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杭州那天,我想好好和這個城市告別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從1月20日,我離開武漢算起,過去這個月的經歷,就像那句歌詞裡唱的,「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輾轉了3座城市,3家醫院,5間隔離病房,4個酒店住所,歷經數千公裡的奔波。我心口的波浪此起彼伏。

這期間,我有過對出國旅遊的憧憬,對無法歸家的擔憂,對同航班旅客密切接觸史的恐懼;也有對地域歧視的寒心,對拖累家人的內疚,對身體不適的草木皆兵;還有對「生死之交」武漢同伴的惺惺相惜,對解除21天醫學觀察的釋然,對所有幫助的感恩,對家人的思念……

時間撥回到1月24日。夜裡10時30分左右,我帶著母親和不滿一歲的兒子小北,結束了在新加坡為期5天的忐忑假期。

在幾乎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和其他300多名旅客,乘坐TR188航班,降落在冬夜冷雨中的杭州蕭山機場。

像我一樣,飛機上有100多人,都是來自武漢的遊客。

1月23日開始,武漢關閉了進出城通道。我的機票被改籤到千裡之外,又舉目無親的杭州。

飛機落地後,我們被通知留在機艙內。當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登機時,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接著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旅客分批下機。不料,輪到我發現體溫略微偏高,另有幾名旅客跟我情況相似,我們只能待在座位上。

隨後,不少旅客從身邊走過時,都會安慰我們說:「別擔心,都會好起來的。」

但也有人帶著別樣的語氣,嘟囔著:「武漢都不讓進出了,還出來亂跑……」

聽到這樣的話,我感覺真的很委屈。畢竟,我們1月19日出發時,武漢還沒有關閉出城通道。

從新加坡返程時,改籤的航班和目的地,我們都沒得選,更沒有刻意隱瞞身份和健康狀況。

等到最後,我帶著兒子,和那幾名旅客,一起下了飛機,被單獨隔離在候機樓的一個區域內。

當時,我回想起幾天前,在新加坡有腹瀉、嘔吐的症狀。就開始有些慌亂,腦子裡胡思亂想,甚至有點絕望。

在機場待到1月25日凌晨,我平生第一次坐上救護車,又前後輾轉了兩家醫院。

隔離點工作人員在商討工作安排。魏一駿攝

幸運的是,我的體溫很快恢復正常了。隨後,被送到其他武漢旅客先期入住的酒店。已經是凌晨三點多。

早上醒來,我心裡還是有些放心不下,主動向隔離觀察點的工作人員提出,希望能送自己與母親、兒子再到醫院檢查,以確認健康狀況。

在接下來的3天中,我們又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直到確認都是陰性,懸著的心才落了地,重新回到酒店隔離觀察。

初到杭州的幾天裡,有些朋友和同事通過手機留言來問詢關心。我因為還安不下心來,就有點「自閉」,都沒有回覆。

接著,我慢慢地調整心態,還告訴自己:「在當下,自己是母親和孩子唯一的依靠,必須堅強起來!」

長達21天的隔離期,如果沒有手錶、手機用來計時,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漂流到孤島上的現代人,只能透過隔離房間窗外的日升日落,來數著這段日子。

隔離在酒店裡,有人比我豁達很多。比如,在新加坡就成了「生死之交」的舒嘉姐姐,白羊座的她風風火火,做起決定也是雷厲風行。

儘管她也帶著孩子,也會擔憂,但還是給我來了一句,「得病了就治」。這給了我撐下去的信念。

還有一個叫老管的領隊,他會跟酒店工作人員,傳授熱乾麵怎麼煮才筋道,也會在隔離期間,更多地思考人生,「早上回憶上半生,下午發呆想後半生。」

隔離點為武漢旅客準備了熱乾麵早餐。受訪者供圖

這段日子,我想到《圍城》那本書。錢鍾書把圍城分析得淋漓盡致,平時在「城外」,我們是否有努力珍惜過自由的清新,而當被困之時才想起無拘無束的可貴。

「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疫情之下,病毒把人隔離,情感卻未割裂;「孤島」之上,人性中的善被放大。

在這場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考驗面前,我記住每個人給過我的幫助、關心,甚至儘可能記住,與每個人發生的對話故事。

為了給小北做輔食,也為了脫離焦慮,我在手機上下單,讓快遞小哥代購生鮮肉菜。

沒想到,這種特殊時期,在這個相對偏僻的酒店,小哥竟然很快接單,並把商品送到樓下。

那天,小哥從酒店離開後,又返回來一趟。原來,之前讓他代買一個削皮器,他當時一忙就忘了,就專門買了送過來。

我在驚訝之餘,把錢遞給他。他來了一句,「不用了,送給你的,你們在外不容易」,頓時讓我淚崩。

酒店工作人員知道我帶著年幼的孩子,就每天中午在我房間門口,多放一盒番茄炒蛋。

情人節那天,他們還貼心地給我們準備了一束玫瑰花。我發了條朋友圈,大家留言都說:「今天能看到曬花的,也只有你了。」

展文姐是在隔離點值守的醫護人員。大年三十傍晚,她臨時接到任務,丟下還沒燒完的年夜飯,匆忙告別了6歲的兒子和不到兩歲的女兒,就來到崗位上。

送我去醫院檢查,接我回酒店;幫我去很遠的站點拿快遞;幫我申請退機票手續費……除了所有的實際需求,我甚至連情緒,也都一併交給了她。

展文姐的養生壺成了我的寶貝,是我給小北做口糧的傢伙,一直帶在身邊。告別時我才得知,她兒子竟然跟小北是同月同日生,我想這也是一種緣分吧。

李倩在杭州給兒子過了一歲生日。受訪者供圖

後來,她在微信上給我說:李倩,你真的很棒,在這麼艱難的日子裡,你做得真的很好很好,我們是朋友,真心的朋友,只要在這裡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我……

那時她似乎忘了,因為跟我們這批「不速之客」的朝夕相處,送走我們後,自己也進入了隔離期。

2月15日,我們最後一批武漢旅客,在醫護人員確認符合相關條件後,正式結束了隔離觀察。

因為暫時還無法返回武漢,考慮到費用和生活便利,我嘗試在當地找短租民宿。

開始有些民宿「婉拒」了我們。但還是有位「杭州好房東」,向我張開了懷抱。

她忙前忙後聯繫社區物業開證明、交資料。她把房子布置得溫馨又精緻,看得出來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住在裡邊我有了家的感覺。

還有很多很多熱心人,一路上幫助過我們,我都一一記在心裡……

其實,歧視與脆弱皆為人類在未知「怪病」面前的本能反應,無可厚非。

但總會有一束光,在黑暗中,照亮人性善的那一面。

我想,看看你們摘下口罩的樣子。

當我離開杭州的那一天,我會好好地跟你們告別,和這座因你們而變得不一樣的城市告別。(文中李倩、舒嘉均為化名)

口述:李倩 | 29歲 | 房企職員 | 湖北武漢

整理:魏一駿、魏董華 |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相關焦點

  • 給我一頓飯的時間,好好說再見
    上周五兩人好不容易都空出時間,得以愜意地去約會,沒成想卻是分別前的最後一餐。那天靜香的先生宣布了自己兩天後將被外派去北京就職的消息。沒有一點點防備,一年的調任期,大概率以後都會在北京就職。靜香說自己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瞬間覺得婚姻出現了危機,她從未維繫過遠距離感情。作為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她甚至上大學都沒有離開杭州。
  • 如果離別在所難免,就讓我們好好告別
    生命短暫,歲月金貴,我們歡喜每一次相逢,也須珍重每一次告別。18部電影,23段告別,縱使千帆過盡,你仍在我心上。|—羅馬假日—|公主,您到訪了這麼多的城市,哪個城市最讓您難以忘記?羅馬,當然是羅馬。我們分手的那天是愚人節,所以我一直當她是開玩笑,我願意讓她這個玩笑維持一個月。|—阿飛正傳—|
  • 夜闌心語|原來那天的告別,竟已是最後一面
    記得我高三那年也是這樣,高考之前,大家相約,考完之後一起玩通宵,結果沒有。很多人,那天是最後一面,我當時竟然沒有意識到。個人相關物品,屆時有老師和同學一起幫忙整理,並統一由學校出資郵寄。因此,無學業需要的同學不返校。」這個通知發出後,一位同學對另一位同學說:「沒想到啊,我們最後一面居然早就見完了。」
  • 杭州消防史上最後一批老兵退伍了 留給這座城市離別的淚和青春的歌
    杭州日報 記者 李維和 通訊員 林雲航 楊博軒  「改制不改志,退伍不褪色」,這10個大字充分說明了昨天杭州市消防支隊歡送老兵退伍儀式的特殊性——即將離開的,是杭州消防史上最後一批老兵。退出現役、轉為行政編制,武警消防隊伍在改革之後將轉到地方,劃歸應急管理部,雖然承擔的仍是滅火救援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但消防員將全部告別軍人的身份——明年今日,再無老兵。  會場中央肅立的,是44名來自杭州各基層中隊即將退伍的消防戰士。
  • 「想好好和你說聲再見.」
    讀大學的時候談戀愛了,和男朋友很甜蜜也很幸福,一直到畢業那天男朋友做為交換生去了韓國,要待上兩年。我是個安全感超級差的人,知道後哭的很兇,甚至終日以淚洗面;即使身邊朋友把安慰的話都說了一遍,我還是很固執的不肯原諒男朋友的離開。
  • 好好告別,好好開始,好好生活
    《莫失莫忘》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世間最大的遺憾是,我們能好好地開始,卻沒能好好地告別。」 這一生,每個人都要經歷無數次的相遇。戀愛再分開,也是常態。
  • 好好告別 | 不要告別
    因為很多時候,你想是搖獎一般,不知道下一首會是什麼。最近聽得很多的歌曲是《不要告別》這首由超載樂隊&高旗在1998年創作的歌曲。在發行後一年,楊乃文在《silence》專輯中翻唱並收錄了這首歌曲。我很喜歡楊乃文翻唱的版本,以至於我之前很多年都以為這首歌曲是楊乃文的原版,因為味兒太對了。
  • 世間最大的遺憾,是不曾好好告別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句臺詞說:「每一次告別,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這世間,最大的遺憾不是失去,也不是離別,而是擁有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分開的時候不曾好好告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是討論下那些年我們沒有好好告的別。
  •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不曾好好告別!
    02、青春的故事很短暫,告別也要好好的。前天要離開生活了四年的上海,正因為知道可能以後一輩子也見不到了,所以還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給以前的愛人打了電話,想好好道個別。以前大家一起看《海賊王》,山治離開他的廚師夥伴,說再見時全船的人都哭了,他們知道也許再也見不到。許嵩《如約而至》這首歌中唱到:人生裡看似偶然卻又必經的告別,無約而至,無人可免。如果早知道那天是我們最後一面,我絕不會和你談論瑣事浪費時間。
  • 深愛是讓不舍離開的人,好好走.
    我什麼都明白啦。我理解了所有不得已的分別也接受了所有痛苦的告別 無論再見說的多麼心酸不舍只希望離開的那個人,不論以後在哪,一切都好。不是害怕離別只是害怕和這個人再也沒有將來了好好盡孝,好好感恩,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做個孝順的好孩子。」
  • 「似乎它從來都沒有真正離開過」: 和寵物告別的25個時刻
    我鐵錘(貓咪)多囊腎馬上要離開我了,感覺他比我更能接受這個現實,堅持每天三頓吃東西,每天睡20多個小時,清醒的時候會呆坐著看我。巨大的喪失感使我感覺很無力,我想我需要很久才能走出來。        告別那天它抽搐得厲害,五天之前就抽搐過,救回來了,不過最終還是因為年邁,離開了,但是這五天,也是我們好好道別的五天,彼此心裡都有了準備,至少我備感珍惜。它是我的寶貝,在很多我難過生氣的日夜,陪著我,每次不開心的時候,捏捏小糰子,救會放鬆很多,天天念叨呼喚它,只要我一喊團團,它就會馬上跑過來,像小狗狗一樣。希望我的寶貝在吱星球快樂,種著它的芝士樹,有吃不完的芝士小餅。
  • 好好告別吧,下次見面,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由彭昱暢、魏大勳和王大陸主演的電影《小小的願望》於中秋節上映並且於11月7日在視頻APP上線,影片圍繞三個好兄弟幫助其中一個身患重病且時日不多的高遠所展開,徐浩和張正陽為了完成高遠在生前隨口提出的願望,他們不惜一切、奮戰到底,最終幫高遠完成了他的願望,但是高遠也永遠地離開了他們。
  • 在杭州開東北土特產店的鄧老闆,那天裝了一車玉米和豆油,獨自去了...
    高速公路上空蕩蕩的,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這個54歲的男人,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出行,後來他坦言,當時滿腦子就想把物資送到武漢,盡一個普通人的微薄之力,沒考慮太多。鄧崗今年54歲,黑龍江大慶人,在良渚開了家東北土特產館。「妻子春節前就回老家了,我留在杭州。」鄧崗回憶,春節期間一個人在家裡,上網看新聞打發時間,沒想到越看心情越沉重。
  • 我和警察的故事---離開派出所的那天
    我和警察的故事----離開派出所的那天 2021-01-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不能一直在一起,如果註定有遺憾,那我也想和你好好說再見!
    大概生活中的無奈就是這個樣子吧,有些事情你付出比別人更多幾倍的努力,有些事情你儘自己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卻還是無法完成這些事情。有些人你用盡你自己全身的力氣去愛那個人,但是最後那個人還是會選擇離開你,而你卻也無法挽留住他,最後你們兩個人也會有曾經彼此相愛變成最後的分道揚鑣。
  • 覺得告別儀式還挺多的,但不告而別的離開,被留下的人要怎麼辦
    因為看到被人的依依不捨,就會想到當初自己的和家人朋友時的不舍。告別只需要要一句話但是會有一種不舍。因為這一次的告別也不知道是何時才能再相見。在快開學的那段時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抖音上看到過這樣的視頻。
  • 癌症女孩給自己開「追悼會」:想和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告別
    問及為什麼要辦這麼一場告別會,她說,「我想在活著的時候開一次追悼會,和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告別。」 那天,她精心打扮了一番,她希望用自己最美的一面,迎接了最好的朋友們的祝福。 聽著朋友們講述與自己的故事,王越很感動,但一直強忍著眼淚。
  • 對不起,在這個流行告別的世界,我還是學不會告別
    在一期《屋頂上的女孩》裡李莎旻子說:我覺得我是很害怕離別的那種人,然後更怕不告而別。這個是我覺得最可怕的一種不告而別,就是告不別,就是在形式上它告別了,在形式上、空間、時空、什麼都斷舍離了,但是你的心裡斷不了。
  • 你終將要學會跟我好好告別
    你終將要學會跟我好好告別姜戈語錄085「好好說再見」這門課在俺收到的與寵物告別的私信中,常常有一類是懷著愧疚的心情寫的。每日在貴刊開心的日常,大約就是俺離開告別時,可以在結尾處寫上「不枉此生」的所有準備功課。我們都要學會告別,才能迎接更美好的相遇。
  • 來不及好好相聚告別!
    人們總說,如果沒能做到「好好告別」,將來是會後悔的。可每一次,就算提前做好了準備,在腦海中想像無數遍,告別還是讓人猝不及防。畢業的前一天晚上,寢室到處都是打包整理好的行李,曾經放著那麼多洗漱用品的窗臺,全部空空如也,現在真的很整潔,也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