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頂尖醫學專家理察 史密斯曾在網上發表驚人言論,說因癌症而死是「最好的死法」,因為你會有時間向親友道別、反思過往、留下遺言、甚至重新回到某些特別的地方追憶過去,你還能聽喜歡的音樂、讀美妙的詩篇、向你的上帝禱告……
當時聽到的時候有點詫異,甚至不認同,但看完王越的故事,突然覺得有點道理。
王越,一個地道的東北女孩,生前患胃癌,在生命倒計時時,她給自己辦了一場告別會。
問及為什麼要辦這麼一場告別會,她說,「我想在活著的時候開一次追悼會,和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告別。」
那天,她精心打扮了一番,她希望用自己最美的一面,迎接了最好的朋友們的祝福。
聽著朋友們講述與自己的故事,王越很感動,但一直強忍著眼淚。在朋友們要流淚時,她用一句東北味兒十足的「給我憋回去」逗樂了全場的人。
在世間,能笑對死亡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在患癌後是氣憤、悔恨、焦慮……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更主要的是,對癌症缺乏認知。
今天,小艾跟大家說幾個癌症的冷知識,希望大家能對癌症有更多的了解,即使有天不幸遇上,也能像王越一樣微笑面對。
秘密1:每個人一生中有21%患腫瘤的可能
醫學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癌症是一種衰老型疾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風險越來越大。如果將一個人每年患上腫瘤的風險進行量化,按人均壽命74歲計算,每個中國人一生中,患上腫瘤的概率是21%。
所以,為了遠離癌症風險,我們每個人都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年輕態。
秘密2:早期癌症10年生存率達90%
這一發現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他們對英國乳腺癌、宮頸癌、膀胱癌、腸癌、子宮癌、皮膚癌、卵巢癌和睪丸癌患者生存率情況展開了調查,最終發現,早期患者10年生存率能達到90%,而晚期患者10年生存機率僅為25%。
所以,面對疾病,我們不能諱疾忌醫,保持定期體檢的習慣,早發現早治癒。
秘密3:有些人生來帶癌
有專家認為,癌症也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如果三代直系親屬內有人罹患癌症,那患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目前研究發現,具有較高遺傳風險的癌症主要有:乳腺癌、胃癌、腸癌、肝癌、鼻咽癌等。
所以,如果家庭有遺傳風險的,更要有側重點地定期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秘密4:腫瘤也是可以自愈的
曾經與一位腫瘤主任醫師交流,他談到有些患者會講,癌症病人1/3是治死的,1/3是嚇死的,1/3是自己好的。這種說法雖然是一種玩笑,但是也指出了一種現象,那就是腫瘤是可以自愈的。
著名腫瘤專家何裕民曾經在採訪中談及自己接診的一位患者:一位上海的林老先生2012年罹患肝癌,因已77歲高齡,不想進行手術或化療,只是服用了一些中藥保守治療,也沒有到醫院及時複查,2014年他再去檢查的時候,發現病灶消失了。
有研究也證明,癌症也是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當體內特定的免疫抗原提升,就有可能抑制癌症細胞的生長,控制甚至治癒癌症,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抗癌力」的,免疫能力的提升可以幫助我們抵禦疾病。
秘密5:腫瘤標誌物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癌症的標準
因為對癌症的恐懼,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都要可以添加腫瘤標誌物的檢測項目,但其實腫瘤標誌物是用來發現腫瘤和監測腫瘤病情發展、治療效果和治療情況的,它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甚至正常組織中。所以,檢測出腫瘤標誌物,並不能判斷罹患癌症,而是要通過彩超、CT、病理活檢等多種檢測手段相結合,才能診斷分析。
王越笑對人生,舉辦死亡告別會,讓人欽佩,但我們更希望的是,這個故事能給更多人帶來驚醒、帶來新生,能讓更多人重視身體健康,能夠正確地看待癌症,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讓自己遠離疾病,讓癌症死亡告別儘可能地少發生。
參考資料:
1.《癌症發現早,10年生存率可達90%》.人民網. 2015-08-19
2.《五類癌症遺傳傾向高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健康時報. 2015-04-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