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幼年響尾蛇比成年蛇更毒?這是真的嗎?

2021-01-11 獅虎豹三兄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句話道盡人們被毒蛇支配的恐懼。尤其是生活在農村裡面的朋友,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山野林中,蛇幾乎是最常見的動物之一。

正所謂「七月黃蜂八月蛇」,在夏秋之際,黃蜂與毒蛇是有名的「毒物」。相對於黃蜂來說,蛇更具隱蔽性,被其咬到的概率不僅更大,而且所帶來的後果往往也是更嚴重的,輕則腫脹皮膚潰爛,重則危及生命。

響尾蛇

幼年響尾蛇更毒?

在我國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幼年的蛇,其毒性比成年蛇更大。無獨有偶,在美國西部一些州縣裡面,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認為幼年響尾蛇要比成年響尾蛇更具威脅性。

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照我們的理解,不應該是越成熟的蛇其毒性越強嗎?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觀點,主要是人們覺得首先幼年蛇缺乏經驗,稍有異動就會下嘴咬,而成年蛇經驗較足,一般性防禦或者攻擊時往往採取只咬不注入,或者注入少部分毒液,在非必要情況下儘量會避免浪費毒液。

其次是幼年蛇在控制力方面也要比成年蛇差,在注射毒液的時候會一次性注入自己所擁有的絕大部分毒液,從而使毒性大大增強。

幼年響尾蛇

乍看之下這兩個理由都十分充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幼年蛇比成年蛇更危險呢?

我們以響尾蛇為例,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資料表明,響尾蛇幹咬(即只咬不注射毒液)的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變化,並且從加利福尼亞州南部9年的蛇類咬傷報告數據來看,人們被咬傷的嚴重程度,與響尾蛇的大小呈正相關關係,即被越大的響尾蛇咬傷,後果越嚴重。

從這些方面來看,「響尾蛇幼蛇比成年蛇更毒」,僅是民間傳說而已,沒有相關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

成年響尾蛇

毒液的注入量與獵物大小有關

蛇類在每一次咬住對手時,所注入的毒液量一直以來都是科學界研究的熱門課題,所以這方面的研究數據和成果我們不難獲得。

比如2002年《毒蛇生物學》第207-233頁有一篇研究裡提到了響尾蛇在捕食老鼠和蜥蜴的時候,所注入的毒液量是不同的,蜥蜴體型比老鼠小很多,響尾蛇會相應減少毒液的注入量。

洛馬琳達大學醫學院的動物學和生理學博士威廉·K·海斯等一些科學家在1992年的時候也發現了響尾蛇在捕食鳥類的時候會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可以理解,如果毒液劑量太小,不能讓鳥類瞬間喪失飛行能力的話,即便是鳥類短暫飛行了一下就死了,也沒有留下蹤跡,對於響尾蛇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響尾蛇捕食老鼠

人們研究了北太平洋響尾蛇,這是一種中大型的毒蛇,它們捕食了大大小小的老鼠,從研究數據可以發現,獵物的大小的確可以影響響尾蛇毒液的注入量,越大的獵物,往往會被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

當響尾蛇攻擊大型嚙齒類動物的時候,會注入更多的毒液,以避免獵物在被捕食的過程中出現反抗行為,從而對自己造成威脅。

當然實驗結果也表明了響尾蛇的確能夠控制自己在每次啃咬獵物時的毒液注入劑量,但沒有證據表明成年蛇比幼年蛇在這方面的控制力更強。

獵物的大小影響蛇毒的注入量

毒液的注入量與蛇大小有關

海斯博士的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成年響尾蛇一次性往往能夠注入更大劑量的毒液,隨著響尾蛇的成熟與長大,它的毒腺也會隨著增大,這就意味著越大的蛇體內能夠儲存的毒液就越多,那麼在每次啃咬之後能夠釋放的毒液也就可以更多。

科學家們研究了不同年齡段,不同體型的草原響尾蛇,及它們在捕食行為上所釋放的毒液,發現與前面提到的民間觀點相反,成年蛇、大型蛇每次注入的毒液更多,它們有更大的腺體,儲存的毒液更多,它們會合理並不吝嗇地使用這些毒液。

蛇大小與毒液注入量呈正相關

這就意味著,幼年蛇也具備了控制注入毒液劑量的能力。當人類不小心幹擾到響尾蛇時,它採取的防禦性攻擊,所帶來的後果要比掠食性攻擊小一些。

但研究同時還發現了,即便是在防禦性攻擊的時候,成年大型響尾蛇,所注入的毒液劑量要比幼年蛇大,原因是它們有更多的毒液可以利用。

年齡不是衡量毒性的指標

民間的傳說裡面之所以會認為幼年的蛇更毒,無非就是認為幼年蛇的經驗和控制能力都不如成年蛇,但現有的研究早已證明幼年蛇也具備了控制毒液注入的能力,它們在進行防禦性攻擊的時候,會本能地減少毒液的注入量,也就不存在說「經驗不足」這一說法。

另外,幼年蛇的毒腺往往比成年蛇小,所能儲存的毒液也更小,即便在一次啃咬時將所有毒液完全注入,其劑量也有可能不如成年蛇總體的一部分,所以拋開實際情況而言毒性,都是「耍流氓」。

蛇的「毒牙」

那麼存不存在說幼年蛇的毒性比成年蛇毒性更強呢?比如說為了彌補幼年蛇「實力弱」的缺點,從而給予了它更強的毒性呢?

這倒是有可能的,畢竟幼崽的特殊保護機制在大自然中是很常見的現象,比如獅子和美洲獅,成體身上都是沒有斑點的,而它們的幼崽身上卻有明顯的斑點,更有利於隱藏。

美洲獅幼崽身上的斑點

世界上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幼年響尾蛇的毒液作用效果更快,但似乎並不能彌補與成年蛇相比在劑量上的不足。

根據對動物行為的分析和研究,發現成年響尾蛇無論是在進行掠食性攻擊還是防禦性攻擊上面,所釋放的毒液劑量都比幼年蛇多20-50倍,如此巨大的差距是幼年蛇憑更快的發作效果所不能彌補的。

蛇毒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其毒液的成分,響尾蛇的毒液包含了100多種不同的活性成為,它們分別作用於不同的部位,比如低分子量神經毒素能破壞神經組織,而高分子量的金屬蛋白酶則能破壞血液和軟組織,從而引起組織壞死、腫脹、疼痛等等。

但是一種特定蛇的毒液成分,往往跟這種蛇的年齡、飲食結構及所處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關,即便是同一條蛇,它在不同時期的毒性也是不同的,所以很難界定幼年響尾蛇的毒性就一定比成年蛇強。

根據現有對蛇類動物行為的研究表明,蛇的大小,以及所注入的毒液劑量是決定了毒性強弱的關鍵,成年蛇有著較多的毒液,每次啃咬的時候會釋放更多的劑量,所以成年蛇往往比幼年蛇更危險,一旦被咬,所帶來的後果也是更嚴重的。

所以我們不能隨意輕信民間的一些傳言,在被任何蛇咬了之後,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理所應當地認為是成年蛇或者幼年蛇就放鬆警惕。

巖石上的響尾蛇

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儘量避免被蛇咬,蛇是一種比較怕人的動物,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會被迫反擊,比如人們踩踏到它的時候,因此儘量避免到陌生的野外環境,野外行走時多注意觀察就是極佳的做法。

另外穿一些較厚的牛仔褲、長筒靴,也能很好地起到阻隔作用,從而減少被蛇咬後的毒液注入劑量,減小中毒後果。不過尤為重要的是認清毒蛇的威脅性,不要輕易相信幼年蛇比成年蛇更毒的說法,畢竟沒有相關科學依據支持該理論。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毒的蛇,內陸太攀蛇秒殺眼鏡王蛇
    內陸太攀蛇與眼鏡王蛇這兩種蛇都是本地區的王者霸主,毒性也都相當大,這兩者如果開戰的話,哪個會更厲害一點呢?先從毒性上來分析,眼鏡蛇平均能注入200-500毫克的毒液,最大的毒液分泌量甚至高達7毫升,眼鏡王蛇一口所能注入的毒液能在三小時內殺死一頭成年的亞洲象。
  • 響尾蛇有多毒?它們的尾巴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在毒蛇家族之中,響尾蛇的名聲並不算很大,但因為有著能夠發出響聲的尾巴,令人們對它的身體結構非常好奇。在過去,人們認為響尾蛇的尾巴裡一定有許多珠子,這些珠子在尾巴中晃動,會發出警告的聲音。另外, 蛇靠近尾巴的地方有能夠控制尾巴的肌肉,依靠著肌肉的力量,響尾蛇能夠快速搖動尾巴上的響環,使其發出「沙沙」的響聲。
  • 地球上最毒的蛇是哪種?最毒的生物又是什麼?
    地球上最毒的蛇是哪種?最毒的生物又是什麼? 2020-10-04 06:33:58 來源 :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數據,世界上最毒的蛇有哪些
  • 響尾蛇尾巴裡的秘密
    在過去,人們認為響尾蛇的尾巴裡一定有許多珠子,這些珠子在尾巴中晃動,會發出警告的聲音。但事實證明,響尾蛇的尾巴並不是由珠子碰撞發出的聲音,而是一種特殊的身體結構。    響尾蛇在剛出生時就擁有響環,不過響環的數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小響尾蛇只有一個響環,由於無法與其他響環碰撞,所以即使小響尾蛇搖動尾巴,也不會發出沙沙的聲音。    響尾蛇的響環會因打鬥、意外等情況而折斷,所以響環超過8-10個的非常少見,不過幸運的是響尾蛇每脫皮一次就會增加一個響環,所以不用擔心它們的響環全部折斷該怎麼辦。
  • 陸地最毒毒蛇與海洋最毒毒蛇,哪個更強一些?
    前段時間在某資訊平臺上看到了一篇名為「世界十大毒蛇」的排行名單,第一名是名不見經傳的內陸太攀蛇,據說它所產生的毒液中,大約每110毫克就能夠將大約50萬隻老鼠殺死,奪走100個成年人的性命,因此被認為是陸地上最毒的蛇。那麼海洋中最毒的蛇你知道是什麼嗎?
  • 響尾蛇屬Crotalus
    提示:點擊↑上方""愛蛇之家
  • 世界名蛇大全,這照片很難拍到
    分享圖標,分享到 朋友圈,讓你的朋友們也可享受這藝術饕餮盛宴! 白唇竹葉青北美最長最毒的東部菱斑響尾蛇號稱世界最毒的太攀蛇世界上最長的眼鏡蛇 森林眼鏡蛇裂須海蛇,最毒的蛇之一
  • 響尾蛇鬥不過地松鼠 (雷春芝)
    只是輕打一下尾巴,便有令人恐怖和壓抑的「絲絲」碎響音傳來,大自然中最厲害、最特別的獵手——響尾蛇出現了。  炎熱的午後,這條飢餓的響尾蛇慢慢地爬行著,尋找著它的獵物。你一定以為這不是一場激烈的鬥爭,最多不過是力量之爭吧,身材嬌小的地松鼠頃刻之間就會成為響尾蛇的美味。瞧:響尾蛇來了,地松鼠看到了。然而地松鼠竟然沒有絲毫的恐懼,更沒有快速地逃跑,只是拼命地搖晃著它身體上體積最大的也是功能最多的部位——尾巴,一邊搖晃一邊「吱吱吱」地叫著,其他同伴聽到叫聲也加入了戰鬥,它們一起叫著並搖著碩大的尾巴。兇猛的響尾蛇東張西望,始終找不到進攻的方向,只好撤退。
  • 國外真的對爬行動物的觀念更開放嗎?美國網友卻因為要「保護家人」,而殺死了一條懷有35個小生命的母蛇!
    然而,他在上傳照片的同時公布的殺死這條響尾蛇的原因,更是讓爬寵飼養愛好者社群和「恨蛇黨」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到目前為止,事件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內容被轉發的次數已經超過7萬,並且總評論數不僅已經超過2萬5千條,而且至今還在不斷的增加。
  • 這種鳥是響尾蛇的剋星,響尾蛇碰到它,逃跑都來不及!
    有時它會在快速奔跑中衝進響尾蛇出沒的地方。雙方一旦相遇,就會爆發一場生死搏鬥,它跳躍著躲開響尾蛇的攻擊,並尋找機會撲到蛇的嘴後,用喙和腳爪猛擊蛇頭,如果它勝利,它將得到一頓美餐;如果失敗,代價就是死亡,但它從不退縮。走鵑在尋覓獵物的同時還要盯防其它掠食動物。走鵑一面在沙漠中四處搜索食物,一面觀察者地平線上的動靜。
  • 世界名蛇大全 【有圖】
    北美最長最毒的東部菱斑響尾蛇號稱世界上 最毒 攻擊速度最快 的內陸太攀蛇裂須海蛇,最毒的蛇之一,潛水要小心 也是常見的一種蛇 頸稜蛇 這貨大家都知道的吧,呵呵喜歡就轉給大家吧
  • 在蛇類中,用尾巴來發出聲音,相信大家很好奇吧
    說起響尾蛇,想必大家的都清楚它名字的由來——它們的尾巴會發出聲音。而且在蛇類中,這一特徵是響尾蛇特有的。關於響尾蛇尾巴的發聲機理,相信大家不免好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響尾蛇是依靠特殊的尾巴來發出聲音的。和其他種類的蛇一樣,響尾蛇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
  • 墨西哥黑王蛇 | L. g. nigrita
    ▲ 光線下,墨西哥黑王有著明顯的肌肉線條      常見的王蛇有差不多十個亞種,墨西哥黑王蛇是其中一個。在它們還是幼體的時候,大多數的下頜帶有白色或黃色的點,這些點在成年以後會慢慢消失。      和其它所有的王蛇一樣,墨西哥黑王蛇是沒有毒的,它依靠身體纏繞絞殺獵物。它們的食譜中包含了其它蛇類,包括了劇毒的響尾蛇,它們的免疫系統能夠免疫蛇毒。
  • 【龍雅科普】哪種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
    海蛇才是最毒的蛇。1983年Minton發表了6種海蛇的測試結果,其中最高的杜氏劍尾海蛇皮下注射為0.044mg/kg,超過了之前世界第2的東部擬眼鏡蛇,但是仍然與內陸太攀蛇差了一倍,作者Minton本人也表示內陸太攀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類,不過這篇
  • 杭州周邊有人被蛇咬傷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大家也都知道『打草驚蛇』,蛇又喜歡在夜間活動,一般我們發現它之前,它已經逃跑了。大家野外見蛇不要追打,以免激怒它造成自身傷害。」浙江的蛇,哪些有毒?最近,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調查員王聿凡整理了一份比較全面的浙江毒蛇資料。如果不幸被毒蛇咬傷,傳說中那些綑紮、放血的處理方法到底靠不靠譜,袁丞達醫生也為大家解疑釋惑。
  • 幼年閃閃相比成年金閃閃,寶具威力下降,可智商顯著提高
    然而在成功回收失去的寶具之後,幼年狀態金閃閃的綜合戰鬥力其實和《Fate stay night》動漫中的成年二閃不相上下,甚至有時還猶有勝之。兩者在能力方面的異同,主要如下: EA威力不同 幼年金閃閃和成年金閃閃都能使用EA,釋放開天闢地乖離之星,然而兩者的威力截然不同,成年金閃閃秒天秒地,幼年金閃閃的EA卻不敵伊莉雅的次元炮。官方給出的解釋是EA和筋力等級有關,而幼年金閃閃身體還未發育完全,面板相較於成年金閃閃也有所下降,EA的威力也隨著筋力等級的下降有所削弱。
  • 地攤江湖:廣西男子賣蛇藥,被蛇咬後身亡——藥真的假,蛇真的毒
    地攤江湖:廣西男子賣蛇藥,被蛇咬後身亡——藥是真的假,蛇是真的毒我們都知道,被毒蛇咬後,要馬上去醫院打血清,一分鐘都不能耽誤。可是,民間流傳許多種類繁多、五花八門、花裡胡哨的蛇藥,聲稱能包治各類蛇毒。這些「江湖蛇藥」,真的這麼神奇嗎?近日,廣西來賓一男子在大街上擺地攤賣蛇藥,只見他拿一隻公雞和眼鏡王蛇進行「表演」。不料,眼鏡王蛇突然咬了他的耳朵一口。咬該男子是眼鏡王蛇,它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
  • 世界上最快的蛇有多快?人能不能比它跑得快?
    2.死蛇也會咬人? 3.眼鏡蛇有多快? 常言道:"蜈蚣百足,行不如蛇","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那要是遇上了世界上最快的蛇,我們先不打,跑不行嗎?
  • 藍蛇有毒嗎?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
    我國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其中滲透著各種傳說,藍蛇就是其中一個。相傳,藍蛇棲居在梧州陳家洞,頭部有劇毒,觸之即死、見血封喉。但它的尾部卻是解毒良藥。在某些部落中,甚至將藍蛇封為神靈來供奉,沒到祭祀之日就會有相應的祭禮和歌舞。有人猜測它世界上最大的蛇,這純屬瞎說。那麼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一起來看一下吧!
  • 膽小勿入,世界名蛇大全 (圖)
    >白唇竹葉青水蚺··世界上最大的蛇類··體長可達8米巴布紐幾內亞的阿拉佛拉瘰鱗蛇非洲角蝰,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