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現「中國動漫潮」

2021-02-25 楓葉智庫

日本《讀賣新聞》2月20日發表題為《日本出現中國動漫潮》的報導稱,中國動漫如今(在日本)大受關注。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動漫作品的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另一大原因是,中國動漫並非簡單模仿外國成功作品,而是立足於本國文化進行創造,此類作品近年漸漸湧現。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動漫如今(在日本)大受關注。2月26日,由趙霽執導的動漫大片《哪吒重生》將在日本上映,影片將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少年神仙哪吒轉世重生於現代的故事搬上銀幕。2020年MTJJ執導的奇幻冒險動漫《羅小黑戰記 我選擇的未來》大賣。記者對中國動漫熱潮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探究。

《羅小黑戰記》在日本也引起轟動,影片講述了因森林開發而失去家園的貓妖羅小黑為探尋與人類和自然地共生之道展開一段奇幻之旅。《羅小黑戰記》在風靡中國動漫平臺後被改拍成動漫電影。2019年10月,同名字幕版電影在日本上映後好評如潮,日語版電影也於2020年11月登陸日本影院。囊括了花澤香菜和宮野真守等日本人氣聲優的豪華配音陣容備受人們關注。

截至今年1月底,日語字幕版和配音版電影共將5.8億日元的票房收入囊中,觀眾也多達37.5萬人次。

這些在日本上映的動畫電影多取材於耳熟能詳的中國古典神話傳說,2018年1月對傳奇小說《西遊記》進行新解的3DCG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田曉鵬執導)登陸日本影院。吉卜力工作室的宮崎吾朗導演擔任該片日語版配音執導,引起廣泛關注。

而2018年8月上映的《詩季織織》(李豪凌擔任總執導)雖然是一部日本動漫,但卻由中國新銳製作公司繪夢和因新海誠作品而聞名的CoMix Wave Films共同製作完成。

此外,《哪吒重生》的導演趙霽與黃佳康導演合作的《白蛇:緣起》由中國追光動畫和美國華納兄弟共同製作完成。該片字幕版於2019年9月在日本上映,配音版也被列入上映計劃中。

動漫記者數土直志:質量提升和獨創性帶來廣泛關注

日本本國動漫產業發達,此前除美國迪士尼和皮克斯之外,沒有哪國的動漫作品能夠如此受人們關注。然而,近一兩年越來越多的觀眾將目光投向外國作品,中國動漫的大熱就是其中的具體表現。

主要原因是,中國動漫作品的質量有了很大提升。例如《西遊記》系列中使用的主流3DCG技術同歐美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羅小黑戰記》中繪畫手法之精細令日本動漫界大為驚嘆,他們不敢相信中國的動漫技術已經發展到此種程度。

另一大原因是,中國動漫並非簡單模仿外國成功作品,而是立足於本國文化進行創造,此類作品近年漸漸湧現。其中不少都是像《哪吒重生》一樣取材自古代神話傳說。創作者將故事場景搬到現代,追求作品的獨創性。

中國原本擁有高超的動漫技術。但是,20世紀60至70年代發展陷入停滯。2010年前後,一些新興企業逐步引進美國和日本的技術進行動漫創作,如今這一舉動已初顯成效。

《哪吒重生》導演趙霽:年輕人的喜好是世界共通的

《哪吒重生》是一部成功的動作動畫,影片讓少年神哪吒轉世重生成一個酷愛機車的現代青年。他為保護同伴同命中宿敵東海龍族展開了激烈廝殺。該片是新銳導演趙霽的第二部作品,記者通過郵件對其進行了採訪。

記者右田和孝問:為何選擇哪吒這一題材?

趙霽答:哪吒在中國家喻戶曉,我小的時候就很憧憬。我們都很喜歡這個人物形象。讓哪吒轉世重生於現代這一想法讓我感到十分興奮。

問:哪一部分最花心思?

答:哪吒在神話英雄中最具朋克精神。他不服輸,勇於拼搏。我下了很大工夫思考如何在保留這些特點的基礎上體現出新意。

此外,這部電影以現代的架空都市作為背景。表現了東西方之間以及傳統與當下文化之間的衝突。雖然動作場景的製作很不容易,但是最難的還是背景設定。

問:中國動漫在日本也頗具人氣,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答:現代年輕人喜歡的事物不論在哪個國家都具有一定共性。例如美國的漫威電影就受到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

問:如何看待中國動漫技術進步的背景?

答:動漫作為一種產業逐漸獲得大眾認可,許多人才紛紛湧入這一行業,這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同美國相比,中國動漫產業還很年輕,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雖然預算只有美國的十幾分之一,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做出同樣優秀的作品。

問:從日本動漫中受到何種影響?

答:我有很多喜歡的日本動漫導演。正如手塚治虫導演來中國時帶來的那副鐵壁阿童木和孫悟空握手的插畫一樣,希望今後我們也能互相交流,做出廣為流傳的作品。

相關焦點

  • 輕小說背後的三波網際網路動漫引進潮
    正版日本輕小說,將大批量登陸中國網際網路。7月10日,關於輕小說一則新聞,引發了國內動漫類媒體的廣泛轉載。
  • 幾米:當日本動漫發生在中國
    不過這裡可以不明確說是中國,但整個世界觀和文化背景都明確是中國,正如《琅琊榜》沒有明說是南北朝,但觀眾都知道一樣。或許,我們可以將其稱呼為「『中華』動漫」(正如日本人開的中餐館叫做中華料理一樣)吧,以區別於中國拍攝的中國動漫。總之,「『中華』動漫」,在浩如煙海的日本動漫中,堪稱是一個品類了。
  • 中國動漫,日本動漫和美國動漫有什麼區別?
    中國動漫    中國動漫學派以獨特的風格和視角,在世界動漫舞臺上有著特殊的一席之地
  • 中國動漫、歐美動漫和日本動漫都有啥區別?
    之前小編在看動漫資訊的時候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問答:「中國動漫、歐美動漫和日本動漫的精髓在哪裡?」
  • 入選中國動漫國家隊《巨兵長城傳》去日本了
    他是打好中日動畫交流與上海電影製片廠日本動漫專家持永只仁的堅實基礎,結下一生的命運(中國名:方明)。當持有永博的孩子「中國的日本動畫線路 - 從墨」當大系列動漫展現場的眼淚,告訴他父親的故事,坐在動漫和日本人民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持永只仁的女兒永博的子女撫養費攻擊它!國家隊!
  • 好吃看得見 盤點在動漫裡出現的十大日本經典美食
    在各種動漫作品裡,我們能看到可愛的女孩、熱血努力的男生以及各種異想天開的設定之外,動漫也是能反映日本社會和文化的一扇窗口,在作品裡我們能看到日本社會的運作方式,以及日本美麗的鄉村景色,當然還有日本傳統的美食。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在動漫裡出現的日本傳統美食,請大家不要留著口水觀看哦。
  • 日本動漫中的中國美食元素,中體西用使國漫「走出去」
    然而受文化、地域、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題材缺乏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日本動漫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作為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題材這一方面可以向日本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源。因此帶有中國元素的日本動漫作品不斷湧現,日本動漫業也由此受益匪淺。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 愛奇藝《龍心戰紀》:中國動漫從配角到主角 主導日本「動漫委員會」
    中外聯合製作動漫作品在業內並不罕見,去年《大聖歸來》已印證了動漫產業風口和二次元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大量動漫IP開始引入日本和美國的製作團隊。然而《龍心戰紀》的運作模式卻有很大不同,其關鍵在於該項目的運作不再簡單的是中日聯合製作,在這個項目中「動漫委員會」這一在日本已成熟運作很久的動漫開發模式首次迎來了中國動漫力量,並且一舉成為主導方,這在整個中國動漫史上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題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
    在日本動漫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大量使用中國題材,從先秦兩漢的歷史元素到唐宋明清的社會風情都能在日本動漫中找到。這些作品,有的採取直接改編的方式,將中國典籍和文學名著的書面語言改編為視覺表現;有的動漫則擷取精華,利用歷史事件或名著典籍中的某個要素,進行故事再編,除與原著有著類似的「名號」和「稱謂」,其作品內容已毫不相關;還有的則是利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飲食文化、武術文化、京劇文化以及圍棋文化進行故事再創造,使得「日本原創動漫」充滿了中國要素
  • 1號學術 | 程豔林:日本動漫對中國形象的醜化及其危害
    (一)日本動漫對中國人物形象的醜化對中國人物形象的醜化是日本動漫對中國形象最為直觀的醜化形式,對中國人整體形象的矮化和醜化是日本動漫中下意識的貶斥中國的行為,這種行為對於日本動漫製作者而言貌似是一種無意之舉,卻是日本人看低中國人的真情流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醜化中國軍人和國家領導人形象在一系列以軍事活動為背景的動漫中
  • 日本動漫中的中國角色,李小狼家喻戶曉,小當家也是榜上有名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動漫領域也有了崛起之勢,然而在多年以前,要說到動漫的話,被人們提及最多的,應該就是日本動漫了,畢竟日本是一個二次元的聖地,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在日本的動漫作品當中,中國角色也是非常之多的,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日本動漫中的中國角色,都有哪些吧。
  • 這些出現在「日本動漫」中的「中國人」,最後一個被所有人尊稱為「老師」
    以中國為背景來做故事的動漫也許不常見,但是你可以在很多經典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國人的影子。
  • 全動漫都在說中國話:中華崛起,盤點日本動漫裡那些中國角色們
    01.全動漫都在說中國話:中華崛起,盤點日本動漫裡那些中國角色們02.暴發戶還是功夫高手?日本動漫裡的中國角色,都是什麼樣的人隨著我國影響力越來越多大,中國也成為日本動漫的最重要市場之一。以前對中國動漫市場頗為高冷的日本動漫電影,開始扎堆進入中國市場;日本動漫中中國角色也越來愈多,角色設定也大多越來越討喜。喜歡日劇的小夥伴們不難發現,最近幾乎每部日劇,中國元素都會被「拉出來溜溜」。北川景子主演的《賣房子的女人》,矢野浩二反串中國人;日劇流行的「出差地」從美國紐約、法國巴黎,慢慢變成中國上海、中國北京。
  • 日本動漫加速中國年輕人二次元消費潮
    在中國年輕人當中,衍生自日本漫畫和動畫的相關消費正在擴大。喜愛以高中制服等為原型的服裝風格的女性不斷增多,據預計,2020年相關市場規模將增加至三年前的3倍。而另一方面,在男性當中,排量250cc以上的摩託車受到喜愛,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三年前的2倍,或將為日企帶來了商機。
  • 日本動漫裡的中國風角色盤點
    1、一平 出自《家庭教師》  一平(イーピン, I-Pin),是日本動漫《家庭教師》中的人物,人稱「人間炸彈」的香港殺手。綁著辮子、穿著功夫裝,很有禮貌的女生。師傅是彩虹之子的風,喜歡的人是雲雀恭彌。經常和藍波一起玩耍,有困難和阿綱他們一起面對,是個可愛內斂的中國小孩。
  • 中國動漫日本行開啟,騰訊動漫攜十一部作品參展
    適逢G20 峰會於6 月在日本大阪舉行,為促進中日動漫文化交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將在日本大阪舉辦,並在神戶和奈良進行巡展。展覽開幕式將於6月22日在大阪中央區TWIN21舉辦,同期拉開中日動漫名家對話論壇、中國風動畫電影電視片展映等系列活動的帷幕。
  • 日本媒體眼中的中國動漫產業是怎樣的?
    近日,日本TBS電視臺新聞專用頻道NEWSBIRD的節目《新聞的視點》,播放了中國動漫產業相關節目,主題就是中國的動漫產業最前線,為日本觀眾揭秘了中國國際動漫節
  • 「從水墨中來」——中國動漫日本行在日本大阪盛大開幕
    6月20日-7月15日,「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大型系列動漫展在日本大阪和奈良舉辦。在此期間,《大鬧天宮》《大聖歸來》《秋實》等一批優秀的中國風動畫作品也將通過東京電視臺網站進行展播。6月2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開幕。
  • 中國動漫在日本 《全職高手》「暴死」了嗎?
    編者按:中日兩國動漫產業交流頻繁,近年來,隨著我國動漫的崛起,進入日本市場的我國動漫作品日益增多。
  • 動漫行業投資策略:從日本動漫看中國盲盒經濟背後文化符號價值
    本篇,我們將延續文化符號與商業價值系列,從日本動漫產業發展再看中國動漫產業發展中衍生出盲盒經濟背後的文化符號價值。 1.1、 日本動漫產業發展歷程 日本在 1868 年明治維新後進入近代國家,具有現代意義的大眾傳播媒介報刊為日本的漫畫提供舞臺,機器印刷的大量複製與生產也為漫畫的普及提供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