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寒時節,極寒天氣來臨,零下近30℃的低溫絲毫遮擋不住人們的熱情——春節臨近,喜事多多,站在領獎臺上的幾位農家女臉上汗津津的,激動+緊張,漲紅著臉說話都帶著顫音……這是坐落在商都縣的內蒙古驛漩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年終總結大會上的一幕。
「長這麼大,我第一次站在領獎臺上。往年圍著鍋頭轉、吃閒飯,如今圍著縫紉機轉,還學到了一門技術,拾起了針線活兒。」談起收入七臺鎮順心小區扶貧車間員工趙靜說,和我一樣的員工大多是家庭婦女,年齡最小的40歲最大的65歲。咱文化不高,去哪裡打工也做不成,想不到在扶貧車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又方便、又掙錢、又不耽誤家裡的活兒,計件工資平均每月1500元左右,最高的可領到3000多元。
成立於2019年的驛漩公司,投資200多萬元建成800平米全自動編織袋生產線一條,全自動噸包裁剪生產線一條,裁剪的半成品分別發放到七臺鎮順心小區等10個鄉鎮15個扶貧車間,主要生產麵粉袋、澱粉袋、葵花籽袋以及其他各種規格的編織袋、噸包,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80人,其中吸收建檔立卡貧困戶110人。
2020年,各車間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克服一切困難復工復產,取得了銷售額突破100萬元的好成績,為縣內外馬鈴薯等生產基地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深受廣大客戶歡迎。特別是讓貧困戶在家門口打工能賺錢,讓異地搬遷到七臺鎮的建檔立卡戶穩得住、能就業、有創收。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縣委、政府和縣發改委、工信局、就業局等有關部門、鄉鎮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體員工的辛苦付出。扶貧車間正式運行以來,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林少春等區、市、縣領導多次深入到扶貧車間進行調研,現場辦公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對公司為脫貧攻堅找到一條好門路給予好評,並鼓勵他們繼續做細做實做好,讓扶貧車間孵出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輻射和帶動家庭婦女闖出一片新天地。
會上一個重要環節是為優秀員工頒獎。王花等30餘名員工分別獲得優秀員工、愛崗敬業、最佳新人、技術標兵、最佳管理、無私奉獻、傑出貢獻獎,順心扶貧車間獲得最佳團體獎。「這是我春節前得到的最心愛禮物,也給了家人一個驚喜。」捧著紅彤彤「傑出貢獻」榮譽證書和「四件套」新春大禮包的公司管理人員趙璐璐高興不已。
「原來是越懶越窮越不想動,現在是越幹越有越帶勁。在扶貧車間幹活,每月能領新票票,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南湖小區扶貧車間的員工方英英說,我們也是追夢人!感謝公司給我們找了個好營生,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莊戶人,現在都脫了貧、有了零花錢,每天的生活就像過大年!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公司負責人宗一民表示,2021年,公司將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在疫情防控、完善管理、拓寬市場、技術革新上再加一把勁,再努一把力,再增設600平米織布車間一處,從根本上解決原材料自給自足問題,既降低成本又增加就業,為村民穩定脫貧助一臂之力。
▍編 輯:李 寧
▍審 核:錢 宏
原標題:《「長這麼大,我第一次站在領獎臺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