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道層面去讀《聊齋志異》,看因果報應和懲惡揚善

2021-01-07 香哥哥自媒體

清代民間的道教信仰十分盛行,山東是全真教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道教歷史傳承和豐厚的民間土壤。蒲松齡自幼就喜讀道家經典,生長在山東並曾寓居嶗山寫作的他深受道教文化氛圍的影響,對道教思想中的神仙高道、鬼狐花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一生更以「雅愛搜神」標榜。

蒲松齡嘔心瀝血歷時四十餘年創作的《聊齋志異》,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直接與道教有關的就達157篇之多。其中大名鼎鼎的《勞山道士》更是與嶗山道教分不開的。故事中的青年王七慕名來嶗山學習道術,但他「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偶然見到道長施展神奇的道教術法: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翩翩作霓裳舞。此後王七再次堅定道心,不過又堅持了僅一個月而已,最終學得「穿牆術」而歸,回家後炫耀術法,失效而貽笑大方。

據說當年蒲松齡在嶗山寫作時就遇到了一位年輕男子,男子自稱在家不愛讀書、常受責備,聽說嶗山道士神異,想來學點本領。此男子雖不姓王,但道長們推斷蒲松齡創作《勞山道士》很可能以此人為原型而發揮創作。「聞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世人多歆慕道教的神奇術法、養生之術,而真實的修道卻是一個漫長清苦的過程。道不妄傳,《勞山道士》中的王七是很多慕道人士未能通過前期的艱難考驗最終悻悻而去的生動寫照,同時烘託出深山道士的清規戒律和清苦修行,從而點明了真道難求的主旨。

除了好道之人,《聊齋》中也記述了許多法術高明的道士,例如《寒月芙蕖》中有著高超道術的濟南道人,他有種種奇異之術,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他在凜冬之際宴請賓客,繪雙扉於牆壁上,以手撾之,振管而啟,立刻別出洞天,內中陳設滿亭、窮極奢麗,並有荷花十頃、一望無際。待到賓客酒足飯飽,荷花凋謝,北風驟起,景色也不復存在了。

然而,道術並非用來自娛自樂,蒲松齡以他的生花妙筆講述了道士濟世度人的精彩故事,他們或降妖除魔,或助人為樂、匡扶正義,例如《向杲》中的道士就幫助向杲化身成猛虎為死於非命的兄長報仇。《聊齋》中的道長們常作為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而出場,而且多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個性超脫、落拓不羈,這大約也是作者心目中道長們的形象吧!

蒲松齡還深受道教懲惡揚善、因果報應等教義思想的影響,記述了大量反映此類主題的作品。在《二班》中,擅長針灸之術的醫生殷元禮,因機緣湊巧治好了虎精二班兄弟母親的疾病。一日他於野外意外遭遇到狼群的攻擊,幸而被兩隻老虎搭救。事後,方明白當日醫治的老婦人原來是這兩隻老虎的母親。藉此神奇故事,蒲松齡將善惡循環、報應不爽的道理戲劇化地體現了出來。

若說這些道教文化的印記是隱而不顯的,那麼《嬰寧》的故事就可謂喻意明朗了。古代嬰、攖相通,「嬰寧」即「攖寧」,《莊子·大宗師》中說:「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者,攖而後成者也。」攖寧是指一種心神寧靜、不被外界事物所擾的修養境界。「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相較外物,道教更尊重人的本真。

蒲松齡藉助嬰寧的故事,講述了世俗對人自然本真的戕害。狐妖嬰寧「容華絕代,笑容可掬」,愛笑是她的標籤,嬰寧無憂無慮,有著赤子般的純真天性,用她母親的話說:「言少教誨…年已十六,呆痴如嬰兒」。與王子服結為夫妻後,嬰寧雖屢被姑母訶斥,卻不改其「笑輒不輟」的本性。後因上牆摘花憨笑被西鄰挑逗,嬰寧略施小計將其致死,差點兒惹上了牢獄之災。姑母責備她這次丟了她兒子的臉面,自此嬰寧「竟不復笑,雖故逗,亦終不笑」。

從嬰寧自然本性中的笑到笑的消失,由自然而不自然,蒲松齡將道家攖寧的寓意以愛情喜劇中的悲劇形式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莞爾的同時心生嗟嘆。似乎是照顧到讀者的心情,故事的結尾,嬰寧誕下一子「不畏生人,見人輒笑」,似乎再次給人以歸復「自然」的新希望。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對《聊齋志異》的經典解讀,而我們由道教的眼光出發,去品味這本蒲松齡記述的故事,也不失為《聊齋》的另一種讀法。我們無法考證這書中的道教底蘊有多少是源出於嶗山的仙境之中。世上有多少人曾被他伏案疾書的精神所動,也想去呼吸那些為蒲松齡帶來靈感的仙家氣息。蒲松齡寫出的,正是我們心中的那個亙古不變的大道。

部分圖文選摘自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告知,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兩則因果報應的聊齋故事
    大殿前油鍋滾滾,冒著青煙,和世上傳說的一樣。大殿的東面扎著好幾個木頭架子,架子上搭著剛剝下來的豬,牛,馬,狗等牲畜的皮毛。掌管生死的官吏捧著生死簿念著人名,根據人們在陽間的所作所為,或者罰作馬,或者罰作豬等,旁邊的小鬼就會給那人脫光衣服,從架子上拿下相應的皮毛給人披上,再送去託生。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當今社會,道教文化越來越得到重視,以道教思想研究和發掘蘊涵在傳統經典名著中的道教思想成為流行的學術思潮之一。《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達摩祖師轉世?!
    看前幾集《聊齋先生》電視劇時,覺得張鐵林演蒲松齡似不神似,但越往下看,覺得張鐵林演繹蒲松齡再合適不過,因為蒲松齡不僅有大才,而且有傲骨,不僅有豪放,而且有陰柔。蒲松齡信佛,現實生活中法號「柳泉居士」,但《聊齋先生》戲劇化,稱蒲松齡為「鬼狐居士」。這麼多虛虛實實、神神秘秘、多磨多難的複雜人生,張鐵林演繹得還算很不錯。
  • 《聊齋志異》與中國狐鬼文化
    [1]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可見《聊齋志異》確實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專集之最有名者」。《聊齋志異》中的狐鬼大多熱情洋溢,蔑視禮教規範,大膽追求愛情,與封建淑女背道而馳。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而在中國,人們所說的仙女、魔鬼和幽靈都參與活人生活,以最平常的姿態分享同樣的價值,甚至出現漫畫場景。」雅克·塞爾表示贊同譯者的見解,即強調《聊齋志異》的現實主義本質,這與西方的傳統神奇童話全然不同。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二者既不同質,又明顯異型,不可同日而語。總之,《聊齋志異》並非像法朗士所定性的「幼稚民間故事」。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聊齋志異》中有人被惡鬼所殺,輾轉之後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傷心的鬼魂借屍還魂而復活;還有善良的鬼魂感動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通過蒲松齡的《聊齋》中的幾篇典型故事裡面對於起死回生這些現象的描寫,從中所反映出的是一個時代對於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態度和理解,獨特的敘事、生死觀等等。
  • 讀不懂《聊齋志異》是幸運的人,因為有的人,比鬼還可怕
    點擊頭圖關注我哦~作者:青衣如果有人問:你對《聊齋志異》怎麼看?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冒出一個字「怕」。為什麼怕呢?可是細細讀來,卻發現,每一個看似陰森可怕的鬼故事背後,說的都是做人的尺度。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句評價:「《聊齋志異》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
  • I chat, you chat, we chat《聊齋志異》
    這時候就很羨慕《聊齋志異》裡仙女翩翩剪葉為衣的本領,省時省力又省錢。話說在《聊齋志異》的世界裡寒冷雖苦,但多少窮書生不正是因為寒冷所迫才遇到了溫柔貼心的花妖狐仙(?)。唔,小編的腦洞也就這麼大了。不過《聊齋志異》這麼精彩當然值得高手來好好「盤一盤」。
  • 電影《嶗山道士》今日開機,聊齋志異再敘伏妖傳奇
    童年記憶中有一部經典動畫《嶗山道士》家喻戶曉,通過傻小子王生一心求道修煉磨難不斷的故事,講述了要持之以恆,不要好高騖遠才是做人和修道根基的道理。據悉,改編自《聊齋志異》的同名電影《嶗山道士》今日開機,這次一心求道的王生肩負了拯救蒼生的重大使命,一段道士的傳奇故事即將展開。
  •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
    蒲松齡《聊齋志異》文字水平很高,為何沒入選四大名著?現在說起我國古代名著,我們首先想到是《三國演義》、《水滸》、《紅樓夢》和《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其實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流傳甚廣的文學作品,比如《聊齋志異》、《金瓶梅》、《儒林外史》等作品,但無論從文學造詣,以及文言文的水平,《聊齋志異》都能名列第一,為何把這部優秀作品排除在外呢?
  •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
    從此就對蒲松齡和聊齋志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了解到蒲松齡後人闖關東的坎坷經歷,以及聊齋志異手稿輾轉流失的曲折過程,也就有了去山東省淄博市蒲松齡的故鄉遊覽的願望。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到山東青島的途中正好路過淄博,就決定順路去蒲松齡故居看看。
  •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不讀《聊齋》,不知天下竟有如此奇聞異事。
  • 淄博聊齋俚曲:蒲松齡繼《聊齋志異》之外的另一大創作
    聊齋文化,是一張舉世皆知的名片,是山東淄博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淄博淄川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品讀聊齋文化,穿越時光的輪迴與一代文豪蒲松齡相遇。
  • 好書推薦——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記得最開始知道這本書,還是在語文書上《聊齋志異》中的選段《狼三則》,大致講的是一位屠夫夜晚挑著擔子回家,途中被兩隻狼跟隨,屠夫躲到稻草中,一隻狼站在前面假裝睡覺,想讓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狼從後面悄悄靠近,最終被屠夫識破,手起刀落,成功反殺兩匹狼的精彩故事。書頁的下面小字部分會對這些古文中一些字詞進行解釋,《聊齋志異》的解釋,一直印象深刻。
  •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 不讀《聊齋》,不知天下竟有如此奇聞異事.
    魯迅看完此書後評價道:「明末志怪群書,大抵簡略,又多荒怪,誕而不情,《聊齋志異》獨於詳盡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聊齋志異》論的是鬼神,見的是人心《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全書內含500餘篇神鬼怪仙的故事。
  • 《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聊齋志異》兼有「怪異」與「神奇」兩類特性,與歐洲純美的「神奇」有異質反向的區別。按修辭學鑑衡,《聊齋志異》的突出特色是《山海經》《太平廣記》和《幽冥錄》中傳統的「怪異玄幻」,蒲松齡所言之事讓人深以為異、驚奇不已。《綠衣女》敘述秀才於璟在醴泉寺夜讀,忽一綠衣女子來訪:「於驚起,視之,綠衣長裙,婉妙無比。」曾經,秀才聞女簷間呼救,仰首見一大蜘蛛追捕一隻綠蜂。他將奄奄一息的小蜂救回。
  • 名著導讀《聊齋志異》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興勃發,不可復忍,攜錢徑去。」 (《聊齋志異,任秀》)[賞析]人物心理描寫常用的方法有多種。「行動表現式」即通過恰當的描寫人物富有鮮明個性的動作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是-種常用的方式。【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壹《聊齋志異》成為部編語文新教材(九上)的推薦閱讀書目啦!同學們可以名正言順看小說啦!
  • 石隱園:《聊齋志異》誕生地
    □ 本報記者 楊淑棟   本報通訊員 趙雨  聽老人們講述,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西鋪村出過不少文人名士,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蒲松齡和畢自嚴。畢氏一族興衰變遷、《聊齋志異》創作成書都與一座名園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座園子就是石隱園。
  • 聊齋志異之小謝——唐寧
    當初的《聊齋志異》系列真的聚集了好多美人,風情靈動的女子、古靈精怪的女子、妖豔動人的女子在小編心目中,既溫柔又可愛的女子就是唐寧姐姐飾演的小謝啦當初真的好喜歡小謝哦,她溫柔知禮,又不缺乏可愛>當年《大唐雙龍傳》的師妃暄也是驚豔了小編的童年那個時候年少,關注的點竟然是在師妃暄的名字上,就覺得怎麼會有人叫這麼好聽的名字呢嘿嘿嘿戴著面紗也難掩唐寧姐姐的盛世美顏,她在小編心目中也是小仙女般的存在了電視劇中的小謝最後投胎重生成人啦,和陶望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