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錦麗 孫亞南,中國石油報
9月25日,由寰球北京公司承建的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承臺施工全部結束,混凝土板牆施工同步啟動,標誌著國內首次建設的超大型陸上LNG薄膜罐項目全面轉入地上建設階段。
天津南港LNG項目是保障北京天然氣供應、助力首都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亞投行在國內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建設規模為500萬噸/年,建成後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可達10億立方米,將成為國內儲存能力最大的LNG接收站。
架起創新發展「橋梁」
項目現場施工自今年3月啟動,關鍵「亮點」亦「難點」是建造兩座22萬立方米薄膜罐,這是國內首次建設超大型陸上LNG薄膜罐,也是全球最大的地上薄膜罐。
「相較於傳統的9%Ni鋼全容罐,薄膜罐有很多優勢。罐壁使用厚度為1.2毫米的不鏽鋼薄膜,單罐可以節約鋼材約2000噸;採用工廠化預製、模塊化施工,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優化工期。」項目經理李豔輝介紹道。
天津南港LNG項目在建造過程中面臨著缺少設計建造經驗、參考資料匱乏等諸多困難,項目人員充分發揮公司在LNG領域的技術優勢,依託公司多年來積累的工程經驗,針對設計方案與專利商進行詳細討論、積極研究、深入分析,在充分吸收專利商的設計要求和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通過設計優化,進一步調整了保溫板厚度等計算方案,為全面掌握薄膜罐核心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啟動項目建設「快車」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而合同約定的總工期僅有32個月,面臨疫情防控、人員短缺、工期緊張、天氣惡劣等諸多難題,我們只有頂住壓力,迎難而上。」李豔輝回憶道。
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項目部精心籌劃,建立了「以設計為主導和基礎、以採購為先行、以施工進度節點目標為驅動」的項目實施模式。
項目部提前啟動現場員工動員、施工啟動準備、疫情防控保障等前期工作,樁基施工圖設計、樁基施工單位招標、工藝流程圖設計等同步推進,強化對各分包單位的組織和管理,提高項目執行標準,確保進度、質量、HSE全面受控。
項目部以重大裡程碑節點現場樁基施工為抓手,從施工平面布置優化到施工機具人員入場安排,從HSE管理到質量檢查等多方面對施工過程進行把控,齊心聚力在短短67天時間內完成混凝土18萬立方米、鋼筋1.62萬噸、根樁1604根的施工任務,超前21%實現進度目標,創造國內同類項目建設最快紀錄。截至目前,工程整體進度超過預期,儲罐樁基提前結束,承臺施工進入尾聲,儲罐穹頂施工同步開展。
打造提質增效「利器」
建設過程中,天津南港LNG項目部堅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不斷探索優化方案、提高效率及降本增效措施。
打造「設計利器」,結構專業通過認真評估分析、多方測算,對儲罐混凝土工程的配筋量(包括儲罐樁基、薄膜罐混凝土外罐)進行了優化,減少鋼筋用量總計約3000噸;設備專業通過對9%Ni罐同類罐型的分析研究及市場調研,並與生產廠家多次討論確認鋼板厚度方案及供貨可行性,確定了優化的罐內襯板16MnDR厚度方案,減少鋼板重量總計約180噸。
打造「採購利器」,採購部門抓住大宗材料市場低迷的有利時機,設計、採購多方聯動,充分利用「雲」採購等電子方式,快速啟動大宗材料的採購工作,在5月份啟動儲罐拱架鋼結構的發標、6月份完成訂貨,有效降低了採購周期及成本。
打造「施工利器」,施工部門採用工廠化預製、模塊化施工的方式,實現人員、機具的靈活調配,加快施工進度,優化施工工期兩個月。
通過系列措施,項目部實現降本增效1600多萬元,被評為寰球北京公司上半年「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工程項目」之一,多名員工被評為「大幹60天」提質增效主題活動先進個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情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