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與日本動漫的距離,只差著一個「成人向」嗎?

2021-02-07 在日華人圈
日本的電車裡總能看到不少的「低頭族」,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是站是坐,大多都熱衷於眼前的手機。這在我們國家也是大同小異,手機不離手是現代社會的共通趨勢。不過,如果偶然間在日本電車裡瞥到身邊人的手機屏幕,或許不少都會是漫畫,而看漫畫的人卻未必與他所看的漫畫形象相吻合。

有看少年漫的老人家;看呆萌系的上班族;看少女漫的孩兒媽……

前兩天,便在東京的JR電車裡遇到一位看起來四五十歲的大叔,邊喝著小酒邊捧著本熱血少年漫畫讀得津津有味。

在這個國度,看動漫沒有年齡的顧慮,而看動漫的人們只當跟看書報雜誌一樣,是在閱讀一部文化作品。

畢竟,不分男女老少,誰都有資格成為「御宅」。

而這樣的風景若是放在中國,想必會招致不少異樣的目光。

還有一點較為異樣的是,當下日本迎來了又一波疫情高峰,在陸續取消的出行計劃、酒店預定之外,日本的電影院卻一直處於爆滿狀態。

究其原因便是由於《鬼滅之刃》的爆紅帶動了劇場版電影的超高人氣。

僅用24天,《鬼滅之刃》日本票房便突破200億日元,已經升至歷代排名第5位。

這還不是日本最能打的動畫電影,前四名的影片中《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兩部重量級作品。在好萊塢巨頭、大製作大片雲集,競爭激烈的電影院線,日本的動漫作品始終佔據著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相比之下,我國電影票房中能夠做到榜上有名的也就只有兩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相信不少人在兒時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在大人眼裡,動漫是小孩子才會看的東西。但凡上了初中,哪怕是小學高年級,如果還在看動漫,就會被貼上「長不大」 「不務正業」的標籤。任憑怎麼解釋都難以改變周圍人們的觀點。

而接觸動漫的人會知道,動漫從來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劇情才是區分受眾人群的主要原因所在。

日本人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才有了和我們不一樣的看法。乃至今日有了完全不同的產業規模與效果。

「看來日本是生來就把漫畫當作全民娛樂產物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日本漫畫大家手塚治虫整理的日本漫畫變遷史,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在日本,漫畫也曾被當做小孩子的玩具來看待!

從手塚治虫整理的日本漫畫史來推算,中國的動漫產業由於起步較晚,現在主流社會中大部分處於親子共賞的「主食世代」。

沒錯,在鄰國日本已經形成國民文化的動漫,在我國仍處於「親子共賞」的浪潮中。

即便「國漫崛起」頻繁進入大眾視線的今天,在我國的成人「漫友」仍不超過整體的3成。而在日本,15~45歲間的漫畫取向調查中,不論哪一年齡層,喜歡漫畫的人群幾乎都有7~8成的比例。

對於達到這一效果不可或缺的客觀因素之一,便是日本動漫明確的審核與分級:全年齡、PG-12、R-15、R18。不同群體有著明確的選擇範圍。

而在中國,動畫分級是一個孕育已久卻始終「難產」的課題。

成人動畫,是動畫作品裡的一個重要類別。

和少兒動畫相比,成人動畫往往在深度與尺度上更勝一籌。有對人性的挖掘,也有對現實的影射。

拿日本作品舉例,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今敏的《紅辣椒》、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等等,就都是非常經典的成人動畫。

我國的成人動畫,直到2017年才得以正式起步。

那年暑期檔,一部《大護法》橫空出世,彌補了成人動畫這方面的空白。無論是自我定位的「13禁」,還是暗黑的批判隱喻,或是國風美學的形式美感,都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8760萬的票房,卻也只能為其劃出了一個「叫好不叫座」的結局。

與在此之前近10億票房的《大聖歸來》相比,國漫的主戰場仍在「老幼皆宜」的領域內。

同鄰國日本的動漫「國民化」相比,我們的國漫究竟差在了哪裡?

如果單說技術層面造成差距,想必許多「漫迷」都是不服氣的,因為如今我們並不缺優秀的技術匠人,甚至不少動畫作品能在技術上高出海外一等。而眾人眼中,大環境才是致命的硬傷。

「動漫是玩具」的主流意識主導下,直接導致了低齡化作品成了市場的主要需求,相應地在製作層面上始終存在劇情低幼、製作敷衍、創意抄襲等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只怪中國的成人動漫作品少,市場本身就小的情況下,能靠著「用愛發電」投身於這場燒錢產業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不過,即便成人動漫尚未打進主流市場,但「國漫崛起」卻已然成為當下的議論熱潮。國漫的「大佬級」平臺B站上,源源不斷的國漫新番便是如今我國成人動漫已生龍活虎的最好印證之一。

不久前,B站一年一度的「國創發布會」上發布了一組數據,顯示我們的國漫作品的每月活躍用戶數(MAU)已大幅超過日漫,已徹底顛覆了兩年前日漫佔主導的地位。

然而僅憑這一項數據,卻無法掩蓋國漫較日漫、美漫原創劇本稀少,靠改編、續作來支撐人氣,靠著《哪吒》《霧山五行》等現象級作品引發一時熱潮的尷尬局面。以至於許多動漫同好在提到國漫時,都覺得國漫的發展像是在做「仰臥起坐」,一會兒崛起一會兒落下。鄰國日本的動漫產業,在其雄厚的群眾基礎下,已然發展成為其三大經濟支柱之一。而我們在高呼「國漫崛起」的同時,與頂端的差距卻已然不僅是開闢出一個成人動漫領域就已足夠的。作品重要,而保住熒幕前的觀眾則更重要。
當然,我們依舊相信國漫終有一日能夠比肩頂端。坐擁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加上一路以來的堅定雄心,國漫的發展將是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如今偶爾會聽到國內的小朋友開始討論《鬥羅大陸》而不再是《火影忍者》,那麼相信未來我國的動漫從親子共賞的「主食時代」躍進大眾普及的「空氣時代」,也終將會到來。

相關焦點

  • 中國動漫、歐美動漫和日本動漫都有啥區別?
    之前小編在看動漫資訊的時候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問答:「中國動漫、歐美動漫和日本動漫的精髓在哪裡?」
  • ​十大日本成人動漫排行:10部好看的日本動漫
    十大日本成人動漫排行:10部好看的日本動漫       十大日本成人動漫
  • 本是給成人看的動漫,存在限制內容,青少年沒能分辨怪動漫嗎?
    日漫發展了幾十年了,而國漫雖然在上個世紀有著優秀的作品,近幾年來好看的作品也層出不窮,但是想比上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日漫還是有一段距離。在一些思想比較刻板大人眼中,日漫都是些不好教壞小孩子的,而且現在很多只有成人才能看的小視頻當中,很多都是日本的,就更加堅定了他們心中日漫都是害人的道理。
  • 一部暗黑的成人動漫電影你看了嗎?
    說到到動漫產業,它可是一塊大的蛋糕。最有名的還是要數美國的迪士尼和日本的動漫。不過近些年來國產動漫也開始崛起,想要分割一塊蛋糕。
  • 中國動漫,日本動漫和美國動漫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現代卡通藝術的發展之路:不僅要有一個系統的文化產業,更要有完善的產業鏈條,逐步實現卡通產業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而它的發展與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經濟水平與大眾文化消費觀念。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中國卡通始終處於產業化的邊緣,沒有能夠實現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令人欣慰的是,近十年來,中國的卡通業也正在朝著「產業化」和「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
  • 【成人】淺談H向動漫作品
    (動漫的)BD銷量,(galgame的)遊戲銷量,是決定製作公司是否盈利的決定性因素。BD銷量不好,那這部動漫是基本也沒有可能出OVA、劇場版 、或者第二季的了;而遊戲銷量不好,那麼這公司也就基本站不住腳了。    《IS》,一部在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都很紅火的後宮番,所謂的擦邊球或者殺必死的畫面都有很多。
  • 日本動漫如何向美國輸出?
    幾天前,三文娛看到一個問題,「是什麼阻礙了當前的中國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 成人動漫,18歲以下少年勿入!
    灣哥知道大家是因為什麼點進來的,嘿嘿嘿,但是很抱歉喲,今天要介紹的片子和H動漫沒有關係,灣哥要講的動漫電影是只適合給成年人看的,內容血腥,畫風沉重的高質量動漫
  • 中國動漫在日本 《全職高手》「暴死」了嗎?
    我國動漫作品在日本的表現究竟如何?為此,文創資訊將開闢「中國動漫在日本」專欄,不定期發布我國動漫作品在日本的發展現狀。本文即是第一篇。《全職高手》原為起點連載網絡小說,在網文圈和同人圈人氣很高。2015年末、出版社正式推出日文小說版。同年8月,推出首部PV,在日本網絡上有一定討論。2017年4月7日將在Bilibili 和騰訊視頻正式上線,日本暫無播出計劃。
  • 幾米:當日本動漫發生在中國
    不過這裡可以不明確說是中國,但整個世界觀和文化背景都明確是中國,正如《琅琊榜》沒有明說是南北朝,但觀眾都知道一樣。或許,我們可以將其稱呼為「『中華』動漫」(正如日本人開的中餐館叫做中華料理一樣)吧,以區別於中國拍攝的中國動漫。總之,「『中華』動漫」,在浩如煙海的日本動漫中,堪稱是一個品類了。
  • 看點丨2016動漫電影:別人家的孩子很出色,中國動漫電影不靈光?
    而日本當之無愧的是12月2日上映的《你的名字。》,拿下了5.6億元的內地票房成績,今年從日本引進的其他8部日漫劇場版影片也都不錯,其中《航海王之黃金城》、《哆啦A夢》、《火影忍者劇場版》均過億。再看看國產動漫成績:票房在1000萬以下有25部、票房在1000萬-5000萬的10部,而5000萬-1億的有2部,過億的只有《大魚海棠》和《熊出沒》。
  • 這是一部成人動漫!
    話說,大家是不是一看到「成人動漫」四個字就點進來了?你們這群老紳士!不過,林叔今天要跟大家聊的這部動漫確實是一部成人動漫,因為人家在一開篇就說了,建議觀影年齡18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觀眾請在徵得監護人允許後觀看。
  • 日本排名第四的動漫,豆瓣給了4.8分,中國漫迷難伺候嗎
    2020年已經過完了,作為一名二次元人,一定會對2020年自己喜歡的動漫做一個排名。日本的二次元人對2020年日本的動漫做了一個排名,選出了最受漫迷喜歡的10部動漫。看了這個榜單有一個感觸:本以為會是第一名的動漫,居然沒有上榜,排名第四的動漫,在豆瓣只有4.8分。
  • 道趣空間| 日本動漫文化你不知道的哪些事兒!
    話說回來,或多或少接觸過日本動漫的你了解它的發展史嗎?現在就趕緊坐上「面面」時光穿梭機一起來了解日本動漫發展史叭!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和日本漫畫的合稱,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 動漫之家自查封站、湯不熱全面禁黃,但成人內容會就此消失嗎?
    (國內某著名漫畫平臺 某漫畫作品 第一章截圖)  二次元的成人向在各種大型漫展或者遊戲展活動上也可見一斑, showgirl們穿得越少,動作越挑逗,受到的關注就越多。  一位曾參與過日本動漫製作的知名動畫人表示:「日本對於未成年人色情容忍度極低,關於子供向(面向兒童)的作品,相關的要求有一本非常非常厚的書,裡面的規則詳細到了出現槍的鏡頭要怎麼出鏡、兒童捆綁不能有痛苦的表情等等等,其實作為創作者,我們不怕約束,這些在技術上都是能實現的,就是怕規則模糊。」  動漫之家的關站會是結束嗎?
  • 我推薦給00後的國產「成人動漫」NO.1
    聊著聊著很自然就跑到了日本成人動漫的話題上,群裡的00後一直在推薦什麼《仲夏夜的表姐》、《最近我妹妹有點怪》、《豔母系列》。一向有話題就能跟著侃的我竟然蔫了,這他媽都是什麼瘠薄鬼,勞資一部也沒看過。我此刻還真有點無語了,但又不能在這些小崽子面前丟了範兒,手機這頭的我沉吟了片刻,打出了一行字:你們看的這些動漫都特麼是小兒科,勞資6歲就看完了中國最牛逼的一部成人動漫,想要資源的私聊我。然後我又發了一張光頭作者的半碼照片,群裡的00後說:一看這貨的氣質就知道能搞出好片子!
  • 中國動漫日本行開啟,騰訊動漫攜十一部作品參展
    適逢G20 峰會於6 月在日本大阪舉行,為促進中日動漫文化交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將在日本大阪舉辦,並在神戶和奈良進行巡展。展覽開幕式將於6月22日在大阪中央區TWIN21舉辦,同期拉開中日動漫名家對話論壇、中國風動畫電影電視片展映等系列活動的帷幕。
  • 淺談日本動漫文化 (一)
    動漫是文化創意行業的一個分支,而文化創意行業又與其他行業有很明顯的不同,許多人總會忽視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的事實。一部好的作品能家喻戶曉的首要因素是因為它的內容而不是包裝宣傳。筆者至今已有十幾年左右的日本動漫閱歷,看過的ACGN作品有2000部左右。在這個漫長過程中筆者也不斷加深著對ACGN等作品的理解。在此,我會從一個資深動漫愛好者的角度淺談日本動漫行業經久不衰的因素。
  • 什麼樣的動漫適合成年人觀看?成人動漫,往往具有多元性與相對性
    十幾年前,動漫還被視為是小孩子看的東西,代表的作品便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這種低齡化動畫,做的精緻一點,也不過《大鬧天宮》這種程度。而伴隨著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動漫早已脫去了低幼的標籤,越來越多的動漫開始嘗試以成年人的視角描述故事,成為「成人動漫」。
  • 日本出現「中國動漫潮」
    日本《讀賣新聞》2月20日發表題為《日本出現中國動漫潮》的報導稱,中國動漫如今(在日本)大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