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會議室,無需講話稿,一間堂屋,幾條木凳,酷暑七月,伴著夜晚習習吹來的涼風,鄉親們圍坐在一起促膝長談、暢所欲言......7月18日晚,在望城區茶亭鎮九峰山村第一黨支部活動室前坪,20多名黨員圍坐一起,圍繞花海片區屋場項目建設,分享身邊的黨員故事,講述著鄉村振興的好政策。
自2019年九峰山村獲評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以來,村上整修改造了10餘公裡的村組道路,新建了3個停車坪,完成了30餘口標準塘的提質改造建設,村裡的大棚蔬菜集體經濟產業也壯大了起來,這些都讓老黨員周登高看在眼裡,喜上心頭。「特別是今年惜字塔屋場片成功申報市級示範屋場以來,廣大黨員群眾齊心協力,自發捐款和投工投勞,積極支持屋場建設,自己的房屋周邊得到了全面的規劃整修,生活的幸福指數上了好幾個檔次呢!」周登高說。
「屋場建設要齊心,籌資籌勞還投工,添磚加瓦重參與,勁不松,勁不松!」聽完周登高的發言,九峰山村黨總支書記譚鐵剛感慨萬分,隨即用一段精彩的「三句半」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不過工作搞得好是好,具體的小問題也要重視,我覺得我們各小組的群眾還沒有完全發動起來,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呢?」隨後,譚鐵剛趁熱打鐵,拋出了此次屋場夜話的具體問題。
面對在會上拋出的疑問,洞庭組黨小組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不少群眾看到別人家因為政策紅利受了益,自己沒有沾到光,心裡不平衡,參與屋場建設的動力也隨之大大減小,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勸說。」對此,負責花海項目建設黨委作了耐心的解釋,誠懇的話語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據悉,九峰山村的「屋場夜話」是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黨小組為依託,以村組屋場為陣地,結合示範屋場建設、脫貧攻堅等主題,不定期地把會議開到屋場一線、田間地頭,切實推進「五五治村」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五五治村模式,即以理論政策宣講組、矛盾糾紛調處組、扶貧幫困愛心組、公共服務自願組、廉政建設監督組五個組為黨員作用發揮平臺,以「公益事業建設五自、鄉風文明建設五惜、人居環境保護五禁、移風易俗工作五包、鄉村文化活動五自」等五個方面為抓手,逐步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事事有人管,矛盾不上交」的基層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