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在抗日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同樣是中國士兵,但士兵們軍裝的顏色卻是五花八門。有的中國軍隊穿著黃色的軍裝,有的穿著藍色的軍裝,還有的穿著灰色的軍裝,讓人們傻傻分不清。那麼穿黃軍裝、藍軍裝和灰軍裝的中國軍隊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來說說黃軍裝。黃軍裝分為好幾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綠色,這種顏色一般代表中央軍。中央軍軍服起源於黃埔軍校,當時是以蘇俄「弗倫奇式」軍服為藍本設計的中山裝式軍服,早期有灰黃兩種顏色。但是由於黃色軍裝造價太高,所以在1929年將陸軍軍常服變成了深灰色中山裝式制服。1931年,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中央軍的軍服(夏常服)變成了黃綠色,1942年又換成了土黃色。由於一時改不過來,所以中央軍軍裝有黃綠色,也有土黃色。此外,中央軍有部分軍隊的軍服為卡其色,比如中央軍的87、88師。當然,冬裝方面,不管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皆以灰色(略帶淺棕色)棉服為主。
除了中央軍外,很多地方部隊也紛紛效仿中央軍,軍裝以黃色為主,只是和中央軍的黃綠色有所區別。比如桂系軍隊的服裝是米黃色。而餘漢謀的粵軍為土黃色(比中央軍的黃色略淺),後來由於得不到有效補充,粵軍中便也逐漸出現類似新四軍的青灰色軍服(因為布匹染灰色比黃色成本低)。東北軍由於效仿日本軍隊,所以其軍裝是和日軍差不多的土黃色。此外,川軍的軍裝也為土黃色,不過由於川軍派系林立、物資緊缺,所以很多軍裝都是小作坊製作的,各派系的軍裝顏色差異很大,有土黃色、有黃綠色、有藍黑色還有灰色,可以說五花八門。
而藍色軍裝主要為地方部隊。其中,滇軍為藍色(藍綠色),晉綏軍為灰藍色。滇軍是地方軍隊中服裝最具特色的部隊。受法國的影響,滇軍不僅制服顏色和其他部隊不同,連款式都不一樣,從頭盔到綁腿甚至武器裝備全都是「法國貨」,和一戰時期的法國部隊差不多。不過,由於滇軍數量較少,所以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穿藍色軍裝的大部分是晉綏軍,比如抗戰熱劇《亮劍》中楚雲飛的部隊。
至於灰色軍裝,主要為新四軍和西北軍的軍裝服色。新四軍軍服主要以草灰色為主,而西北軍主要以鐵灰色為主,當然西北軍還有一部分軍隊穿的是卡其色。可能有人會產生疑惑,八路軍不是也是灰色嗎?其實,八路軍的軍裝並非灰色,八路軍的軍裝實際上是土黃色的。不過由於根據地條件艱苦,根據地的被服廠往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或從草木灰中提取灰色染劑、或從樹籽中提取黃色染料、或從楊樹皮提煉青綠色染料用土法染布,所以布料的顏色五花八門,色差很大。別說不同根據地的服裝顏色不同,有時候同一件衣服都會出現兩種顏色。所以,如果你看到影視劇裡八路軍服裝的顏色差異很大,很可能那就是一部良心之作。
其實,抗戰時我國部隊軍裝顏色五花八門完全是出於無奈,是國家一盤散沙的折射。由於各地軍閥各自為政,所以我國的軍裝始終無法統一。雖然1936年初,國民黨頒布了《陸軍制服條例》,但這項舉措一直沒有得到實施,各地軍閥部隊的服裝顏色仍然各不相同。同時,軍裝無法統一反映出我國國力孱弱。當時中國貧窮落後,沒有能力提供足夠的、統一樣式和規格的軍服,所以造成了各地軍裝的混亂。實際上,別說地方軍閥和八路軍,連中央軍都不能保證軍裝統一,中央軍不僅服裝顏色不盡相同,而且很多士兵只有一兩套,有時候一套往往要穿很久甚至磨破了也得不到補充。直到抗戰後期,隨著大批美國援助的抵達,這種情況才得到大大改善,很多部隊穿上了統一的美式軍裝。
參考資料:《國民黨軍裝演變》、《國民政府時期官辦與民辦軍服業分析》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