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5日電(記者王辰陽 黃安琪 何曦悅)「為他們撐腰捧場,我們需要被『聽見』。」冬日的下午,不少聽障人士從各地不約而同地匯集到上海市徐匯區永康路的一家咖啡店門口。他們踮起腳尖,臉上帶著笑容,對著一個洞口,等待一隻「熊爪」出現。
↑12月4日,一名年輕女孩在取咖啡時和「熊爪」互動。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這家咖啡店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熊爪」咖啡,最近在社交網絡上被熱捧。顧客點單後,工作人員從水泥牆洞裡伸出一隻萌萌的「熊爪」,遞上一杯溫暖的咖啡……這家店火爆的背後,不僅有新奇的模式,還有店家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的暖心故事。
這家店的團隊成員曾經從事不同的行業,他們匯聚在一起時就希望通過新的形式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創業、融入社會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網上點單,「熊爪」遞出咖啡的模式獲得了廣泛認可。
目前,店長瑩瑩和店員薇薇都是聽障人士,兩位均擁有咖啡師證書,瑩瑩還獲得過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咖啡衝調項目的第一名。最近有很多愛心人士前來捧場,瑩瑩也代表店家向大家表達了感謝。
「熊爪」咖啡有心地選擇了國際殘疾人日12月3日作為店鋪正式開業的時間,店家也承諾,每天給每一位持有殘疾人證的客人提供一杯免費特調咖啡。
↑12月5日傍晚,一隻「熊爪」託住咖啡伸出洞口,等待顧客取用咖啡。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咖啡店門口,記者發現有不少殘疾人士慕名前來。他們拿著剛買的咖啡在門口合影留念。
其中,已經退休的9位聽障阿姨結伴從上海市浦東新區趕來。剛到達時,她們不熟悉掃碼點單的流程,在現場求助了一位從虹口區趕來的聽障小夥兒。通過簡單的手語交流,他們很快成了朋友。
記者通過在手機上打字和這位小夥子進行了交流。他表示,自己在虹口的一家酒店工作,在短視頻平臺和網絡新聞上得知了這家咖啡店。當被問及為什麼要特意來這家店時,小夥子在手機屏幕上打出回覆:「他們和我一樣都是殘疾人士,我特意來這裡就是為了給他們捧場、打氣。他們的生意紅火,我們替他們高興。我們需要被更多人『聽見』。」
↑12月4日,一名顧客與伸出洞口的「熊爪」互動。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一隻可愛的「熊爪」遞出的咖啡,溫暖人心,顧客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又傳遞給了「熊爪」咖啡團隊的成員。團隊成員對大家的喜愛受寵若驚,但是也保持了清醒,於是共同做出了一個決定——安心做好每一杯咖啡,暫時婉拒外界的採訪。
「熊爪」咖啡的創始人王海青表示,很高興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關心關愛殘疾人士,幫助他們創業就業。「我們未來計劃招募更多的殘疾人咖啡師,還會為殘疾人提供咖啡技能定點委培,給他們更多的幫助。」
上海冬日的暖陽,把溫暖灑向在「熊爪」咖啡店門口排隊的人們。在這裡,「熊爪」和咖啡可以兼得,溫暖正在被默默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