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梁平區紫照鎮先進村,有一位叫盧德文的「土豪」村民。今年52歲的他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
那是2013年,躺在病床的蘭家英拉著丈夫盧德文的手,語氣帶著哀求,「家裡沒錢了,我們不治了。」
盧德文長長嘆了口氣,蘭家英罹患腎病、囊腫,診斷治療,掏空了這個農村小家庭。
村扶貧幹部知道了盧德文家因病致貧的事情,趕緊眾籌捐款,緩解了盧德文一家的燃眉之急,隨後又為其辦理了建卡貧困戶。
「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志氣不能沒得。人窮不能窮志氣!」扶貧幹部多次上門鼓勵盧德文重新振作。
盧德文坐在長條凳上,抽著煙,「我就是個農民,除了下力氣,就只會種莊稼了!」
「種菜養豬如何?」
盧德文悶聲抽著煙,沒說一句話,送走扶貧幹部之後,他瞥了瞥屋子旁的老舊豬舍。有幾年沒養豬了,還能養嗎?
「先養兩頭母豬,試試看,」他和妻子商量。
2016年,盧德文開始自己的養豬大業。兩頭母豬,兩間豬圈。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盧德文就起床去割豬草,「這個點的豬草最嫩,太陽出來都老咯。」盧德文細緻照顧兩頭母豬,打掃豬圈、餵養豬食,每天還要觀察驅蚊蚊香的焚燒情況,避免夜裡蚊子影響母豬休息。
辛勤飼養幾個月,母豬紛紛下崽,兩間豬圈空間狹窄,不利於豬生長。看著胖胖的豬崽,盧德文有喜有憂,「想擴充豬圈,但沒錢。」
這時,扶貧幹部又來了,他們聯繫相關單位,通過產業扶持、金融扶持、健康扶貧等多項措施,又一次解了盧德文的燃眉之急。
2017年,盧德文的養豬場已經小有規模。
生豬養殖,難免會造成汙水汙物排放。盧德文雖然一向節儉慣了,但積極改善養殖環境,修建的沼汽池、化糞池、循環池、排汙均達標,購買了1萬元的幹糞分離器和7000元粉碎機,還花1萬多元在1公裡外的地方引進水資源,用於衝洗圈舍。
2018年,盧德文又擴建圈舍50多間;2019年,盧德文不但還清20多萬元的欠款,還有盈餘,成了當地養豬的「土豪」。養豬場的生意紅紅火火,盧德文一家過得安穩愜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這些年黨和政府幫助我們這麼多,這次疫情,我們是不是也要幫幫忙?」蘭家英主動提出想法。
「我們沒辦法去一線幫忙,要不捐款吧?」盧德文說。
夫妻二人商量,決定為湖北武漢捐款一萬元。這一萬元對一個剛剛脫貧的盧德文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當他想到黨和政府對他的幫助時,看到家人對他肯定的眼神時,讓他毫不猶豫。
他不但自己捐了款,還鼓勵他家裡其他人也一起捐款,他有個哥哥叫盧德龍,在外做勞務派遣,雖然能在外掙點錢,但絕對算不上寬裕,在接到弟弟盧德文的電話後,哥哥盧德龍也毫不猶豫的向武漢捐款5000元。
盧德文捐款的事在村裡傳開後,有同村老百姓就問盧德文「老盧啊,聽說你為武漢捐了10000塊,是真的嗎?」
盧德文回答說:「國家在我困難的時候拉了我一把,我很感謝黨、感謝政府,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了,我也要表示自己的一點心意,我希望我這一點捐款,也能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一點都不後悔。」
如今,盧德文的生豬出欄一批又一批,妻子的病症得到有效控制。盧德文一家開始新生活。
(作者: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