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的《以家人之名》:神仙爸爸培養出的兩個神仙兒子

2021-03-02 螺螄語文

《以家人之名》可以說是這段時間住在熱搜上的一部劇。

劇裡講述了一個由三個沒有血緣的孩子、兩個爸爸的「重組」家庭的故事。雖然劇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評分降了,口碑跌了,但是劇裡的好人爸爸李海潮卻徵服了全網老少,成為了大家都想擁有的理想爸爸。

李海潮性格溫和,思想開明,但也不是一個單純的老好人,孩子就是他最大的底線。比如街坊鄰居對養子說會把你送走這種話,李海潮會很計較的讓鄰居們不能這樣,非常理解並且尊重孩子。

不過說到育兒,這裡也有一位完全不輸於李海潮的「神仙」爸爸,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就佔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一門父子三詞客」成為千古佳話。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

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

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在很多人眼裡,蘇洵的聲名比起蘇軾來說,弱了不止一點兩點。而實際上,如果沒有蘇洵的言傳身教,小蘇軾和小蘇轍也許成為不了他們長大的樣子。

蘇洵小時候並不愛讀書,不巧的是,周圍哥哥都是學霸。蘇洵的老爸對蘇洵的哥哥管教嚴厲,卻並不著急小蘇洵讀書的事情,放任他遊山玩水,野蠻生長。面對周遭的質疑,蘇爺爺也是給予蘇洵足夠的了解和信任,「非憂其不學者也」「非爾所知」,你們沒有我懂他,我不擔心他不學習。

果然,蘇洵27歲開始發憤圖強,立志學習,也沒有辜負自己老爹的信任,很快混出了點名頭。

在蘇老爹發憤學習的時候,蘇軾蘇轍也出生了。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君子講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御就是指駕馭之道。而蘇洵給兒子取名直接從駕車入手,想必也是寄託了美好的期望,可以完美駕馭自己的人生吧。

而後又詳細解釋,給豪放的大兒子起名為蘇軾,字子瞻,就是希望他能懂得收斂,凡事多觀察,三思而後行。給沉穩的小兒子取名蘇轍,字子由,就是相信他為人低調穩重,做事靠譜,「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且「善處乎禍福之間」。

用不用心,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了。對兩個兒子的性格非常了解,因勢利導,告訴兩個兒子處世之道。

上面也講到,蘇洵自己小時候並不愛讀書,不過後來他發奮學習的時候,又覺得自己開始讀書的時間太晚了,所以他並不希望蘇軾蘇轍跟自己一樣太晚才看書,於是他就想了一個好辦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洵很好的利用了小朋友強烈的好奇心,他和兒子們一起讀書,帶著兒子們在書堆裡「遊戲」,甚至在裡面睡覺,「遊戲圖書,寤寐其中」,言傳身教。看著老爹看書都能看的這麼快樂,小蘇軾和小蘇轍也很好奇書裡的內容,自然而然就愛讀書了。

當然這也離不開蘇軾蘇轍的天賦,兩兄弟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寫《春秋論》、《孟子解》、《論語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怪不得蘇洵稱讚「能明吾學」。

理解並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蘇洵這個好老爹把這個原則貫徹到底

小朋友愛玩是天性,上樹下河,摸魚鬥蛐,蘇洵非常懂,畢竟他自己都「少年喜奇蹟」,天天坐不住凳子要出去爬山玩水,所以蘇洵也並不制止兩兄弟的貪玩。

小蘇軾十二歲時,於所居紗縠行宅隙地中,和弟弟蘇轍還有其他小朋友扮演挖掘機挖地。挖著挖著還真給他們挖到了好東西,「得異石,如魚,膚溫瑩,作淺碧色。表裡皆細銀星,扣之鏗然」。

蘇軾想把它做成硯臺,能發墨但是沒地方貯水,於是他們就拿著硯臺去找蘇洵了。

蘇洵並沒有怪小朋友鑿地玩不學習,也沒有否定這塊硯臺只是個破石頭,而是誇獎他們挖到了一塊天硯,只是形狀沒長好,「是天硯也,有硯之德,而不足於形耳。」而且還跟蘇軾說,這是上頭對你好好讀書的肯定哦,「是文字之祥」!

不僅如此,蘇洵還根據硯臺的形狀,親手雕刻了一個小木箱子,蘇軾一直收藏到長大不肯丟棄,「其匣雖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硯處,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蘇洵的「以家人之名」,沒有那麼多曲折故事,就像他爹對他的愛護和尊重一樣,蘇洵也把這份愛與尊重傳遞了下去。蘇洵的驕傲在於蘇軾和蘇轍;而蘇軾和蘇轍,又何嘗不是以蘇洵為傲呢?他們「以家人之名」的故事,是互相成就。

同學們的「以家人之名」有什麼溫情小故事呢?歡迎分享~

文案:李 瓊 | 編輯:廖  璐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螺老師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感謝耐心閱讀,喜歡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鐘,成為朋友圈的語文百科小達人

「星標」置頂不僅準時還不迷路哦!

相關焦點

  • 劇安利 |《以家人之名》團寵譚松韻的兩個神仙哥哥哪裡找?
    《以家人之名》已經正式定檔8月10日,就是今晚啦!昨天平臺放出來長達二十分鐘的預告片花,廢廢完整刷了一遍,大概梳理一下能預想的劇情:兩個單身爸爸帶三個孩子,決定兩個單親家庭搭夥過日子,就這樣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從小玩在一起,吃在一起,像是真正的一家人。直到那些拋棄孩子的人回來,事情開始轉變。凌霄的親生母親回來,想求兒子原諒,但當年是自己拋下這個家。
  • 《以家人之名》熱播賺足眼淚,來看看神仙爸爸李海潮是怎樣帶娃的
    這個夏天,又有一部新劇《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衝上了熱搜榜,口碑爆棚。這部劇的主要人物,是奇怪的一家五口人:兩個本是鄰居的爸爸,毫無血緣關係的三兄妹,竟然能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其樂融融。」有這樣一位老爸更是以一己之力,憑藉著精湛的廚藝、溫暖貼心的好脾氣,「爸氣十足」地坐穩了國民好爸爸的位置,他就是《以家人之名》裡3個孩子的爸爸——李海潮。劇中的三個孩子都擁有非典型的原生家庭,也是世俗意義上的「不幸福的家庭」。
  • 《以家人之名》劇組重聚!這是什麼神仙售後,太可了!
    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神仙售後合體!! 這算是金鷹節開幕式晚會的驚喜嗎!! 這是什麼神仙售後,太可了! 以家人之名劇組重聚金鷹節,是否一下被帶回了《以家人之名》的回憶呢?
  • 《以家人之名》開播,導演神仙選角,「三兄妹」奇葩年齡差成笑點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的是三個非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個爸爸再組成了一個小集體而在《以家人之名》的三兄妹中,宋威龍不再飾演年下男,而是出演攏龍一個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顧的大哥——凌霄。不過,《以家人之名》中三兄妹之間奇怪的年齡差可不止如此,相信30歲的譚松韻會讓兩位「哥哥」更尷尬。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花了十幾年,卻培養出了兩個「白眼狼」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後面的劇情槽點越來越多,豆瓣評分更是直線下跌,本來有望成為爆款的家庭劇,還是沒能逃開編劇親手注入的「狗血」。《以家人之名》裡面,李海潮在妻子去世後,獨自帶著女兒李尖尖生活,後來李海潮領養了兒子賀子秋,並且李海潮還經常把樓上的孩子凌霄叫到家裡來吃飯。
  • 兩爸三娃神仙設定 以家人之名我嗑到了
    《以家人之名》首播劇情就立刻愛了,今晚更新的兩集內容也太充實了,真·笑淚摻雜。尤其三娃兩爸的設定簡直神仙組合,被五口之家一秒拉回家有兒女時代,滿滿煙火氣充滿生活裡的真實感。與此同時感覺又不同於過往家庭劇類型,給了家人全新的定義,沒有血緣、只要相互陪伴也可以是家人,情感方面又豐富了。
  •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有兩個爸爸?兩個爸爸太像老夫妻了!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有兩個爸爸?這部作品前期憑藉片花獲寵是因它擁有當下相對缺少的現實親情基調,但,國劇一向熱衷「戀愛至上」,披著類型片外衣的狗血偶像劇很泛濫。不過,從《以家人之名》當下播出的內容來看,這一隱患已被拆除,同時,本劇也在傳統親情格局上,也延伸出了一些有趣的看點。愛情仍是大方向,但基本脫離狗血作為國劇最依賴的故事取向,言情仍舊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前的片花也隱約暗示三兄妹中會出現「偽骨科CP」。
  • 《家人之名》中的兩個爸爸各談相見恨晚
    角色 李海潮難在好」凌和平難在平」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海潮麵館」掌柜的喜歡圍著鍋臺和孩子轉的李爸」李海潮備受觀眾的喜愛。甚至有不少網友評論說,也想要一個這樣的爸爸。 事實上,塗松巖差點與李海潮擦肩而過。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組成的家庭,也可以很有愛!
    昨天,小編的朋友圈、微博、抖音,被這個剛開播的新劇《以家人之名》刷屏了。一萬五千多人打出了8.6的高分,這一評分無疑成為2020年上星劇中開播最高評分了。在「三小隻」年幼的時候,兩個爸爸就決定,一起撫養和照顧這三個孩子長大。三個孩子分別親切的叫兩個爸爸「李爸」和「凌爸」。一家人吃一鍋飯,吃一鍋飯就是一家人。
  • 繼《以家人之名》後,接檔者《親愛的自己》將來襲,網友:神仙CP
    說起8月份最「炸」的熱劇,譚松韻、松威龍、張新成主演的城市親情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現在《以家人之名》過半被播放,9月將迎來正式的收官,在網絡上,關於這部電視劇的「接檔」的討論也相當激烈,但據筆者調查,朱一龍主演的話劇將在—— 《親愛的自己》 ,或即將迎來《以家人之名》,9月在湖南衛視播出!
  • 「如果神仙讓我許個願 我只希望家人健康」
    爺爺爸爸先後患癌 13歲女孩的作文《心願》寫滿心酸,也寫下成長  「如果神仙讓我許個願 我只希望家人健康」家裡的兩個頂梁柱都已經斷了。」  以後  「我真的太想讓時光倒流,一切都回到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時候。」  以前我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當上人民教師、去一次海邊或快快長大,而當我經歷許多事後,我唯一的心願就是:家人平安健康。
  • 神仙售後!《以家人之名》主演同臺獻唱,譚松韻站C位離小哥更近
    今年的金鷹獎,就更是擁有集各劇精華之大成的舞臺。《以家人之名》主演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同臺獻唱《看得最遠的地方》,堪稱神仙售後。其實,現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的完結也沒有很久,大家都還對劇中的親情友情愛情記憶猶新
  • 《以家人之名》爆紅的5大原因
    最近正熱播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因種種問題,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他們在兩個單親爸爸照顧下成長,互相接納,打破傳統倫理意義上「家」的觀念。 該部電視劇題材相當新穎,不同於以前都是宮鬥、古裝、武俠劇霸屏的習慣,電視劇開始注重現代家庭的課題。
  • 國家一級演員呂中,兒子是名導,兒媳是國際影后,網友:神仙家庭
    更為難得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不止是呂中如此,她還有一個神仙家庭。 兒子吳兵成為了著名的導演,編劇,為觀眾呈現出了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 更是在之後娶了一個拿下國際影后大獎的妻子何琳。
  • 兩集就拍出《請回答1988》般的溫暖與治癒,什麼神仙劇?
    昨天晚上,這部電視劇正式定名為《以家人之名》,接檔《二十不惑這件單是想想就美妙到不真實的事情,這次在《以家人之名》女主其實在《以家人之名》裡,宋威龍、譚松韻、張新成飾演的三兄妹,本質上來自三個不同的家庭,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同吃一鍋飯長大。
  • 大文豪蘇東坡被人們尊稱為「坡仙」,他本人相信有神仙麼?
    而在蘇東坡的父親蘇洵眼中,成都玉局觀正是兒子蘇軾、蘇轍兄弟生命的起點。蘇洵十九歲時,娶眉山富豪程文應之女為妻,婚後一直沒有男孩。天聖庚午(1030),二十二歲的蘇洵到成都玉局觀參觀遊玩。蘇洵在道士無礙子佔卜算卦的攤位上,看見了一張美男子畫像,筆法清奇。無礙子對他說:「這是張仙,祈福生子,有求必應。」於是蘇洵就用自己隨身佩戴的玉環,換得了張仙畫像。
  • 《以家人之名》兩個爸爸養三娃,有兩個又帥又寵哥哥是什麼體驗?
    hello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安利一部粉絲小可愛們提名超多的《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可以說是以親情為主,愛情為輔。開播後也是話題度不斷,豆瓣更是開出了8.6的高分。但是後續會怎麼樣咱們也不好說。小聲說一下,畢竟《以家人之名》的導演也指導過下一站是幸福。沒錯,就是那個高開低走的劇。
  • 《以家人之名》神仙選角,我是羨慕譚松韻還是張新成、宋威龍呢?
    今年的國產劇質量真心沒話說全民在看的《三十而已》剛剛大結局另一檔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又在大家的期待中開啟了熱播模式《以家人之名人物設定也非常有意思,在這個家裡,沒有媽媽,只有兩位搭夥過日子的爸爸,和三個童年各有不幸、異父異母的兄妹,「一家人「相互扶持、彼此治癒,溫馨而感人。
  • 宣布以他之名為兒子取名,神仙友情令人感動
    謝謝所有在這過程給我們鼓勵打氣的人」,不僅正式和大家分享升級當了爸爸的好消息,還在最後「報平安」稱:媽媽寶寶目前都很健康平安,並感謝了太太的付出,答應以後會分享更多照片給大家。,「以」和「Godfrey」都對應了已故的好友高以翔(英文名Godfrey),而他自己也表示感謝嶽父嶽母允許他們用G的名字當middle name(中間名字),雖然沒有直接提及高以翔的全名,但很明顯就是指的他,這份友誼實在是讓人感動。
  • 以家人之名:兩個哥哥附贈倆爸爸,解讀「家」的全新定義
    超溫馨家庭喜劇《以家人之名》,超高顏值的哥哥,《以家人之名》講的是一對父女,一對父子加上一個被拋棄的小男孩組成的五口之家,他們之間搞笑生活的故事。整的一桌四個老爺們尷尬的都要在地下扣出個三室兩廳了,叫哥哥出來打架,那都是通過廣播叫出來,隨手揣磚頭,那都是日常操作,簡直就是可愛到不行。超搞笑的兩個父親,兩個單親爸爸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下定決心要養大這三個孩子,一號爸爸,會做飯有耐心,充滿了父愛給幾個孩子的心理,性格還有身體養的老好了,簡直是主內的一把好手。二號爸爸則是警察,工作非常忙,但是按時交生活費,非常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