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警察的故事---離開派出所的那天

2021-01-18 澎湃新聞
我和警察的故事----離開派出所的那天

2021-01-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當首個人民警察節來臨,從警23年的我就像放電影一樣,過去的往事又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在23個春秋裡,很多事如過眼雲煙一樣,沉寂在我生命的長河中,但有一件事,卻讓我記憶猶新。

那是2002年1月28日,我離開牙克石市公安局暖泉派出所那一段往事。

那天,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值班的我起的特別早,把辦公室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因為,那天我就要去牙克石市公安局裡擔任秘書報導了,離開我工作生活了三年半的派出所內勤崗位,心中升起的是一種難以敘說的眷戀。本來,頭一天我是可以不再值這個班的,可我憋不住還是和教導員說了,「讓我再站好最後一班崗吧」。

所裡的人還都沒有來,我踏著沒過腳的積雪上了中巴,雖說能夠調到局裡是一件好事,但三年半的工作經歷卻給我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8年6月,我從街道辦事處調入公安隊伍,在培訓期間,有幾個部門爭著要我,可我還是聽從了原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派出所王所長的召喚,回到了我原先的那個辦事處樓下的派出所,成為了一名文書內勤。

王所長對人很好,也很嚴厲,在工作中他的要求是很嚴的,不小心便會挨一頓臭罵。但生活中,他就像一個大哥哥那樣關心你,作為他的下屬,他可以百般訓斥,可別人說了他的屬下不行,他有些「護犢子」。正是這種嚴與愛使所裡的兄弟們奮發工作,爭先創優,連續幾年被評為盟、市優秀人民滿意派出所。

王所長不僅關心弟兄們的生活,對其他有困難的人也是這樣,在我還未到派出所前,我在辦事處工作,辦事處和派出所在一個樓裡辦公,附近的一個危困企業裡有一個五保老頭徐大爺,他就住在這個企業的辦公室裡,由於那個單位沒有經費買煤,老人在寒冷的辦公室裡凍得發抖,王所長得知這一情況後,把徐大爺安排到派出所一間閒置的辦公室,直到老人去世。

有愛心是一個公安民警所應具備的品質,在他的手下工作,雖然少不了挨罵,但感覺心裡很踏實。正是在他的嚴格要求之下,我才很快的進入角色,並逐漸勝任了這一全新的工作。我在工作中的感悟是幹好不一定獲得表揚,但幹差了必定要挨罵。這也使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從不馬虎。後來,雖然和王所長不在一起工作了,但與他共事的時光裡我的成長,對我日後能夠榮立三次個人三等功和三次嘉獎有著深遠的影響。

派出所的戶籍員曹姐是全局女性中個頭最高,也是最漂亮的女警之一。她1.80米的大個和勻稱的英姿加上那身警服莊嚴而又美麗。從我到派出所至離開,她就像一個大姐姐那樣給了我許多幫助,當我值班的被褥枕套髒了,她就給拿去拆洗。當然,她並不是只洗我的,而是把全所民警的東西都拿去洗,當辦公室哪些地方髒了,她以她女性獨有的細膩會使那裡很快亮麗起來,作為所裡的唯一的女警,她還有一顆善良的心。

一對貧困的老年夫婦來所裡辦戶口,當他們數著角票交費時,曹姐心酸了,她不僅自己墊付了老兩口的費用,還把自己家買的糧食送給了老人。正是她的耐心和愛心,使她的戶籍窗口被命名為文明戶籍窗口,我曾寫了一篇《戶籍窗口的警花》介紹了她的事跡,那篇文章見報後,曹姐高興並羞愧了好幾天,但她做的要比我寫的多得多,也好得多。

教導員,副所長,還有所裡的每一個兄弟相處的每一天,都深深地鍥入了我的腦海中。和兄弟們在一起蹲過人,巡過邏,特別是在2001年的中秋之夜我和戰友周建國還成功抓獲了一名殺死親生兒子的殺人犯。

十八年前的那天,中巴到了市公安局門口,我記憶的閘門還沒有關閉,在後來的歲月裡,王所長、趙教導員、徐副所長先後退休,曹姐現在已是四級高級警長,仍然工作在崗位上。歲月無情,抹走的是青春,可那段難忘的往事已經根深在我心靈的深處,仍將繼續激勵我在公安崗位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第一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謹以此文獻給忠誠、乾淨、擔當的內蒙古公安鐵軍,牢記我們親民、愛民、為民的精神,在未來的日子裡,為公安事業再立新功做出新貢獻。

作者:鄭樹榮

原標題:《我和警察的故事----離開派出所的那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派出所故事2019》:「偶像」警察周世奇
    這位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的民警沒有想到,自己也會因為電視成為別人的偶像。2018年底,《巡邏現場實錄2018》讓這位溫柔對待迷路小女孩的民警一炮而紅;今年接檔的《派出所故事2019》,意識不清的求助男子指定要他陪同才肯去醫院,再度讓他「出圈」。
  • 通化車站派出所開展「我的警察故事」系列活動慶祝首個中國人民...
    認真學習訓詞精神 通化車站派出所所長謝延光組織民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使全體民警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落實好各項工作要求
  • 【隆陽警察故事】板橋派出所的那些事兒—人物登場
    冬至日如期而至,「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萬物蓄勢待動,厚積薄發……隆陽警察故事系列如一葉扁舟輕裝起航,從「小荷初露尖尖角
  • 派出所的故事
    派出所的故事  大邱莊派出所折射出這個鎮最豐富的色彩。  比如,派出所民警甘長展能通過鼻子感受到疫情帶來的變化——因為停工停產,在這個吃了40多年「鋼鐵飯」的鎮巡邏時,通過鼻腔進入身體的空氣,少了股異味。而值班室的民警感受到的是,人們打電話的內容有時候會變成「口罩去哪裡買」, 偶爾還有人問,「從老家回天津復工應該如何隔離」。
  • 你不知道的派出所警察
    講真,這些問題都是一個小小的派出所能力範圍解決不了的,12345貌似很親民,其實它就是個傳聲筒和分揀機,它不會協調、組織任何部門來具體處理任何訴求,只會把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強行攤派給基層單位,並用考核、排名、追責來給基層抽鞭子,不過可能大家不知道一個秘密,12345熱線聲稱件件有回音,但是如果你投訴12345熱線,不僅不會有回音,且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哈哈,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群眾在我心中】經開分局興隆山派出所:「警察叔叔真是太厲害了」
    【群眾在我心中】經開分局興隆山派出所:「警察叔叔真是太厲害了」 2020-07-17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警察故事】我是誰!
    我是來自澤國派出所的蔣軒。準確的說,是張嘉譯在電視連續劇《營盤鎮警事》裡塑造的那位被群眾稱為「範大了」的基層派出所所長——範黨育。第一次看《營盤鎮警事》是同學推薦的,他說比那些無聊的肥皂劇看著舒服多了。剛開始我還不信,誰曾想,這一看起來真就剎不住車了,竟連著幾夜給看完了。可能因為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警察,看完《營盤鎮警事》讓我非常感慨。我想,這個應該就是所謂的共鳴吧。
  • 【警察故事】非「星」女警:群眾是最好的觀眾
    看完劇情後的感受是讓我想起了身邊戰友的警察故事。她叫袁豔,女,漢族,40歲,中共黨員,2002年12月通過公務員考試入警,先後在越州派出所,寥廓派出所工作。2002年10月至今在寥廓派出所康橋警務室任社區民警。好像有個女「星」和她同名同姓,但此袁豔非彼袁豔!
  • 穿各年代警服 述各年代警察故事 五大道派出所開展首屆「人民警察...
    穿各年代警服 述各年代警察故事 五大道派出所開展首屆「人民警察節」交流活動 2021-01-10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點讚《派出所的故事2019》
    在《巡邏現場實錄2018》播出後,有網友曾在社交平臺寫了這樣一段話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毫不掩飾地喜歡這座我生活的城市,以及這個城市的味道,而《巡邏現場實錄2018》符合了我在這座城市中生活時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感受。」《派出所的故事2019》延續了前作一貫的煙火氣,以接警、處置、結果為線索,多重敘事、復調主題解構事件,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每一幕都是透著氣息的真實生活。
  • 這些《派出所的故事》,差0.2就滿分!
    (就算是高貴的9.8分) 但看了個紀錄片就去派出所「打卡」,還「四捨五入就等於和小唐哥一起出入了」,就……真有那麼點奇奇怪怪hhh。
  •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上海公安《派出所的故事2019》圓滿收官...
    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全景式警務紀實片《派出所的故事2019》正在上海東方衛視熱播。4月9日晚,作為「收官之作」的第十五集《未來已來》如約而至,為市民們構建了一幅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建設的宏偉畫卷。
  • 《派出所的故事2019》:大城「小事」裡的警與民
    《派出所的故事2019》延續了前作一貫的煙火氣,以接警、處置、結果為線索,多重敘事、復調主題解構事件,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每一幕都是透著氣息的真實生活。節目在播出四集後就已經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共鳴,取得了豆瓣9.2分和B站9.8分的觀眾評分。有網友表示,「看完節目後的感受是警察真的太不容易」。
  • 警察故事|風一樣的背影
    2013年冬日的某天,我去山亭分局採訪,偶遇便衣在集市上抓小偷。便衣那躍起飛奔的矯健身姿,那風一樣奔跑的背影,已然生成動態表情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那天是在馮卯集市上採訪山亭分局的一個退贓活動,山亭分局在集市上擺了攤,發放一些宣傳單,還發一些年曆,進行集中退贓活動。臨近春節,集上買的、賣的,人來人往,熱熱鬧鬧,不時有群眾來攤前諮詢。我當時正跟電臺的記者聊天,忽然一個身影從身旁飛起,風一樣向前跑去,人群有些騷動。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一名便衣押著一個垂頭喪氣的人走出集市,原來是現場抓了個小偷!
  • 警察蜀黍竟有了「鐵粉」?粉絲竟追到派出所「點名」找他……
    自從2018年,武大爺搬到了康營家園,李剛就成為了他的忠實「鐵粉」當李剛回到派出所,武大爺就握緊了李剛的雙手,對孫河派出所副所長李海濱說:「李警官平時幫助特別多,他是熱心真心為群眾服務,也經常給轄區的居民們講安全常識,對老年人特別關照,經常挨家上門走訪,感謝你們,培養出這樣的好警察!」說完,掏出了一封感謝信,親手交到了李剛的手裡。
  • 《派出所的故事2019》:大城"小事"裡的警與民
    在《巡邏現場實錄2018》播出後,有網友曾在社交平臺寫了這樣一段話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毫不掩飾地喜歡這座我生活的城市,以及這個城市的味道,而《巡邏現場實錄2018》符合了我在這座城市中生活時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感受。」《派出所的故事2019》延續了前作一貫的煙火氣,以接警、處置、結果為線索,多重敘事、復調主題解構事件,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每一幕都是透著氣息的真實生活。
  • 青春新警色,不一樣的青年警察故事
    他們中,有交通安全的「守護神」,用奉獻大愛鑄就平安與忠誠;有一直在路上,與高智商嫌疑人鬥智鬥勇的「名偵探柯南」……雖分工不同,但他們卻有著同樣堅毅的使命感和維護社會穩定、守護一方平安的責任感。今天,正值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來聽聽幾位青年民警講述不同尋常的從警故事與職業感悟,看看他們不一樣的青春新警色。
  • 韓國殘疾小夥派出所前悄悄放下口罩離開 市民紛紛效仿
    來源:海外網13日,一名殘疾小夥在韓國釜山新湖派出所前,丟下一袋口罩就跑。【海外網3月17日|戰疫全時區】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13日,一名殘疾小夥來到韓國釜山新湖派出所前,丟下一個袋子後,撒腿就跑。警方一看,裡面竟是11張口罩、糖果和感謝信。
  • 我的警察故事①
    今起,紅網益陽站推出《我的警察故事》系列報導。作者 / 羅永強從警25年,最讓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警察故事」是22年前親歷目睹的一次烈焰燻烤、生死攸關的撲火處警。直接指揮這場戰役的是現任湖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時任安化縣公安局局長楊琪君。讓我們通過時空隧道回到22年前,一起來感受那場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
  • 我和警察的故事|給崔阿姨的一封信
    我和警察的故事|給崔阿姨的一封信 2021-01-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