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車的地方,就有改裝。
不入流的改裝:在油箱蓋上貼個「我要喝奶」,或者在後窗貼個「內涵段子」,或者在輪胎上綁條紅布。這種改裝成本最低,施工最簡單,但很容易暴露車主的品味,一些二三十萬的車能生生開出四五萬的感覺。
入門級改裝:換上帥氣的鍛造輪轂,裝上酷炫的外觀套件,貼膜、改色,或者來個碳纖維方向盤。這種改裝開始進入真正改裝的門檻了,所以你會發現錢蹭蹭的往外流了。
進階改裝:開始對引擎蓋內部動手動腳了,更換進、排氣系統,渦輪增壓器和中冷器也開始列入替換目錄。進入這個級別的改裝愛好者,算是正式入坑,花錢速度容易讓家人以為你在吸毒。
專業改裝:對發動機、變速箱進行大幅改動,基本上原廠件不會保留太多。這個級別的改裝基本是車隊為參加賽事所進行的改裝,一些高級別賽事的單車改裝費用常以數百萬記。
專業改裝離我們太過遙遠,暫不討論,今天我們說說進階改裝。其實進階改裝也分個三六九等,常見的是更換尾段排氣的朋友,這種改裝對動力提升沒什麼影響,但聲音絕對「炸街」!這種改裝車能夠引起整條街側目,當然,也包括交警。熱衷動力改裝的朋友,則會接觸到「一階」、「二階」、「特調」等字眼,那麼它們都是什麼意思呢?對汽車的提升都有多大?
為什麼要刷「一階」、「二階」?
發動機是臺非常精密的儀器,進氣、噴油、點火、排氣等一系列的動作必須在毫秒間完成配合才能保證其正常運行。而發動機所有的精細操作都是通過行車電腦來控制,我們簡稱為ECU。汽車廠家在設計ECU控制程序時,會考慮非常多的因素,比如元器件的耐用性,不同地區不同油品的影響,以及氣候影響等等。所以原廠的ECU程序往往是比較保守的,這也為改裝帶來了提升空間。
我們常聽到的「一階」、「二階」其實就是通過改寫ECU程序,來對發動機進行不同程度的動力釋放。
一階程序,其實是在原廠件的寬容範圍內,對發動機的噴油或點火提前角等參數進行調整,不用對其他硬體進行改裝,不過動力提升不明顯。刷一階程序的好處是,有些小排量車型在一、二擋時的抖動問題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二階程序,是在一階的基礎上繼續壓榨發動機的潛能。到這一階段必須要對硬體進行一些調整了,否則發動機可能不能正常運行。進、排氣系統是這一階段的常規替換項目,所以如果你在引擎蓋下看到一個「冬菇頭」,那就要小心點了。
三階程序,繼續壓榨發動機的動力,原廠的發動機可能也要吃不消了。所以要想避免發動機跑兩圈就罷工,刷了三階程序的汽車需要對曲軸、活塞、渦輪等部件進行強化了。這個階段能明顯感覺到動力的提升,但是耐用性要開始打折扣了。
特調程序,聽名字就不一般,前面幾種是照著模板刷,而特調是調教師根據車輛的實際情況和車主的需求進行現場調試。調得好呢,車輛能夠有個比較穩定的提升,且比前幾種方式更適配車輛狀況和用車環境。要是調得不好呢?刷程序後車輛發生自燃的案例其實不在少數。
刷ECU程序的優缺點
給汽車刷ECU程序帶來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動力的提升,讓我們超車更從容。因為扭力最佳點會比原廠設定提前,小排量車型在刷了ECU程序後,低擋位換擋時的抖動問題能得到明顯改善。此外,渦輪增壓的車型能夠通過刷ECU使渦輪更早的介入,提升了低扭表現,一定程度上也帶來省油的效果。
我國對改裝的限制一直不寬鬆,這源於改裝同樣帶來不小的風險。刷ECU程序能夠提升發動機的動力,同時也提高了其工作溫度。如果冷卻系統的改裝沒跟上的話,小則車輛罷工,嚴重點則有自燃風險。
有些朋友為了發動機更順暢的排氣或是單純為了「炸街」,摘掉了排氣中的三元催化,不但對空氣帶來更大的汙染,噪音汙染同樣不能小覷。
在強化發動機的同時,不能忽略的是變速箱,變速箱所能承受的扭矩是有限的,而原廠變速箱的扭矩冗餘一般只有15%左右。所以刷程序後出現變速箱罷工也是可能的。而且一味地提升動力,可能使剎車距離邊長,帶來安全隱患。
寫在最後:改裝有風險,入坑需謹慎!改裝文化的興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車文化的成熟與否。我們希望改裝文化能夠興起,但車業雜談還是奉勸大家,安全第一!