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越南在完成軍事改革之後,就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當時的越南也的確有"東南亞小霸王"之稱。除了美國和蘇聯,越南不把其他任何國家放在眼裡,那麼現如今,越南的軍事實力又如何呢?
越南
"世界第三"的自我膨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被分裂為北越和南越兩個國家,因為雙方都想統一對方,所以一直戰亂不斷。在南越與北越的軍事對抗中,處於弱勢的南越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尋求幫助,美國派遣軍隊進駐南越,與北越正面交鋒,越南戰爭就算正式爆發了。
越南戰爭期間,雖然美國在戰場上佔盡優勢,但北越卻始終保持攻勢,南越和美軍一直處於被動作戰的守勢,最終,美國撤軍,南越政權於1975年被打垮,南北方實現統一。
戰爭結束之初的越南軍隊規模空前強大,當時的越南擁有兵力超過120萬,加上民兵和預備役等,有數百萬之眾,這樣的人數在當時世界排名中非常靠前,加上其繳獲的大量美軍現役武器裝備,一度讓越南迷失自我。
越南的統一,使東南亞地區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剛趕跑美國的越南,開始將炮口轉向了周邊鄰國。
先是出兵侵佔柬埔寨,又與泰國發生軍事摩擦,一度讓整個東南亞地區不得安寧,過度膨脹的越南甚至還不斷挑釁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中國,且以"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自居。
然而,在我國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號稱"世界第三"的越南大敗,我國不僅收回被越南侵佔的土地,還收回了當初援助越南的物資,有效地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尤其是蘇聯解體後,失去了"免費午餐"的越南軍隊開始走下坡路。
越南軍隊現狀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及越南國內革新與建設的需要,越南已經無力再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在這樣的背景下,越南軍隊進行了裁軍。
成功卸下"包袱"的越南軍隊才算是走上正軌,如今的越軍現役部隊達 49.2萬人,實行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的三結合"全民國防"體制。
越南陸軍規模最為龐大,現役兵力達41.2萬人,佔越南軍隊總數的87%,也算是越南立足的根本。擁有1300多輛坦克,1000多輛裝甲車,3000多門各型火炮,從數量來看,對其周邊國家具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不過其裝備整體的質量就比較弱了。
越南陸軍的裝備從質量上來看,整體水平仍保持在大概60-70年代,除了還在使用T34、SU100等二戰時期的裝備作為訓練車以外,就連其主力T55也屬於六七十年代的裝備,雖然與中國59坦克屬於兄弟,但是中國的59一直在不斷升級,而越南的T55基本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樣的老舊,雖說進行過小範圍的升級,但是其總體性能仍落後於現在的主流坦克技術。
越南海軍兵力達4.2萬人,艦艇數量125艘左右,但是總噸位只有5.1萬噸左右,加起來還不如遼寧艦的總噸位,只能說是一隻防禦型海上力量。從數量上來看,算是東南亞國家第一,但是總體質量卻趕不上新加坡和泰國海軍。
其裝備水平更是一言難盡,真正跟得上時代的只有4艘獵豹級護衛艦、8艘毒蜘蛛飛彈快艇、6艘基洛級常規潛艇,剩下的100多艘艦艇基本可以說是"老弱病殘"。
越南空軍的情況相對好一些,現代化程度也比較高,兵力達1.8萬人,裝備各型飛機超過400架,其中還有40多架蘇27和蘇30重型戰鬥機,這40多架戰機的加入使得越南具備了一定的空中優勢。除此之外,越南地空飛彈部隊還裝備了S300PMUI系統,使其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
越南經濟實力落後
簡單來說,越南軍隊規模是大,但整體的質量一般,基本全靠數量堆砌,而限制其裝備水平的主要就是在經濟和工業能力兩方面。
據了解,越南的GDP只有2200億美元左右,還不足中國一個一線城市,其軍費更是只有60億美元,以這樣的經濟實力養活龐大的軍隊,的確是不容易。
由於經費有限,越南軍隊的現代化裝備佔比始終較小。大家都知道,印度武器總被眾人嘲笑是"萬國牌,大把花錢從國外購買武器裝備,但更可笑的是越南,連揮霍的資本都沒有。武器同樣依賴進口,但相比印度動輒上百架的軍機大單,越南的一線裝備反倒更像是用來裝飾門面的代表。
像蘇30、獵豹、基洛這些先進裝備的交易額,對越南來說就算是大金額了,如果要再全面更換數量龐大的坦克、裝甲車等裝備,越南真的承受不起。
工業水平也相對落後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說沒錢買進口貨,自己生產總能實惠一些吧?但事實上,越南的軍事工業能力幾乎為0,武器自產率不到5%,所有的主戰裝備幾乎都靠買,在戰略核力量方面也完全是空白的,工業能力只停留在輕武器的獨立生產上。
雖然近些年造了幾艘毒蜘蛛級飛彈艇,但實際上從頭到尾都是俄羅斯在提供支持,其最新的突擊步槍也是以色列提供的技術。
除了沒辦法自產裝備外,就連改造舊裝備都很困難,甚至對先進軍事裝備的保養都成問題,就拿蘇30戰鬥機來說,整機的維護由俄羅斯提供,發動機由烏克蘭方面維護,飛行員訓練則由印度提供。
總的來說,越南對自己軍事實力的認知並不客觀,也就能在東南亞地區"耍耍威風",一旦放到世界上來看, 差距就很大了。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