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的「追劇族」有沒有看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法醫秦明》
大江早就想看了
但是——
網友說,這劇口味太重
看了可以減肥……
部分場景太XX
以至於很多畫面被打了「馬賽克」……
【《法醫秦明》影響食慾? 夠膽來看】改編自安徽法醫秦明文學作品《第十一根手指》,展現公安法醫的敬業、智勇、艱辛的電視劇《法醫秦明》正在熱播。主創們表示由於道具過於逼真,拍戲期間食慾大受影響。這裡不僅有扣人心弦的破案故事,說不定還有「減肥瘦身」的意外效果收穫哦!
看到這樣的網評
大江有點想放棄啦!
法醫秦明?
大江覺得名字好熟
回憶了一下
他不就是蕪湖女大學生墜樓事件
為蕪湖警方說公道話的「大V」嗎?
我們傾盡心血力查真相,被辱罵也就罷了,我們可以忍受屈辱。律師家屬閱卷後認可確鑿的結論,只看報導的人憑什麼罵他們?就因腦補「真相」未滿足,就要挖他人隱私,辱死者家屬,阻逝者安息?別來噴我,就算噴死我,我也要為逝者為家屬為真相鳴聲不平!(2016年1月9日發表於新浪微博)
翻翻他的微博,沒錯就是這位!
大江順便看了@法醫秦明 的個人資料。原來,他是咱們蕪湖高校——皖南醫學院法醫專業培養的高材生!
秦明,1981年1月生於安徽省銅陵市,畢業於皖南醫學院。
目前,秦明有三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
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主檢法醫師。
第二重身份:
電視劇《法醫秦明》的原著作者。小說《屍語者》系列作者。 主要作品:《屍語者Ⅰ-公安廳從未公布的法醫禁忌檔案》 《無聲的證詞》 《第十一根手指》 《清道夫》 《逝者證言——跟著法醫去探案》 《倖存者》。
第三重身份:
在網上,他是一名幫網友排憂解難、與網友熱情交流的法醫「老秦」。@CCTV年度法治人物 稱法醫秦明為「不一樣的網紅」,說他:「除了寫小說,做科普,還幫廣大網友排憂解難。破得了謠言迷信,識得出不明傷痕,當得了專家,賣得了呆萌…關鍵是,在專業領域中,他也是槓槓的!這樣的法醫還不給我來一打?」
從法醫先鋒到網絡作家,他用網絡小說讓人們逐漸了解法醫群體。「萬劫不復有鬼手,太平人間存佛心」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不少蕪湖網友也注意到了秦明畢業於皖南醫學院,他們不但看了熱播劇《法醫秦明》,還去看了原著小說。還有人因此看中了皖南醫學院法醫專業,也想成為一名法醫。
(大江豎起大拇指,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呀!)
@優級純氫氟酸酸溜溜波斯猴
看@法醫秦明 的小說,汀棠公園、十二中、皖南醫學院、玉溪香菸,代入感實在太強了我好害怕。
@鹿鳴呦呦s
法醫秦明還是挺好看噠 雖然口味略、略重 作者好像畢業於皖南醫學院 莫名有種親切感是怎麼回事。難道因為天天從校門口過來過去。
@何燈燈_
終於在晚上終於拿到了秦叔@法醫秦明 的籤名書了,也算圓了我一個從小要當法醫的夢。秦叔的祝言也送給明天考英語的孩子們,逢考必過!好好考試!當不了法醫,就當一位間接培養法醫的園丁,畢竟初高中成績好才能考上皖南醫學院。
1998年,高中畢業的秦明選擇皖南醫學院的法醫學專業時,法醫學還是個大冷門。那時候,人們甚至不願意跟做法醫的人同桌吃飯。
2005年,獲得醫學和法學雙學士的秦明考入省公安廳。
秦明曾經調侃過:大學時代夢想的法醫工作和實際情況大不相同。他說:「我知道諸多影視作品已經把法醫高大上的形象深深刻在了大家的心理,即便「法醫秦明系列」辣麼暢銷,也無法塑造出真實的法醫形象。
電視劇中
法醫一出場必然是這樣子的:
當你們當了法醫
你會發現
工作時候是這樣的
工作場所是這樣子的:
電視劇中的屍體都是這樣子的:
當你們當了法醫
你遇見的都是這樣子的:
我們經常會在惡臭難忍、蠅蛆滿地的環境裡工作;面對的死者可能形態各異;我們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要付出艱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我們拿著普通民警的工資,卻做著一般人不願意接觸的工作;我們必須在別人避之不及的殯儀館、解剖室穿梭,在零下十幾度的野外或在酷夏烈日下工作數小時。
但是,如果你選擇了法醫,可以接受抽絲剝繭的挑戰,可以獲得破案後巨大的成就感。
法醫很艱苦,
入行需謹慎!
2005年以來,每每走進解剖室和案發現場,秦明與同仁都在見識著這個社會不為人知的一面。「每年都會處理大量屍體,整天與他們打交道,有情殺、有財殺,也有激情犯罪。」曾經因長期工作在屍菌聚集的空間,患上了角膜潰瘍。
2010年,郎溪縣發生了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是交通事故。秦明到達現場後,進行了長達10餘個小時的現場勘查和屍體檢查,最終敲定這是一起精心偽裝成交通事故的兇殺案件,為破案找到了偵查方向。2010年蒙城縣發生一起滅門案件,那是秦明第一次主持大要案件的法醫工作。在師傅的幫助下,他順利明確了案件性質、提取了兩名犯罪嫌疑人的DNA數據,為破案提供了重要線索。
2012年春節,秦明開始在網絡上更新一部名為《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創作。小說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僅僅是為滿足讀者的好奇心,而是試圖普及一些法醫學的知識,諸如屍斑是怎麼形成的,鈍挫傷的刀口是什麼樣的,如何利用屍塊找到死者的身份信息等等,作者就像一位導師,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之外,還有另一種真實。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只有用手術刀才能解讀死者最後的語言。
秦明,原來你是這樣的法醫!
大江想說,法醫秦明
歡迎你常回蕪湖看看!
來源:新浪微博@法醫秦明、百度百科
微信編輯 邢嘉 實習生 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