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兩則因果報應的聊齋故事

2020-12-22 讀書明智見微知著

張某陝西人,曾是辛丑年的進士,能記住上輩子的事。他經常對人說,他前生也是讀書人,可惜沒有活到壽終正寢,中年就死了。

張某死後被黑白無常拘到閻羅殿,見閻王正在審案。大殿前油鍋滾滾,冒著青煙,和世上傳說的一樣。大殿的東面扎著好幾個木頭架子,架子上搭著剛剝下來的豬,牛,馬,狗等牲畜的皮毛。

掌管生死的官吏捧著生死簿念著人名,根據人們在陽間的所作所為,或者罰作馬,或者罰作豬等,旁邊的小鬼就會給那人脫光衣服,從架子上拿下相應的皮毛給人披上,再送去託生。

當輪到張某時,閻王爺說:「此人應罰作羊。」於是小鬼拿下一隻白羊皮給他披上,官吏說:「這人曾經救過一個孩子的性命。」

閻王聽了,低下頭翻看下記錄說:「那就免了吧,雖然他作惡多端,但救人性命可以功過相抵。」

小鬼又趕緊給他脫去羊皮,可此時羊皮已經緊緊地粘在他的身上,脫不下來了,於是兩隻鬼按住他的胳膊,按住胸膛,硬生生地往下脫,他疼得大汗淋漓,羊皮被一塊一塊的撕扯下來,肩膀處有一塊巴掌大小,像是長在肉上了,無論怎樣用力,也無濟於事。張某實在疼痛難忍,大聲哀求,小鬼這才作罷。

張某出生後,肩膀上就生出一叢羊毛,剪了後,過幾天還長出來。

孫某名聲地位顯赫,可他自私自利,為富不仁,淨做些損人利己之事,妻子很擔憂,常用善惡有報來勸他收斂,可他置若罔聞,根本不聽勸。

有位方士,據說能準確地預測人的壽命,孫某就去找他。方士盯著他看了好久說:「你呀,再吃二十石米,四十石面就到壽限了。」

孫某回家和妻子說了。算了算,一個人每年最多吃兩石面,那麼至少還有二十年的日子,二十年後,自己也年邁了,死就死了。所以還是放心大膽地做壞事。

不曾想,過了一年,忽然得了消渴症,飯量驟增,剛吃完不一會兒就餓了,一天要吃十幾頓飯,沒到一年就死了。

這是《聊齋志異》中的兩則小故事,講的是因果報應,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謂無知;善報、惡報、速報、遲報,終須有報,做人還是要多些敬畏才行。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引言:《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現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與復活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齡的筆下顯得不再如往常我們所讀過的故事那樣平淡。《聊齋志異》中有人被惡鬼所殺,輾轉之後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傷心的鬼魂借屍還魂而復活;還有善良的鬼魂感動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通過蒲松齡的《聊齋》中的幾篇典型故事裡面對於起死回生這些現象的描寫,從中所反映出的是一個時代對於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態度和理解,獨特的敘事、生死觀等等。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達摩祖師轉世?!
    2017年9月2日至13日,我把25集電視劇《聊齋先生》慢慢看完,這之前有通讀《聊齋志異》的基礎,第一次通讀時間是2013年11月24日到2014年4月18日。這首次的通讀,與我1989年6月18日在廈門新華書店購買《聊齋志異》這本書,竟然相隔25年。我的深切體會是,學佛修行到需要「打開窗戶」看「六道」的時候,通讀《聊齋志異》有助於更深地理解佛法奧妙。
  • 從修道層面去讀《聊齋志異》,看因果報應和懲惡揚善
    蒲松齡嘔心瀝血歷時四十餘年創作的《聊齋志異》,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直接與道教有關的就達157篇之多。其中大名鼎鼎的《勞山道士》更是與嶗山道教分不開的。故事中的青年王七慕名來嶗山學習道術,但他「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偶然見到道長施展神奇的道教術法: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翩翩作霓裳舞。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蒲松齡(1640—1715)世稱聊齋先生,他出生於沒落的儒商家庭,少年時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第一,稱為神童,名震一時。
  • 石隱園:《聊齋志異》誕生地
    蒲松齡書館工作人員介紹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故事(資料片)。如今,蒲松齡書館影壁牆背面的大型陶瓷壁畫《曬書圖》,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西鋪村的蒲松齡書館正是他執教和寫作的地方,清康熙年間,蒲松齡應邀來畢家設館授徒,歷經38年。蒲松齡於康熙朝前期受聘到畢家做塾師。蒲松齡到畢家的確切時間,至今在聊齋研究界意見不一。多數研究者認為是康熙十八年,路大荒先生則考證為康熙十一年,其編著的《蒲松齡年譜》也把蒲松齡到畢家定為康熙十一年。
  • 數據集示例【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共491篇),自清代康熙年間流傳至今。通過一系列故事揭露封建統治黑暗,抨擊科舉制度腐朽,歌頌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愛情,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相比較這些同題材古代文學作品而言,《聊齋志異》飽含人情世故和樸素的善惡觀念,更貼近百姓生活、煙火氣息更濃鬱!作者蒲松齡更是藉助鬼神妖狐的虛擬故事來映射現實的不滿及抒發個人情懷,又因為《聊齋志異》屬於短篇小說集,題材更廣泛、情節更豐富,因此更適合藝術再加工。
  • 《聊齋志異》與中國狐鬼文化
    [1]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可見《聊齋志異》確實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專集之最有名者」。《聊齋志異》中的狐鬼大多熱情洋溢,蔑視禮教規範,大膽追求愛情,與封建淑女背道而馳。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到1889年,滿清駐法國使節陳季同在巴黎加勒曼·萊維書局出版《中國故事》,其中選譯了《聊齋志異》中《王桂庵》《白秋練》《青梅》《香玉》《辛十四娘》《陸判》《喬女》《仇大娘》《俠女》《羅剎海市》《雲蘿公主》《阿寶》《續黃梁》等26篇,首次將《聊齋志異》譯成法文結集出版。
  • 【聊齋】孫啟新:聊齋志異刪去唐夢賚納婿的篇章
    淄川翰林編修唐夢賚以事至青,試之果驗,遂以其女字之,淄川蒲松齡以登《聊齋志異》。逾數年,知識不異常人。今國學生懷曾,其子也。"文中的「華齡」,《青城縣誌·選舉志》記載,其為歲貢。按乾隆《青城縣誌·祥異志》記載,唐夢賚將女兒許配神童範祖禹,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間專門記述此事,但現有《聊齋志異》篇目中卻沒有此文。對此深感意外。
  • 好書推薦——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好久沒寫書評了,今天給大家講講耳熟能詳的《聊齋》故事。記得最開始知道這本書,還是在語文書上《聊齋志異》中的選段《狼三則》,大致講的是一位屠夫夜晚挑著擔子回家,途中被兩隻狼跟隨,屠夫躲到稻草中,一隻狼站在前面假裝睡覺,想讓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狼從後面悄悄靠近,最終被屠夫識破,手起刀落,成功反殺兩匹狼的精彩故事。書頁的下面小字部分會對這些古文中一些字詞進行解釋,《聊齋志異》的解釋,一直印象深刻。
  •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我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就是十二、三歲的年紀,看到父親有一本白話版的席方平,就看了起來,席方平替父伸冤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後來知道了該書的作者蒲松齡是中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
  • 淄博聊齋俚曲:蒲松齡繼《聊齋志異》之外的另一大創作
    聊齋文化,是一張舉世皆知的名片,是山東淄博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淄博淄川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品讀聊齋文化,穿越時光的輪迴與一代文豪蒲松齡相遇。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作者:孔祥舉一、蒲松齡先生的生平自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問世以來,後人不斷翻拍成各個版本的電影與電視劇。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由成龍飾演的一代文豪蒲松齡從陰陽判化身神探,與捕快嚴飛(當紅小生林柏宏飾)聯手追蹤金華鎮少女失蹤案。
  • 好看的古裝神怪電視劇推薦:《新聊齋志異》
    《新聊齋志異》劇照《新聊齋志異》由六個小單元構成,全部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作為新式系列劇的典範之作,你仔細看這部劇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簡直是眾星雲集。聊齋志異之畫皮主演:曾黎、江華該篇講述的是梅三娘被負心漢男主害死,最後化成厲鬼回來復仇的故事。
  • 聊齋志異之小謝——唐寧
    當初的《聊齋志異》系列真的聚集了好多美人,風情靈動的女子、古靈精怪的女子、妖豔動人的女子在小編心目中,既溫柔又可愛的女子就是唐寧姐姐飾演的小謝啦當初真的好喜歡小謝哦,她溫柔知禮,又不缺乏可愛的師妃暄也是驚豔了小編的童年那個時候年少,關注的點竟然是在師妃暄的名字上,就覺得怎麼會有人叫這麼好聽的名字呢嘿嘿嘿戴著面紗也難掩唐寧姐姐的盛世美顏,她在小編心目中也是小仙女般的存在了電視劇中的小謝最後投胎重生成人啦,和陶望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霍思燕姐姐也在《聊齋志異
  • 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
  • 聊齋志異10件服飾撞衫,劇組雖窮,聊齋群星卻經得起貨比三家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聊齋志異中的10次撞衫,劇組雖窮,聊齋群星卻經得起貨比三家,一起來比比看。2、《聊齋志異》李冰冰飾演小翠VS《秦王李世民》陳秀麗飾演長孫瓏兒3、《聊齋志異》5、《聊齋志異》蔣欣飾演蛇姬VS《聊齋志異》萬妮恩飾演明霞公主
  • 虎頭蛇尾的《聊齋》故事,畫虎類犬的韓式恐怖
    電影的片頭部分十分驚豔:畫中女鬼,怨鬼遊蕩的深宅大院,新婚之夜新郎必死的家族詛咒,陰森的古墓荒齋……這一切都像一個《聊齋志異》裡走出來的故事,然而電影並沒有拍的漸入佳境,刻意的jump scare和不專業的鬥法都給電影大打折扣,中間部分的妯娌婆媳恩怨更是打亂了電影的主線,我認為伽椰子、貞子之流之所以能成為有名的厲鬼,在於她們根本不屑於跟人交流,怨恨纏身就是要你死,根本沒辦法溝通;本片的厲鬼在附身家族女主人之後竟然給家人煮飯下面大打感情牌
  • 還記得《新聊齋志異》嗎,你最喜歡哪個故事呢?
    《新聊齋志異》是根據清代著名小說《聊齋志異》改編而成的古裝神怪單元電視劇,漂亮女妖精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向來都很有市場,短短幾千字的故事被編劇們豐滿成一個又一個或感人,或搞笑的故事,並深受觀眾喜愛。《新聊齋志異》在2005年開始首播,劇集由六個具代表性的故事單元構成的,分別為《畫皮》、《小翠》、《痴心靈雀》又名阿寶、《陸判》、《小謝》、《小倩》。時間過去了15年,我們已經長大甚至變老,裡面的主演有的現在依然活躍在熒幕上,有的也已經甚少見到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