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輕打一下尾巴,便有令人恐怖和壓抑的「絲絲」碎響音傳來,大自然中最厲害、最特別的獵手——響尾蛇出現了。
炎熱的午後,這條飢餓的響尾蛇慢慢地爬行著,尋找著它的獵物。在非洲草原上,地松鼠是它再好不過的獵物了,它,和地松鼠相遇了。你一定以為這不是一場激烈的鬥爭,最多不過是力量之爭吧,身材嬌小的地松鼠頃刻之間就會成為響尾蛇的美味。瞧:響尾蛇來了,地松鼠看到了。然而地松鼠竟然沒有絲毫的恐懼,更沒有快速地逃跑,只是拼命地搖晃著它身體上體積最大的也是功能最多的部位——尾巴,一邊搖晃一邊「吱吱吱」地叫著,其他同伴聽到叫聲也加入了戰鬥,它們一起叫著並搖著碩大的尾巴。兇猛的響尾蛇東張西望,始終找不到進攻的方向,只好撤退。
結局如此出人意料。地松鼠為什麼搖晃尾巴就能讓響尾蛇放棄進攻?因為地松鼠好像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種毒蛇,它們用以捕食的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頭部的一對熱感應器官,蛇類靠這熱感應器官來判斷血液的溫度,再通過溫度辨別食物的方向和大小。這熱感應器官就是毒蛇的眼鏡,只要和周圍溫度相差超過千分之三,毒蛇就沿著血液溫度的線索找到它們需要的獵物。所以地松鼠拼命搖晃尾巴,不是恐懼,是想讓血液流到尾巴上,讓尾巴上的血液溫度和身體一致,通過增加溫度的面積來混淆響尾蛇的判斷力,欺騙響尾蛇。響尾蛇再厲害,此刻也不敢貿然進攻,因為它失去了進攻的方向,只能慢慢地撤退。
撤退後的響尾蛇並沒有離去,它不甘心,它是草原上最厲害的殺手,怎麼能敗在小小的地松鼠的手下?它再次利用它的熱感應器官找到地松鼠的家,小地松鼠可是不會欺騙戰術的啊。然而,響尾蛇又一次失算了。地松鼠媽媽們早就預料到響尾蛇的惡毒計劃,她們怎會讓自己的孩子落難?她們不斷地用它們鋒利的爪子挖著早就松好的沙土,撒向響尾蛇的身子,響尾蛇面臨被活活掩埋的悲慘結局,只好望著眼前的美味,一步步後退…… 響尾蛇與地松鼠的交鋒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不斷地進化中綿延了數百萬年。擁有分叉的舌頭、劇毒分泌物、快速致命地攻擊等多項優勢的響尾蛇進攻著,卻奈何不得身材嬌小、看似柔弱的地松鼠。弱小對付強大,人們常常用「以吾所長,攻敵所短」的方法取勝,而地松鼠卻總是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尾巴和利爪,來對付響尾蛇的優勢——熱感應器官,它們就這樣一次次成功擊退兇猛的侵略者,在草原上和響尾蛇一起生存著。
作者簡介
雷春芝,一小學數學教師,偏愛舞墨弄文,閒暇時刻,愛在電腦上敲擊鍵盤,書寫自己的感悟。常常感到一種諷刺,口才極差的我常常在《演講與口才》上發表文章,朋友說:口才是脫口而出的語言,文章是深思熟慮後的感悟……對此,深表贊同.
朗讀者簡介
董樂逸 男 1992 畢業於河南工業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現就業於義馬市電視臺任職播音員 愛打籃球 更喜歡背背包遠行。
投稿注意事項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