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哪一段劇情最能體現出雍正的「腹黑」?

2021-02-11 笑談風雲史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為雍正皇帝進行「平反」和「洗白」的歷史正劇,展現了一個果敢堅毅、勤政節儉、勵精圖治、孜孜不倦的「好皇帝」形象,從而讓許多觀眾朋友對於雍正,這位清朝歷史上最為「神秘」的帝王有了一個全新的正面認識。

然而,儘管《雍正王朝》在大多數時候對於雍正形象的刻畫都是積極的、正面的,但也不乏對於雍正的「腹黑」進行演繹的劇情,而這其中,「高福之死」的橋段無疑是將雍正陰狠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縱觀「高福之死」的整個過程,雍正似乎只是在事情結束的時候安排高毋庸毒死了高福以「清理門戶」,可事情的真相卻是雍正不僅參與了整件事情的每一個細節,並且成功的將自己抽身其外,最終既達成了自己想要的目的,同時又不使自己受到絲毫的牽連,可謂是做到了「天衣無縫」。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福之死」,從其「背叛」雍正的那一刻起便無法避免了。

歷史上的雍正有三大典型的性格特點,即知恩圖報、施恩望報以及有仇必報,《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同樣如此。

高福和李衛、小翠都是揚州城內的小叫花子,如果不是雍正,他們能夠存活至今都是個問題,對於他們來說,雍正所給予的是救命之恩。不僅如此,雍正還將他們安排在府上做了僕人,給了其基本的生存保障以及安身立命的根本,這無異於是一種再造之恩。

所以,雍正要的是高福、李衛他們是對自己的絕對效忠,不能有任何的背叛,如果哪怕是有一點點這樣的舉動,對於眼裡揉不得沙子的雍正來說,下場是可想而知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仔細想想,高福在這個時候犯錯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事業」上,他與李衛是同時進入府中,可李衛的表現卻明顯好於他,受到的重視與信任也要比他高很多,心中難免產生嫉妒情緒。

在「情感」上,自己深愛著的小翠最終跟李衛私定終身,心中本就失落,如今自己最愛的人和與自己關係最好的兄弟遠走他鄉,只留得他一人在府上,必然也是極度的落寞。

高福在「事業」和「情感」上受到雙重打擊,他只能通過買醉來麻痺自己,發洩心中的苦悶,也恰恰是在這個當口,八阿哥胤禩的管家無意中發現了高福,並且在胤禩的授意下為高福提供了財富和美人,無異於是充分填補了高福內心深處的「空虛」。

當然,高福也知道,自己是雍正府上的人,也明白雍正與胤禩之間的微妙關係,他只是保持了與八阿哥管家的聯繫,並且將其所有的贈予全盤接受,可他並沒有確實做出什麼對不起雍正的事情,對雍正產生無法挽回的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這對於雍正來說已然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況且誰也不敢保證高福現在不出賣雍正,以後也一定不會將其出賣,但時候真是如此的話,那麼一切都將悔之晚矣。

於是乎,高福最終的悽涼結局也就此變得無法改變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福之死」的整個過程,雍正都將自己「隱藏」了起來。

高福與八阿哥府上管家交往過密的事情雍正知道麼?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在「九子奪嫡」這樣一個緊張、激烈的政治氛圍下,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府上沒有別人的「眼線」,即便是在以「籬笆牢」著稱的雍正府上,雍正自己也不敢掉以輕心,高福多次外出、晚歸和未歸,雍正不可能沒有察覺,只不過雍正沒有做聲罷了。

而他之所以如此,一是在於高福並沒有犯下什麼實質性的錯誤,尚且影響不大;二是雍正也要藉此看看胤禩那面有著什麼計劃和安排;三就是雍正不想自己戳穿這件事情,他需要有人「替」他來做這個「惡人」。

這個「惡人」,便是十三阿哥胤祥。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時候的胤祥已經在主管刑部,手中的探子和暗哨很多,他發現了高福的異樣之後,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雍正與鄔思道。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雍正的表情是既詫異又憤怒,而他這樣便是做給鄔思道看的。

鄔思道在雍正府裡雖然地位上明顯高於高福,但他們多少還是有點「同病相憐」、「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他還是希望能夠儘自己的力量保全高福。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鄔思道一直在主張要雍正主動參與到「九子奪嫡」的進程中以爭奪皇位,而想要讓雍正最終能夠取勝的前提只有一個,那便是將太子胤礽扳倒,讓其再次遭到廢黜。

於是乎,一條計策在鄔思道的腦海中形成,而高福也就此獲得了「將功折罪」的機會,當然,這也是雍正所希望看到的,因為他想要鄔思道來做這第二個「惡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鄔思道對於高福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並且是恩威並施,徹底擊垮了原本就恐懼不堪的高福的心理防線,而高福也就此同意執行鄔思道的安排。

就這樣,高福偷得太子胤礽給任伯安的親筆信,並交給了八阿哥胤禩的管家,而胤禩在拿到這封足以扳倒胤礽的物件後,安排十四阿哥胤禵呈報給了康熙。當康熙看到了這封信的時候,瞬間明白了如今京城動蕩的局面以及《百官行述》造成的官員們的心理危機均起源於胤礽,而胤礽也自知事情暴露,決定與康熙來個魚死網破。但終究是康熙「技高一籌」,胤礽的謀反計劃徹底破產,而他也再次遭到了康熙的廢黜,徹底退出了「九子奪嫡」的進程。

可以說,事情幾乎是按照鄔思道的「劇本」一步步展開,而那封被高福「偷走」的太子胤礽的親筆信,無疑是整件事情的重要導火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高福怎麼會如此輕易的就將這麼重要的一份物件拿到手了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雍正的無視。

這份書信如此關鍵,不可能在鄔思道那裡,必然會由雍正自己親自保管,如果他不想讓人拿到,自然會將其藏在一個其他人都無法發現的地方。

而如今,高福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這封書信拿到,肯定是雍正給予了極大的「方便」,目的就是要讓這封信在看似極度偶然的情況下,交到胤禩手中,進而借胤禩之手讓太子胤礽遭受滅頂之災。與此同時,康熙是從「八爺黨」的重要成員十四阿哥胤禵這裡拿到的書信,自然也會將所有的怨恨和不滿發洩到胤禩等人的身上,絲毫不會聯想到雍正會牽涉其中,這也使得雍正繼續在康熙心中保持了良好的印象。

可以說,雍正這一舉動可謂是「坐山觀虎鬥」,並且起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既扳倒了太子胤礽,又加深了康熙與胤禩等人之間的矛盾,從而收穫了極大的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福之死」,雍正在「殺人滅口」的同時,也是在給鄔思道以警醒。

當所有目的都達到了之後,雍正開始對高福動手了,在他的安排和授意下,高毋庸毒殺了高福。

可憐的高福致死都沒有想明白這一切都是雍正的「陰謀」,他非常無助的高喊「我要見鄔先生」,這既是在求助,也是在控訴,他不相信鄔思道不會保他,更不願相信鄔思道是在騙他,由此也可見雍正「隱藏」之深,因為從頭到尾他都沒有直接與高福進行交流,自然不會讓高福想到自己,而只讓高福覺得這是因為自己因為犯錯而必然遭受到的懲罰。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實際上,「高福必須死」,是雍正早已下定決定決心的。

一方面,高福已經不可能再被絕對的信任,雍正必須要「殺人滅口」。

這件事情的牽連面太廣,並且直接導致了太子胤礽的再度被廢黜,如果真的被康熙知道與雍正相關並且是雍正這裡是整件事情的起源處,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雍正此前的所有努力也將付之東流,所以雍正要將此事徹底壓下來,不被人提及,更不能牽連到自己。

而作為其中關鍵人物的高福,此前已經有了「背叛」雍正的行為和舉動,加之他也與胤禩管家建立了聯繫,胤禩也知道了其中的些許原委,所以留著高福就是留下了不安的因素,高福必須要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方面,雍正這也是做給鄔思道看的。

鄔思道作為雍正最為重要的幕僚,親自策劃並且參與了許多事情,並且享受到了雍正極高的禮遇。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鄔思道知道的太多了,反而讓雍正感到了更大的恐懼。

於是雍正用「翻臉不認人」的方式,執意要處死高福,無疑是在向鄔思道傳遞兩個極為重要的信息:其一,讓鄔思道明白自己的處境,要保持對於雍正的忠誠,不能做出背叛雍正的事情;其二,他還要讓鄔思道知道,鄔思道只是他的幕僚,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能真正的保護到誰,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由雍正自己來決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對於雍正來說,他處死高福,確實是因為高福有著背叛他的行為,雍正有著充分理由和依據,屬於絕對的名正言順。因此在其他人看來,他這樣做合情合理,就連高福也無法對此進行反駁和抵抗,從而讓自己沒有承擔絲毫的指責與罵名,可以說做到了全身而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回看「高福之死」的整個事件,雍正已經察覺到了高福的異樣卻默不作聲,硬是等到十三阿哥胤祥將這層窗戶紙捅破,將事情搬上檯面;在這之後,他又利用鄔思道向高福面授機宜,並且打開方便之門,對於鄔思道和高福的所有舉動都予以了默許,從而將「反間計」的效果最大化,並藉此實現「借刀殺人」的目的;最終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他又將高福以「背叛」自己的名義處死,做到了「殺人滅口」,既保全了自己,同時也震懾到了鄔思道。

可以說,雍正在整件事中,很好的「隱藏」了自己,所有的流程環節都是他設計好的,只不過他都不去參與其中,只是暗中在默默的注視著所發生的一切,而這也將雍正的「腹黑」本質盡顯無疑。

於是,在這之後的鄔思道才會對十三阿哥胤祥說出自己擔心已經奪得皇位的雍正會處決那些替他做秘密事情的人,以及他也一定要去「半隱」,進而最終不顧一切的想要「全隱」的原因所在。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雍正的「腹黑」就連鄔思道都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是哪一集 雍正王朝哪集演的八王議政
    《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等主演,該劇主要演繹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風雨經歷。那你知道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是哪一集嗎?下面就來看看雍正王朝哪集演的八王議政吧!
  • 《康熙王朝》電視劇為何比《雍正王朝》的評分更高一些呢?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皆是以二月河老師小說改編而拍成的,可以說是有淵源的,可以說是同門師兄弟,那麼為何康熙王朝比雍正王朝評分要高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對比兩部經典電視劇,康熙王朝屬於是主角光環濃烈的電視劇,主角康熙就像小說中的主角一般升級打怪,最後光芒萬丈。而雍正王朝電視劇整體比較壓抑,屬於是腹黑電視劇,裡面交織著各種權謀之術,將說話這門藝術發揮的是淋漓盡致,可謂是寓意深刻。說白了,就是康熙王朝適合年輕人觀看,因為升級打怪式的劇情,使人看的比較爽快,使人看的是熱血沸騰。
  • 在《雍正王朝》劇情裡,雍正為什麼要把喬引娣從老十四身邊奪走?
    《雍正王朝》電視劇沒怎麼看過,但在二月河的小說裡,對這一段卻非常清楚,喬引娣的出現,是從康熙帝駕崩,老十四從大西北往京城趕著奔喪,在路上遇到了喬引娣,當時雖說老十四知道自己回京後的處境,但仍是將喬引娣帶在了身邊。可隨著這一路上喬引娣對老十四的照顧,導致老十四對喬引娣的感情起了些變化。
  • 雍正王朝:雍正破格提拔田文鏡,看似任人唯賢實則充滿「腹黑」
    《雍正王朝》,之所以被奉為中國影視作品史上的經典之作,在其首播二十多年之後依舊經久不衰,除了一眾「老戲骨們」出眾的演技外,環環相扣的劇情以及一系列細思極恐的細節,也是這部電視劇為廣大觀眾所認可與推崇的重要原因,而觀眾也就此在大呼觀劇過癮的同時,就此對於人生經歷與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思考,讓人流連忘返,難以釋懷。
  • 雍正王朝:老十四的紅顏知己喬引娣被雍正強留身邊到底是何用意?
    這麼多年的時間滄桑,可以說太多太多的電視劇已經被人們所遺忘,而雍正王朝卻沒有泯然眾人矣,足以說明其優秀之處。這部電視劇為什麼經久不衰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劇情是絲毫不拖泥帶水。並非是某些肥皂劇那般,可以說44集劇情沒有絲毫注水,沒有一絲多餘的劇情。很多劇情雖然有些一筆帶過的意思,但可謂是恰到好處而且比較合理,更是給觀眾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
  • 從歷史角度來看,《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一部更精彩
    接下來,通過我們深入分析,或許能得出最恰當的答案。通過視覺來對比先看《雍正王朝》,該劇於1999年元旦之後,在央視播出。上映後廣受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比如: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連續劇、第19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等。
  • 雍正王朝:雍正繼位當夜,十七阿哥到底來幹嘛?一句話,給出答案
    《雍正王朝》中,因「咋逢大變,宮中情形晦暗不明」,剛剛接過康熙皇權的雍正皇帝返回潛邸,「略住一住」。而其返回潛邸以後的第一句話「鄔先生呢?」,將其「寧願放棄孝子守靈」也要回來一趟的真正目的暴露。鄔思道對於雍正皇帝的稱呼,和雍正皇帝的自稱,是慣性使然後的不經意忽略,還是刻意為之?還有,這個從未在《雍正王朝》中被明確的十七阿哥,為何在此時求見雍正皇帝?來巴結已經成功升級為皇帝的四哥?還是來執行被雍正皇帝早先安排的差事?
  •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為什麼一定要殺掉本欲將功贖罪的坎兒?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7期)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無疑,雍正帝是一個正面人物,是為民做主的好皇帝。
  • 雍正王朝是有靈魂的電視劇,整個劇情可謂環環相扣,而且扣人心弦
    如果說讓你寫出幾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而且百看不厭的歷史正劇,想必很多人都把雍正王朝排在了第一位。我對雍正王朝電視劇已經看了不下於100遍了,原著我也看了,總體評價一下雍正王朝,它的劇情非常緊湊,更為難的可貴的是,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的炸裂,哪怕是一個小侍衛,甚至連李衛在江蘇時的跟班,都展現了很高的演技,更不用說像康熙雍正身邊的圖裡琛這樣的精明人物了,放在其他電視劇中,這樣的小人物都是排不上號的。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中雍正駕崩以後,喬引娣的下場原來會是這樣的
    下面宋安之來大概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最後這個神來之筆劇情。喬引娣是山西代縣人,被大將軍王老十四回京奔喪途中所救,因為其敢愛敢恨直言不諱的性子比較讓老十四喜歡,最後成為了老十四的女人。後來雍正也許是為了打擊報復老十四也許是為了感化喬引娣,使她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好人,因此奪走了喬引娣。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雍正王朝》上映於1999年1月3日,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大劇,對於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可謂刻畫的是入木三分,蘊含很多人生道理,劇情是一環扣一環,也是相當精彩,所以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也是好評如潮,某瓣評分高達9.2分。
  • 《雍正王朝》喬引娣是雍正女兒,還被納入後宮寵幸?
    對比《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兩部劇,就會發現,雖然它們出自一個作者,可是卻截然不同。《康熙王朝》裡雖然有對內的劇情,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都是對外(對仇敵、對外番邦、對三藩),到了雍正王朝絕大多數的問題就出在雍正和八爺黨之間。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引子:恐懼談不上,其實雍正更多的是痛心和無奈,要怪只能康熙生的這些個兒子們都太優秀了,每位阿哥都能獨當一面,都想去爭一爭那個至尊之位,無奈寶座只有一個,雍正得到了它,老八不甘心啊,同樣是康熙的兒子,我未必比你差,而且我還得人心,憑什麼你來坐那個位置,所以,老八極盡所能的給雍正添亂,雍正實行新政,刷新吏治,豈能容你搗亂,所以圈了老八。
  • 《雍正王朝》裡的皇帝真是苦不堪言
    圖/《雍正王朝》他們無不在謀劃、算計、奮鬥、掙扎,但在人生際遇和社會現實的牽絆下,總歸不能如願以償。正如片尾曲中所唱「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從無人理解的君王,到政治鬥爭失敗的臣子,再到忍飢挨餓的百姓,《雍正王朝》細看下去,是一個人人皆苦的磅礴故事。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科場舞弊案」的演變過程,產生過懷疑。反正小編覺得,整個「科場舞弊案」,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可是細想之後,卻迷霧重重、非常詭異。首先,在整個案件中,大清王朝的帝王將相、皇子權臣都牽涉其中,可謂牽扯甚廣、影響惡劣,即便是由此立馬引發一場滔天巨案,我們也一點不奇怪。
  • 雍正王朝中,且不說雍正對李衛的評價,老八都佩服李衛
    雍正是一個很會用人的皇帝。其實在大清朝這些皇帝當中,最著名的皇帝無非就是康乾雍了,其實這三個皇帝都很會用人。
  •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八賢王」,那麼他的「賢」到底體現在哪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15期)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片段就是九子奪嫡了,而這些皇子中又有幾個王爺比較出眾,其中有「冷麵王」老四胤禛
  • 漢卿說:雍正的文治武功對雍正王朝之後的王朝有什麼影響?
    清朝有康乾盛世,所謂的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時,大清王朝國力強大,百姓富裕。歷史上,歌頌康熙年少英雄,計擒鰲拜,平三藩,文治武功能和唐宗宋祖試比高。歌頌乾隆,七下江南何等風流,修建壯麗宏大的萬圓之圓,經濟文化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