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動畫,它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沒有臺詞,卻斬獲了七次奧斯卡,風靡全球已超過半個世紀。
它就是無數人童年時期的寶貴回憶——《貓和老鼠》。
回憶起這部動畫,很多人可能只會記得傑瑞是如何一次次蹂躪湯姆的,卻並不會意識到,在追這部動畫的時候,一代又一代少年經歷了最初的古典音樂啟蒙。
湯姆彈奏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
難度遠超鋼琴10級
所以,有人看《貓和老鼠》,笑得前仰後合;也有人看《貓和老鼠》,記住了其中《匈牙利第二狂想曲》的bgm,從而走上了世界級鋼琴家的道路。
其實,這些百年之前甚至數百年之前的藝術音樂,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如此高冷。
只要你好好回顧一下自己的文化娛樂生活,會發現它們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堪稱是陽光、空氣、水一般的存在。
比如現在,要不是上了B站,我以為貝多芬和巴赫早就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了個粉碎。
但實際上,這屆年輕人裡,偷偷聽古典樂的人數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1
在今天只要一提起被束之高閣的「古典樂」,正常人就會有如下兩種反應:
一個是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接什麼;另一個則是下意識嘴角上揚,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說:害,憋裝了你!
在當今傳播遭遇的尷尬局面,導致了許多人的知識死角,比如就會有這樣的問題在網絡上出現:
好傢夥,直接拋出了個好問題
當然,這樣的迷惑行為並不只集中在樂器分不清上,也有人認為古典樂的本質,不過是西方曖昧的附庸風雅。
因此,在胎教音樂中,古典樂也就圖一樂,真胎教還是得《男兒當自強》:
九年義務教育並沒有缺少對大眾的古典音樂教育。
只是,在語數英小升初面前,音樂老師可能會遲到,但一定會因為病假而無法出席,就算是貝多芬巴赫,也不再具備吸引力了:
當然,也有人被成功啟蒙,試圖溫柔地走進這門高雅的藝術,但他們擔心會給周圍的鄰居造成一定的困擾,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但無奈,由於較高的門檻,讓眾多苦練而不得志的音樂家選擇了放棄殺生,還人間和鄰居一片安寧。
「老殺雞」了
看起來,這屆年輕人似乎註定無法與classical music達成和解。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經不起仔細琢磨的慣性思維。
年輕人和古典樂的距離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遠,懂行的人都知道古典樂才是最酷的。
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一個成長在紐約皇后出租屋的黑人小子,照樣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玩轉貝多芬。
在B站,你能搜到他最受歡迎的一首叫做《I CAN》(我可以)的歌:
人生導師Nas
這首歌就是採樣了貝多芬的《For Elise》(致愛麗絲),而這首歌的歌詞也是十分積極陽光,處處寫滿正能量:
「我知道我可以
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如果我努力工作
我將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
除了Nas,還有我們南京市民Kanye West,也是咱當代最愛整活古典樂的音樂人,他2016年在洛杉磯舉辦過一活動,爭取不埋沒一個古典樂人才。
Kanye的這場小演出,就是將貝多芬交響曲和自己的專輯《Yeezus》的伴奏融合在了一起,最終效果也是行雲流水的成功:
除了說唱之外,一些導演也酷愛使用恢弘的古典樂,尤其是為反派量身定做的時刻。
比如庫布裡克的《發條橙》中的主角惡徒,就是個痴迷貝多芬的反社會分子。
古典樂的偉岸與崇高,在此刻成為諷刺的註腳,和反派們無惡不作的行為,產生了鮮明的反差美感。
而這,也是為何古典樂常常成為反派出場的標配bgm。
除了發條橙之外,還有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大反派「戈登局長」。
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和莊嚴古典的bgm形成奇妙的強烈反差片段,常被年輕影迷津津樂道。
這種反差在現實中也會常常出現,這就像是你生活中看起來每天會去蹦迪的朋友,在疫情期間卻在陽臺拉小提琴:
還有你暗戀依舊的滑板女孩,當你和她坐在馬路牙子邊拿著啤酒閒聊時,她告訴你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樂團的第一搖擺位:打三角鐵的。
在文藝作品和現實中,年輕人早已無數次與古典樂擦肩相逢,一不小心就在它該死的魅力中淪陷。
革命還在繼續,老頭更有力量
無論是美劇裡頭恢弘的交響樂,還是現實中睡前的催眠曲,年輕人聽古典樂,早就已經在路上了。
在B站上,甚至已經有人在整活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2
仿生貝多芬會寫出電子月光嗎?
前幾天,《賽博朋克2077》剛剛發售,當你覺得全世界除了你都在玩時,不要氣餒,你還可以打開B站,聽一聽真正的「後現代古典」:
練琴人,練琴魂,練琴都是人上人。
在B站,有位叫「TwoSetViolin雙琴俠 」的up主。如果你常常關注古典音樂,那你一定對他們哥們倆有印象。
雙擊雙琴俠,在線觀看激情拉琴
兩位從小在數學補習班相識的雙琴俠,可以說是「歡樂喜劇人」和「古典藝術家」的融合怪。
在B站,你可以看到他們用尖叫雞擠出「雞大調卡農」獨領風騷:
在雙琴俠長期拉小提琴練就的靈敏「手活」下,尖叫雞也變化出起伏的音調,愣是能叫出一首《卡農》。
在彈幕裡,有人將其定義為「慘叫版卡農」,也有人覺得太過殘忍,雞已經被蹂躪得失去了靈魂。
而說起這個註定屬於貓的時代,就連鋼琴家也不得不為貓打工、為貓按摩。
在up主@鋼琴喵Haburu 的彈奏下,鋼琴家在線化身貓咪按摩官,用音階+蕭邦按摩法為主子盡職盡責:
除了瘋狂的演奏,在樂器科普的進程中,也得有人立下血書身體力行。
比如UP主@XSO西安交響樂團,就開啟了一個【樂器互換系列】,讓大提琴手拉小提琴、小號手吹圓號...總之哪個不會演哪個!
這就造成了無數演出的車禍現場,像極了你當年學樂器的模樣,比如柯南主題曲愣是被演成了陰間版本,小號愣是被吹成了嗩吶,差點沒把觀眾送走:
既然是在B站,那首當其衝的ACG文化自然不能被古典藝術放過。
作為中國首家ACG同人交響樂團的@帝玖管弦樂團,他們用管弦樂打破了次元壁,比如來自電影《你的名字》的主題曲《君の名は。》,就被他們改編成管弦樂組曲。
這個版本有多麼讓人激動?看看彈幕炸出的高密度祈願流星雨,你就能夠輕鬆得到答案了:
還有一位以瞪人著名的UP主@Vinheteiro,大家都稱他為「V叔」。
這是一位來自巴西的鋼琴家,不遠萬裡來到B站整活,和年輕人打成了一片:
瞪著你彈鋼琴的V叔
長相兇悍的他,即便隔著屏幕也會把觀眾瞪得發毛。彈幕中,不少人被V叔的瞪眼嚇得叫媽媽:
你瞅啥?
但別只關注到他的死亡凝視,V叔粗獷的外表下隱藏的,可是一顆愛好古典整活的心:
又如@順順の鋼琴生活札記,是一位來自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的學生,堪稱整活界的青年才俊。
在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有一段印象深刻的鬥琴情節,演奏的就是《蕭邦黑鍵練習曲》。
在這位音樂學院大佬的魔爪下改編下,一開場,鋼琴都淪為健身器材:
也有人在古典樂的練習中走火入魔,直接當場變身貝多芬,氣質被拿捏的死死的。
愛整活是當代青年的特徵,不過,從B站百花齊放的「古 典 藝 術」中,也的確側面反映了:古典樂並沒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樣,消失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
畢竟,真正愛古典樂的人,怎麼會讓大張旗鼓的讓周圍人知道呢?
有一個不那麼讓人相信的數據表明,年輕人,真的開始聽古典樂了。
3
古典音樂一直看起來像是老人家的愛好,不過這個現象因為今年的疫情有了變化。
國外一家流媒體的數據表明,在2020過去的這一年中,35歲以下聽古典音樂的人,已經上升到了37%,比去年多了整整兩成。
而在B站,你能發現年輕人越來越熱愛古典樂。
光從頻道數據,你就能初見端倪,在B站的「古典音樂」頻道,就有10.4萬個視頻,達到了3.1億次的觀看量。
而其中,不乏許多現場的音樂會,在這些視頻中的互動彈幕裡,你能看到一個次世代的古典音樂現場。
從前車水馬龍慢,古典只屬於一小撮貴族;今天,B站年輕人用彈幕,和跨越時代的古典樂玩在了一起。
評論區當然也是藏龍臥虎,野獸兇猛,熱鬧非凡。
比如這位學指揮出身的老哥,就孜孜不倦地告訴大家指揮可不是擺設,作用堪比交警與毛衣針:
B站上的年輕人,不斷解鎖著古典樂的新玩法,也讓線上古典音樂會成為了可能。
打開B站聽交響音樂會?是的,你沒聽錯。
如果這還是一場連演5天,完成貝多芬一至九曲目的極難挑戰?
擔任指揮的,還是全球範圍內,發起過這項挑戰的最年輕指揮家?
再如果還是莫文蔚、郎朗、薛兆豐一起邀請你去呢?
為了紀念貝多芬誕辰的250周年,青年指揮家/UP主@俞潞 將攜手寧波交響樂團,挑戰5天連演9部貝多芬交響曲,全程都會在B站直播。
出生於1989年的俞潞,自幼學習小提琴與鋼琴,從小就嶄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他是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的「關門弟子」,是青年華人指揮家中的佼佼者。
這次的線上直播,將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音樂會,不僅觀眾可以通過直播的彈幕實時互動、交流感受,而且造梗、青年化的有趣屬性,讓音樂會變得更加「B站」。
而在B站看音樂會,你卻可以從臺前看到幕後,讓你了解樂團上臺前到底是個什麼氛圍?樂手都在幹嘛?
除此之外,我們在前文簡單解釋的「為什麼電影中的反派都那麼鍾愛古典樂」,你可以在直播中進一步解鎖相關有趣的冷門知識:
在第一天的直播中,B站知識區UP主嚴伯鈞就向觀眾們科普了古典樂相關的小常識以及奇怪知識。
比如——
看音樂會時,為什麼不要在間歇期間鼓掌?
貝多芬自己抄自己是怎樣一種操作?
聽貝多芬約等於聽凡爾賽?
在保證藝術水準的同時,小破站的青年屬性也讓古典樂的傳播形式獲得創新,能夠讓古典樂在這個時代發光發熱,並讓更多人了解,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第一天的直播演出中,觀眾入席發彈幕打卡,成為了線上音樂會的新傳統:
而指揮家俞潞在舞臺上,揮舞得就像黑武士般英姿颯爽:
頭髮都飄逸起來了
長達整整兩小時的現場指揮有多辛苦?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你就知道,指揮絕對屬於高度有氧運動,都減肥的同學們可以沒事兒Cosplay一下。
彈幕裡,懂行的B站觀眾們也開始玩起了梗,對這位年輕的指揮家給予了「卡拉揚祖傳閉眼指揮」的高度肯定:
這個梗的知識含量我給滿分
同時演出結束,當然還得有彈幕的掌聲和bravo:
果然在B站看完音樂會,看著年輕人和古典樂打成一片,你會更加感慨,什麼叫經典藝術的生命力。
通過B站這條通往古今的橋梁,古典音樂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懂,它依舊在這個時代,等待著年輕人們為它解鎖更多的可能。
如果你錯過了第一天的演出直播,也沒關係。
此次貝多芬九部交響曲的演出,將在2020年的12月13-17日的每晚19:30,都將在B站進行直播。
當然,如果作為古典愛好者的你要是看直播不過癮,你也可以選擇去寧波大劇院現場,去擁抱這次難得的音樂盛宴吧!
THE END
推薦閱讀
淚如尿崩的國產綜藝
長按二維碼關注蹦迪班長
一起Disco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