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2021-02-08 認知常識叄

感謝關注-認知常識叄-傳播常識,精選好文,與您共享。文章轉自網絡,向原作者與發布平臺深致謝意。若涉侵權,指正立刪。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人熟是一寶,此即「熟人社會」。人們之間怎樣才能變熟?有熟人靠熟人介紹,沒熟人就靠與名人扯上的那點關係搭橋,名人就是一張四通八達的名片。



2014年10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獲此殊榮,獎項是為了表彰他們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畢業於蚌埠市第一中學。近日,有網友拍到安徽蚌埠一中掛出「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裡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標語。

女婿評測:暫未見報導

史丹福大學教授託馬斯•祖德霍夫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他妻子--畢業於中國科技大的89級校友陳路,一時也成了媒體眼中的明星。不僅有媒體用「中科大女婿拿下諾貝爾醫學獎」這樣高調的筆觸做標題,更有記者深入江蘇無錫採訪陳路的求學經歷。

女婿評測:多次應邀到中國講學;2010年,陪妻子回母校作演講,會友人。

201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之一的漢森是應城(湖北孝感下轄縣級市)籍辛亥元老蔣作賓的孫女婿。漢森的嶽父蔣碩傑先生是蔣作賓的第四子,26歲任北京大學教授,1954年受臺灣當局聘請,歷任臺灣「行政院」高級經濟顧問等職。他還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30年前嶽父未竟的諾貝爾夢想,30年後終於被女婿圓夢。在媒體報導中,漢森有湖北、應城、臺灣、華人女婿等多樣身份,孝感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官網仍掛著「應城女婿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消息。

布萊恩•科爾比卡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分子和細胞生理學系主任。他的妻子田東山是一名醫生,來自馬來西亞,祖籍廣東,1972年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求學,遇到同學科爾比卡,兩人1978年結婚。

女婿評測:田東山多次陪同丈夫到中國清華大學,「布萊恩在清華有一個實驗室,我是他的翻譯。」 田東山介紹,「他最愛吃中國的刀削麵,我教他做豉油雞,結果比我做得還好吃。」

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與成都女孩魏莉華

2011年1月,李稻葵爆料,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已與成都女孩魏莉華訂婚。魏莉華說,在6歲之前她都生活在成都,6歲以後隨父母遷居到香港,後來成為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屆經濟學畢業生,隨後赴美求學,攻讀博士學位,學成之後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現已是教授。女婿評測:2012年,媒體以「『四川女婿』諾貝爾獎得主來川演講」為題報導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的中國之行。他在演講中提到,「我以前愛喝紅酒,但現在覺得綠茶比紅酒更健康,吃飯時都喝茶,等消耗完脂肪再飲酒。」

別人怎麼看?

美國僑報網曾刊載的《「中國女婿」獲諾獎?少一點阿Q精神》一文提到,不該去盲目關注諾獎得主身世背景,看是不是華人,或者是否跟中國沾親帶故,而應注重改善人才培養機制,思考如何推動科學大發展。

在網上,有不少或真或假的調侃,「沒能嫁給諾獎獲得者,拖母校後腿了」,「沒能嫁個好男人給母校爭光,內心十分惶恐與愧疚」等等。對於「諾獎女婿」你怎麼看?

覺得內容不錯,請您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不生油了頭髮又順又亮……願所有的朋友「脫貧脫單不脫髮!」人人能有擁有一頭蓬鬆、濃厚、柔順的健康烏髮為感謝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保暖性也不高。不急不躁。則會穿出過於寬鬆的上身感覺。願你春不寒。雖不如驚濤駭浪一樣宏偉壯觀。一旦和人較起真來就不會善罷甘休。它都容易放大的你體型。拿得起又能放得下。向來隨緣的水瓶座一向秉承著是我的誰也搶不走。他們追求簡單、寧靜的生活。城裡的人想出來。少男少女期盼愛情。展現出女人最美的一面。穿上非常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屬於付出型的人。尤其是家庭。所以愛情中的射手座往往會有逃離的念頭。覺得內容不錯,請您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已經全部公布,那麼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
  • 諾貝爾獎得主的勵志故事:從差等生到諾貝爾獎
    每一個諾貝爾得主背後都有一段屬於他們的故事,或許不堪或許快樂,但最終這些經歷伴著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幫助他們登上了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項。下面是新京報帶來的報導,一起隨軟媒小編走進他們——2012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格登/山中伸彌~1999年我進入奈良科學與技術學院做助教授,我的研究課題是 IPS 細胞。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創建均衡理論)、Antony Hewish(發現脈衝星)、Cesar Milstein(發展單克隆抗體生產技術)等。
  •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歷經百年,截至2018年,已頒出590個獎項,共935個個人或組織獲獎。時至今日,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獻給令全人類獲得裨益者」是諾貝爾獎的宗旨,獎項背後的一個個研究成果,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和生活。
  • 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了,搞笑諾貝爾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今年9月13日再度登場。至今已有28年歷史的「搞笑諾貝爾獎」,英文「Ig Nobel Prize」的原意,其實與中譯的「搞笑」,有些許不同。這個獎項名稱的英文字源,是拆並 Ignoble(不名譽的)與 Nobel Prize(諾貝爾獎)兩字,所組成的雙關俏皮語。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後還藏著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吧。諾貝爾各個獎項的英文名稱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那麼這六大獎項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呢?
  • 搞笑諾貝爾獎
    然而在諾貝爾獎宣布的前一兩周,還有另一個和諾貝爾相關的獎項也會如期舉行,這個獎項就是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搞笑諾貝爾獎究竟有多搞笑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案例中窺探一二。搞笑諾貝爾獎的名稱為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評委中有些是正兒八經的諾貝爾獎得主。
  • 盤點日本百年間的諾貝爾獎得主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 。2017年12月6日,受聘為四川師範大學榮譽教授。2018年10月12日,受聘為西北工業大學名譽教授。2014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野浩
  •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學府,為全世界輸送出超級多的人才,而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出自麻省理工學院哦!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時間:2017-04-04 15:1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此前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少網友應該有所了解,但是這位任性的鮑勃迪倫,現在又開始領獎了?
  • 不一樣的頒獎禮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居家「視頻」領獎
    原標題:不一樣的頒獎禮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居家「視頻」領獎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外媒稱,10日播放的視頻顯示,衣著簡樸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們領取了各自的獎項。通常負責頒獎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發自皇宮的消息中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同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報導稱,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今年的獲獎者也都待在家裡。據報導,與哈維·奧爾特和查爾斯·賴斯一起因C肝病毒的研究而獲得醫學獎的麥可·霍頓,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自家花園裡領獎。
  • 2019年諾貝爾獎落幕:從諾獎得主看教育
    諾貝爾獎雖然看起來「高大上」,但其成果並不「高冷」。許多獲獎研究都惠及人們生活,並且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值得我們每一年的關注。今年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生理學獎與化學獎。就著重來說說這兩個獎項的成果與獲獎者吧。
  • 諾貝爾獎老了嗎?
    諾貝爾獎可能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批評,一方面是因為它受到了太多關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太過重要,科學界不能沒有諾貝爾獎。對於科學家來說,為了贏得一個諾貝爾獎而努力工作,聽起來似乎不算是一個崇高的目標,但客觀來說諾貝爾獎確實激勵了無數的科學家刻苦工作,期待能夠通過這個獎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科學史上。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諾貝爾獎得主被曝涉嫌造假,但他並不是第一個……
    今年的諾貝爾獎發完還沒多久,去年的獲獎者就被曝出論文造假。眾人唏噓:諾貝爾獎得主也造假了嗎?那發出去的獎怎麼辦?具體情況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和大家聊一下此次曝光出格雷造假的Pubpeer。該網站創立於2012年,其宗旨是鼓勵科研人員對現有論文進行討論,進行同行審查。
  • 「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得主解析蝙蝠口交活動
    資料圖片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出現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突破:一是荷蘭物理學家蓋姆成為首位「雙料諾獎得主」,既拿過正經諾貝爾,又得過搞笑諾貝爾;一是中國大陸的科研人員正式登陸該獎項。由廣東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禮標領導的一項關於犬蝠交配活動的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
  • 從搞笑諾貝爾獎到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雖然也叫諾貝爾獎,但其實與真正的諾貝爾獎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就是一個搞怪的鬧劇,這從它每年的得獎項目就能看出端倪,諸如「老年人的耳朵更大」「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尿尿時間一樣」「接吻可以減輕皮膚過敏反應」「用醃豬肉來治療小孩子流鼻血」「將炸藥製作成鑽石的方法」等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項目,沒一個是正經的研究。
  • 諾貝爾獎五問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 圍繞諾貝爾獎,人們常提出五個問題。一、誰是諾貝爾?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 消失了16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又有重大發現!
    17年前,他的獲獎,幾乎是都市傳說般的爆炸新聞:「小職員神奇の逆襲」,「日本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諾貝爾史上學歷最低得主」…1、「我根本不配拿這個獎」和其他拿諾貝爾獎的學術大牛不一樣,田中耕一的人生,平凡得像一條鹹魚。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中)到臺灣懷舊之旅,與昔日學生相聚,師生開心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