淑德」、「母儀天下」等詞彙。 然而,皇后不只是很優雅,皇后也可以很彪悍。例如,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中,有三個與他有密切關係的女人成為了皇后。這三個女人分別是他的祖母元貞皇后獨孤氏、母親太穆皇后竇氏以及髮妻文德皇后長孫氏。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杜絕外戚,輔佐帝治所謂愛屋及烏,又與長孫無忌年少結識,李世民提拔長孫無忌為尚書右僕射(即宰相),卻受到了長孫皇后的反對,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服後,長孫無忌主動放棄了這個職位,長孫皇后認為長孫家族出了一個皇后已是貴不可言,能成為皇親國戚已經是天大的榮幸。
  • 長孫皇后:是賢后也是賢妻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近千位皇后,其中確有不少是這樣的。當然,毒後有之,賢后亦有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髮妻——長孫皇后。隨後,李世民成功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唐高祖李淵立為皇太子,長孫無垢也被冊封為皇太子妃。雖然長孫無垢討好後宮和上陣激將的出發點存在爭議,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不斷為丈夫謀取利益倒也無可厚非,至少對於李世民來說,長孫無垢不愧為賢內助。於是,李世民登基為帝後13天,這位賢內助便被冊封為皇后。至此,長孫無垢開始了十年風光無限的皇后生涯。
  • 長孫皇后是真的沒有心機嗎?
    一直到李唐執掌天下,李世民即位後,長孫氏被封為皇后,她更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照顧、影響、甚至是勸諫著李世民,幫助他更好的治理這龐大的唐帝國,並憑藉著自己出眾的才華和廣闊的胸襟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將唐太宗的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消除了太宗的後顧之憂,至此長孫皇后被稱為一代賢后,被當做古代女性的典範和楷模。
  • 一代賢后:長孫皇后,她為何會得唐太宗如此深愛,只因她值得
    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哀婉的愛情故事;更有著唐太宗與長孫皇后這樣舉案齊眉、相互扶持的動人感情。提及浪漫,我們總是會不可避免地想到愛情。唐太宗李世民,世人對於他的評價總是政績顯著,是一位大有作為的皇帝。以他在政治上的作為,完全稱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但我們似乎總是把焦點放在了他對於政治、對於國家、對於那一場「玄武事變」,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在他的身後,那個一直陪伴並且給予她支持的女人——長孫皇后。
  • 徐惠:為李世民而生的女子
    在盛產才女的唐代後宮裡,徐惠算得上是有資格走地毯籤名的前排人物。也是《舊唐書后妃列傳》裡唯二單獨成傳的唐太宗后妃之一,與長孫皇后比肩。且才名遠播,《全唐詩》收錄了她的五首詩。這樣一個女子,被埋沒在大頭娘娘和小頭皇上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裡成了陪襯女主的反角,怎能讓人心平?
  • 說起大唐盛世,長孫皇后莫過於盛世裡一朵國色天香的牡丹?
    一首《春遊曲》道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的少女情懷,在春情爛漫的桃花映照下,「蘭閨豔質」的長孫氏桃面香腮,秀色可人,把對李世民的情愫毫無掩飾,也只有李世民才明了並獨享了那份「出眾風流」又怎麼一種陶醉與美好。北方遊牧民族的豪邁血液,讓長孫氏那份鮮卑女子特有的對愛情的執著,煥發出光彩,善良與寬容,永遠都是女性的美德。
  • 她們都幫丈夫登上帝位,為何長孫皇后風光無限,王皇后卻被廢棄?
    要是談論起中國古代的賢后,你首先想到的會是誰?是漢武帝的皇后,美名傳頌千古的衛子夫,還是乾隆皇帝身邊「白月光」一般存在的富察容音?但想必大家還忽略了一個人,他就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李世民能被後世稱讚為勤政愛民的明君,與長孫皇后也是分不開的。
  • 兩位馬氏美女:一位是長孫皇后的偶像,另一位與長孫皇后齊名
    ,另一位與長孫皇后齊名李世民能當上皇帝,大舅子長孫無忌立了大功。李世民對大舅子很器重,可謂是賞賜頗豐。但凡是李世民犒賞功臣,長孫無忌得到的賞賜總是名列前茅。李世民為了犒賞大舅子,提拔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知道之後,向李世民提出意見,希望罷免長孫無忌的宰相職位。李世民不肯聽老婆的話,依然堅持任命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沒辦法,只好找到哥哥長孫無忌。
  •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招五大美女入宮,她們的結局如何呢?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此時的李世民,正處在長孫皇后去世後的情感空窗期,五大美女都有填補長孫皇后留下的空缺的機會。宮中美女如雲,競爭非常激烈。蘇氏和兩個蕭氏,很快就掉隊,失去了李世民的寵愛,泯然眾人了。
  • 長孫皇后:天下第一賢后 || 讀史札記 || 天山夜話 || 燈下漫談之六
    這位女性就是唐太宗的結髮妻子,與他共過患難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小名觀音婢,河南洛陽人,出身鮮卑族,為隋朝齊國公長孫晟之女。她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十三歲嫁給唐國公李淵次子李世民,唐武德元年,冊封為秦王(李世民)正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冊封為皇后。人們評論說她「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失誤,保護忠正得力大臣,抑制長孫家族的權勢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