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言慧巧
在《樂隊的夏天》備受矚目的福祿壽、Mandarin,都是剛成立不久的新樂隊。通過綜藝,他們獲得更廣的聽眾,被不少網友稱為樂壇黑馬。但其實在這之前,他們早已是網易雲音樂硬地原創音樂榜的常客了。
到9月4日,網易雲音樂聯合華語音樂傳媒盛典打造的硬地原創音樂榜,作為國內唯一專門為原創音樂打造的榜單,正式建榜一周年了。
從榜單「反傳統」的制定規則和其年度戰果都能看出,硬地原創音樂榜不是又一款網絡時代大定義下的流媒體榜單,也不是粉絲經濟體的衍生品,這個不唯流量論的榜單,已然切實地為原創音樂的正向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01探究音樂榜單存在的根本
從2018年全球獨立音樂聯盟組織Worldwide Independent Network(WIN)發布的《全球獨立音樂市場報告2018》中得出,光在2017年,中國獨立音樂市場就獲得了36%的增長,獨立原創音樂的興盛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成為了國內音樂圈的發展趨勢。
*《全球獨立音樂市場報告2018》數據顯示,獨立音樂廠牌收入增幅高於其他市場
但這些數據對應的現實反饋卻是大量的獨立原創音樂人在保證了輸出的情況下,因為市場總體佔比份額的飽和度以及自身不善於宣傳的短板而面臨著傳播困境。
對於樂迷來說,則更像是坐在一大桌子的佳餚面前,要不每次都只能夾到眼前的那幾盤菜,要不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而餓肚子的尷尬局面。
從2003年誕生的唯一個「國」字頭的權威排行榜「中國TOP排行榜」,再到紅極一時的「MTV音樂榜」,要麼是以電臺和電視臺為歌曲的主要入圍和輸出平臺,榜單內容多少都帶入了一些主觀性,或者評判標準單一;要麼榜單產生的根本目的只是為了一檔同名節目的輸出內容,與其說是榜單不如說是推薦,本身就面臨著不夠客觀的問題。
顯然,音樂排行榜流媒體化已然成為了行業趨勢,也是市場的需求,流媒體的包容性和年輕用戶群聚集地的本質,對於獨立原創音樂人的成長來說,本該是一片在前網絡時代無法比擬的沃土。
但從以往大多數流媒體榜單一味順應大數據和流量為依據的制榜效果來看,更像是一場換湯不換藥的徒勞之舉,不僅很難實現向樂迷第一時間推薦新、好音樂的功能性,在樂迷群體中樹立起公信力,而且眼下擁有強勁發展勢頭的獨立原創音樂的傳播困境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以現在國內原創音樂的繁盛景象,可以說是近十年來,最需要一個高質音樂榜單的時期,但要一舉解決當下流媒體音樂榜單面臨的兩大難題——公信力和功能性,還要在不同分眾的原創音樂基礎上發揮作用,建榜的難度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前提下,硬地原創音樂榜——一個專門為原創音樂創建的流媒體榜單誕生了,建榜一年來,共有35首原創單曲,67 張原創專輯,156 組優質原創音樂人入選硬地原創音樂榜,其中28組都是新生代音樂,眾多音樂人通過硬地榜收穫了第一次 999+ 評論。上榜音樂人獲得樂迷關注數最高漲幅達454%,所有上榜歌曲累計播放量達10億次。
這是硬地原創音樂榜在承擔起了在當下原創音樂這個越發龐大的市場中,最需要的挖掘和篩選工作之後獲得的成果,因為這一點,也就是音樂行業始終需要音樂榜單的根本原因。
02讓原創音樂回歸「Indie」
硬地原創音樂榜在吸收了網易雲音樂多年對音樂發現和分享、音樂社區、原創音樂的經驗後,誕生於平臺多年精心深耕細作所建立的原創音樂生態區,用全新的制榜規則將之前流媒體榜單的共享難題一一攻破。
首先,權威不再等於公信力,為了讓榜單更顯公平,網易雲音樂建立了「雙線評審制」。在這麼一個「人人都是樂評人」的網絡時代,權威的聲音已然不能代表所有人,尊重每一個群體的聲音已然成為當下網絡環境的共存規則。
這樣的前提下,網易雲音樂專門為硬地原創音樂榜組建了一個由行業優秀製作人、音樂人、樂評人、音樂媒體等組成的專業評委團和愛好不同曲風的資深樂迷組成的樂迷評委團的「雙線評審制」,從根本上控制住「專業」和「喜好」之間的尺度。
其次,功能性來源於無偏見的包容度。曲風的多樣性已然成為了當下音樂圈發展的必然趨勢,包容度則成為了一個榜單是否能從根本上實現功能性的首要條件。
硬地原創音樂榜無偏見的入圍方式,以最開放的態度接納一切音樂,從不放過任何一首優質音樂的包容上去實現真正的功能性,只要是發布至網易雲音樂平臺的全新原創音樂作品都將自動被納入評選範圍,不需要音樂人自己報名,也不設置評委提名推薦機制。
好比在今年五月的硬地原創榜上「一戰成名」的蛙池樂隊,就是這份包容度最好的見證人。樂隊在今年4月發行的新歌《河流》登上硬地原創音樂榜後,播放量達到了歌曲上線當天的113倍,上榜2周後,日均播放是上榜前日均播放37.7倍;這個由4個90後組成的民間獨立樂隊藉此不僅收穫了大量的關注和樂迷,還被樂評人和媒體稱為「繼五條人和九連真人之後,又一支日漸走入大眾視野的廣東搖滾樂勢力」。
再次,榜單不只看流量,「硬地」和「原創」說了算。當下國內音樂圈擁有穩定、優質輸出的原創音樂人著實不在少數,但在流量當道的流媒體榜單面前,真正能單以音樂本身出圈卻並非易事。硬地原創音樂榜則給這些音樂提供了另外的評價維度。
包括在今年《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大放異彩的福祿壽和Mandarin,實際在他們參加節目之前,多首原創歌曲就已經在硬地原創音樂榜上榜上有名。福祿壽今年4月發行的《蘭若度母》,入榜後播放量增幅達到了268%,5月發行的《如何》入榜後增幅高達508%。
這些原創音樂人對於從上榜就開始關注他們的樂迷來說,不是哪個節目的黑馬,也不是所謂的「爆冷」王者,他們在那些成就之前,都早已在硬地原創音樂榜榜上有名。
引用硬地原創音樂榜評委、樂評人愛地人的話來說就是:在大家都做大而全和全數據的時代,硬地榜一個是回歸音樂屬性,真正體現出原創音樂的價值,讓Indie終於回歸了它應該在的領地。
或許可以說,硬地原創音樂榜,是原創音樂人真正的專業伯樂。
03原創音樂破圈之路開墾者
值得關注的是,硬地原創音樂榜的誕生,為網易雲音樂的原創音樂扶持體系加上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此前,網易雲音樂在2017年推出的國內首個為獨立原創音樂人舉辦的盛典——「硬地圍爐夜」,2016年上線的「石頭計劃」和在2018年推出的「雲梯計劃」都曾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憑藉原創專輯《頒獎的時候我要缺席》入圍了第3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也是此次唯一一位入圍的大陸男歌手的裘德,一開始就是從2018年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第二季中嶄露頭角,次年在硬地原創音樂榜上就已通過其自身的優質輸出逐步完成了破圈之路。
而硬地LIVE、點亮現場行動等線上演出,又成為網易雲音樂硬地原創音樂榜的一個重要「落地」形式,單從數據上來看網易雲音樂為福祿壽打造的專場硬地LIVE,很難想像這是一個獨立原創音樂人能交出的報表:演出開播10分鐘,同時在線突破 30,000+,整場直播總觀看人次突破 560,000+,樂迷彈幕 100,706 條。
這也讓「硬地周年派對」聯合「點亮現場行動」即將在9月13日舉辦的專場直播在官宣之後,就備受樂迷關注。此次,硬地原創音樂榜年度新聲代表和優秀網易音樂人將共同參加這次線上演出專場。
就近年來從網易雲音樂走出來的原創音樂人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其持續深耕的扶持力度來說,像這樣的演出,今後只會越來越多,也會有更多的優質原創音樂人從中得到關注,進一步實現破圈。
在硬地原創音樂榜建榜的這一年來,如果說它是獨立原創音樂榜單破圈之路的開墾者,那麼它也已然成為當代樂迷的帶路人、音樂風向標。無論是助力蛙池樂隊的挖掘,還是幫福祿壽、Mandarin、裘德這樣的新鮮優質血液獲得更多關注,無疑都是網易雲音樂在為引領華語音樂繁榮的理想而做出了切身努力的成果。
通過像網易雲音樂這樣在輸出和接受之間日漸達到平衡,甚至遠超前網絡時代的平均值的原創扶持計劃的推動和執行,華語樂壇迎來下一個「黃金時期」的日子,已然近在咫尺。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